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新时间:2024-12-24 21:41:41 阅读: 评论:0

李自成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次浏览 | 2022.09.05 17:52:0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李自成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下牛迹岭。墓碑上书“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题,墓后高处耸立着下马亭,附近还有落印荡、激战坡等遗址。南虹桥在通城县城东南16公里鲤港河上。因形若长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丰七年(1857年)建,为邑中著名石桥之一。青石叠砌,五拱并置,长40米,高5米,宽5米,设计大方,结构坚实,卓跞宏伟。经历百余年风雨,迄今依然如故。

中文名称

李自成墓

开放时间

08:30-17:00

所在地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

类别

旅游景点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区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概况李自成墓壁画

李自成墓座落在九宫山北麓,原墓围多古木,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李自成坟”。清末有俗语:“皇帝坟,似蛇形,越长越长,墨青墨青。”(注:“墨青”一指坟周草木葳蕤,一谐“灭清”。) 1928年,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此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换原碑。

1955年6月,县文化科函请省文化局拨款修缮李墓,并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其时,掘墓验视,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黑色物质一线,锈蚀马钉数颗。据当年参与培修的罗雄飞介绍:在50年代召开民间文学创作会时,有一姓王的农民说,李自成是由他们王姓人安葬的。

李自成墓拱桥

培修墓座南朝北,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边缘,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墓葬位于石基中央,高约1.5米,全为块石结构。墓顶竖2.5米高石碑,呈棱台形,阴刻郭沐若亲笔所题“李自成之墓”,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左刻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题词:“李自成是一位农民革命的伟大领袖”;右刻时任县长李仲秋撰“李自成之墓记”;后则放置原碑,陵墓四周,青松翠柏挺立,奇花异草相依。

1971年,湖北发电机厂在此处建厂,遂将墓依原样向东迁徙300米。工人在墓周植树,维护修缮。1991年因大雨,山体滑坡,墓遂倒毁。

1996年10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再度策划培修李墓,1997年4月竣工。墓建于九宫园艺场内,依原式样扩大,墓高9.5米,其中墓碑高4.8米。全墓用广西白、蒙古黑、石南青等大理石砌成,增刻县委书记熊传经,县长阮英梓撰“重修李自成墓记”。 

景点介绍李自成墓林间小道

李自成墓位于九宫山西麓小月山下,由门楼、墓冢、祭台、陈列馆组成,收藏有李自成生平、特殊资料和金马镫等珍贵文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曾多次维修,并增建了拱桥、层台、花坛、墓碑、陈列馆、休息厅等附属建筑。墓碑上书“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题,墓后高处耸立着下马亭,附近还有落印荡、激战坡等遗址。 由门楼、墓冢、祭台、陈列馆组成,收藏有李自成生平、特殊资料和金马镫等珍贵文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碑记景观

郭沫若题词 :

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的战友们,特别是丞相牛金星,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满人既占北京,暂时和南明妥协,集中力量攻打革命势力,致使李自成不得不辗转南下。一六四五年九月李自成率部到达通城,不幸在这九宫山为地主的党羽所杀害,年仅三十九岁。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郭沫若(盖章) 

李自成之墓记:

通城县李自成墓

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因号召均田抗粮,发动革命,转战十余年,推翻了明朝统治,于一六四五年率部队到达通城,不幸被地主的党羽所杀害。当时由于祖国的广大地区为反动势力所统治,致使英雄忠骨被湮没在九宫山下凡三百余年。

李自成的革命史迹,深为广大人民所歌颂。解放以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修护李自成墓极为重视,广大劳动人民,亦均要求尽速修护。李仲秋请准上级拨款培修。始实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心声。

兴工之初,李仲秋请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题词,叙述李自成的革命史略,让农民革命的伟大烈士的壮烈史绩永垂青史。

今当竣工之日,李仲秋为了纪念革命英雄,特受此以为记。

通城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李仲秋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九日

李自成墓古代碑文

重修李自成墓记:

天下七十二道教圣地之一的通城九宫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殉难之处。当年,其遗体葬于山下玄帝庙前左侧,群众常年为之培修,使之成为一长堤形巨冢。一九二六年,郭沫若率师北伐,到此凭吊。一九五五年,县人民委员会将土坟培修成石墓,郭沫若撰墓志,写碑文,王任重为之题辞。一九七一年,因三线建设需要按原貌将墓东移三百多米。一九九一年,墓遇主体滑坡而倒塌。

李自成殉难通城为正史确认,并有大量地方史料佐证。为纪念这位农民革命中伟大人物,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乃在九宫山择址重修李自成墓,遵其旧制,驾拱桥,铺石阶,立牌坊,建亭阁。 

名山掩英骨,九宫千古,闯王千古; 

隽水添胜景,浩气长存,业绩长存。

中共通城县委书记  熊传经 

通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阮英梓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人物简介李自成墓所处九宫山

李自成(1606~1645年)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人称“闯王”,陕西米脂人。根据文献记载,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五月上旬,李自成由武昌挥师东下南京,在九江与清军遭遇,战败后取道大冶县,经保安、咸宁入通山,渡富水,直奔九宫山下,在李家铺又遭到清军的包围,他率亲兵杀出,单骑误入葫芦槽,被小源口寨勇头目程九伯杀害,遂葬于此地。

李自成墓曾长期湮没于深山古坳的荒草杂树之中,无人知晓他的确切地点。解放后,经过大量的考证和研究,确认了其墓地的所在处,并重新修整了陵墓。李自成墓共占地8100多平方米,建有门楼、标志碑台、祭台、看台、花坛、坟台、陈列馆等建筑,整个墓地的建筑朴实大方,浑厚无华。闯王墓前立有石狮一对,互相对视,神态活灵活现。墓是一座麻石护砌的大坟包。坟台前竖立一块大理石墓碑,高2米多,上刻“李自成之墓”,是郭沫若所书的。自坟台向上,是李自成的陈列馆,展出了李自成生平的事迹及文物的照片。从陈列馆向东行百步左右,有一个天然的溶洞,名落“印荡”。传说闯王殉难时,曾将玉玺丢于此地。现在此处建有精巧别致的一座小亭。[1]

历史由来

李自成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下牛迹岭。李自成(1606一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党项族。原姓拓拔,原名鸿基,陕西省米脂李继迁寨人。据记载,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初夏,他由武昌挥师东下南京,因形势逆转,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宫山转战江西,不意在山下李家铺突遭清军袭击,仓促突围,单骑误入葫芦槽,被小源口寨勇头目程九伯杀害,遂葬于此。

建国后曾多次维修,并增建了拱桥、层台、花坛、墓碑、陈列馆、休息厅等附属建筑。墓碑上书“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题,墓后高处耸立着下马亭,附近还有落印荡、激战坡等遗址。 南虹桥在通城县城东南16公里鲤港河上。因形若长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丰七年(1857年)建,为邑中著名石桥之一。青石叠砌,五拱并置,长40米,高5米,宽5米,设计大方,结构坚实,卓跞宏伟。经历百余年风雨,迄今依然如故。碧波荡漾,夹岸树木,烟霞掩映,异景别趣。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7:5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90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自成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自成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