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热是指因孕母恣食辛热炙煿之物,或患热病失于清解,以致胞宫积热,影响及胎儿。其热本应有虚实之分,然而妇女妊娠之后,阴血下聚养胎,本体属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状态,故胎热之证多为虚热而鲜见实热。在胎儿可见出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烦啼不已,溺赤粪稠之症。此因小儿在母胎时感热所致,故名。以出生后目赤面赤,眼胞浮肿,遍体壮热,口气热,时哭叫,大便赤黄粪稠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中医病名胎热
就诊科室儿科
常见症状胎儿可见出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烦啼不已、溺赤粪稠之症
英文名neonatal fever
预防措施孕妇注意饮食、放松心情等
病因病机由于产母在妊娠期过食辛热炙煿之物,或过服温药,热蓄于内,熏蒸胎气所致。
临床表现初生儿出现壮热、烦惊、痰多喘急、目赤胞肿、便秘、小便赤等的一类证候。
辨证施治胎儿可见出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烦啼不已,溺赤粪稠之症。
内服方药(1)泽泻、生地黄、猪苓、赤茯苓、天花粉、茵陈、甘草锉碎,和匀。水一盏,煎。治小儿胎中受热,生下面赤,眼闭不开,大小便不通,不能进乳。
(2)生地黄、赤芍药、川芎、当归、天花粉。水一盏,煎七分,乳母服,并略滴些小与儿口中。治小儿生下遍体皆黄,身热,大小便不通,乳食不进,啼叫不止。
外敷药物(1)取井底泥敷于脐下丹田,或加青黛少许。有安胎除热之功。
(2)黄芩、板蓝根、浮萍、海蛤粉,敷脐。功用同上。
预防护理预防(1)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肥甘厚腻和辛热之物。不可滥用药物。
(2)注意保护新生儿脐部、臀部和皮肤,避免损伤,防止感染。
护理(1)注意孕母阴道出血和腹痛情况,在出血量增多或有胎块排出,下腹坠痛难忍时,应考虑中止妊娠。有堕胎征象时,孕母大多精神紧张,惊恐不安,需要给予必要的安慰和疏解,鼓励继续治疗,并作好两种思想准备,顺其自然,解除思想压力,动员家属配合给予支持与安慰。
(2)注意观察胎热患儿的全身证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和治疗。
饮食调护荷叶冬瓜汤鲜荷叶一块,洗净,切成小块;鲜冬瓜500克,洗净切片,加水300毫升,煲汤。熟后饮汤食冬瓜,食时加少量食盐调味。7天为1疗程。
蔗汁山药糊淮山药60克,洗净捣烂,加甘蔗汁100毫升,置锅中隔水炖熟服食。7天为1疗程。
黄芩炖猪腰黄芩15克,洗净;猪腰l对,去脂及筋膜,切片,加少许调料隔水炖熟,去黄芩后服食。5天为1疗程。
梨汁银花露银花露300毫升,梨汁50毫升,混合后当茶饮。7天为1疗程。梨汁亦可用荸荠汁代之。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6:3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8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胎热(医学疾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胎热(医学疾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