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热假寒证,证名。又称阳盛格阴证、热厥证。是内热炽盛而外见寒象的证候,即阳证似阴。因内热过盛,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邪热内盛,阳气郁闭格阴于外,以四肢厥冷,恶寒甚至寒战,而兼壮热口渴,胸腹灼热,烦躁不宁,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证候。
中医病名真热假寒证
外文名syndrome of true heat dia with fal cold manifestation
别名阳盛格阴症、热厥症
常见症状四肢厥冷,恶寒甚至寒战等
症状内热炽盛而外见寒象的证候。邪热内盛,阳气郁闭格阴于外,以四肢厥冷,恶寒甚至寒战,而兼壮热口渴,胸腹灼热,烦躁不宁,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证候。即阳证似阴。因内热过盛,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
摘录《景岳全书·传忠录》:“阳极反能寒厥,乃内热而外寒,即真热假寒也。假寒者,火极似水也。凡伤寒热甚,失于汗下,以致阳邪亢极,郁伏于内,则邪自阳经传入阴分,故为身热发厥,神气昏沉,或时畏寒,状若阴证。”其证又见声壮气粗,形强有力,或唇焦舌黑,口渴饮冷,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因多饮药水,以致下利纯清水,而其中乃有燥粪及矢气极臭,六脉皆沉滑有力,则为阳证真热。内实者,宜择用大承气汤,潮热者以大柴胡汤解而下之。内不实者,以白虎汤之类清之。至于杂证之假寒者,或为畏寒或为战栗,以热极于内,而寒侵于外,寒热之气两不相投,因而寒栗。察其内证,或为喜冷,或为便结,或小便热涩,或口臭躁烦,脉滑实有力,当以凉膈散加芩、连之属,使内热既除,则外寒自伏。参见阳证似阴、寒热错杂证条。
分类寒热真假:
在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危重阶段,可以发现一些“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假象,临床上把本质是热证而表现为寒象的叫“真热假寒”,本质是寒证而表现为热象的叫“真寒假热”。这种情况往往表示疾病比较严重。如果不能抓住本质,就会被假象所迷惑,而致误诊、误治。
真寒假热1.“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病人却喜热复被,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用温里回阳,引火归元。
真热假寒2.“真热假寒”: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如热性病中毒较重时可见表情淡漠、困倦懒言、手足发凉、脉沉细等,粗看好似寒证,但又有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干,脉虽沉细但数而有力。为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本质是热证,故称“真热假寒”,治疗上应清泻里热,疏达阳气。
一般来说,寒、热的表象属标,是一种假象;内、里的寒、热属本,是它的本质。
注意事项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或体征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尤其是寒热、口渴不渴、面色、四肢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几方面更为重要。即畏寒喜热为寒,发热,怕热喜冷为热;口淡不渴为寒,口渴喜饮为热;面色红为热;手足厥冷多为寒,四肢烦热多为热;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为有热;舌淡苔白为寒,舌红苔黄为热等等。从寒证与热证的比较可以看出:寒证属阴盛,多与阳虚并见;热证属阳盛,常有阴液亏耗的表现。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1:2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0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真热假寒证(中医学术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真热假寒证(中医学术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