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所体现的先民思想。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是对中国最早的帝王亡国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唐人同谷子据典故也曾改编过五子之歌。太康处在尊位而不理事,又喜好安乐,丧失君德,众民都怀着二心;竟至盘乐游猎没有节制,到洛水的南面打猎,百天还不回来。其中第二首说:“禹王的教诲这样昭彰,可你在内迷恋女色,在外游猎翱翔;喜欢喝酒和爱听音乐,高高建筑大殿又雕饰宫墙。
作品名称五子之歌
作者同谷子
创作年代唐朝
作品出处《史记.夏本纪》;《尚书》
文学体裁诗歌
简介典故大禹的儿子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王,开始了父死子继的帝制时代。然而第一个继承皇位的儿子太康,就因为没有德行,导致老百姓反感。太康贪图享乐,在外打猎长期不归,国都被后羿侵占。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了五个人的悔意。夏后太康失国,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示哀悼。
原文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1]
大意大禹说过,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大禹说过,不要贪图女色,打猎玩乐,嗜酒,豪华的住宅。只要有此一项,就会导致亡国。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导致灭亡。大禹为后世楷模,治定了法典,因为太康废弃了典法,导致宗庙祭祀灭绝。我们被后羿逼到洛河对岸,没有归宿,叹息不谨慎的行为,追悔莫及。
译文太康处在尊位而不理事,又喜好安乐,丧失君德,众民都怀着二心;竟至盘乐游猎没有节制,到洛水的南面打猎,百天还不回来。有穷国的君主羿,因人民不能忍受,在河北抵御太康,不让他回国。太康的弟弟五人,侍奉他们的母亲跟随太康,在洛水湾等待他。这时五人都埋怨太康,因此叙述大禹的教导而写了歌诗。其中一首说:“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我看天下的人,愚夫愚妇都能对我取胜。一人多次失误,考察民怨难道要等它显明?应当考察它还未形成之时。我治理兆民,恐惧得像用坏索子驾着六匹马;做君主的人怎么能不敬不怕?”
其中第二说:“禹王的教诲这样昭彰,可你在内迷恋女色,在外游猎翱翔;喜欢喝酒和爱听音乐,高高建筑大殿又雕饰宫墙。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就没有人不灭亡。”其中第三首说:“那陶唐氏的尧皇帝,曾经据有冀州这地方。现在废弃他的治道,紊乱他的政纲。就是自己导致灭亡!”其中第四首说:“我的辉煌的祖父,是万国的大君。有典章有法度,传给他的子孙。征赋和计量平均,王家府库丰殷。现在废弃他的传统,就断绝祭祀又危及宗亲!”其中第五首说:“唉!哪里可以回归?我的心情伤悲!万姓都仇恨我们,我们将依靠谁?我的心思郁闷,我的颜面惭愧。不愿慎行祖德,即使改悔又岂可挽回?
发展唐人同谷子据典故改编的诗歌五子之歌——唐·同谷子:一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二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三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四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惆怅太康荒坠后,复宗绝祀灭其门。五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雠读仇,同仇)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现代小说清华大学建筑系周南同学的小说《五子之歌》,获第三届朱自清文学奖评委会奖和最佳小说散文奖。该小说语言精练、内蕴深刻,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了“谎言”的意义。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9:3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95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子之歌(中国古代最早诗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子之歌(中国古代最早诗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