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鲳,亦称“镜鱼”,属鱼产形目,鲳亚目鲳科鱼类。体形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小,吻圆,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头后侧感觉管从不延长,呈尖形,脊椎骨40-41。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呈镰状,成鱼腹鳍消失,鳍刺很短,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故称银鲳。银鲳鱼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在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水深5米——110米的水域,早晨及黄错时在水中上层活动,不甚活跃。喜欢在阴影处成群,小潮时鱼群更为集中。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亚目鲳亚目
科鲳科
属鲳属
种银鲳
中文学名银鲳
中文别名平鱼、白鲳、长林、车片鱼、鲳鱼
英文名Pampus argenteus
分布广布于我国沿海,中国鲳只分布南海和东海
简介银鲳地方名平鱼、白鲳、长林、车片鱼、鲳鱼、镜鱼、草鲳、白仑、乌伦、枫树、叶、扁鱼。
银鲳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波斯湾、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缅甸、日本、中国、韩国、台湾、柬埔寨、菲律宾、印尼等海域。东海银鲳,春季从台湾海域北部北上到东海北部,每年5月上旬(立夏)以后,渔群就北移进入浅水区生殖,喜欢在浅海岩礁、沙滩水深10米-20米一带河口处产卵,卵浮性,产卵量8万-35万粒。
产卵后分散索饵,秋后南下进行越冬洄游。过冬后,随暖流增强,鲳鱼由南北上,作产卵索饵洄游。
鲳鱼的食料以小鱼小虾及浮游生物为主。由于它的游泳能力缓慢,嘴巴又小,所以常以水母、硅藻和绕足类充饥。银鲳是名贵的海产鱼类,是近洋机动渔船捕捞的对象,产量较高。1998年,仅宁波市就捕获36619吨。银鲳,经济价值很高,大的银鲳体长可达30厘米-40厘米,体重1公斤-1.5公斤,几乎全身都是肉,骨刺少、肉味鲜美,近年来,银鲳的价值大幅度提高,已经成为上等海产珍品。[2]
形态特征银鲳体呈卵圆形,侧扁,一般体长20-30厘米,最长可达60厘米,体重300克左右。头较小,吻圆钝略突出。口小,稍倾斜,下颌较上颌短,两颌各有细牙一行,排列紧密。体被小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体背部微呈青灰色,胸、腹部为银白色,全身具银色光泽并密布黑色细斑。成鱼腹鳍消失,尾鳍深叉形。体侧扁,略呈菱形。口小。鳞片小易脱落。体色银白,背部较暗。背鳍与臀鳍呈镰刀状;尾鳍深叉。常见的鲳鱼多为银鲳、江浙一带渔民也叫鲳片鱼、平鱼等。
银鲳鱼,原产于亚马逊河。又名银盘鲳、银盘鱼。体形和习性体形和食人鲳相似。一般长30厘米左右。身体颜色为上部到腹部由灰色向银白色渐变,发情期下鄂至腹部、臀部及臀鳍前几根鳍条,均为红色。银鲳性情温和,不袭击它鱼,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喜微酸性软水,生活条件不苛刻。杂食性,爱吃水草,是养水箱中不宜植草否则会被其吃光。也食动物性饵料。爱成群结队游泳,体格强健,容易饲养。
生活习性银鲳为海洋洄游鱼类,生活于5-110米海域,幼鱼喜躲藏在漂浮物下面,成鱼则常与金线鱼、鲾鱼或对虾等混游。肉食性,以水母及浮游动物为主。繁殖期由冬天到翌年夏天,成群于沿岸的中水层产下浮性卵,在秋天往外海移动,孵化后的幼鱼成长至3厘米即往外海游去。
体形和食人鲳相似。长20厘米左右。全身银白色,发情期下颚至腹部、臀部及臀鳍前几根鳍条,均为红色。银鲳性情温和,不袭击它鱼,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喜微酸性软水,生活条件不苛刻。杂食性,爱吃水草,是养水箱中不宜植草否则会被其吃光。也食动物性饵料。爱成群结队游泳,体格强健,容易饲养。
繁殖特点:雌鱼比雄鱼大,腹部膨大,臀鳍前端尖形,鲜红色;雄鱼臀鳍前端钝圆,色泽浅。繁殖箱用90厘米长的大型水族箱,箱底铺满枝叶细密的水草或人工为巢。,弱酸性软水,水温26度。雌雄亲鱼各1尾配对入箱后,2-3天内可发情产卵,雌鱼产卵500-3000粒,受精卵经两天后可以孵出仔鱼。
产地极产季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波斯湾到印尼,北至日本北海道。从亚得里亚海到夏威夷外海已经被灭绝性的捕捞。我国沿海均产之,东海与南海较多。主要渔场有黄海南部的吕泗渔场,可形成较大的渔汛。
渔期自南往北逐渐推迟,广东及海南岛西部渔场为3-5月份;闽南渔场4-8月份;舟山及吕泗渔场4-6月份;渤海各渔场6-7月份。
银鲳经济营养价值系名贵的海产食用鱼类之一,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5.6克、脂肪6.6克。肉质细嫩且刺少,尤其适于老年人和儿童食用。加工制品有罐头、咸干、糟鱼及鲳鱼鲞等。对于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等病症有辅助疗效。
人工养殖宁波市人工养殖银鲳鱼首获成功浙江省宁波市对人工繁殖银鲳鱼的研究现已获得初步成功:人工繁殖出银鲳鱼受精卵并育出仔鱼。据悉,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据了解,该项目是由浙江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和该市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前者负责人工育苗部分的研究。
由于银鲳鱼的人工繁殖养殖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是个空白,宁大的科研人员便首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探索性实验。他们克服了银鲳鱼受精率低、嘴小难摄食和饵料选择等方面的困难,一次性初孵仔鱼5万余尾,孵化率超过90%。
据悉,银鲳鱼人工繁殖的初步成果已于日前通过专家验收,科研人员正在通过进一步的培育,使幼鱼达到苗种要求。
舟山培育银鲳鱼收获成功2005年5月初,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徐善良副研究员收购抱卵银鲳鱼在六横镇兴建育苗厂开展人工育苗。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培育出6000多尾银鲳鱼苗,鱼苗体长最大有7厘米,最小的也有3-4厘米。此批鱼苗已分别进行室外围塘混养和室内养殖。
国内银鲳鱼育苗鲜有成功,更未见有鱼苗成功进入养殖阶段报道。一旦银鲳鱼围塘混养试验获得成功,可在舟山乃至我省沿海一带加以推广。银鲳鱼人工育苗及养殖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水产优良养殖品种的筛选,对合理调整舟山市海水养殖结构和布局,保护舟山海区野生鱼类资源,改善海区生态环境,促进该市海水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银鲳鱼苗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5:3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8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银鲳(鲳科鲳属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银鲳(鲳科鲳属动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