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银(白色粉末状物质)

更新时间:2025-04-09 13:02:40 阅读: 评论:0

氯化银(白色粉末状物质)

氯化银 (白色粉末状物质) 次浏览 | 2022.08.11 18:45:40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氯化银白色粉末状物质

氯化银是银的氯化物,由可溶的银化合物如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获得。氯化银在电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是银-氯化银-参比电极。氯化银是照相感光乳剂的组分,感光能力次于溴化银,高于碘化银。避光保存,宜用黑纸包装。用作防腐剂及神经镇静剂。也用于镀银、医药、制造宇宙线电离检测器等,单晶可作红外吸收槽和透镜元件。

化学式

AgCl

熔点

455

沸点

1550

密度

5.56克/厘米3

外观

白色粉末

名称

氯化银

英文名

Silver chloride

IUPAC名

Silver chloride

溶解度(水)

不溶

化学性质

见光易分解,开始变灰,最后变黑。溶于氨水、硫代硫酸钠或氰化钾溶液,分别形成稳定的配离子(见配位化合物)。

和金属反应

2AgCl+Zn=ZnCl2+2Ag

AgCl悬浊液中还是有银离子的,所以锌(Zn)可以与银离子反应,置换出银,所以AgCl悬浊液能和Zn反应。

生成硫化银的反应

2AgCl+Na2S=Ag2S+2NaCl 

硫化银的溶解度比氯化银还小,根据沉淀转化的原理,氯化银可以和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银。

在氨溶液中的溶解

AgCl+ 2NH3 -→ [H3N-Ag-NH3] + Cl

与其它卤化银盐如AgBr和AgI不同的是氯化银能够溶解在稀的氨溶液中,在氰酸溶液中氯化银也能溶解并形成类似的复合物。在浓盐酸中氯化银可以形成[Cl-Ag-Cl]-,因此有限可溶。 

在氨溶液中加入硫化物又可以形成不可溶的银盐:

2[Ag(NH3)2] + S ==Ag2S + 4 NH3

制备方法

由于硝酸银溶于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纯盐酸,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立即过滤,吸干,用水反复洗涤至无硝酸根为止,70℃烘干制得。全部合成工作均应在暗室进行,以免产品遇光分解。产品应储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NaCl+AgNO3=AgCl↓+NaNO3 

HCl+AgNO3=AgCl↓+HNO3

主要用途照相

在不是非常敏感的照片软片、胶版和胶纸上有使用氯化银。但一般软片上使用的是化学性质上类似,但是更加对光敏感的溴化银AgBr。

电极

在大自然中氯化银以角银矿的形式出现。由于氯化银非常不易溶,因此在实验室中它常被用来测定样品的含银量。

氯化银可用于制造电池,以及光学和药学等方面。

氯化银在电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是银-氯化银-参比电极。这种电极不会被极性化,因此可以提供精确的数据。

由于实验室中越来越少使用汞,因此Ag/AgCl-电极的应用越来越多。用氯化银提取金属单质银。

这种电极可以使用电化学氧化的方式在盐酸中制作:比如将两根银线插入盐酸中,然后在两根线之间施加一至二伏电压,阳极就会被氯化银覆盖(阳极反应:2 Ag + 2 HCl→2 AgCl + 2 H ++ 2 e-,阴极反应:2 H + 2e-→H2,总反应:2 Ag + 2 HCl → 2AgCl + H2)。使用这个方式可以确保氯化银只在电极有电的情况下产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流动水洗净即可。 

眼睛接触:用流动水清洗即可。

法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6:0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8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氯化银(白色粉末状物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氯化银(白色粉末状物质).pdf

标签:氯化银   粉末   白色   状物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