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竹,禾本科,箭竹属植物,产云南东北部。生华山松林下。模式标本采自东川烂泥坪。
拉丁学名Fargesia micoriacea Y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族北美箭竹超族北美箭竹族筱竹亚族
属箭竹属
组箭竹组
分布区域云南东北部
别称Gramineae
系带鞘系
形态特征竿柄长4-8厘米,粗1-2厘米。竿高1-3.5米,粗5-12毫米,梢端直立;节间长20-28厘米,竿基部节间长4-6厘米,圆筒形,无毛,幼时微被白粉,纵向细肋微显著,竿壁厚2-3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微隆起;竿环平坦或微隆起;节内长2-4毫米。竿芽长卵形,边缘密生灰色短纤毛。竿每节分5-17枝,枝直径1-1.5毫米。
笋紫色,有棕色斑块,疏被棕色小刺毛;箨鞘宿存,下半部革质,上半部纸质,三角状长圆形,先端三角状,背部无毛或上半部具稀疏棕色小刺毛,有时具紫色斑块,纵向脉纹明显,边缘初时密生棕色纤毛;箨耳无,鞘口无繸毛或初时具少数条长为2-5毫米之灰白色繸毛;箨舌截形,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无毛,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边缘常内卷,平滑或起初其边缘具极稀疏的小锯齿。小枝具3-5叶;
叶鞘长3-5厘米,通常无毛,边缘通常无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各具4或5条灰黄色或黄褐色繸毛,后者直立长为2-3毫米;叶舌截形,高约1毫米,无毛,外叶舌具灰白色短柔毛,微有白粉;叶柄长1-2毫米,微被白粉;叶片狭披针形,长5.5-11厘米,宽5.5-10.5毫米,基部楔形,无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不甚清晰,叶缘一侧具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8月。[1]
产地生境产云南东北部。海拔2000-3000米,生华山松林下。模式标本采自东川烂泥坪。
用途"白竹解毒茶"采用中草药用于长期服用最方便的形式----药茶的形式,结合发明人祖传秘方,并引入现代中医新的科研成果,以天然宝贵中草药白竹(矍麦)为主,全方6味药物溶为一体,相辅相成,疗效显着。处方:白竹(矍麦)、双兰等6味。制作工艺:高温处理、淋汁洪干、粉沫、成色或稀释除渣装瓶。疗效:1、清心降压安神;2、防治各种癌变;3、防治糖尿病;4、活血通经、小儿增高;5、利尿通淋化石;6、祛口臭;7、祛妇科腥臭;8、解酒。白竹解毒茶色泽明丽,芳香醇甜,并无任何苦涩药味,男女老幼皆宜,绝对绿色,无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白竹解毒荼渗透着自然的精华,体现着对人体健康的关爱。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3:04: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73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竹(禾本科箭竹属植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竹(禾本科箭竹属植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