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栀茶(中药药材)

更新时间:2025-04-07 04:14:01 阅读: 评论:0

山栀茶(中药药材

山栀茶 (中药药材) 次浏览 | 2022.09.14 16:21:2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山栀茶中药药材

海金子的干燥根。别名崖花海桐根。

中国多地均产。有镇静、降血压的功效。表面灰黄色至黑褐色,顶端有残留茎基。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可见环纹。

中文名

山栀茶

拉丁学名

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木兰纲

蔷薇目

海桐花科

海桐花属

简介

海金子为常绿灌木,高达5m。老枝有皮孔。叶互生于枝顶,常3枚~8枚簇生呈假轮生状,薄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cm~10cm,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仍发亮,下面浅绿色,全缘或略波状;叶柄长7mm~15mm。伞形花序顶生,有花2朵~10朵,花梗长1.5cm~3.5cm,纤细,常向下弯;苞片细小,早落;萼片5卵形,长约2mm,顶端钝;花瓣5,倒卵状匙形,基部连合,长8mm~9mm,淡黄色;雄蕊5,长约6mm;子房长卵形,被糠或有微毛,子房柄短;侧膜胎座3个,每个胎座有胚珠5个~8个,生于子房内壁中部。

蒴果近圆形,长9mm~15mm,多少三角形或有浅纵沟3条,顶端有宿存花柱,基部具子房柄,3瓣裂,果片薄木质;果梗纤细,长2cm~4cm;种子长2mm~4mm,外被暗红色肉质假种皮。

治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治骨折;治失眠,遗精;治肝炎;治脱力黄胖;治蕲蛇、竹叶青蛇咬伤。[1]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呈圆柱形,略扭曲,长10cm~20cm,直径1cm~3(~5)cm,顶端有茎残基。以根粗、表面灰黄色者为佳。

叶互生于枝顶,常3枚~8枚簇生呈假轮生状,薄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cm~10cm,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仍发亮,下面浅绿色,全缘或略波状;叶柄长7mm~15mm。

伞形花序顶生,有花2朵~10朵,花梗长1.5cm~3.5cm,纤细,常向下弯;苞片细小,早落;萼片5卵形,长约2mm,顶端钝;花瓣5,倒卵状匙形,基部连合,长8mm~9mm,淡黄色;雄蕊5,长约6mm;子房长卵形,被糠或有微毛,子房柄短;侧膜胎座3个,每个胎座有胚珠5个~8个,生于子房内壁中部。蒴果近圆形,长9mm~15mm,多少三角形或有浅纵沟3条,顶端有宿存花柱,基部具子房柄,3瓣裂,果片薄木质;果梗纤细,长2cm~4cm;种子长2mm~4mm,外被暗红色肉质假种皮。

附注

海金子叶消肿解毒,止血;用于蛇咬伤,疮疖肿毒,过敏性皮炎,外伤出血;鲜品适量捣烂外敷。种子在四川又名山枝仁,清热,生津止渴;用于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泻痢,倦怠无力;常用量3g~9g。

功用:活血通络,接骨消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胃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咳嗽,四肢乏力,尿血。常用量15g~30g。

性味:苦,微温

生长环境

溪沟边、林下、山坡灌丛中。

分布范围

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陕西、西南、两广等省。日本也有。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9:1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94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栀茶(中药药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栀茶(中药药材).pdf

标签:药材   中药   山栀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