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镇,总面积31.59平方公里,位于东莞市西北部,珠江三角洲以东,东江三角洲中部,介于东经113°41′~113°45′,北纬23°05′~23°08′之间。地属水乡,濒临珠江口,东连万江区和道滘镇,西接 麻涌镇,南靠 洪梅镇,北依 中堂镇,离东莞市区10公里。全境东西窄,南北长,形如蕉叶。
中文名望牛墩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广东东莞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莞市
面积31.57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望牛墩镇金牛路1号
电话区号0769
邮政区码523201
气候条件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七夕文化公园
车牌代码粤S
中文名称望牛墩镇
人口4.46万人
方言粤语-莞宝片-东莞话
东莞名人王志东,新浪网创始人
简介望牛墩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东莞市西部,离东莞市中心区10公里,是东莞市下辖的32个镇区之一;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历史。
截至2013年,面积31.59平方公里,辖21个村和1个社区。户籍人口4.73万人,常住人口8.62万人。
望牛墩镇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 、“广东省教育强镇” 等称号。
历史沿革望牛墩环境 (4张) 宋朝时期,望牛墩立村。 南宋陈傥宦游至莞,始建亭头,子孙繁衍。其第四世(1248年)迁于石面、扶涌一带;蔡、简二姓移居白市一带。时“田碱地卤,煮水为盐”,民多以贩盐度日,一直延至明末清初。由东江支流向下冲积形成的土洲,陆续有人定居。立村均以沙、涌、涡、湾、洲、沥、滘等命名。人们在此放牛都惯于站到一土墩上观望牛群,望牛墩因此而得名。
民国时,境内分属望联、沥明两乡。
建国后,入中堂区(十五区)。
1957年12月,成立望牛墩大乡。
1958年10月,并入中堂人民公社。
1959年6月,从中堂人民公社和麻涌人民公社分出,成立望牛墩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撤社建区,称望牛墩区。
1987年4月,撤区建镇。
截至2013年,望牛墩镇下辖21个村和1个社区,分别是上合村、寮厦村、李屋村、聚龙江村、锦涡村、横沥村、杜屋村、赤滘村、芙蓉沙村、官桥涌村、福安村、洲湾村、朱平沙村、下漕村、望东村、洲涡村、五涌村、望联村、石排村、官洲村、扶涌村、望牛墩社区。
地理环境望牛墩镇属东江冲积平原,地表以河流冲积层为主;地形呈北东——南西向的长条形,地势平坦低洼,东北稍高、西南低,地面高程1~2米,易受内涝积水之患。
望牛墩镇地处东江下游,属东江南支流水系,境内河涌密布,属典型的水乡地带。水道基本呈东北——南西走向,将镇域平行分隔成两大块。
土壤主要为潴育型水稻土和盐渍性水稻土,水田以泥肉田、半河泥田为主。土地耕层深厚,土壤有效肥力高,适种性广,灌溉方便,熟化程度高,利于农作物的耕作。
基本信息气候望牛墩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长。极端最高气温为36.5℃,极端最低气温为3℃,年平均气温为21℃,是夏长冬短温湿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雨量年内分配不均,汛期4—9月雨量占年雨量的80%以上,雨量大而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
种植2009年全镇耕地313.8公顷(包括含K耕地为844.1公顷),园地549.3公顷,林地2.0公顷,无牧草地,采矿用地67.7公顷,水域367.6公顷,自然保留地205.0公顷。 镇内有禾雀花、木棉树等。
人口截至2013年,户籍人口4.73万人,常住人口8.62万人。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86200人。
行政区划截至2009年,望牛墩镇下辖21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截至2009年,望牛墩镇总人口约9.0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46万人,新莞人约4.62万。
经济经济产值1984年望牛墩镇就被授予“亿元乡镇”的荣誉称号,1986年被省批准 望牛墩镇 (3张) 为工业卫星城镇。望牛墩镇形成了由纺织、服装、五金、造纸、电子、机械、金融等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
2011年,望牛墩累计实现生产总值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3%;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3.73亿元,增长10.23%;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增长21.67%;外贸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15.45%。
2012年,望牛墩镇生产总值37.2亿元,比上年增长8.2%;进出口总额4.14亿美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6亿元,增长4.7%。
2013年,望牛墩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4亿元,比上年增长30.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28亿元,增长59.88%;外贸出口总额3.45亿美元,增长27.53%;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69亿元,增长14.48%。
农业望牛墩镇传统农业以奥运蔬菜、农家乐、畜牧、渔业等几大产业为主。 2011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0.3786亿元,比去年上升8.23%。2012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0.4108亿元,比去年上升8.51%。2013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0.44亿元,比去年上升7.11%。
工业
望牛墩镇的工业企业原以小型企业为主,且基本分散于各村,后逐步集中到园区中,并形成东兴、中韩桥、大洲、牛顿、横沥五大工业园。望牛墩镇的工业产业以纸业、零部件制造、机械、食品、专用车制造、印刷包装为主。2011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19.8059亿元,比去年上升19.16%。2012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18.7177亿元,比去年下降5.49%。2013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24.1181亿元,比去年上升28.85%。
第三产业望牛墩镇第三产业由以新城市中心区为核心的行政、文化、商务中央生活圈,以李屋商住中心为核心的融餐饮、商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副中央生活圈,以群英会为中心的以体育、娱乐、度假为主的休闲生活圈,以望洪公路广深高速路口至西部干道沿线区域为主的物流园等四个商圈组成,构建以物流、房地产、酒店服务业为龙头,以商贸、金融、保险、餐饮、批零、休闲娱乐及其他服务业等多业并举的格局。2011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5.9137亿元,比去年上升15.99%。2012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8.0955亿元,比去年上升13.71%。2013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23.8781亿元,比去年上升31.96%。
社会文化建设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望牛墩镇的各村都建有文体广场、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并配有专职文化管理员。望牛墩镇先后建成滨江体育休闲公园、七夕公园、水乡公园、水乡记忆馆、扶涌村特色村落、朱平沙龙舟文化体验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全镇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已达29万多平方米(含室外)。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望牛墩镇每年举办七夕风情文化系列活动、端阳节龙舟竞渡、读书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利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镇村举办广场舞、象棋赛、游园、展览、水乡美食SHOW等系列活动,平均每年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达50多万人次。成功举办广东省首届民间乞巧赛艺会,被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成为广东省首个“乞巧之乡”。
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望牛墩镇的七夕贡案作品《仙凡缘》荣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同时,引进摩登影子音乐剧团、精战杂技艺术团,创作原创音乐剧《下一个出口,望牛墩》和儿童杂技音乐剧《蔬菜总动员》,并在第四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上成功上演,分别荣获优秀剧目表演奖和创新奖。
教育与医疗截至2009年,全镇共有公办中学一所,公办小学四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学校2所,民办幼儿园9所,其中省一级中学一所( 望牛墩中学),市一级小学四所(中心小学、实验小学、达贤小学、 新联小学),市级幼儿园一所(中心幼儿园),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望牛墩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截至2014年,望牛墩镇有医院1所,诊所2个,医务室2个,卫生站24个 ,其中,东莞市望牛墩医院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床位250张,是参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的一所综合性医院。
望牛墩镇交通2002年,望牛墩镇投入7000多万元开展了10项重点工程建设,包括北环路及北环路大桥工程、 望牛墩汽车站、朱福公路、洲湾大宁大桥、洲湾至洲涡道路、登瀛桥改造工程、供电调度大楼、地税分局办公楼、电信分局办公楼。
望牛墩镇交通便利,离市中心区仅10公里,北距广州40公里、南往深圳90公里;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 107国道、东莞市环城路、西部干道以及建设中的多条城际铁路都在望牛墩镇交汇;同时全镇有十多公里的河岸线可容纳两千吨的船停泊,离广州新沙港、东莞 虎门港仅5公里。
旅游七夕文化公园七夕文化公园位于东莞望牛墩镇文阁桥旁,占地面积约4500多平方米。七夕文化公园以七夕园为主体,以鹊桥相会、七夕节传统民俗为主线,七夕文化公园内将设置七夕园、贡案广场、星河池、许愿树广场、鹊桥、文笔塔等众多景点组成,集游览、观赏、文化、休闲、婚庆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游乐场所,总投资约780多万元。
望牛墩龙舟文化体验区望牛墩龙舟文化体验区是东莞首个龙舟文化体验区,一年四季开放。龙舟文化体验区共配备传统龙舟3条,小艇4条,凤艇3条作为水上龙舟体验区用船,为游客提供不同风格的水上龙舟体验,并现场有专业人士为龙舟爱好者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健身训练、活动交流等专业服务。游客们来到这里除了可以体验划龙舟的乐趣,还可以品赏“龙船饭”及水乡特色美食。[1]
杰出人物王志东,新浪网创始人。现任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志东及其团队先后创办了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带领新浪在NASDAQ成功上市。2001年底创建点击科技,融合软件、互联网和通讯三个领域的技术,开发出新一代网络通讯平台“竞开即时通讯平台”。
伦明(1875-1944),近代藏书家、学者。字哲如,一作哲儒。弱冠入庠,旋补廪生,27岁时中光绪举人。次年(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复得举人衔,分发广西候补知县。同年返粤,先后任两广高等师范学堂教员、两广方言学堂讲席。
乡镇荣誉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望牛墩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新农村建设望牛墩镇委书记邓流文认为,农村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城市面貌也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基于此,近年来该镇一直把优化农村环境作为民心实事工程,经过不断努力,该镇农村环境大为改善,农村面貌大大改观。
如今,一进到望牛墩各村,原来的泥路已全部变成了水泥路,常见的垃圾堆、牛皮癣等变少了,大片大片的绿化带把村庄装扮得非常美观。这是近年来该镇不断巩固农村环境“五整治”和“五有新村”建设的成果。
该镇从治“六乱”开始,除卫生死角,绿化、美化闲置地,建设垃圾收集池到实施16小时路面保洁,城市市容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整治生态环境方面,该镇完成了广深高速望牛墩出入口及其沿线(望牛墩段),望洪公路、金牛路、绿榕路、寮厦北堤等道路沿线的绿化工程;建成16个小公园;对18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视频监控;全面推进望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在整治旧村方面,2007年该镇完成了试点村官桥涌的旧村整治工作;今年又展开了聚龙江、李屋、寮厦、石排、福安、锦涡等6条村的旧村整治工作,争取8月底完成整治工作。
实现均衡发展“越是经济欠发达的镇,越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科教兴镇。”邓流文说,近年来,望牛墩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目标,以调整学校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为突破口,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势。
据了解,2005年初,该镇就制定了“创强”工作方案,提出了2007年完成创建省教育强镇的目标。针对镇内小学分布散、规模偏小、资源浪费的情况,投入1.8亿元将镇内原有15所小学整合为4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其中以省一级学校标准新建实验小学、新联小学,以市一级学校标准扩建完善中心小学、达贤小学。在此基础上,还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充实功能场室的设施设备,规划建成多媒体教学平台207间、多媒体综合电教室1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11间、校园网4个。
同时,致力优化师资队伍。目前,该镇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基本完成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一批教师被评为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防灾减灾工程“水利防灾减灾是困扰望牛墩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我到望牛墩的第一件事情就下定决心要把防洪防汛工程做好。”邓流文表示。
据了解,望牛墩地势低平、水网密集,此前该镇的水利基础设施防洪标准相对比较低,历年防洪防汛形势严峻。2005年,该镇开始重视水利防灾减灾工作,直至2007年来,市镇两级共投资2亿多元,高标准规划建设23宗水利防灾减灾工程。
目前,望联联围堤防加固一期第一标段寮厦南北桥堤路结合工程及上合马滘口水闸工程、福安水闸、望东水闸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下漕联围海堤达标加固一二期工程、下合联围一二期工程、望联联围二期、望溪河整治一二期工程以及洲涡、朱平沙、石排、五涌等水闸工程正在建设当中;达贤小学、芙蓉沙、横沥、锦涡等水闸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该23宗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已经进入尾声,争取年底投入使用。
邓流文表示,所有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全部竣工使用后,将切实提升该镇防洪抗灾能力,确保安全度汛。
工业立镇工商并进“望牛墩要想实现经济跨越,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实施工业立镇、工商并进。”邓流文表示。
据介绍,该镇的工业企业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且基本分散于各村。针对此种情况,该镇将实施工业进园区战略。进一步利用好东兴、中韩桥、大洲、牛顿、横沥五大工业园,将分散于该镇各村的企业集中到园区中发展。
招商引资方面,该镇将根据产业现状,专门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支柱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项目,尤其是世界500强项目。
同时,在强化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三圈一园”,即打造以新城市中心区为核心的行政、文化、商务中央生活圈;打造以李屋商住中心为核心的融餐饮、商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副中央生活圈;打造以群英会为中心的以体育、娱乐、度假为主的休闲生活圈;打造以望洪公路广深高速路口至西部干道沿线区域为主的物流园,积极构建以物流、房地产、酒店服务业为龙头,以商贸、金融、保险、餐饮、批零、休闲娱乐及其他服务业等多业并举的格局,努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加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起点高,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发展动力。望牛墩镇将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硬环境、城市功能建设、园区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北环工业大道建设,以及大洲路、横官路的升级改造,密切跟进和配合好环城路与广深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
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加快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力争年内实现控规全复盖。有步骤地实施“退二进三”工程,凸显中心区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近期做好新医院的规划、设计,稳步推进农民公寓建设,力争年内动工兴建“三馆合一”的望牛墩新图书馆综合楼等。
促进园区建设升级,加快推进朱平沙工业园、大洲工业园和横沥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完善中韩桥工业园和牛顿工业园的配套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园区硬件设施,完善园区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总规划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望牛墩镇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切入点,加大城市建设投入,紧密围绕“两点一线”工程的开展,重新修订了未来20年望牛墩镇的城镇总体规划,提出了与水共生的城镇定位,确立了“外向带动,民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未来经济发展取向。镇内建有11万伏、22万伏变电站各1座,电力供应充裕;数字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图文传真和计算机互联网络等现代化通信工具广泛使用;学校、医院、商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敬老院、宾馆、酒楼等方面设施一应俱全。望牛墩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和完善。
具体工程2009年,将计划投入5—6亿元全面启动两个“十大”工程,分别是:
十大重点规划建设工程:
新区的规划建设;三大园区的规划建设;滨江体育休闲公园的建设;”三馆合一”图书馆综合楼的建设;新汽车站的建设;改建两个派出所和一个公安消防民兵综合训练基地;金牛工业园“退二进三”工程;新电城升级改造工程;交通分局、交警大队、社保分局办公大楼的规划建设;五星级酒店的招标招商及建设。
十大重点民生工程:为户籍人口购买30种重大疾病商业保险;中心小学扩建;自来水管更换改造;建设十条村级联网路;新医院的选址及规划;23项水利工程扫尾工作;17条村电网改造和三条主干道电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完善“一中心四站点”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政府补贴促进就业工程。
推动镇村平衡发展望牛墩将针对村组经济发展办法不多,脱贫形势严峻的问题,通过统筹镇村两级资源,凝聚镇村两级实力,提升全镇综合竞争力。
统筹土地资源,全面启动镇村组三级联合开发,2008年重点做好北环工业大道和西部干道沿线土地的规划,将有条件的村、组的土地统筹起来联合开发;
统筹发展资金,充分利用好15条欠发达村每年50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对于有土地的村,帮助尽快落实项目,对无土地的村将探索一方出资一方出地的镇村、村村联合开发的路子。同时,盘活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村级现有物业的潜力。
实行镇领导班子挂点扶持制度,协调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协助欠发达村尽快落实帮扶资金,从资金、用地、项目、政策、信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给予帮扶。
此外,还将重点抓好“七项制度”的落实,强化农村审计监督,深化村委会、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和集体资产管理,严格执行经济合同审批和公开招投标制度,深化村务政务公开,继续抓好清资减债工作等。
未来总休规划制定望牛墩镇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确立了与水共生的城镇定位,规划形成“一心、一核、两轴、三片区”的城市布局结构。
“一心”:中心区。以现有镇区为主,扩大规模,完善配套,发展为全镇的中心区,依托良好的交通用地条件,形成经济的良性发展,并带动全镇的全面发展。
“一核”生态绿色核心区。通过限制洲涡、洲湾两村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保留大片的农田和河网湿地,在镇域核心地带形成一个绿色开敞空间。这个生态绿色核心区可以改善、提升全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集中全镇的农田耕地,也可以作为片区间的隔离绿色空间,遏制中心区无序、“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充发展。
“两轴”:南北向的两条发展主轴,即北环路和望洪公路。北环路全长10公里,惠及9条行政村,望洪公路贯穿中心区,连接广深高速公路,是重要的对外交通干道。这两条道路也承担了中心区与南部、西部三片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运输功能,因此正在、也必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望牛墩镇域的两条发展主轴。
“三片区”即形成中心片区、南部片区及西部片区三个功能片区。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0:0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9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望牛墩镇(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望牛墩镇(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