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思潮)

更新时间:2025-04-08 21:09:56 阅读: 评论:0

俄罗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思潮)

俄罗斯形式主义 (文学批评思潮) 次浏览 | 2022.04.17 23:24:0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俄罗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思潮

俄罗斯形式主义,是1915至1930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大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

中文名

俄罗斯形式主义

英文名

Russian formalism

发源地

俄罗斯

盛行时期

1915至1930年

简介

形式主义(Formalism)指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门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俄罗斯形式主义,是1915至1930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大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俄罗斯形式主义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这里的形式主要指语言形式。

影响

俄罗斯形式主义的主张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而俄罗斯悠远而又丰厚的艺术传统,未来主义,象征主义各种思潮相互交汇的历史图景,促成了俄国形式主义对艺术语言的历史性迈进。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

发展史

俄国形式主义于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它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文艺思潮之一,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乃至英美新批评派的形成,都有着很大影响。

理论主张

一、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他们主张文学的内部研究,无关经济政治和作者。

二、雅各布森提出文学研究对象:文学性。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就在于文学性,就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中。(不同于日常性和科学性语言,比如科学一加一就是二,但是文学却可以是似而非,存在悖论。)

三、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原则。因文学创作的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过程。为人们过于熟悉的事物,而失去对其的感受,因此要让事物陌生,以此加大理解难度,延长审美过程,重新审美感知原来的事物。而文学创作离不开语言,因此要先将语言陌生化。比如托尔斯泰将“圣餐”称为“一小片白面包”。

四、巴赫金阐述了他的一系列理论,如对话理论、狂欢化、复调小说和话语杂多等。

五、艾亨鲍姆提出科学实证主义文论。另外他认为文学史的发展有自身必然规律,不随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改变。

六、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有交际功能,内容意义最重要;而文学语言中,表达本身即形式就是目的,丧失语言的意义,只有诗学功能。联系:文学语言是日常语言的陌生化之后的产物。

七、方法论上,采用语言学二分法,将内容与形式对立。布拉格学派主张形式可以决定、创造内容,形式不受内容自主支配,独立自主。

运用

什克洛夫斯基还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小说领域,并作了多方面的研究。

首先,他从视角变异的角度谈陌生化效果。

其次,他从语言变形和移位的角度研究陌生化。

第三,他根据叙事文本中事序结构与叙述结构的关系探讨对常规的背离。

第四,他用陌生化的理论对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新的解释。

总之,俄国形式主义在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对文学批评的原则、功能等问题的看法带有强烈的反传统色彩。俄国形式主义虽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影响是深远的。他们不仅对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显而易见,而且在新批评乃至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中也可以看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先驱意义。

在20世纪俄罗斯诗学中,除了人们遗忘非常熟悉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学诗学,经过时间的淘汰,不少“非主流”诗歌流派,如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诗学、普洛普的叙事诗学、维戈茨基的心理诗学、巴赫金的文化诗学、洛特曼的结构诗学以及维谢洛夫斯基在19世纪创立的20世纪又有新发展的历史诗学,在长期被压抑之后重见天日,并且在世界诗学界大放异彩。其中俄国形式主义更被誉为“20世纪文论的开端”(伊格尔顿)、“批评之革命”(杰姆逊),它在世界的影响并不亚于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诗学。[1]

总结

俄国形式主义在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对文学批评的原则、功能等问题的看法带有强烈的反传统色彩。俄国形式主义虽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影响是深远的。他们不仅对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显而易见,而且在新批评乃至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中也可以看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先驱意义。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1:4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3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俄罗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思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俄罗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思潮).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