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东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西连黔东南州榕江县、从江县,北接黔东南州锦屏县、剑河县,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全县辖15个镇、8个乡、2民族乡,县辖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5万(2012年)人,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县内聚居着侗、汉、苗、水等众多民族,其中侗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71%,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黎平是贵州省五个省直管县(市)之一。黎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第一城,有”杉海粮仓油壶”,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称号。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截止2012年底,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8万亩。
中文名黎平县
外文名Li Ping
别称黎平府
所属地区中国,贵州
下辖地区2个街道、11个镇、10个乡、2个民族乡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面
著名景点天生桥、黎平会议会址、两湖会馆、肇兴侗寨、地扪侗寨、南泉山等
主要街道翘街
地方特产侗乡茶油
知名企业贵州世纪风华公司
人口52.53万(2008)
面积4441平方公里
电话区号0855
邮编557300
机场黎平机场
火车站从江站
基本概况黎平县黎平是中国侗疆的腹地。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是贵州东进南下的前沿。全县辖25个乡镇(10镇15乡),总面积4441多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人,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
黎平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杉海粮仓油壶”之称。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县和国家11个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558万亩,森林覆盖率58.44%。木材蓄积量843万立米,居全省第一位,楠竹蓄积量600万根,居全省第二位。盛产茶叶、油茶油、水果、桐油、松脂、中药材、硅矿石、黄金、大理石、高岭土等。以天麻、百合、松茯苓为主的中药材1200多种。境内油茶林14万多亩,年产精制侗乡茶油1500吨。全县有松林99.6万亩,年生产加工松脂4000吨,居全省第一。黎平黄牛、黎平香米已畅销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和整个贵州。硅矿石地质储量近1亿吨,现已逐步成为中国大西南工业硅生产基地之一。
黎平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有特级旅游景点2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风景名胜集自然风光、形奇古树、民族风情、民族建筑、人文景观和历史纪念址等为一体,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25℃。现已形成德凤镇古城、天生桥为中心的八舟河自然景区以及茅贡、肇兴、地坪和口江、岩洞、双江为轴线的侗族风情旅游带的“一城一区一带”的旅游发展框架。
黎平县德凤镇古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城内,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飞檐翘角,鳞次栉比。著名的有翘街、黎平会议会址、两湖会馆、成德桥、玉带桥、神鱼井、西佛屋、南泉山等名胜古迹,并保存有堪称“古木化石”的阴沉木。高屯天生桥飞跨120米,形成一天然双拱石拱桥,桥宽130米,拱高30余米,拱上岩石厚40米连接两岸峭壁,是吉尼斯世界之最。
黎平是中国侗族文化中心。作为侗疆腹地,县内广泛分布着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花桥、戏台建筑和古村落。有著名的肇兴、纪堂、堂安、地扪、高近等侗寨以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花桥和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的鼓楼之宗——述洞独柱鼓楼。黎平杂居着汉、苗、瑶等兄弟民族,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风俗,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千姿百态的民族歌舞,为人们展现一幅绚丽多彩、丰富神奇的民族民俗画卷。
行政区划黎平县黎平县辖10个镇、13个乡、2个民族乡:德凤镇、高屯镇、中潮镇、孟彦镇、敖市镇、九潮镇、岩洞镇、水口镇、洪州镇、尚重镇、顺化瑶族乡、雷洞瑶族水族乡、永从乡、罗里乡、茅贡乡、坝寨乡、口江乡、双江乡、肇兴乡、龙额乡、地坪乡、德顺乡、大稼乡、平寨乡、德化乡。[2]
历史沿革2000年,黎平县辖10个镇、1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5853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德凤镇 49869 高屯镇 25304 中潮镇 27841 孟彦镇 15509 敖市镇 12658 九潮镇 22438 岩洞镇 13127 水口镇 31809 洪州镇 25729 尚重镇 27808 顺化乡 4509 雷洞乡 11274 永从乡 15563 罗里乡 14852 茅贡乡 14156 坝寨乡 11773 口江乡 8830 双江乡 18310 肇兴乡 19383 龙额乡 21163 地坪乡 17249 德顺乡 14643 大稼乡 14233 平寨乡 10467 德化乡 10036 。
2003年,黎平县辖10个镇、1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1个街道办事处,403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50.3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2.2万人,非农业人口3.09万人。
自然地理黎平县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面,全县国土面积444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3086个村民小组。截止2006年,全县人口总数为515314人,男270998人,女244316人。其中少数民族437635人,侗族人口342986人,占总人口的66.6%,苗族人口79556人,农业人口476048人,非农业人口39266。是一个以侗族人口为主,侗、汉、苗、瑶、水等多民族杂居的县份,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之一。
黎平县黎平县处于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境内有较大干流亮江河、洪州河、双江河、孟彦河、南江河、育洞河6条,较大支流78条,河流总长3480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78公里。其中,孟彦河有较大支流9条,年产水量3.04亿立方米,年均流量9.6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86亿立方米。亮江河有较大支流10条,年产水量4.8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5.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805亿立方米。洪州河有较大支流15条,年产水量5.04亿立方米,年均流量15.9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115亿立方米。育洞河有较大支流4条,年产水量1.38亿立方米,年均流量4.3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64亿立方米。双江河有较大支流9条,年产水量5.74亿立方米,年均流量18.1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794亿立方米。南江河有较大支流8条,年产水量2.7亿立方米,年均流量8.5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629亿立方米。
黎平县至今已发现的主要矿产有金、磷、锰、煤、压电水晶、硅质原料,水泥用灰岩,饰石用石材,建筑用砂石等矿。矿床、矿点(矿化点)106处。其中37种矿产不同程度探明了储量,主要储量产地168处。探明储量属大型矿的有8处,属中型矿的有16处。截至2005年底,全县开发利用矿种主要有5种,共有各类持证矿山19个,主要开发矿种为金、硅石、饰石板材、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等。在各类持证矿山企业中,按矿种分有:金矿1处,硅石矿1处,锦石板材矿2处,建筑砂6处,砖瓦粘土矿9处,按矿山规模分,均为小型矿山。
经济发展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29895万元,比2002年增长51.6%,年均增长1
黎平县0.97%,每年以一个亿以上的总量递增。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46.35﹕15.63﹕38.02调整为2006年的41.69﹕17.88﹕40.43。农业总产值完成97231万元,比2002年增长36.29%,年均增长5.51%。工业总产值完成62443万元,比2002年增长1.83倍,年均增长24.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143万元,比2002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42.29%。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较快增长,2006年财政总收入达到6706万元,比2002年增长69.9%,年均增长14.17%,年均净增长1000万元左右。财政支出完成3.29亿元,比2002年增长70.27%,年均增长14.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742万元,四年共完成18.58亿元,年均增长19.31%。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1亿元,比2002年增长1.07倍,年均增长20.0%;各项贷款余额9.1亿元,比2002年增长1.08倍,年均增长20.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389万元,比2002年增长61.0%,年均增长12.65%。农民人均纯收入1822元,比2002年增加484元,年均增长5.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555元,比2002年增加1210元,年均增长5.6%。干部职工月工资2005年比2002年人均增长了545元。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黎平机场顺利通航并实现商业运营。完成双溪桥至育洞19.1公里和高屯至新化9.8公里县际公路镶边改造工程,项目投资186万元;完成黎阳大道3.8公里路面工程和西门桥至新寨门公鹿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849.374万元;完成敖市至孟彦通乡油路改造工程何肇兴至洛香6.3公里通乡油路工程,完成投资1073万元;完成堂安生态博物馆0.92公里油路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2.6万元,并通过验收为油亮工程;全面完成2005念6条218.5公里通村公路建设项目2006年121.9公里,总投资487.6万元;完成黎平机场专线公路1.158公里的外业测量、内业设计预算和两阶段初步设计工作。
旅游观光旅游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不断壮大。2006年1~11月,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7.6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98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750万元。四年共接待游客125.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7.23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25亿元,三项指标年均分别增长20%、78%和44%。
黎平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二期旅游国债和其它旅游建设项目,引进了贵州世纪风华公司、湖北楚国城公司、香港明德创意集团到我县投资开发景区景点,引导、扶持了一些社会人士投资旅游业;重点建设了翘街、肇兴、石龙山、地扪等景区;兴建黎平大酒店、港赛大酒店、肇兴宾馆等一批星级宾馆、酒店,培训了一批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接待水平有较大提高。
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形式增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大赛、第三届中国童声合唱节、厦门第四届世界合唱节等活动,组队到贵阳、北京、上海、桂林、重庆、长沙、厦门、南京、杭州、昆明、香港、台湾等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赴俄罗斯、乌克兰、挪威、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成功举办了黔东南苗侗民歌大赛、“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黎平机场通航庆典暨“飞向苗乡侗寨”文艺晚会。旅游知名度明显提高。
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前实现“两基”攻坚目标。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用于校舍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加强高中教育,创办了一所高中,黎平一中进入全省二类示范性高中。全县2704名高中学生考入了全国各类本科院校,其中重点大学387人。科学普及、科技应用活动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成绩显著,民族文化走进了课堂。地坪风雨桥修复工程启动。命名表彰了167名民族民间歌师、戏师、工艺师,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提高。县城电视网络改造完成,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丰富了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4:2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78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黎平县(贵州省下辖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黎平县(贵州省下辖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