五个重庆(2008年重庆市建设目标)

更新时间:2025-01-10 18:46:17 阅读: 评论:0

五个重庆(2008年重庆市建设目标)

五个重庆 (2008年重庆市建设目标) 次浏览 | 2022.10.31 14:25:33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五个重庆2008年重庆市建设目标

五个重庆(Five-Chongqing)是指:“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五个重庆薄熙来于2007年11月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后,中共第三届重庆市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7月20日首次提出的一套重庆市建设目标。

中文名

五个重庆

外文名

Five-Chongqing

时间

2008年7月20日

地点

重庆

目标

重庆发展

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英文翻译

五个重庆:

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

Five-Chongqing Programme:

Livable Chongqing,Traffic-Smooth Chongqing,Forest Chongqing,Safe Chongqing,Healthy Chongqing[1]

经典翻译

唱读讲传

传箴言:spreading mottos

唱红歌:Singing revolutionary songs

读经典:Reading classic books

讲故事:telling stories

两江新区:Liangjiang New Area

打黑除恶:Crime crackdown

公租房:Low-renting public housing

一圈两翼;One-hour economic circle and “two wings” (Northeast and Southeast of Chongqing)

交巡警:Traffic and patrol police

城市梦想

市委小礼堂座无虚席,“健康重庆”建设发出总动员。重庆市委、市政府拿出大手笔,未来4年投入353亿元用于卫生、体育事业,“使百姓寿命更长、更健康、更有活力”。

此前,这类带有强烈民生色彩的动员会已举行过两次。一次启动“森林重庆”建设,另一次“畅通重庆”启动。而“宜居重庆”、“平安重庆”也呼之欲出。

“每个重庆人都能从‘五个重庆’中看到希望,这一根植于民众参与、民众获益的发展思路,具有持续的生命力。”重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丰伦说,凝结全市智慧的“五个重庆”,将开启重庆发展的新篇章。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将有效改善硬件环境:建设“畅通重庆”,实现半小时主城,强化主城辐射功能,将有效带动区县发展;“宜居重庆”将从根本上改善重庆的人居环境;“森林重庆”,则可以提高森林复盖率。

而“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是改善软环境的两大助力。“最终,‘五个重庆’将提升城市品质,吸引和积聚相关产业、资本和人才。”易小光说。

更重要的是,“五个重庆”蕴涵着浓郁的人本思想,每个“重庆”都既是经济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森林重庆”侧重环境,“畅通重庆”偏重效率,“宜居重庆”重舒适,“平安重庆”注重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健康重庆”更是关注人的本身。“五个重庆”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改善民生的体系。

正因为此,“五个重庆”作为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重庆就迸发出了巨大的发展热情!

“五个重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2011年12月26日夜,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五周年庆典暨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上,重庆再度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为了表彰“五个重庆”建设成就,组委会还特地为重庆5区县设立了“民生贡献奖”。这个事例再次证明,“五个重庆”建设不仅是重庆发展的战略决策,改变着所有重庆人的生活,它也在国内国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008年7月20日,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首次提出建设“五个重庆”的目标。“五个重庆”由此成为我市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在市委的科学谋划、统筹指挥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齐心协力,社会各界倾力支持,人民群众踊跃参与,“五个重庆”建设成效显着,如今主体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年多的实践表明,“五个重庆”建设,蕴涵着深厚的科学精神和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重庆落地生根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为“民生导向”、“缩差共富”之路提供了良好综合环境、打下了坚实发展基础。“五个重庆”,既是社会建设、也是经济建设,既是发展战略的大智慧、也是民生福祉的大跨越,实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时代要求的和谐统一,国家战略与重庆发展之路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城市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截至2011年底,“五个重庆”累计投资9600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73%,其中财政投入超过2300亿元,项目遍及巴山渝水,惠及千万百姓。“五个重庆”已成为重庆一张靓丽的“名片”。

改善环境,扮靓城市“客厅”

整洁清爽的楼宇,鲜花绿树簇拥的街道,推门可见的公园绿地……这个春节,在深圳上班的李茹回家探亲,着实被家门口的变化震惊了。“以前重庆城只能晚上看,只能朝上看。如今,无论是白天看,还是朝上朝下看,都很耐看!”李茹感叹道。

宜居,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更是现代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五个重庆”建设的深入推进,一项项具体实在的举措,扮靓着我们的“客厅”。

为优化公共空间、提升市民居住品质,重庆在全球招标,完成两江四岸重点片区规划,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依山滨江资源,打造一流的“亲水“空间。建设城市广场164个、各类公园和小憩园882个。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参展规模和水平创历届之最,为市民增添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为拓园增绿,主城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后的土地,一般用来建广场、公园和绿化,老社区居民出门三五百米就可见到成片绿地。

投入500多亿元,全市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4天,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有了良好的城市环境,还得有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山区,重庆各区县都着力打造“森林重庆”。三年里,重庆人种了三十年的树,人工林面积、森林复盖率增速居全国第一,森林复盖率从2007年的33%增加到2011年的39%,建成区绿化复盖率达到41.5%,绿地率达到38.3%。

通过“宜居重庆”建设,城市细节得到重视,城市观感得到改善,市民对“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2011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中,重庆在100座城市里,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第五名。

随着林地的增加,市民普遍反映,农村山更青了,致富更有希望;城市树更多了,空气更清新。2011年我市还获得全国唯一的省级“生态中国城市奖”和第一个“森林之都”商标注册申报权。

(小标题)民生为大,惠及千万百姓

重庆开全国先河,为食品生产经营出台了12条财税扶持政策,包括加大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质量检测等财力投入,减免相关契税,降低物流费和物业费,每年大体减税20亿元。

市政府相关人士介绍称,这些政策的出台一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市场供给,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从源头上改变食品企业的发展环境,确保食品农产品的健康。

健康,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建设健康重庆,就是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都健康”。据悉,我市累计投入资金437亿元,为投资计划的124%,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小学营养促进工程,修建社区健身设施,让全民更健康。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重庆医疗卫生群众满意度为68%,高居全国第一,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58岁,居西部第一。

民生为大,民生为本。事实上,“五个重庆”蕴涵着浓郁的人本思想,每个“重庆”都既是经济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森林重庆”侧重环境,“畅通重庆”偏重效率,“宜居重庆”重舒适,“平安重庆”注重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健康重庆”更是关注人的本身。“五个重庆”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改善民生的体系。

也正因为此,“五个重庆”作为重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抓手”和载体,一经提出,就显现出了巨大的活力。

在“平安重庆”建设中,我市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全市20万机关干部每年参与接访下访30万人次,累计接待群众244万人次;市、区县共投入134亿元,解决各类矛盾35万余件,惠及群众600多万人。

为了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全市设立交巡警平台500个,投入警力1.4万多名,24小时全天候巡逻防控,全市街面犯罪下降近40%。

通过平安重庆建设,2011年我市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6.51%,再创历史新高。我市也因此被评为亚洲十大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

(小标题)提升效能,推动经济发展

“‘森林重庆’建设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我从心眼里支持。”酉阳造林大户胡长明对“森林重庆”建设特别拥护。

事实上,“森林重庆”的建设,不仅是要绿化广袤山川,更要变荒山穷山为秀山宝山,真正让林农增收致富。

我市积极探索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两权”分离,并结合农村森林工程,新发展速丰林和经济林基地540万亩,同时加大林下经济扶持力度,培育林下产业基地600万亩,林下产值达到70亿元,带动72万户林农户均增收过万元。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坦言,“五个重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和单位。一旦这些资源聚合起来,将产生巨大能量,对重庆经济发展起到倍增作用。尤其是五大立体功能一旦成型

一个例证是,畅通建设中,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019亿元,为投资计划的101%,推进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以及农村路网建设,建成了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加速形成了“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铁路网,“渝新欧”铁路全线贯通,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通车,使重庆成为国家级铁路物流枢纽之一,占据了西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各种软硬环境的改变,推动重庆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经济增速连续3年保持全国前三,GDP增速则居全国第一。

发展热情

“五个重庆”是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重庆各方面便展示出巨大的参与热情。

“这是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发展路径。”田丰伦说,相比于京津沪三个 直辖市,重庆底子薄,且地处西南腹地,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必须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早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推动重庆又好又快发展,实现重庆新的跨越”,打造“活力之都”、“宜居之城”。

4月初,市委书记薄熙来调研渝东南,提出借力林权制度改革,“唤醒沉睡的大山,变荒山穷山为秀山宝山”;4月8日,他到南岸调研危旧房改造,嘱咐“增绿”、“留白”,让城市更宜居,建设“森林南岸”;4月11日,他考察部分中小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初步提出“健康重庆”概念……2008年3月26日,在市管领导干部现代经济知识培训班上,薄熙来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把“314”总体部署落到实处》的专题报告,这也是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的动员报告。王鸿举主持会议,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讨论进行部署。我市正式吹响“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号角。 2008年7月20―21日,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

这份决定为我市的扩大开放“画”出了清晰的线路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努力建设开放型制造业高地,大力发展物流商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技术、智力和人才,着力培育金融业,发展内陆型加工贸易,支持企业“走出去”。要坚持把区县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战场,推动农村、“两翼”和库区在开放中实现新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我市开放的整体水平。

7月起,市委、市政府举办了“走出去、请进来”十大经贸活动,这是近年来我市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涉及面最广、参与嘉宾最多的对外开放活动。这10项活动的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我市的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1:5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个重庆(2008年重庆市建设目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个重庆(2008年重庆市建设目标).pdf

标签:重庆市   重庆   目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