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峰旅游区位于惠东县中部,是联接东部沿江、山区与县城的重要门户,下辖19个村(社区),总面积218.0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5万人,常住人口约3万人。九龙峰旅游区拥有120平方公里连片林地和80平方公里连片农业用地,汇聚了沿西枝江地区最精华的人文、生态和乡村休闲资源。主峰海拔563米,挺拔如笔尖,又称“尖笔峰”。山中古木参天,树荫蔽日,幽谷溪流,泉清水碧,以秀、清、逸、媚、幽见长。
中文名九龙峰
所在地惠州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九龙峰
类别旅游景点
气候类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07:00-18:00
地质环境九龙峰九龙峰主峰海拔563米,挺拔如笔尖,又称“尖笔峰”。山中古木参天,树荫蔽日,幽谷溪流,泉清水碧,具秀、清、逸、媚、幽之长。为莲花山脉山水风貌的精华,加之庙亭其间,更显迷人景色,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游客到此驻足观光,烧香问卦,寻幽探胜,留连忘返,主要名胜古迹有:祖庙、文昌宫、志荫亭、下棋亭、龙通寺等。[2]
九龙峰因峰势婉蜒起伏,如九龙相缠,飞向远方,故名。诗云:“西边遥峙一奇峰,起伏婉蜒似九龙。背负青云凌浩志,头昂碧落驭长空;山岚荡涤烟如海,天马飞腾气若虹。我欲骑君游宇宙,扬鞭跃进广寒门。”峰下有九龙岩、九龙洞、九龙源、九龙溪诸景。
九龙峰-景点介绍龙峰祖庙龙峰祖庙
龙峰祖庙是正宗的谭公庵,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二十六年(1762)年曾蛎修一次,近年又进行过小修,仍然完整保留了原来的基调。龙峰祖庙是九龙峰古建筑群中最大的一座,正方形格局,边长20米,内分三间殿室。正殿摆放谭公仙圣塑像,两边安放其童年时代结义兄弟的塑像。右殿为谭公成仙后的报信人杨大伯公像,右殿为镇守山寨的山神三山国王像,殿堂是供人跪拜求签的地方。终年香火不绝。
文昌宫文昌宫
位于龙峰祖庙的右前方,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距今318年。1984年按原建筑格调作过大规模修缮文昌宫没有按传统惯例摆放主神“文昌帝君,而是安放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塑像。孔子塑像的左侧摆放历代尊孔圣贤孟轲、颜渊、曾参、程颢、朱熹的塑像。右侧摆放“魁星点斗”。是文人拜祭孔子及五大圣贤及祈求文运昌达的地方。
得道亭
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即1383年,是九龙峰最早也是最具古建筑风格的庙亭。传说谭公神通广大,七、八,岁时已能呼风唤雨、伏虎驯蛇,十三岁时在此得道成仙,为民造福。后人为纪念他,在此建造庙亭,称“得道亭”。
榄子树
距今约二百多年树龄,高约20米,胸围2.5米。传说在二百多年前由一位老太婆所种,后经乾隆皇帝抚摸始得开花结果。与这棵雌性榄树树对的雄性榄子树,只开花,不挂果。
志荫亭
又称“马亭”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是当地乡宦陈百万出资兴建。“陈百万”原名陈铎。当时他前来祖庙拜祭的骑要员络绎不绝,为方便游人而出资建此亭,供远道而来的官员、马客客拴马之用,因此又称“马亭”。
龙通寺
又称“观音庙”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1986年按原格局重修。正殿为大雄宝殿,供奉之宝大佛像,正中为佛祖1左侧为观音菩萨,右侧为地藏法王,方便各种信徒朝拜,长年香火不断。有证为证:“龙山不鸟秋山寺,直耸立端端气浓,青青缘山西未意,翠竹黄花古佛心”。
石戏台
位于观音庙对面,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属亭台式四角重檐结构,舞台用条构造,设有内间和化妆室。整座建筑造型精巧,雕梁画栋,玲珑剔透。为此往谭公庙每年举行一次庙会,当地人称“打醮”的地方。
旅游景点传说600多年前,谭公童年常在此放牧,后得道成仙。他法术无边,能“伏龙驯虎”、“呼风唤雨”,为群众造福,受人敬仰。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庙亭。九龙峰山处著名旅游景点有:石戏台、气根土地庙、谭公庙、九龙峰祖庙、九龙峰天然山泉水。
九龙峰石戏台九龙峰石戏台在祖庙的山门内侧,建于明代,戏台呈四角屋檐亭台式,石木结构,额匾可篆体“石戏台”。楹联为:“山色欲腾龙虎气,松风疑带风鸾声”。戏台前广场可容纳千人。据《九龙峰谭公庵碑》记载:谭公庙年年演大戏,每隔五年举行大型庙会。
气根土地庙九龙峰惠东县稔山镇有一棵古榕树,其气根长成一座端端正正的小房子。房子形象逼真,边墙,窗棂,瓦楞和房檐,均像灵工巧匠着意构筑,成为难得一见的奇景。
原来,百年前,榕树下有座土地庙。榕树发达的气根,沿土地庙外墙和瓦面,渐渐生长成一座土地庙外形。日久天长,土地庙瘫塌了,气根长成的外壳成了土地庙的替身。
谭公庙九龙峰谭公庙又称谭公庵,建于元代末年,清道光三年重修。谭公祖庙为边长20米的正方形建筑,庙内建筑画栋雕梁,精致优美。正殿供奉的是谭公童年塑像。祖庙右侧,有一小瀑布,水声如琴鸣,水流似银链。瀑布下的谭公洞属“洞中洞”奇观。外洞只有1米见方,内洞却大得可以容纳下几个牧童牧牛、嬉水。
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大小十馀座庙亭坐落其间,主要名胜古迹有:祖庙、文昌宫、龙通寺、得道亭、志荫亭、下棋亭、石戏台等。古往今来游客,到此观光揽胜,烧香拜佛,留连忘返。
九龙峰祖庙九龙峰位于惠东县平山东南4公里处,因有九条山脊似和条龙而得名。这里有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大小10馀座庙亭和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六百多年前,谭公童年在此放牛,后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庙亭,祖庙始建于元代未年,清道光三年重修,庙内建筑画栋雕粱,精致优美,大门有一对石狮,一副对联“声动虎蛇龟尽伏,功施风雨露无偏。”
龙峰祖庙,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即谭公仙逝后的85年,乃“仙灵之窟宅也”。它本应称为“谭公祖庙”,因最初是“佛道合一”(谭公与观音同殿),故一直称曰“龙峰祖庙”。此庙建在九龙峰山腰,坐南向北偏东21度,头枕尖笔峰,两旁是微微隆起之山埂,右侧有一股清泉流下,腹部有一泓清水,面向平坦富饶的“谭公洞”,远处隐约可见双陂河和西枝江,故被称为“风水宝地”。站在庙前举目眺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据《增修九龙峰谭公庵碑记》称“乾隆已未(1739年)……增修祠宇,以上堂供观音,而奉真人(谭公)于正殿”。即“仙佛同庵”。道光癸未年仲秋至甲申年冬(1823~1824),“分仙佛为二庵”,“建观音庵于山左颜,曰龙通寺”。
九龙峰龙峰祖庙,长方形结体,面向五开间,二进深,宽23.65米,深21.4米,建筑面积506平方米,中间有大天井,两旁各有廊和小天井。硬山顶抬梁式架构,用青砖、琉璃瓦、大麻石建造。抬梁和檐栋雕龙画凤,刻、塑兼用,景物栩栩如生,衬以具有古典传说之壁画,显示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庙的正门对联是:“声动虎蛇龟尽伏,功施风雨露无偏”,这是民间对谭公崇拜心理的形象写照。庙前有一对别具形态的石狮,一雄一雌,它造型逼真,显得既威严又和蔼。
谭公得道亭九龙峰得道亭,是九龙峰第一座最具古建筑风格的庙亭。它坐东南向西北,后倚一丛大石,西北面有一条小石溪渡过。此亭道光甲午年(1834)重修,民国期间的1912~1930年以及1984—1991年间多次修葺,但古韵犹存。亭正方形,边长5.4米,单檐歇山顶,青色琉璃瓦上盖,亭顶分别由六支四方石柱和八角石柱支撑,正檐两侧有花鸟屏风,精工雕刻。后壁有一个大落地圆窗,中间竖着“谭公得道古迹”阴刻石碑一方,(原碑已断,现见到的是后来仿制的,碑高178厘米,宽34厘米。)亭的楹联是“道协天人早岁乘龙从此去,情深桑梓今朝跨鹤定归来”。
文昌宫九龙峰文昌宫,位于九龙峰祖庙南侧,依山势分两级建造,级差3.1米,坐南向北偏西5度,硬山顶,抬梁式构架,三开间,二进深,面宽8.1米,总深16.5米,建筑面积134平方米。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1984年作过大修,除保持原来的建筑格调外,增加了一些墙塑壁画,使祈求文化昌盛的气氛更加浓烈。其右侧的“礼门”对联是:“彩笔昔曾干气象,人文从此际风云”。
文昌宫,按传统惯例奉祀的主神是“文昌帝君”,而这里却安放着孔子塑像,左侧摆放历代尊孔圣贤孟轲、颜渊、曾参、程颢、朱熹的塑像,一派儒家特色。右侧置“魁星点斗”塑像。
天然山泉水九龙峰惠东县仙康食品饮料厂选址于九龙峰祖庙旁,于九九年五月投资兴建,总投资额250万元,采用九龙峰祖庙天然花岗矿泉为水源,水源经中山医科大学检验后被评定为优质天然矿泉,故成为惠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信得过产品。同时引进美国先进纯水生产设备和技术,生产"九龙峰"牌饮用纯净水,水质纯净,晶亮透明,口感甘甜,同时具有消暑解渴之功效,是居家旅行必备理想之饮品。
附近热门景点九龙峰大亚湾
惠州巽寮湾
惠州龙门铁泉
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
罗浮山
惠州汤泉生态旅游渡假村
惠州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惠州象头山
惠州双月湾
平海古城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1:3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67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九龙峰(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旅游景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九龙峰(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旅游景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