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上海市下辖区)

更新时间:2024-12-23 08:55:44 阅读: 评论:0

松江区(上海市下辖区)

松江区 (上海市下辖区) 次浏览 | 2022.08.22 14:07:3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松江区上海市下辖区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历史文化长远,有着“上海之根”的称呼。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区境南北长约24千米,东西宽约25千米。总面积605.64平方千米。2013年末,总共有户籍人口595378人。常住人口173.66万人。2013年松江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2.68岁,其中男性80.16岁,女性85.26岁。松江区位于上海西南,是上海通往浙江的重要门户,上海联接杭州的陆上主通道,沪杭高速A8横贯松江东西。面积604平方公里,辖十一个镇、四个街道。拥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佘山旅游度假区、和市级工业区。松江新城是上海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重点推进建设的三个新城之一,是上海市目前已经建成的最大卫星城。

中文名

松江区

外文名

Songjiang District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

上海西南部

面积

604.67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6个街道、11个镇

政府驻地

上海市松江区园中路1号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佘山、欢乐谷、方塔园等

机场

火车站

松江站、松江南站、新桥火车站

车牌代码

别称

云间、茸城、谷水等

人口

常住173.66万、户籍595378(2013)

电话区码

021

邮编区码

201699

行政类别

市辖区

地方方言

吴语

行政类别

市辖区

电话区码

021

邮编区码

201600

人口

户籍595378(2013)

方言

松江话

现任领导

区委书记盛亚飞

历史沿革松江区

松江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冈身”以西,从古海岸线形成时算起,距今约7000年历史,是上海市成陆最早的地区,随着松江地区逐渐变成滨海湖沼泽低地,高墩和低丘已有人类活动,在距今7000年至4000年间,先民们在九峰一带劳动生息,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型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史载,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早在4000年前,鲁豫皖地区的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文化部族为躲避洪灾和战乱迁入松江,移入了外来特征明显的“广富林文化”,从考古发现的建筑物特征、礼器用品纹饰以及生活垃圾堆场规模来看,广富林应是古老的上海城镇之根,松江广富林文化以血脉相通的柔美经纬,编织起海纳百川、多远文化交融的和谐摇篮。

松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华亭,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陆逊破荆州,擒关羽,拜抚边将军,受封华亭侯,“华亭”一词始见于史籍。松江的其他别称包括茸城、五茸、鲈乡、鹤城、云间等等。这些别称皆与松江文化种群和人文环境紧密关联。茸城、五茸,与古代松江水草肥美,适应梅花鹿生存环境有关。梅花鹿在九峰三泖繁衍生息长达四千余年,于是就有了“十鹿九回头”的俗语。如今,上海松江地区还有茸城论坛、茸城出租车公司等。

鲈乡,因松江盛产鲈鱼,故称。鹤城,与“华亭鹤”有关。云间,是松江至今使用得最多的别称,典出陆云在洛阳与名士荀隐联对之句“云间陆士龙”。此外,松江旧时水名还有松水、淞江、吴淞江之称。黄浦江水系未形成前,则由吴淞江水系导流泄洪。楚时,松江为楚相春申君黄歇的封地。相传,黄歇曾经治理松水、故后来的浦江姓“黄”,有名“春申江”。人说松江水脉开启申城史河,皆源于此。

松江区

春秋时,地属吴。阖闾后属长水县(据唐《吴地记》记:周敬王十年设长水县;宋《嘉禾志》记:周敬王六年设长水县)东境。战国初吴亡属越,中期后属楚。秦时属会稽郡长水县(秦始皇三十七年,改长水县为由拳县)东境、海盐县北境和娄县南境地。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浙西为吴郡,浙东为会稽郡;由拳、海盐、娄县皆属吴郡。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年),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年),

孙权立子和为太子,为避讳,改禾兴为嘉兴。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成帝封其弟司马岳为吴王,改吴郡为吴国,嘉兴、海盐、娄县改隶吴国。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吴国仍改为吴郡。

梁天监六年(507年),裁娄县,并入信义县,隶信义郡。大同元年(535年),又分信义县的原娄县部分,建昆山县,今县境西部属之;又析海盐县东北境先后置前京、胥浦两县,今县境南部属之,隶信义郡,旋改隶吴郡。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华亭名称由来,初见于《三国志·吴志》中记: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吴孙权封右都督陆逊为华亭侯。华亭是当时由拳县东境一个亭,故址在今松江境内)。唐干元二年(759年),改吴郡为苏州,隶浙江西道。华亭县属苏州。

唐末,农民大起义。广明元年(880年),王腾据华亭反唐。腾败后,华亭以苏州属县,或为浙西所有。至干宁四年(897年),钱镠遣部将顾全武拔华亭。自此,地属吴越国。

松江区

五代吴越王钱镠宝大元年(924年),置开元府于嘉兴,华亭县隶开元府。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吴越王钱元瓘废开元府,华亭县隶中吴军(苏州)。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一说奏请在三年,敕置在五年),钱元瓘设秀州于嘉兴,华亭县改隶秀州。

上海镇的记载初见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这里已设有“上海务”,是秀州(浙江嘉兴市)地区17个“务”之一,起初地位还不如华亭、青龙等务,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靠上海浦,南宋政府在镇上设市舶司,从此,上海镇逐渐取代青龙镇,上海镇隶属华亭县。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秀州为嘉兴府,华亭县属嘉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领华亭县。一年后,华亭府改名松江府(松江名称以境内有吴松江得名。吴松江最早见于《后汉书·左慈传》,本谓吴地松江,至宋始称吴松江,明、清作吴淞江)。至元二十九年,分华亭县东北境置上海县,属松江府。泰定三年(1326年),罢松江府,华亭县改属嘉兴路,隶江浙行省;而设都水庸田使司于原松江府治。天历元年(1328年),罢都水庸田使司,复置松江府,华亭县仍隶松江府。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华亭、上海两县部分土地,建青浦县,设治青龙镇。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分华亭县西北部建娄县,隶松江府。初设治于府城西水次仓,后移入府城,与华亭同为附郭县。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大县难治,奏请分县,分华亭县东南境白沙乡和云间乡建奉贤县;分娄县的胥浦乡及华亭县西南一部分建金山县。次年核准,雍正四年正式分治。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3年,华亭县改称松江县。

民国3年,江苏省划分为5个道,松江县隶沪海道(道尹公署设于上海)。民国16年,撤道,仍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22年,在松江设立江苏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松江为其辖县。

民国23年,专员公署撤销,松江县直属江苏省。

民国25年,在松江设立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松江为其辖县。

民国26年11月,日军侵占松江。日伪期间,松江设立伪维持会,后改为伪松江县政府,隶属于伪江苏省政府。民国31年日伪“清乡”期间,改称“松江特别区”。民国33年复改为松江县。

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松江县仍由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直至解放。

194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松江。苏南行政公署设松江专区,专署驻松江,松江为其辖县。

1952年恢复江苏省建制后,松江专区隶江苏省。

1958年3月江苏省松江专区撤销,松江县划归苏州专区。11月,松江县划归上海市。

1998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行政区划

松江区辖4个街道、10个镇:岳阳街道、永丰街道、方松街道、中山街道、泗泾镇、佘山镇、车墩镇、新桥镇、洞泾镇、九亭镇、泖港镇、石湖荡镇、新浜镇、叶榭镇;松江工业区、佘山度假区、五厍农业园区、上海松江科技园区。

区政府驻园中路1号。

境内有国家级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大学城和五厍农业园区。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松江区

松江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太湖流域碟形洼地底部,境内地势平坦,东、南部略高,西、北部低洼,为长江三角洲平原,西北部有十几座小山丘。松江镇位于北纬31°,东经121°14′,境内北狭南阔,略呈梯形。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东北距上海市中心约40公里。

水文

黄浦江三大源流在松江南部汇合,东流出境。境内河渠纵横,池塘众多,是典型的水网地带。所有河流均系感潮河道,每昼夜涨、落各2次。黄浦江(米市渡)最高水位为吴淞零上3.8米;警戒水位3.3米,危险水位3.5米。

松江位于黄浦江上游,享有“浦江之首”的美誉。自明代初年以后的百余年间,松江人为治理江河花了大量人力物力,9次疏浚黄浦江,使这条上海母亲河由窄变宽,由浅变深,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明代,松郡为天下名郡,史称“东南一大都会”,为全国33个工商业城市之一。松江府乃漕粮重地,每年上百万石的税粮从仓城松江市河出发,取道京杭大运河,运往京师和指定的公仓。漕运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建设于繁荣,促进了贸易发展和商品流通以及文化传播,从而,不仅使松江成为上海工商文明源头,而且漕帮粮运的物流管理和仓储管理思想为上海成为现代物流中心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底蕴。

气候

松江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4℃,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零下10.5℃,无霜期23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3.2毫米,雨日137天。6~7月有梅雨,平均20天左右。夏秋常有台风过境,平均每年1.5次。局部地区有时有龙卷风、冰雹为害。秋冬多雾。易涝少旱。

交通

沪杭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沪青平高速公路、嘉金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同三国道(上海绕城高速)、申嘉湖高速、沪杭高速铁路复线和黄浦江贯穿松江全区,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捷。轨道交通9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体系重要线路,连接起松江老城,松江新城,大学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九亭,七宝现代居住商业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徐家汇,上海世博会园区,豫园老城厢,陆家嘴金融核心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等重要区域。

截止到2012年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2条,其中,新辟公交线路29条,调整公交线路13条。推进无人售票线路18条。加快落实老城区排堵保畅,完成18处公交候车亭和2个港湾式公交站建设。截止到2012年末,全区共有公交线路141条(含过境线路),松江公交公司运营车辆688辆,全年公交公司客运总量128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年末全区共有运营出租车(区域)830辆,客运总量3053.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各类民用车辆拥有量较快增长。全年新增民用汽车20406辆,至年末全区共有民用汽车拥有量133155辆。

松江城区交通枢纽:松江汽车东站(城东站),松江汽车西站(永丰汽车站),松江汽车南站,松江客运中心,松江火车站交通枢纽,松江大学城交通枢纽,松江新城公交站

松江城区公交线路(不包括跨区及村村通线路):

松江1路(松江城东站——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2路(松江永丰站——松江永丰站)

松江3路(松江客运中心——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4路(松江永丰站——松江城东站)

松江5路(松江永丰站——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6路(松江火车站——车峰路)

松江7路(松江城东站——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8路(松江永丰站——松江永丰站)

松江9路(松江火车站——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10路(正泰电器——晨星小区)

松江10路区间(正泰电器——车峰路)

松江11路(松江城东站——洞泾中心村)

松江12路(松江火车站——松江大学城)

松江13路(松江火车站——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14路(正泰电器——正泰电器)

松江15路(松江永丰站——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16路(昆港公路——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17路(松江城东站——松江大学城)

松江18路(文汇路——文汇路)

松江19路(松江火车站——佘山欢乐谷)

松江20路(小昆山汽车站——松江新城地铁站)

松江21路(文翔东路——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22路(松江城东站——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23路(恬润新苑(中心村)——松江新城地铁站)

松江24路(松江客运中心——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25路(松江南站——松江新城地铁站)

松江26路(松江火车站——香泾路泾车路)

松江27路(松江永丰站——泖港汽车站)

松江28路(松江城东站——天马镇)

松江29路(松江永丰站——石湖荡)

松江31路(松江城东站——张泽汽车站)

松江32路(松江城东站——米市渡)

松江33路(松江城东站——佘山汽车站)

松江34路(松江南站——松江南站)

松江35路(松江城东站——五厍停车场)

松江36路(松江城东站——叶榭站)

松江37路(松江永丰站——恬润新苑(中心村))

松江39路(松江城东站——玉树南路)

松江64路(松江客运中心——松江客运中心)

松江66路(松江客运中心——松江客运中心)

1804路夜宵线(松江客运中心——松江客运中心)

1807路夜宵线(松江火车站——松江火车站)

1808路夜宵线(九峰路荣乐路——九峰路荣乐路)

1809路夜宵线(松江新城地铁站——松江新城地铁站)

经济财政

截止到201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74亿元,增长8.0%。地方财政支出164.47亿元,比上年增长8.1%

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额在市郊的排名中,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排在第一位,增加值排在第二位,合同外资、地方财政收入排在第三位。

经济

截止到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9.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73亿元,比上年增长0.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1.63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9.10亿元,增长6.8%。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9:57.9:41.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年度首次达到40%以上,创历年新高。

松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是上海市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全区建成设施粮田10万亩、设施菜地1.5万亩、设施花卉0.65万亩、标准化畜禽场9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18家。农业生产保持平稳。截止到2014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种植业产值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畜牧业产值4.60亿元,下降2.3%;林业产值3.07亿元,增长0.9%;渔业产值1.0亿元,下降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0亿元,增长1.9%。

现代农业

韩正调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家庭农场,到截止到2012年家庭农场发展至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

建成种养结合家庭农场37户、(农)机、农结合户107家,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夏粮和秋粮的种植面积、

单产、总产均实现了“三增”。截止到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达21.99万亩,比上年增长3.5%;粮食产量达11.28万吨,增长1.8%。秋粮平均单产达572公斤/亩,比上年增长0.4%,连续七年实现增长。

商业

截止到2014年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1.37亿元,增长3.2%。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5.9%。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38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6.37亿元,增长10.6%。吃、穿、用、烧和各经济类型零售额实现全面增长。

至年末,全区拥有商品交易市场75个,其中,专业市场23个,集贸市场52个。全年共实现成交额291.28亿元,比上年下降15.7%,其中,专业市场成交额273.69亿元,下降16.3%,集贸市场成交额17.59亿元,下降5.6%。

金融业

金融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4年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8.49亿元,比上年增长7.6%。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28家,各项银行存款余额2168.40亿元,比年初增长6.6%,其中人民币1893.25亿元,占存款余额的87.3%。银行贷款余额1276.99亿元,比年初增长7.7%,其中人民币1030.55亿元,占贷款余额的80.7%。

年末共有证券公司14家。全年证券交易成交额273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0.9%。成交额中,国家债券2.06亿元,比上年下降55.0%;股票2111.53亿元,增长50.7%;基金59亿元,增长3.98倍。

对外经济

截止到2014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11.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进口总额141.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出口总额369.90亿美元,增长3.3%。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比重不断提升,全年一般贸易出口75.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占全区出口额的比重为20.4%,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294.49亿美元,增长1.8%。按出口企业类型分,内资企业出口增速加快,全年三资企业出口344.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内资企业出口25.05亿美元,增长22.2%,增速超过全区出口18.9个百分点。按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出口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实现出口额146.49亿美元、73.01亿美元和34.53亿美元。出口市场更趋多元化。

松江建设

新城建设有序推进。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整体框架雏形初现,累计出让商办和住宅用地17幅和4幅,土地面积875亩。东明大酒店、绿庭广场建设进展顺利。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建成全国最大湖底车库。泰晤士小镇文化创意产业氛围初现,商业配套更趋完善。

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集团公司的园区开发经营管理功能,西部区域社会管理属地化正式实施。全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289.16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9.9%;引进合同外资1.25亿美元,占全区合同外资的27.2%;实现出口产品总额293.4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79.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3.41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13.8%。

创新社区治理格局。全面推进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探索“一居一站”和“多居一站”模式,设立社区服务站,至年末42%的社区居委会完成社区服务站建设。新桥镇、泗泾镇探索“镇管社区”及“大型居住社区”治理新模式。加快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建成社区资源共享点321个。

社会事业文化事业

2011年末全区有影剧院4座,文化馆、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站图书室15个,藏书70万册,全年接待读者41万人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初步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至截止到2012年末,年末全区有影剧院6座,文化馆、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站图书室15个,藏书114.9万册,全年接待读者82.42万人次。至年末,全区有有线电视站11个,全年有线电视复盖户数38万户,有效户数31.3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用户16.39万户,正常缴费用户15.12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复盖率达100%。

2011年开展实施纪念松江建县1260周年暨第九届“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不断加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配送规范有序,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不断丰富。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区工人文化宫完成设计招标。深入推进文化惠民,百姓书声等一批文化配送工程顺利实施,成功创建“中国书法城”。广播电视主流舆论宣传引导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广播电视台共自采编新闻3819条,外宣工作实现在市级台播出1025条新闻,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用94条,27部作品获全国、市级奖励。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开展第二届“百姓明星”系列评选活动,截止到2012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23场,参与人次84.5万。

广播电视

2011年以建党90周年为重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建党9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全年区广播电视台共采编电视新闻4397条,播出《松视新闻》365档;采编广播新闻2191条,播出《松广新闻》313档。区广播电视台获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授予的2010年度“全国电视新闻协作优秀集体”称号,取得建台以来电视外宣工作最高荣誉。

医疗卫生

全面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卫生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各级医疗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显着缓解,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截止到2012年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区中心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结构封顶,泗泾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家庭医生责任制、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制定实施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第四轮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国试点项目,完成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市、区两级政府实事项目。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8%。全年全区门急诊614.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门急诊均次费用137.84元,比上年增长9.9%。

体育事业

松江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区形成区、镇、街道三级全民健身网络。松江体育中心和一批社区体育设施的相继建成,建成1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2个健身苑和424个健身点。

促进了业余训练和竞赛活动的开展。松江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三届农民运动会、全国第八届运动会女排、女足、篮球赛和上海有线男女排的主场赛事,还多次成功举办了一批国际性体育赛事。一批松江籍运动员在全国、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以松江首个全民健身活动年为平台,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项健身活动。全年开展了佘山元旦登高、松江端午龙舟赛、全民健身健步行等活动。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年主要内容的第四届区运会成功举行,是该区最高规格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历年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区运会。

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发展。年内承办了全国少年击剑赛(夏令营)、亚洲冰球联赛、全国房车锦标赛(CTCC)、2014年冬奥会女子冰球预选赛等重大赛事。全年在全国性比赛中获金牌5枚、银牌3枚,市级比赛获金牌142枚。以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举办为契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佘山登高、端午龙舟、区二届职工体育健身节、“五四”青年篮球赛等活动,积极承办市民运动会龙舟、定向越野、钓鱼、排舞、健身秧歌等6个竞赛项目。至年末,全区共举办二级竞赛107场,三级竞赛503场,直接参与各项比赛人数达36万人次。

体育设施

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新建百姓健身房4个、百姓健身步道6条、百姓游泳池1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个、健身苑1个和健身点41个。全区共建有6个百姓健身房、11条百姓健身步道、16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3个健身苑和505个健身点。

就业工作

多渠道扩大和促进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262个,城镇登记失业控制数7252人,帮助成功创业501户,青年职业见习785人,非农就业3528人。举办大型公益性招聘会16场,1167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9万个,录用3663人。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全年完成职业培训38366人,中高层次培训15818人,农民工培训20091人,高技能人才培训4857人。“万、千、百人就业项目”从业人员队伍整合工作作为全市试点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做好就业援助工作,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14人,安置201人。

城乡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据抽样调查,截止到2012年全区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800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9元,增长11.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34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4346元,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871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3179元,增长13.1%。年末全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6.87亿元,比年初增长20.4%,当年新增114.66亿元。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56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30元,增长5.8%。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新建和筹措4200套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受益面不断扩大,年末享受廉租房租金配租家庭达334户。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泗泾洞泾基地、佘山21丘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相关配套道路及公交枢纽建设项目积极开展。

出台《松江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办法》。切实做好征地人员镇保工作,1432名涉地农民落实镇保。社会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农保养老金标准由人均每月359.6元提高到442.5元,征地养老生活费标准由每人每月680元提高到800元。进一步健全完善医保管理制度,全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08万人,投保率100%,农民社会医疗保障率100%。

社会援助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低保审核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全年共救助23万人次,支出资金10707万元。全年有71775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有12479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至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1所,养老床位数4490张,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68家。年内建成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7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8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4家,改造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8家。全年为804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600名低龄老年志愿者为3000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

教育事业

松江大学园区位于新城区西北角,2001年启动,现基本建成,占地约8800亩。2006年,大学园区努力整合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切实推进“三区联动”,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别与永大电梯、蓝宝光电、龙工机械等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松江大学园区实习基地,推动高校与企业人才合作。至年末,大学园区共有7所高校入驻,招收学生6.2万人。

松江大学城汇集了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7所著名学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城。

截止到2012年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启动第三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推进“区新优质学校”建设工作。促进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协调发展,完成9个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镇建设任务。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区第三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建成投入使用,与东华大学签约合作兴办附属实验学校。截止到2012年高考本科达线率73.41%,比上年提高10.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加强教育融合,7.3万名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来松从业人员随迁子女顺利入学。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244所,在校学生数13.45万人,比上年增长7.5%。

全区依法批准设立的民办非学历办学机构50所,民办幼儿园51所,民办托儿所4所,民办中学4所,民办小学19所。松江大学园区现有7所高校,共有在读学生7.5万人。

科技事业

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市级创新资金、科技小巨人等各类科技项目262项,科技资金1.45亿元。至截止到2012年末,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0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2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75个。全年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06项。鼓励技术创新,15个项目获国家、市、区重点技术改造补贴。截止到2012年内新认定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全年申请专利6467件,比上年增长18.5%。全年专利授权量4359件,比上年增长41.8%,其中,发明专利750件,实用新型2473件,外观设计1136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111项,比上年增长19.4%;技术交易合同额14636万元,增长140.5%。

科普宣传力度继续加大。区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宣传功能,截止到2012年共接待参观48300人次,接待学生团队90批次。至年末,全区共有科普教育基地24家,其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8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6家。

电力事业

松江区境内有3个千吨级水运码头。拥有污水处理厂2座,日处理能力20万吨;拥有24座35KV及以上变电站,其中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1座,总供电能力为142.6万千伏安。拥有自来水厂2座、自来水厂11家,日供水30万吨,2011年售水量11512万吨,其中生活用水4327万吨。全年用电量82.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2%,其中,工业用电55.16亿千瓦时,增长6.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4.1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具备接装的老城居民区实现天然气全复盖。至2011年末,全区共拥有天然气液化气用户43.49万户,比上年下降5.2%。天然气年用气量1479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5%;液化气用气量59129吨,下降8.3%。

信息网络

信息产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2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实现电子信息业工业总产值1796.6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7.8%;完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3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3.4%。

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破解区域移动通信信号薄弱的难题,从大型居住社区入手,完成全区信息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的编制。全年共建移动通信基站170个,泗泾大型居住社区的信号复盖达到城区标准。启动智慧松江建设相关工作,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与服务。继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共补换社保卡17361张,办理正式居住证7028张,临时居住证294608张,学籍卡619张。全年“上海松江”政府门户网站首页访问量日均达3.52万人次,页面访问量日均达16.62万人次。

旅游事业

旅游业稳步发展。组织开展首届春游节、第四届青岛啤酒节、2012松江旅游节、购物节等活动,不断活跃旅游市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刺激旅游消费增长。旅游品牌持续提升,辰山植物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茂佘山艾美酒店获评国家金叶级绿色饭店;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功能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欢乐谷二期、世茂新体验中心等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林荫新路扩建、辰花公路生态走廊全面开工建设。至截止到2012年末,全区开通旅游交通服务线3条。全区共有星级饭店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家,22家旅游饭店全年住宿接待86.9万人,平均客房出租率56.7%。全区共有旅行社53家,全年组团人数52.3万人,比上年增长61.5%。全区全年旅游总收入58.85亿元,比上年增长4.7%;游客接待总人数979.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4:5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8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松江区(上海市下辖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松江区(上海市下辖区).pdf

标签:松江区   上海市   辖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