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地级行政区)

更新时间:2024-12-23 03:41:44 阅读: 评论:0

西藏阿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地级行政区)

西藏阿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地级行政区) 次浏览 | 2022.09.01 16:06:5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西藏阿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地级行政区

阿里地区(藏语拼音:Ngari Sanai,威利:mnga' ris sa gna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中文名

西藏阿里

外文名

Ngari Prefecture

所属地区

中国西藏自治区

地理位置

西藏西部

面积

30.4

下辖地区

普兰县、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

政府驻地

噶尔县狮泉河镇

气候条件

高原气候

著名景点

冈底斯山、古象雄王国遗址

机场

阿里昆莎机场

车牌代码

藏F

人口

95803人(2010年数据)

电话区码

0897

邮编区码

859000

行政类别

地区

地方方言

藏语

简介

阿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地区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4500米以上。

名称由来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9世纪前被称为“羊同”,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直到今日。在藏文古籍中,“阿里”一词是9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的。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并在此扎根。从此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雨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历史沿革

阿里的文明史极其悠久,距今大约一、二万年以前,即有人类在阿里境内活动。在日土、革吉等县境内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打制石器等文化遗存。从日土县夏达措东北岸发现的带刃石片分析,这一带先民制造使用工具已有了很大进步。从噶尔县门士境内几座遗址内发现的很厚的灰烬看,先民们支配自然的能力已有重大突破。

公元843年左右,末代赞普达玛曾孙吉德尼玛衮逃至象雄,建立地方割据政权,称阿里王,阿里作为地名一词由此出现。其后,建立阿里三围政权。10世纪中叶,吉德尼玛衮将其长子日巴衮、次子扎西衮、幼子德祖衮先后派往玛尔玉(今拉达克)、布让(今普兰)和桑噶(今克什米尔南部)三地治理,后形成3个王系,史称“上部三衮占三围”。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普兰王扎西衮次子松艾在札布让创立古格王系。11世纪中叶,普兰王维德幼子扎赞德在今尼泊尔北部建立亚泽王系。宣和二年(1120年),古格第六代王索朗泽派其次子觉卧杰布在库奴(今印度喜玛偕尔邦北部)建立小王系,属古格王管辖。13世纪后期,从桑噶王系中分离出巴当王系。

古格第八代王泽巴赞死后,其二子分庭抗礼,各自掌政。吉德赞在朗钦藏布北岸的东噶•皮央继承古格王位(其时古格故城为其冬宫);拜卧赞在朗钦藏布南岸的达巴(今札达县达巴乡)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小王系,后来成为达巴法王。

元代,阿里成为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的一部分。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纳里古鲁孙元帅府,府址位于下阿里宗喀(今日喀则吉隆县),设元帅2人,统管阿里军政事务。成宗大德二年(1307年),贡塘王系的俄达赤德前往元朝大都觐见,皇帝下谕旨“尔为西藏统治者后裔,应予封赐”,封其为王,领“阿里三围”君主之衔,并赐予宝石制成的七字印章、1枚小印章、1枚普通印章和金册诏书以及丰厚的礼品(参见《贡塘赞普世系》)。而阿里境内各王系仍继续在其势力范围内行使相对独立的地方管理权。

明袭元制,设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崇祯三年(1630年),因教派之争,拉达克进占古格,古格王朝被推翻,拉达克统治阿里50余年。至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达赖汗派甘丹才旺率蒙古族军队及藏军收复阿里三围,攻入拉达克首府列城后,西藏地方政府赋予其守边纳贡之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西藏地方政府在阿里建立噶本政权,管辖范围包括今阿里地区全部和后藏西部地区的仲巴等地。

噶本政府下辖四宗六本,四宗即札布让宗、达巴宗、日土宗、普兰宗;六本为左左本、朗如本、萨让如本、曲木底本、帮巴本、朵盖奇本。另有改则本(康巴部落移民)由色拉寺直接管辖,仲巴基巧、森果基巧(土著部落)均由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辖。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先遣连进军阿里。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签订后,阿里随之和平解放。依据“十七条协议”规定,西藏现行社会政治制度不予变更,西藏地方政府包括所属的阿里噶本政权机构及管辖区域维持不变。

1952年10月,成立阿里分工委,安志民为书记,阿里分工委受西藏工委、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党委双重领导。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后,在阿里成立基巧办事处,下设普兰、札达、日土、珠珠4个宗办事处,作为过渡性政权机构。

1959年4月5日,阿里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并解散了噶尔本政府,停止其继续行使地方政府职权。

1960年后,相继成立了阿里专员公署,建立了各县委和县人民政府。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原阿里分工委改为阿里地位,逐步形成地、县、区三级党委。

1970年1月1日,阿里地区的党政领导工作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管。

1979年3月7日,阿里地区党政工作重新归西藏自治区党委领导直至今日。

1997年,地区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辖噶尔、普兰、措勤、革吉、改则、扎达、白土7县。(以上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地理环境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市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辖域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

地貌

阿里地区地貌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击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山脉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气候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

阿里全年降水量相当少,且季节性强。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而5月到9月间,雨量十分集中,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阿里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当的少,日夜温差大。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

人口

截至2010年底,阿里总人口为95803人,城镇人口20250人,农牧区人口75553人。汉族人口为7367人,占7.72%;藏族人口为87493人,占91.6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05人,占0.63%。

民族宗教

象雄部落时期,阿里估计人口约有6万人。14世纪,古格王系人口估计约有10万人。清朝时期,朝廷封青海囊谦仲巴(阿里称帮巴)部落的藏族将领阿迦和阿朗为阿里上下帮巴本波(今革吉县境内),上帮巴本与60余名士兵来到阿里,并将其亲眷迁到此地,成为阿里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18世纪,青海囊谦和那曲安多、改则一带藏族来到今革吉县盐湖和改则县康托落户,成为第二次人口大迁徙。清后期,由于战争伤亡,农区人口大幅度减少,至1959年,阿里地区(包括珠珠宗)总人口有30040人。

解放初期,随着人民解放军和汉族干部职工进入阿里,人口机械流动增加较大。阿里骑兵支队和中共阿里分工委机关中大多为汉族和干部职工,人口构成亦发生新的变化,汉族人口和有文化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

阿里原著人自称门人。9世纪前后,吐蕃赞普后裔迁至阿里。17世纪,甘丹才旺在阿里留守的部分蒙古族被同化融入藏族;同期分封阿里的青海将领将其亲眷迁到今改则、革吉一带定居,逐渐形成改则部落。和平解放后,以汉族为主的、干部、个体工商户落户阿里。2010年底,生活在阿里的有2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93%以上。

阿里为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发祥地。相传雍仲苯教是由出生于魏摩隆仁地方(今阿里境内)的辛饶米沃且所创立。公元1世纪,苯教沿雅鲁藏布江开始传播到卫藏以至整个藏区。8世纪初,印度佛教大师佛密来到冈仁波齐朝圣,并广传佛法,此为藏传佛教在阿里传播的开端。10世纪末,仁钦桑布在阿里创立了第一座寺庙。

11世纪中叶,应古格王绛曲沃邀请,阿底峡来到古格与仁钦桑布一起传经弘法,是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之始。相隔20多年后,在托林寺召开大法会,史称“火龙年大法会”,相传与会者多达数万人。12世纪末,传入竹巴噶举派。13世纪中叶,直贡噶举派传入阿里。

15世纪,古格人阿旺扎巴前往后藏拜宗喀巴为师,学成后,返回古格,传播格鲁派,托林寺为该教派传播中心。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耶酥会传教士经克什米尔到古格扎布让传授基督教。佛教信徒与其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古格灭亡后,西方基督传教士被驱逐出境。

和平解放后,中共阿里分工委和骑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建立广泛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平等政策。西藏自治区成立后,阿里地区坚持落实宪法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维护宗教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平叛改革时期,中共阿里分工委对一些重点寺庙实行保护措施。

改革开放时期,党和政府拨专款对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或自然损坏的寺庙及建筑进行了保护维修,成立寺庙民主管理委员会,依法对寺庙进行管理,使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90年代以后,中共阿里地委多次对寺庙拉康进行清查整顿,规范管理,加强教育,使民族宗教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至2010年底,阿里已形成以藏族为主,与其他各民族共融的多元民族结构,全地区共有开放寺庙及拉康75座(其中寺庙57座,拉康18座)。

行政区划

2012年,阿里地区调整为7县、7镇、37个乡、141个村(居)委会。辖7个县:噶尔县、普兰县、札达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自然资源水力

阿里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水流资源蕴藏量达2万千瓦,全地区有大小河流80多条,湖泊60多个;境内总流程9500公里,流域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源于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山的四条大河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分别向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尔,成为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最终汇入印度洋和阿拉伯海。阿里因此被称为“千山之巅、万川之源”。水资源总量达167.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5.93万千瓦。

地热

阿里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有狮泉河──雅鲁藏布江地热带,昆仑山──可可西里地热带,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热带。

矿产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30多种,矿点254处,其中有盐、硼、铝、芒硝、铬、银、金等。

动物

阿里高原野生动物有野牛、野驴、黄羊、长角羊和野耗牛。西部的湖边有水鹰、白水鸭、天鹅、水鸽、黑颈鹤等各种野禽。

经济

2013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9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23元。

交通公路

从拉萨到阿里有两条道,北道1760公里,南道1190公里。北道车更多点,南道几乎只有旅行团才走。

北道

主要线路:拉萨-日喀则、日喀则-拉孜、拉孜-卡嘎、卡嘎-桑桑、桑桑-22道班、22道班以北-措勤、措勤-洞措、洞措-改则、改则-雄巴、雄巴-革吉、革吉-阿里狮泉河镇。

南道

22道班以南-萨嘎、萨嘎-仲巴、仲巴-帕羊、帕羊-大金寺、仲巴-大金寺、阿里-岗仁波齐。

民航

昆莎机场:中国国航开通成都——拉萨——阿里航线。

教育

“十一五”期间,阿里地区共有49所中小学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有1004名在职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7.5和6.3个百分点,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全地区1018名学生被区内外高中录取。2010年改扩建幼儿园1所,投入资金500万元。学生宿舍和教室工程建设投入资金4026万元,教育经费从2005年的3529.1万元增加到11497.5万元,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从5450万元增加到27500.3万元。全地区校舍总面积从2005年的64633万平方米改扩建到目前的100861万平方米。

文化

文化艺术是古象雄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许多以传说形式诠释大自然的神话。象雄文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

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都有本教遗俗的影子。藏文起源于象雄文,当年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7世纪,印度佛教传入阿里本土以后,出现了佛教传说故事和歌谣,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内心追求,具有鲜明的西藏西部风格与魅力。

文学

和平解放后,随着部队和援藏干部的大批进入,一些诗歌、散文、小说等现代文学和戏剧、电影、歌舞、小品等现代文化艺术形式进入阿里。如军旅诗歌作品《生日的夜晚》、《马褡子》;纪实文学《天殉》、《雪域之魂》等,反映了新时代阿里军民的奋斗和追求,为古老单一的高原文化注入了活力。改革开放后,文化市场也随之开放,陆续出现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阿里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

艺术

阿里的传统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剧和工艺美术,尤以藏族乐舞和工艺美术最为耀眼夺目。普兰、札达一带为果谐的发祥地之一。雍仲本教羌姆据传是辛饶米沃且时期流行的一种宗教歌舞,后又与佛教进行了融合,广泛流行于朗钦藏布、马甲藏布一带的寺院和民间。

起源于札达的弦舞是阿里最古老的舞蹈种类之一,在古格遗址红庙残缺的壁画中依稀可见,至今仍在普兰、札达一带民间流传。阿里的雕塑、岩画在整个西藏艺术画廊中占有重要地位。古格时期的佛像雕塑不惜重金,雍容大气;古格壁画融高原质朴简约和南亚及波斯开放、夸张于一体,独具特色,开一代画风。

节日

藏历新年

阿里藏族民众每月都有节日,其中藏历新年是阿里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初,开始准备各种年货;中旬开始,每户准备酥油和面粉,制作“卡朵”(各种油炸食品)和“鲁果”(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或真羊头,意为新年新收成),并在陶罐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藏语称落菩余);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晚,全家围坐欢聚,喝象征团聚的“谷土”(由面团、奶渣、人参果和剁成小块的羊肋骨肉熬制的粥。

藏历初一拂晓时,家庭主妇将煮好的“羌乖”(青稞酒粥),送至家庭成员床前趁热喝完。随后打上新一年的第一桶水。待家人起床后,按辈份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由每人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少量送入口中,互相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大年初一一般闭门欢聚,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戚好友们互相拜年,持续3-5天;藏历初三,举行更换房顶或帐篷顶上的经幡。

萨噶达瓦节

藏历四月是“萨噶达瓦节”,此节日是为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和圆寂日。人们到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绕大圈,同时参与更换大纛仪轨。

望果节

藏历八月中旬是阿里农区“望果节”,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身背佛经,围着农田绕圈;同时,带着酥油茶、青稞酒及各种食品到田地里野炊,载歌载舞,并举行赛马、赛牛、射箭、投石、摔交等活动。

噶尔恰钦盛会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猪年),为纪念驱逐拉达克战争中蒙古族及藏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赞美大将甘丹才旺的功绩,在噶尔雅萨的平措央泽(吉祥如意之广阔平坦)举行庆祝活动。后形成惯例至1959年。最初,噶尔恰钦盛会的为每年藏历七月十二日,活动内容主要是赛马和射击等军事演习。随着参会人数的逐步增多,为方便在盛会期间进行广泛的经商活动和征收赋税,后时间改为藏历八月九日,1959年,开幕日期改为每年藏历八月十日至十五日。

旅游班公湖

班公湖是自然界的一块净土,班公湖岛的王国,也是阿里高原乃至全西藏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班公湖岛岛面积不大,长约300米,宽200多米,岛上没有大树,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沿岸还生长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科植物,遍地是鸟类。

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西距县城约18公里。它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寺庙拉康共39座,有住寺僧人的寺庙25座,现存房屋洞窟300余间和众多房屋遗迹,是当年奴隶和百姓的住所,山腰上遗存有高大的庙宇和密集的僧房;山顶上是王宫,包括聚会议事大殿、经堂、坛城、神殿和王室人员居住的冬宫和夏宫。从山脚到山顶的王宫,只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暗道可以通达,整座古城设有大量的防御性建筑。

狮泉河

狮泉河,藏语称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区西部主要大河之一。发源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面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转向西流,经革吉在扎西岗附近与噶尔藏布相汇合转向西北,流入克什米尔地区。狮泉河在中国境内长405公里,流域面积2.745万平方公里。由源头到革吉为上游段,长约152公里,落差646米;流经森格卡巴,右岸有终年不断流的泉河补给,因泉水所在山体形同狮子,故名狮泉河。

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Lake 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发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羌塘自然保护区

羌塘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当时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5日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保护区行政范围隶属于阿里、那曲2个地区。羌塘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

萨噶达瓦节

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五日)四月十五日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藏语称萨噶达瓦节。南传佛教国家的信众又称卫塞节,意为月圆日。对于佛教信众来讲,是一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它与佛陀一生中三件重要的大事联系在一起,即:诞生、成道、涅盘,是个三期同庆的吉祥的日子。1990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经赵朴初会长倡仪,汉传佛教各寺院也将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佛陀纪念日,称佛吉祥日。这样,中国各佛教寺院均要在这一天举行庆典和法会。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1:3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3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藏阿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地级行政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藏阿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地级行政区).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