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中国东北地区版图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1°07′-124°20′、北纬52°10′-53°33′之间,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东与塔河县接壤,西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交界,南与内蒙古根河市为邻,北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截至2011年,漠河县总面积18367平方千米,下辖四镇一乡和五个林场。截至2011年,漠河县共有86501人,境内聚集着汉、蒙、回、壮、彝、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土家等17个民族。漠河资源丰富,黄金开采有百余年的历史,这里的金子为慈禧太后换过胭脂。漠河县所辖旅游景点北极村是中国最北部的村镇,是中国境内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2012年,漠河县生产总值实现28.6亿元,比2011年增长18%。漠河县境内有漠河火车站、漠河机场,交通方便。
中文名漠河县
外文名Mohe
所属地区中国,黑龙江省
地理位置东经121°07′至124°20′,北纬52°10′至53°33′
面积18233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西林吉镇、图强镇、北极乡等
气候条件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古黄金之路
建立时间1981年
人口86501人(2011年)
地方特产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
知名产业林业、矿产
电话区码0457
邮编区码165300
行政类别县
地方方言东北话、普通话
建立时间1981年
地方特产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
邮编区码165300
电话区码0457
行政区划漠河市辖4个镇、1个乡:西林吉镇、图强镇、劲涛镇、兴安镇、北极乡。[1]
县城介绍漠河县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辖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中国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124°20′,北纬52°10′~53°33′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198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县,现与西林吉林业局政企合一。全县所辖五镇:西林吉、图强、劲涛、兴安、北极镇;;五个林场:古莲、前哨、河东、河湾、金沟,县址在西林吉镇。漠河县总面积18367平方公里,境内有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土家等17个民族,人口已逾十三万。
漠河县自然资源丰富,尤以森林、矿产、旅游、珍稀动植物资源闻名于世。全县林地面积16281平方公里,木材总蓄积量1464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杨树、柳树、云杉等;矿产资源有黄金、煤炭、石灰石、石墨、膨润土、大理石、汞、黄铁、水晶等,其中黄金、煤炭开采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黄金开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曾被慈禧定为“胭脂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所辖北极村是中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村内有“中国最北一家”、“北陲哨兵”碑、“神州北极”碑、望江楼等旅游景点。每年夏至,县政府都要在此举办盛大活动,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中俄界河——黑龙江源于漠河,江水晶莹,曲折而下,两岸风光绚丽,景色秀美,境内原始森林繁茂葱郁,可探险、狩猎、篝火野宿。“胭脂沟”、“古黄金之路”充满历史的神秘,雅克萨古战场等明、清、民国时期的古迹遗址景点众多,随处可见。开通对俄过境游,为漠河旅游事业插上了飞向世界的翅膀。
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马鹿、驯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梆鸡、野猪、獐、狍子、雪兔等珍禽异兽四百余种。黑龙江冷水鱼更是享誉海内外。这里的绿色植物天然、名贵、无污染,牙格达(红豆)、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是酿酒和调制纯绿色饮品的最佳原料;猴头、木耳、蘑菇、蕨菜、金针菜等遍布群山峻岭,另有名贵草药三百余种。因是中国最北端的县城,又称“中国的北极城”。
界河黑龙江,自上游河口算起,边境线长245公里,境内南北宽150公里,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漠河县面积占大兴安岭地区总面积的21.6%,占全省总面积的3.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里4.64人。除黑龙江之外,境内最大河流为额木尔河,发源于伊勒呼里山北麓,流经境内230公里,于本县兴安镇古城岛注入黑龙江。
漠河县东与塔河县接壤,西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右旗为邻,南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左旗和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呼中区一部分交界,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的赤塔、阿穆尔两洲相望。
县城西林吉镇,位于漠河县中部。1970年勘测设计,1971年筹建,1980年初具规模,1981年定为县城,1987年5月7日被特大森林火灾吞噬,经灾后两年复建,1990年被地区行署评为大兴安岭地区先进精神文明城镇之一。
县城西林吉北至北极村漠河83公里,西距嫩林线终点站古莲车站17公里,南距内蒙古满归镇147公里,东距塔河县城240公里,距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首府加格达奇490公里,距省城哈尔滨市1282.154公里。
中国最北的嫩漠公路自东向西穿越境内北部,最北一条铁路——嫩林线,自东南部塔河县入境东西横贯全境。
清咸丰年间,漠河发现金苗,便有俄国人越江盗采,1885年清政府发觉后,令瑷珲副都统派兵驱逐金匪,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由北洋大臣李鸿章调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开办漠河金矿,获金甚巨,闻名遐迩。一时,近百万名的矿丁涌入沟内,并招来国内外客商,在漠河设铺经商,使漠河形成畸形繁荣之一邑。因漠河地方重要,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曾拟设厅治,因列为缓设之缺,未及实行。办企,共图发展。
历史沿革漠河县旧石器时代,漠河已有远古人类
居住。漠河县境内发现的老沟和洛古河两处古遗址,是距今1-3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的遗迹,两处出土的文物证明,漠河县当时的远古人类处于母系社会阶段,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并形成聚落定居。
唐虞三代漠河境域为边域荒服之地。
漠河境域为东胡、山戎之地,《伊尹朝商书》记载:早在商朝之初,东胡族已出现商的北方。又据《逸周书·王会篇》载:两周之初,东胡又达周的北方正东。《史记·匈奴列传》:燕北有匈奴,战国时东胡势力强盛,曾打败燕国,迫使其贤将秦开为人质,后秦开归燕,率军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
两汉时期,漠河境域属于乌桓和鲜卑之地。
漠河境域为鲜卑东部之境。鲜卑即为东胡族余支,其居住地在黑龙江、西伯利亚和辽水流域一带,西伯利亚即由鲜卑一音而得。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北魏拓跋鲜卑王朝第三代君王太武帝拓跋焘派遣李敞前往祭祀鲜卑祖先石室,其址在今大兴安岭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首府阿里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仙洞。
漠河境域属于契丹室韦之地。唐代,契丹居室韦山,室韦山在漠河西南境,漠河一带称为室韦国,唐王朝在黑龙江西部设置室韦都督府,漠河地受其管辖。
漠河室韦之名始建于北魏史籍,分布于今天大兴安岭东西两侧,黑龙江南北两岸。据《旧唐书.室韦传》载:东至黑水,西接突厥,南接契丹,北至于海。与《新唐书》所载略同。唐代室韦东界到精奇里江至牛满江一带。室韦西界在今呼伦湖一带,南界在霍林河流域,北界所到之海当为今鄂霍次克海。室韦从唐贞观三年(629年)入贡,历开元、天宝、大历、贞元、太和、开成、大中、咸通,朝贡不绝。
唐并于室韦居住中心地区设室韦都督府管辖室韦诸郡。据《通典.边防典》《旧唐书.室韦传》、《新唐书.室韦传》和《隋书》记载:唐代室韦共有二十二部其中:落俎室韦,在今精奇里江东西北,黑龙江上游北案一带。大室韦,在今额尔古纳河下游之南。蒙兀室韦,在阿尔巴西河,今额木尔河流域(漠河县境内)。
据《旧唐书.室韦传》:其北大山之北有大室韦部落,其部落傍望建河居。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伦泊,屈曲东流,经西室韦界又东经大室韦界,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落俎室韦之南,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
蒙古室韦从额木尔河西迁的时间,《蒙古秘史》载:在7世纪,成吉思汗的始祖孛儿贴赤那带领部落离开兴安丛林西迁,渡腾汲思海,到鄂嫩河的不儿罕山驻牧,但7世纪是初唐,当时蒙古室韦并未离开额木尔河流域,直到唐末仍在呼伦湖北一带定居。
辽朝时期,916年,居住东北的契丹族兴起,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8部,平定了奚和室韦,建立了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10世纪,室韦各部尽属于辽朝。《契丹国志》记载:太祖并储蕃三十六国,室韦在其中。辽继唐在黑龙江上游地区设治管辖室韦各部。辽初,漠河地方属东京道室韦王国府管辖,到辽圣宗时,改属西北路招讨司室韦节度使管辖。
金朝时期,漠河为上京治下的蒲与路(路治所在今克东县境内)的西境。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部灭辽后,建立金国,于公元1125年统一了东北全境。
漠河金天会七年(1129年)进在东北地区设置了上京、咸平、东
京和北京4个路,蒲与路为上京管辖。《金史.地理志》载:蒲与路,国初置万户,海陵阁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经当代考古证实蒲与路南起今呼兰、肇州以北之地,西境以嫩江和今泰来县接壤,东境至汤旺河,北抵外兴安岭,漠河地自在其中。
元朝初年,漠河属蒙古贵族铁木哥斡赤斤的封地,后改为辽阳行省蒲与路管辖。13世纪,成吉思汗灭金后,开始分封诸侯,划分领地,将今嫩江流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之地,封给其三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诸王叛乱被平定后,设立岭北行中书省,漠河地在其治下的和林总管府管辖地区内。岭北行省,管辖区域从大兴安岭以西,哲里木盟以北直至北冰洋尽属岭北行省;大兴安岭东至日本海属辽阳行省辖地。
明代,漠河属奴儿干都司木河卫之地。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王朝在黑龙江下游与阿姆汞河江流处右岸的特林设立奴儿干都司,奴儿干为满语的译音,汉语意为图画,因改该地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故名。奴儿干都司共辖384卫,24所,7城站,1寨,所辖区域北界至外兴安岭,东至鄂霍次克海的库页岛。
明正统(1436-1449年)后设立木河卫,对黑龙江上游地区实行有效管辖。据满文老档记载,木河卫直1564年(明嘉靖四十年)还向明王朝请求袭职。
漠河在清军入关前,东起鄂霍次克海,西至贝加尔湖之间的广大地区
的索伦部各族都已臣服于清王朝。清初漠河为索伦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王爷的领地。因清军入关,无暇顾及东北边防,致使罗刹(沙俄)不断侵扰,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地区的达斡尔人,先后迁到嫩江流域定居。同时游猎在外兴安岭勒拿河和结雅河流域的鄂温克人和鄂伦春人,逐渐迁徙到阿木尔河、盘古河和中耳河流域等黑龙江右岸上游一带。
1644年,清军入关后,整个东北地区由盛京总管府管辖。1653年,设立宁古塔昂邦章京。1662年(清康熙元年),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漠河地方在其管辖之下。
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政府开始在黑龙江左精奇里江口以南的黑龙江东岸(明代忽里平寨旧址)修建木城瑷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立黑龙江将军,黑龙江第一任将军萨布素率部戍边于瑷珲,统辖松花江左岸以北,包括漠河在内至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后于黑龙江城(瑷珲)设立黑龙江副都统,漠河为黑龙江副都所辖。康熙三十年(1691年)设布特哈总管衙门,漠河境内原为黑龙江城所辖的鄂伦春、索伦、奇勒尔等牧猎地区,改属布特哈巡查与管辖。
光绪八年(1882年),漠河规划兴安城总管衙门。1883年,俄人结伙在阿勒巴金河(今额木尔河)支流的什都哈河(今老沟河)流域盗采黄金,并成立所谓热尔图加共和国。1885年清政府察觉后于令黑龙江副都统到漠河调查,光绪十二年(1886年)派兵消灭热尔图加共和国。
光绪是十四年(1888年)北洋政府于此处创办漠河金矿总局。光绪二十年(1894年)后,漠河为黑龙江副都统下库马尔路协领管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兴安城总管衙门裁,撤黑龙江将军衙门改行省。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黑河府,今漠河地域则隶属黑河府管辖。同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奏请设立漠河直隶厅,为缓设之缺,未及实行。
宣统元年11月17日在漠河设立总卡衙门,总卡衙门为瑷珲道所辖,委佐领文景为总卡官,同时成立漠河守备队,在黑龙江沿岸漠河境内设监视所6处,由守备队管辖。总卡官文景于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初一日正式接管一切地方事务,节制洛古河至安罗之间的8处卡伦。漠河总卡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是为漠河地方政权设治依始。
漠河民国元年(1912年)6月,北洋政府撤销瑷珲兵备道,7月在黑河成立黑河道。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又将黑河道改为黑河观察使,漠河则先后隶属于黑河道、黑河观察使统辖。
民国二年(1914年)黑河观察使又改为黑河道。同年7月1日,漠河总卡衙门改为漠河设治局,管辖额尔古纳河下游的珠尔干河和漠河两处总卡所辖区域。设治局驻漠河街,漠河设治局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管辖。
民国六年(1917年)1月26日,漠河设治局改升为漠河县,为二等县,隶属于黑河道辖治。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制,黑河道改为黑河市政筹备处。漠河县改由省直辖,直属黑龙江省公署,为一等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东北地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1日黑河沦陷。伪康德元年(1934)1月,日军讨伐队侵占漠河。同年5月伪漠河公署成立,定为丙级县。10月,伪满政府决定将东三省划为14省,伪满洲帝国民政部于黑河设立了黑河省开始办事处,11月改为黑河省筹备委员会,12月1日伪黑河省在黑河宣告成立,漠河县直至伪满政府灭亡,均隶属伪黑河省所辖。
伪康德十二年(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8月11日,苏军陆、海、空三军对漠河日军发起进攻,8月13日漠河全县光复,此期间漠河隶属黑龙江省辖区内。
1947年2月,黑龙江省和嫩江省合并为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成立黑龙江嫩江联合政府,漠河县为其第五专署(黑河)领导。3月,人民解放军某部三旅挺进漠河,解放漠河全境,同时撤销县制并入呼玛县,9月,漠河复归黑龙江省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漠河仍为呼玛县领导。1958年,改乡成立人民公社,是时为黑河专区呼玛县领导。1967年,呼玛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归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0年,呼玛县从黑河地区划出,归大兴安岭地区领导。同年8月5日,古莲区和阿木尔区成立。1976年,将阿木尔西部划出,成立图强区,三个区均为县级政企合一体制,均隶属于大兴安岭地区领导。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塔河、漠河两县,将呼玛县西北部的马伦、开库康两个公社划规塔河县,县人民政府于同年8月16日在西林吉镇成立,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领导。
境域变迁清末时期
宣统元年(1909年),始置总卡衙门,衙署驻于漠河。总卡衙门负责漠河一代地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税收、民事和涉外事务等职责。据瑷珲副都统姚福升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勘定,漠河总卡所辖8处卡伦,为设治基础。西到洛古河卡伦以上8公里的额尔纳河口,下至呼玛尔总卡所属依西肯卡伦分界,东西长约350余千米。南以伊勒阿林山(金伊勒呼里山)山脊线与嫩江县分界;北到黑龙江中游与俄罗斯国隔江相望,南北宽220千米。辖区总面积15.8万方里,合3.95万平方千米。
民国时期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民国元年7月4日)《黑河道及沿边各署局、卡暂行办事权限》载:漠河总卡在民国之初区域无变,呼玛厅改设治局,现辖区域,暂依拟设呼玛、漠河两厅属境为界,呼玛内之呼玛尔河总卡官,因呼玛现设治即行裁撤。唯漠河总卡(官)距呼玛甚远,暂仍设立,并管所辖各分卡,仍归呼玛设治局节制。民国二年(1912年)冬,因呼伦贝尔蒙古独立,珠尔干河总卡官赵春芳组织汉军二营,占据吉拉林,与叛蒙拼死抵抗。呼伦蒙古独立后,唯珠尔干河总卡辖地不服叛乱。之后,黑龙江督军命令赵春芳率兵退守漠河,并决定将珠尔干河总卡并入漠河总卡。
民国三年(1914年)初,珠尔干河总卡辖地与漠河总卡辖地完全合并后,于同年5月间成立漠河设治局,其辖境范围包括珠尔干河总卡并入辖地6.2万方里,合1.55万平方公里。辖境四至:东部以安罗卡辖界与呼玛的依西肯卡辖界接壤,西部经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的后贝加尔州为界,东西长435公里,南至伊勒呼里阿林山与嫩江县毗邻,北至黑龙江主航道水中流与俄罗斯国的阿穆尔州以水为界,南北宽约375公里。据民国三年(1914年),黑河道尹调查,漠河设治局辖境总面积为22万方里,合5.5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今天漠河县总面积的3倍多。
民国六年(1917年)1月26日,漠河县成立,县辖区域与设治局区域相同,又据民国十七年(1928年)漠河县公署内务调查统计,漠河县总面积为30.36万方里,合7.59万平方公里。民国十八年(1929年)欧浦设治建县。将漠河东北部划规欧浦县,漠河区域变化为:东至马伦与欧浦、呼玛县接壤,西至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后贝尔加州为界,东西宽345公里;南至伊勒呼里山,与嫩江县和以牛耳河与呼伦贝尔的一部分为界,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为界,南北宽375公里。
伪满时期伪康德元年(1934年)漠河沦陷为日本殖民主义统治,伪漠河县管辖范围仍沿袭民国时期的区域。同年,伪满洲国中央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将东北三省划为14省管辖,漠河县隶属伪黑河省。据伪黑河省总务厅于伪康德二年(1935年)10月调查,漠河县总面积为433150平方米,和32638.7平方公里。
伪康六年(1939年)6月,又将兴安北省北部划归漠河县管辖。其四至:东与欧浦、呼玛两县接壤,南与兴安北省交界,西南、西部与室韦、奇干两县毗邻,西北和北部隔水与苏联赤塔、阿木尔两洲相望。
解放时期
1947年3月,漠河县解放。人民解放军某部三旅领导漠河人民成立民主政府,接管全县。同年6月,黑河专署专员许烈到漠河视察,并率领章文坦、谢宝斋2人带工作队正式接收漠河,成立;
建联会,一切权力归建联会。
1948年1月,因西部斯大辽克相距漠河太远,交通困难,不便领导,黑河专署派建联会主任谢宝斋到内蒙古协商化界,将斯大辽克以西划给内蒙古管辖,划定洛古河以上第一号航标灯为内蒙和黑龙江省的分界点,同时成为漠河西部的分界线。
现行境域
1981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塔河、漠河两县,其辖区域东以塔河县为邻,西与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旗为界,南和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之一部接壤,北隔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苏联赤塔、阿木尔两洲相望。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漠河县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部、黑龙江省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漠河县位于中国九大山系之一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坡,黑龙江上游南岸。东与塔河县接壤,西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额尔古纳右旗为邻,南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呼中区交界,北隔黑龙江主航道与俄罗斯相望。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1°07′~124°20′、北纬52°10′~53°33′之间。
漠河县自黑龙江上游内蒙古恩河哈达以东2.6千米处,下至谢尼康河口,边界线长242千米,境内南北宽150千米,总面积18233平方千米。漠河县面积占大兴安岭地区总面积的21.6%,占全省总面积的3.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里4.64人。
气候漠河漠河县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中国气温最低的县份。冬季受大陆季风和蒙古高压控制,强烈的冷空气自西向东推进,降水骤降,异常寒冷,严寒期长,l、2、3、11、12月份平均气温在2.2℃~-28℃之间,当太平洋阿留申低压盛行时,海陆间气压梯度加大,气温急剧下降,气温一般在-40℃以下,盛行偏西或西北风。
春季,当贝加尔湖、蒙古低压向东移动经过县境时,为大风出现最多的季节。4月、5月份大风风速月平均1.8米/秒,干旱少雨。
夏季,漠河县处于大陆低压东北部,当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携带暖湿气流由南向北推进与之汇合,使气温升高、降水增多。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8.1℃以上,由于地形复杂,太阳辐射强,空气湿度大,易产生地方性小范围对流团,易出现局部地区降、雷阵雨天气。
秋季,贝加尔湖低压东移,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急剧下降,8月、9月份出现霜冻,降水减少,秋高气爽,“五花山”开始出现。
漠河季节的划分:根据1934年中国专家张宝堃提出新的分季标准,冬季,平均气温(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稳定到10℃以下。夏季,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春季,平均温度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秋季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按照天气气候角度来划分漠河的四季,漠河县的冬季漫长,可达8个月,长达240天左右,在1——5、10——12月份平均气温为0.3℃~-28.7℃。漠河没有夏季,春秋两季相连,在6、7、8、9月份平均气温为7.5℃~18.1℃,120天左右。
行政区划漠河县地图截至2012年末,漠河县辖5个镇(西林吉镇、图强镇、阿木尔镇、兴安镇、北极镇),7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西林吉镇是漠河县委、县政府(西林吉林业局)所在地,境内有图强、阿木尔两个林业局及所属古莲河露天煤矿、漠河发电厂。西林吉镇设3个社区,14个居民委员会;图强镇下设13个居民委员会;阿木尔镇下设11个居民委员会;兴安镇下设3个村民委员会;北极镇下设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人口截至2011年,漠河县总人口为86501人。其中:西林吉镇41420人;图强镇21696人;阿木尔镇17891人;兴安镇2144人;北极镇3350人。
民族截至2011年,漠河县有汉、满、蒙古、朝鲜、回、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17个民族。
交通公路漠河公路漠河客运站位于火车站的旁边,县城内步行或者打车5元钱就到。汽车站很小,只有一般发往哈尔滨的长途汽车,没有发往省外的长途汽车。短途的有发往大兴安岭、加格达奇,以及漠河周边景区的汽车。所以多数游客都是乘火车从哈尔滨到达漠河县城,再选择乘坐汽车到景区。
铁路漠河火车站非常小,位于漠河县城中心位置,通常在县城内,步行或者打车5元钱就到。漠河火车站只有发往哈尔滨、加格达奇和小黑山三个地点的四个班次火车,多数到漠河旅游的游客,都是先到哈尔滨,在哈尔滨转乘到漠河的漠河,再由漠河乘坐汽车到景区。
航空漠河机场漠河机场位于县城西南方向9公里处,在漠河县火车站附近,游客可包车或打车前往。机场跑道长2200米,宽45米,可以起降波音737-400以下机型,为3C级机场。2008年6月20日通航,机场主要开通了漠河往返北京,漠河前往呼伦贝尔,以及漠河经哈尔滨前往大连或沈阳的航线。机场将由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执行航线,漠河―哈尔滨―北京的航班,每天往返一次。
经济发展综述漠河2012年,漠河县生产总值实现28.6亿元,比2011年增长18%;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53亿元,比2011年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01亿元,比2011年增长3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比2011年增长36.3%;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11.3亿元,比2011年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9407元和13750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23%和18%。林业局在木材市场持续低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实现产值16.4亿元、企业增加值8.04亿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30%和42.1%;完成上缴款3960万元,比2011年增长33.7%,实现利润335万元。
第一产业2012年,漠河县林业面积38万公顷,建成野生蓝莓(红豆)人工抚育基地12万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处6万亩;栽植黑木耳100万袋,经济动物存栏2万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4亿元,比2011年增长1.6倍,拉动第一产业增长9.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2012年,漠河县向省里争取项目75个,到位资金5.47亿元,比2011年增长76%;6个省地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有力,完成投资6.2亿元;城镇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71个,比2011年多29个;总投资63.7亿元的13个项目集中开工进展顺利。工业园区总面积扩大至5平方公里,"三通一平"完成工程总量的60%,佰利食品野生浆果加工、五行健二期工程落户园区,园区企业实现产值2.34亿元,销售收入7232万元,税收702万元。
先后完成古莲河露天煤矿、红远、宏伟煤矿的扩能增储和改扩建,煤矿产能达到300万吨。砂宝斯岩金生产金精粉1万余吨,百环矿泉水试生产。绿色矿业实现产值12.4亿元。借助中俄原油管道,非国营贸易配额200万吨,实现贸易额17.9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07.2%,高于全年目标74.3个百分点。完成了漠河龙鑫境外采伐公司在俄方的注册工作。
第三产业2012年,漠河县按照建设大北极村的旅游发展格局,投资23.54亿元,新建续建项目30个。北极村景区接待中心、北极广场、恐怖森林、冰雕博物馆等景点对外开放。旅游旺季新开辟了上海、天津、呼和浩特、加格达奇4条航线,缓解了旅游交通瓶颈。举办了北极光节、冬至文化节、冰雪汽车拉力赛、中国北极村2012全国冬季徒步大会等节赛活动,央视《国庆七天乐》栏目组走进北极村拍摄。漠河旅游首次实现旅游人数破百万、收入超十亿元。2013年全年签订招商项目30个,实际到位资金17.0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3.9%,比2011年增长48.5%。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2012年,漠河县修建的封闭式高级中学主体工程完工,东城新区幼儿园完成主体框架,北极镇和兴安镇幼儿园基本竣工;漠河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通过省政府标准化学校验收,实验学校晋升为"省级标准化建设先进校",立人和育才学校被评为全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医疗卫生2012年,漠河县标准化县医院主体封顶;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复盖,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公立医院全部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了以药养医,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的表扬。
社会保障2012年,漠河县补发历史拖欠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66.5万元;发放各类救助金、低保金2552.44万元;结合产业发展和社会转型,开发公益性岗位127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人均筹资300元。
基础设施2012年,漠河县建成标准化小区3个,新建棚户区安置楼5.07万平方米,完成平房改造3.57万平方米,回迁690户;2000套公租房开始基础施工,更多职工群众住有所居。完成了桥南区部分供水管网及配套设施改造、供热管网扩容和维修。
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冰灯
漠河县冰灯在北方诸多民间艺术之中,冰灯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也是最能突现“北”、“寒”特点的艺术。在清代《黑龙江外纪》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中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从此描述中可清晰看到当时民间十五元宵夜的繁华景象,尤其那“镂五六尺冰为寿星者”让人领略到那时冰灯、冰雕水平已经相当高。在中国最为寒冷的北极漠河地区,冰灯、冰雕等自然更是不可或缺的。
秧歌队
漠河秧歌队漠河秧歌队规模一般在15~20人以上,乐器多为大鼓、锣、钹、锁呐等,乐曲则使用《百鸟朝凤》、《金蛇狂舞》等民间欢快曲调。男子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裤装,手持彩棍,扮相多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神话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女子多穿着彩色衣裙,手持花扇,其中必有一划旱船者。秧歌队中一般有扮骑驴的老头,有舞动大烟袋的老妪。领舞的多为男子,身披大斗篷。
自然条件地域环境漠河县漠河县境内地质条件复杂,花岗岩分布广泛,成为控制境内地貌和影响气候、土壤、植被明显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境内自然景观既有区域性差异,也有垂直地带性差异。
漠河县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雨雪和霜冻。境内河流(界河除外)均属额木尔河系,河流岸线总长14831.4公里。
漠河县的土壤、植被较为复杂,主要为森林土、草甸土、沼泽土3大类。其中:可为农业垦种有17.55万亩。全县水平地带性植被为寒带针叶林和针叶混交林。但随海拔高度不同呈明显的垂直分布。
气候条件漠河县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县份,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大陆及海洋季风交替影响,小气候变化多端,局部气候差异显着。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降水集中,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日照时间长,适宜耐寒生作物生长,但易发生洪涝和低温冷害;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偏少,物燥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秋季降温急剧,常有早霜和冻害发生。
漠河县年平均气温在-5.5℃。各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长达8个月之久。气温年较差为49.3℃。平均无霜期为86.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60.8毫米,全年降水量70%以上集中在7月份。5~6月份为旱季,7~8月份为汛期。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为96~107千卡每平方厘米,日照时数为2377~2625小时。≥10℃的积温为1436~2062℃;最低气温已达到-45℃。
漠河为多年连续冻土区,冻土最厚达100米以下,冻土融冻最浅的地方,最大融冻上界面仅20厘米左右。对本地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超过能耐受的低温极值,并成为限控因素。但对喜低温的耐寒的动植物,都是适宜的温度范围。
据资料显示,1969年2月,该地区曾出现过零下52.3摄氏度寒冷天气。2014年1月8日晚,位于中国极北的黑龙江省漠河县2014年首次迎来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温度,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于当日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
风景名胜景区的林海观音圣像于2000年10月建成并安奉于海南南山佛教文化苑光明广场中央,后经漠河县与南山旅游公司协商,将南山海上观音原身像北迁漠河,于2006年9月22日,南山海上观音原身像安奉在神州北极观音山上。
漠河县
位于漠河县内加485千米处。是天然形成的原生态湿地,占地面积2000余公顷。
漠河县
位于黑龙江边,在北极村通往北极哨所的途中,这里是一处没有景观的“景观”,游人所面对的不过是一片柳条与灌木,但在1945年以前,这里却是日本人所建的一处60马力的电厂。
据漠河乡老人讲,1934年5月,日本人侵占漠河4个月左右,日本人就成立了采金株式会社,他们为了更快地掠夺中国的黄金,认为手工淘金太慢,不能满足大量开采的需要,多次到呼玛、漠河、欧浦等地进行考察,决定在漠河黑龙江上游建造一座60马力的发电机组。
但这个计划并没有达到目的,直到1945年电厂的主要设备安装完毕,还没等投产,同年8月8日,前苏联就对日宣战,电厂停建。8月11日,漠河解放,8月13日,前苏联红军撤回国时,将电厂进行破坏,并将主要设备全部拿走,就连深埋于地下的电缆也没有放过。
这个地方并不是当年电厂的原址,而是在上游,1958年的一场大水,将一个巨大的水泥发电机座冲到了这里,原址已无从考证,故将此处设为“日伪电厂遗址”。
漠河县
位于漠河县兴安镇北4千米的黑龙江中,为黑龙江第二大岛,距中国岸50米,距俄国岸350米。岛屿对岸为雅克萨城,今为俄国阿尔巴金诺。在雅克萨之战间,清军在岛上筑土城、建营盘,设置指挥部,成为清军收复雅克萨的桥头堡,因筑土城而得现名。
漠河县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4:0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76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漠河县(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漠河县(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