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Bob Dylan),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摇滚乐、民谣男歌手、词曲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1941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1961年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处女专辑名为《鲍勃·迪伦》。1963年起,琼·贝兹邀请迪伦与她一起巡回演出。1979年,鲍勃宣布自己成为“再生基督徒”,后期他的创作中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此后鲍勃发行的4张唱片《慢车开来》、《得救》、《爱的爆发》和《异教徒》均带有宗教意味。2006年8月底,鲍勃发行了他第四十八张专辑《Modern Times》,随即登上美国排行榜第一名。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作曲家。 2020年3月27日在其官方社交平台发布了新歌《Murder Most Foul》。2021年8月13日,鲍勃·迪伦被指控曾在1965年性侵一名12岁女孩。
中文名鲍勃·迪伦
外文名Bob Dylan
别名Robert Allan Zimmerman
国籍美国
民族犹太人
出生地美国明尼苏达州
出生日期1941年5月24日
星座双子座(5.22-6.21)
血型A型
身高171
毕业院校明尼苏达大学
职业歌手、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
代表作品《blowing in the wind》
主要成就1991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性别男
宗教犹太教
本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
早年经历鲍勃·迪伦与琼·贝兹鲍勃·迪伦1941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6岁时全家移居到希宾。鲍勃·迪伦的父母是犹太人,他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家庭中长大[6]。并且,他参加了犹太人夏令营。
少年时期的鲍勃·迪伦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时鲍勃·迪伦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并组织过一场小型的演出。高中毕业后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继续学业。大学时期,他开始使用艺名鲍勃·迪伦。
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
演艺经历鲍勃·迪伦与琼·贝兹1962年鲍勃·迪伦发表第一张专辑专辑《BobDylan》[2]。1965年,鲍勃发行专辑《重访61号公路》。
1971年鲍勃出版了一本片面的、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7]。1973年鲍勃参演山姆·佩金帕的影片《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
70年代中期,鲍勃与琼·贝兹在“滚雷”巡回演出。
1974年发行专辑《轨道上的血》[8]。隔年,发行专辑《欲望》。
1977年鲍勃与妻子萨拉正式离婚,同年鲍勃又投入到另一次“滚雷”乐队巡回演出中,并据此推出了一部长达4小时的影片《雷纳多和克拉拉》,影片中还插入了一段由鲍勃表演的半自传性的音乐会[9]。
1978年,鲍勃发行了唱片《合法街区》。1979年,鲍勃宣布自己成为“再生基督徒”,后期他的创作中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此后鲍勃发行的4张唱片《慢车开来》、《得救》、《爱的爆发》和《异教徒》均带有宗教意味。
1985年发行了《帝国讽刺剧》和《疲惫装载》。
1986年,鲍勃恢复巡回演出。1989年发行专辑1992年的《Good 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的《World Gone Wrong》中,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谣,翻唱许多并不广为人知的歌曲。
1991年为庆祝鲍勃50岁生日,CBS公司发行三合一专辑《私录卡带系列》此专辑收录了他1961-1991年的出版的歌曲[10]。
1992年10月16日,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举办了一场纪念迪伦踏入歌坛三十年的演唱会,其中包括尼尔·杨(Neil Young)、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前披头士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等人均到场表演。
1994年,迪伦在MTV音乐台录制不插电演唱会;1997年初,由于突发心脏病,当年的欧洲巡演被迫取消,但他很快就康复出院,甚至还于当年9月27日,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面前表演。
1997年9月30日,迪伦发行了由Daniel Lanois制作的《Time out of Mind》,距他上一张原创专辑《Oh Mercy》有八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鲍勃发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名为《Chronicles, Vol. 1》的自传,书中主要记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在纽约奋斗的经过;中年陷入创作低潮的心情等。推出之后,该书停留于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该书中文简体版译名为《编年史》(也译为《像一块滚石》);繁体中文版译名为《摇滚记》。
鲍勃·迪伦与琼·贝兹2005年,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了鲍勃自传记录片《No Direction Home》。
2006年8月底,鲍勃发行了他第四十八张专辑《Modern Times》,随即登上美国排行榜第一名[3]。
2011年4月3日、4月6日、4月8日分别在台北小巨蛋、北京工人体育馆、上海大舞台举办演唱会[11]。从4月12日,连续三晚,在香港献唱。这是现年70岁的鲍勃·迪伦首次在中国登台演出。
2012年发行专辑《Tempest》。
2013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宣布鲍勃·迪伦为其荣誉成员,表彰他为美国文学和音乐所作的贡献。迪伦是首位入选美国艺术文学院的摇滚音乐家。
2015年发行最新专辑《Shadows in the Night》。
2015年2月6日,鲍勃迪伦在格莱美慈善晚宴上正式被授予2015年格莱美音乐关怀年度人物这一奖项。
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生活家庭1965年鲍勃与Sara Dylan结婚并育有4个孩子,但这段婚姻仅持续12年,1977年两人离婚。
1986年鲍勃与一位伴唱歌手Carolyn Dennis走入第二段婚姻并育有一女。1992年两人离婚,鲍勃的第二段婚姻仅维持六年。
感情鲍勃·迪伦与琼·贝兹鲍勃·迪伦的第二张唱片封面上的女孩是他的初恋女友苏西·罗图洛[12]。
鲍勃的第二任女友是琼·贝兹,两人同为民谣歌手。1975年,琼为鲍勃写下《Diamonds and Rust》以此纪念他们无疾而终的感情。
鲍勃·迪伦与琼·贝兹主要作品参演电影 我不在场/我不在那儿2007 导演托德·海恩斯 工厂女孩/工作室女孩2006 导演乔治·海肯卢珀 迷途之家2005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别回头1967 导演彭尼贝克电影名 | 类型 | 导演 |
《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13] | 音乐纪录片 | 马丁·斯科塞斯 |
《工厂女孩/工作室女孩》(Factory Girl) | 传记电影 | 乔治·海肯卢珀 |
《我不在场/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14] | 传记电影 | 托德·海恩斯 |
《别回头》(Don't Look Back) | 音乐电影 | 彭尼贝克 |
专辑名称 | 发行时间 |
Under the Red Sky[15] | 1990-09-10 |
Oh Mercy | 1989-09-18 |
Down in the Groove | 1988-05-30 |
Knocked Out Loaded | 1986-06-14 |
Empire Burlesque | 1985-06-10 |
Infidels | 1983-10-27 |
Shot of Love | 1981-08-10 |
Saved | 1980-06-23 |
Slow Train Coming | 1979-08-20 |
Street-Legal | 1978-06-15 |
Desire | 1976-01-05 |
The Bament Tapes | 1975-06-26 |
Blood on the Tracks | 1975-01-20 |
Planet Waves[16] | 1974-01-17 |
Dylan | 1973-11-19 |
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 | 1973-07-13 |
New Morning | 1970-10-19 |
Self Portrait | 1970-06-08 |
Nashville Skyline | 1969-04-09 |
John Wesley Harding | 1967-12-27 |
Blonde on Blonde | 1966-05-16 |
Highway 61 Revisited | 1965-08-30 |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 1965-03-22 |
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 1964-08-08 |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1964-01-13 |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 1963-05-27 |
Bob Dylan | 1962-03-19 |
书名 | 作品类别 | 作品时间 |
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 | 诗歌 | 2017年6月 |
像一块滚石 | 诗歌 | —— |
狼蛛 | 诗歌 | —— |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 | 诗歌 | 2017年03月 |
鲍勃·迪伦诗歌集Ⅰ:暴雨将至(1961—1963) | 诗歌 | 2017年6月1日 |
鲍勃·迪伦诗歌集Ⅲ:像一块滚石(1965—1969) | 诗歌 | —— |
沿着公路直行:鲍勃·迪伦传 | 诗歌 | 2012年6月 |
鲍勃·迪伦诗歌集Ⅵ:帝国滑稽剧(1980—1985) | 诗歌 | 2017年6月1日 |
鲍勃·迪伦诗歌集Ⅳ:敲着天堂的大门(1970—1975) | 诗歌 | 2017年6月1日 |
鲍勃·迪伦诗歌集Ⅷ:“爱与偷”(2001—2012) | 诗歌 | 2017年6月1日 |
鲍勃·迪伦诗歌集Ⅶ:红色天空下(1985—1997) | 诗歌 | —— |
编年史 | 回忆录 | 2004年10月 |
鲍勃·迪伦诗歌集[17] | 诗歌 | 2017年6月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2017 | 最佳传统流行专辑 | 《Fallen Angels》(提名) |
2016 | 最佳传统流行专辑 | 《Shadows in the Night》(提名) |
2010 | 最佳美国本土专辑 | 《Together Through Life》(提名) |
2010 | 最佳摇滚歌手 | 《Beyond Here Lies Nothin》(提名) |
2007 | 最佳摇滚歌手 | 《Someday Baby》(获奖) |
2007 |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Modern Times》(获奖) |
2007 | 最佳摇滚歌曲 | 《Someday Baby》(提名) |
2004 | 最佳摇滚男歌手 | 《Down In The Flood》(提名) |
2004 | 最佳流行对唱/组合 | 《Gonna Change My Way Of Thinking》(提名) |
2002 |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Love And Theft》(获奖) |
2002 | 最佳摇滚男歌手 | 《Honest With Me》(提名) |
2002 | 年度专辑 | 《Love And Theft》(提名) |
2001 | 最佳摇滚男歌手 | 《Things Have Changed》(提名) |
2001 | 最佳影视歌曲 | 《Things Have Changed》(提名) |
1999 | 最佳乡村歌曲 | 《To Make You Feel My Love》(提名) |
1998 | 最佳摇滚男歌手 | 《Cold Irons Bound》(提名) |
1998 | 年度最佳专辑 | 《Time Out of Mind》(获奖) |
1998 |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Time Out of Mind》(获奖) |
1996 | 最佳摇滚男歌手 | 《Knockin' On Heaven's Door》(提名) |
1996 | 最佳摇滚歌曲 | 《Dignity》(提名) |
1996 |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MTV Unplugged》(提名) |
1995 | 最佳传统民谣专辑 | 《World Gone Wrong》(获奖) |
1994 |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Good As I Been to You》(提名) |
1994 | 最佳摇滚对唱/组合 | 《My Back Pages》(提名) |
1994 | 最佳摇滚男歌手 |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提名) |
1992 | 终身成就奖 | ——(获奖) |
1992 | 最佳短篇音乐录像带 | 《Series of Dreams》(提名) |
1990 | 最佳摇滚对唱/组合 | 《Traveling Wilburys Volume One》(获奖) |
1990 | 年度专辑 | 《Traveling Wilburys Volume One》(提名) |
1989 | 最佳传统民谣录制 | 《Pretty Boy Floyd》(提名) |
1982 | 最佳灵感音乐表演 | 《Shot of Love》(提名) |
1981 | 最佳灵感音乐表演 | 《Saved》(提名) |
1980 | 最佳摇滚男歌手 | 《Gotta Serve Somebody》(获奖) |
1974 | 最佳影视歌曲 | 《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提名) |
1973 | 年度专辑奖 | 《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获奖) |
1970 | 最佳乡村乐器演奏 | 《Nashville Skyline Rag》(提名) |
1969 | 最佳民谣演唱 | 《John Wesley Harding》(提名) |
1965 | 最佳民谣录音 |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提名) |
1963 | 最佳民谣录音 | 《Bob Dylan》(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2006 | 格莱美名人堂 |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Rock》(获奖) |
2002 | 格莱美名人堂 | 《Mr. Tambourine Man》(获奖) |
2002 | 格莱美名人堂 | 《Highway 61 Revisited》(获奖) |
1999 | 格莱美名人堂 | 《Blonde on Blonde Rock》(获奖) |
1998 | 格莱美名人堂 | 《Like a Rolling Stone》(获奖) |
1994 | 格莱美名人堂 | 《Blowin' in the Wind》(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2001 | 第73届最佳原创歌曲 | 《奇迹小子》(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2001 | 第59届最佳原创歌曲奖 | 《奇迹小子》(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结果 |
1990 | 军团骑士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结果 |
2008 | 第92届特别荣誉奖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结果 |
2016 | 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18] |
2006 | 诺贝尔文学奖 | 提名 |
1996 | 诺贝尔文学奖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1974 | 第27届安东尼·阿斯奎斯奖:最佳电影音乐 | 《比利小子》(提名) |
在法国看来,鲍勃·迪伦赋予音乐的、可以改变人类和世界的颠覆性力量(法国文化部长菲利佩蒂评)[19]。
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一个伟大的曲作者,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45年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改变自己的形象(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评)[20]。
鲍勃·迪伦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体现出美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国际著名双语作家、文艺评论家厉振羽评)[20]。
鲍勃·迪伦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为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美国唱片工业学院的首席执行官尼尔·波特评)[21]。
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22]。(郑钧评)
鲍勃·迪伦越是不代表谁,他的影响越大,那些总是想代表时代的人,越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影响,那个时代过去了,他们就过去了。鲍勃·迪伦的低调,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反而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20]。(崔健评)
人物争议2021年8月,一名署名为J.C.的女性指控音乐家鲍勃·迪伦在女方还是未成年人时,对其进行了性虐待、殴打和非法监禁。鲍勃·迪伦的经纪人驳斥了这一指控,在其发给《华尔街日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指控是不真实的,将进行辩护[23]。
售予索尼音乐2022年1月24日,索尼音乐娱乐公司买下了横跨鲍勃‧迪伦(Bob Dylan)60年职业生涯的全部录制音乐曲目。该公司没有透露交易价格,但据Billboard估计,根据这些唱片每年产生的约1600万美元收入计算,迪伦所有唱片的价值至少为2亿美元[24]。
人物事件2022年1月25日,索尼斥巨资购得鲍勃迪伦所有录制乐曲[25]。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0:5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65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鲍勃·迪伦(美国流行乐男歌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鲍勃·迪伦(美国流行乐男歌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