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特族(网络热词)

更新时间:2025-01-12 05:42:13 阅读: 评论:0

飞特族(网络热词)

飞特族 (网络热词) 次浏览 | 2022.06.01 21:06:5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飞特族网络热词

飞特族,网络流行语,所谓“飞特族”,实际上是Freeter的音译,是英文“自由”(free)与德文“工人”(arbeiter)的组合字。Freeter代表的是一种自由,无忧无虑的工作方式。

中文名

飞特族

性质

网络流行语

词语来源

飞特族,意指以正式职员以外(打工、兼职等)的身份,来维持生计的人。

“飞特族”的英文名字叫Freeter,Freeter是一个混合词,来自英语的free(自由、或指自由契约)和德语的arbeiter(德语里意指劳动者,日语里意指非正式的arbeit),指的是那些连续从事兼职工作不满5年的年轻人,英文字尾-er(人),出现于1980年代末期。三者结合而成的和制英语freelance arbeiter(フリーランス・アルバイター),即是自由兼职(打工)者。

中国自认为飞特族的代表,梁璐、李祺出版了《侣行天下》、《边旅行边恋爱》、《路上安家的魂》,从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或许可以从里面找到一些答案。[1]

社会评价

飞特族”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开始有不同的工作价值观,越来越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崇尚自由,他们喜欢随意,喜欢轻松,喜欢新鲜,更喜欢个性。这些喜欢,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同样还体现在职场这个时尚的舞台上。他们可以是外表鲜亮、本质清纯的“邻家女孩”,也可以是衣着简单、内心思虑缤密的职场老手,还可以是看近不看远、每个月把钱花光的“月光族”,更可以是精打细算的小女人。如今,他们又不求长久性的正当职业,只想自由打工,追求自主空间,不希望受“朝九晚五”的工作拘束,他们为生活而挣钱,却从不为挣钱生活着。这一切,都在他们的随性中变换自如,自由的理念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人口数量

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它是当前非常风行的工作方式,根据统计,日本15岁34岁的“飞特族”,从1990年的l83万人,至200l年已增至417万人,可见,在这个年龄层,每9位就有一位是“飞特族”。台湾地区的年轻人哈日成风,约有5l%的大学毕业生成为“飞特族”。

流行趋势

“飞特族”广泛流行于“朝九晚九”的“工作狂”国家日本。据日本官方统计,他们国内的“飞特族”已经接近400万。频繁更换工作是“飞特族”的常态,工作之后的休息才是更精彩的生活内容。在他们看来,工作和上班并不是一码事儿,不同的短期“上班”仅仅是他们赚取生活成本的途径,而与事业无关。在“飞特族”的字典里,“工作”是为下一份好发展而努力,“上班”则是为下一个好假期而赚钱。

“飞特”(Freeter)这个词汇的升温,跟畅销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分不开。作者是日本80后女作家青山七惠,她凭借这部小说拿下了本年度日本文学届的最高奖项“芥川文学奖”。日本评委八票中的六票都投给了这位年轻的作家,他们评价这部作品“有清新亲切的生活细节”,没想到这“细节”在中国也找到了知音——《一个人的好天气》自从9月份在中国出版以来,一直在畅销小说榜上居高不下,年轻读者是热捧的主力。

书中所描写的“飞特族”的生活已经在中国有了影子。因此,自认为“飞特”和向往成为“飞特”的年轻人都成为购买这本书的群体。就像当年自称“SOHO”的人可以自我炫耀一番一样,抱有这样生活态度的人,也终于可以给自己贴上“飞特”的新标签——这是个所有人都在寻找新标签的时代。

族群条件

他们的预言最好并没有让你盲目乐观,开始憧憬自由工作的未来生活。但自由职业者的逐渐增多的确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据中华英才网今年上半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自由职业的职业分布已然不仅仅是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家了,计算机网络、写作翻译、文秘、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企业管理咨询、资本运作、融资代理等新兴自由职业者也都涌现出自由职业的就业方式。所以,不妨为实现自由工作的梦想先攒点本钱:

必须具备“一技之长”。互联网让工作扁平化,如果你的节点不能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你将被另一个自由工作者代替。

有一定的经济头脑。至少要懂得如何计算投入产出比,这有利于你寻找到更有价值的“生意”。

管理能力。你只有一个雇员,就是你自己,管理自己是创造效率的唯一办法。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人际关系的烦恼,同时也需要面对一个人扛的孤单。

懂得维护平衡。不会因为在家工作而导致生活秩序大乱,这违背了自由工作的良好初衷。

丰富的人脉。他们会给你带来生意,或者重返工作的出路。

储蓄精神。备出三个月的生活费,以便在生意淡季时生活无忧,或者在打算辞职游玩的时候心里有底。

集中职业

多数人在公司当白领;多从事IT、广告或是媒体工作,多数人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在北京发现了不少这样的“飞特族”,他们多从事IT、广告、或是媒体工作,多数人在这些行业内已小有名气。有些“飞特”则是自己开店的“小老板”,但开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挣钱旅游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生活实例

在中关村某IT企业做项目主管的Landy就是典型的“飞特族”,刚刚31岁的他,至今已经换过5次工作。他刚刚离开了那家公司。“我在这个公司做得算长了,两年,也攒了不到20万,现在我打算休息半年,拿出一半的钱去旅游,过完春节先去趟日本,然后再去欧洲几个国家转一转。”Landy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几乎一直处于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的工作状态,现在是该放松自己的时候了,“我喜欢到处旅游,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其实,最早辞职出去玩儿的时候,我也没把自己归入什么族,只是因为从小爱旅游,工作累了,想休息一下。”Landy说,他是在刚刚离开的这个公司遇到另一个“飞特族”启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业内还有不少和他有着同样生活状态的人。“启东刚到公司的时候是我的下属,一次聊天时,才发现原来他也刚给自己放了4个月的长假,钱快花光的时候才开始找工作。”

长期以来,人们找工作追求的是职位稳定,环境相对轻松,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君不见,公务员待遇不错,职位稳定,工作环境轻松,所以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人数激增,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找工作是目前社会令人关注的问题,一旦有了工作,人们常常不敢得罪领导,千方百计要保住,唯恐失去。可对于“飞特族”来说,这样的情况却不存在。“飞特族”多数也是大公司或比较有规模的企业或单位的一员,正常工作的时候,和普通的全职上班族状态相同,甚至工作时更加卖力。所不同的是,他们从不担心“丢工作”。往往在某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主动提出离开,甚至为了享受一个“悠长的假期”,不惜得罪老板,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每次找工作都不费劲,支撑这种“自由”的本钱是实力,也就是说有真才实学作为保障。

管小姐毕业于沪上名牌大学,刚毕业,没费周折就被一家大型的外资企业看中,成为正式员工。虽然工作的环境和待遇都不错,但管小姐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中少了些什么。难道这样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就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她的自身价值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她,这样的生活让她厌倦。于是,在工作满5年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各方而的积累,她选择了辞职做起了自由自在的“飞特族”。接下来的这段日子,管小姐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番全新的体验:通过一些朋友介绍,她成为某些报刊的专栏写手,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含金量,她不断地找机会充电,每周保持在三次以上。她希望自己能不断地补充养分,尽量快地吸收最新的信息,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

族群心态

其实所有的“飞特族”最不担心的一件事就是“丢工作”。

他们认为上班不等于工作,他们的“工作”迟迟没有开始

他们是一群30岁以下,不知工作“愁滋味”的优越群体

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休假,只有辞职;没有混混日子,只有速战速决

他们备受争议,也十分被看好

他们实践着大多数人潜意识里的职业理想

从不担心“丢工作”

为了享受一个“悠长假期”,不惜得罪老板

与Soho族和自由工作者们不同,“飞特族”多数是大公司或比较有规模企业或单位的一员,正常工作的时候,和普通的全职上班族状态相同,甚至工作更加卖力。所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在某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主动提出离开,甚至为了享受一个“悠长假期”,不惜得罪老板。当然,支撑他们“自由”的花费也全部是自己挣的。

族群未来

“飞特”最多的日本在对飞特族的调查中发现,“工作自由,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生活”成为大部分人选择“飞特”的首要原因。在对国内的“飞特族”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自由不束缚的工作状态也是吸引年轻人“飞特”的重要原因。对于“自由工作”这一大多数人的共同理想,有许多职业顾问和研究者都提出自己的猜测,在他们看来,自由工作未必不会成为未来职业中的“正规军”。如果自由职业是正途,那“飞特”们则是革命的先锋;如果自由职业是正途,那21世纪便十分美好。

一个“自由人”,可同时兼任几家公司

美国著名的职业顾问威廉·布里奇在《新工作潮》一文中指出:“不久的将来,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每天要工作12小时,而另一半的人将没有工作。”威廉·布里奇预言:未来的公司不需要固定的岗位和固定的员工,而是一个松散的“自由人联合体”,当某个工作程序、某个季节性岗位需要人时,就临时聘用一些专业人才,签订几周或者几个月的劳动合同。当然,作为一个“自由人”,你亦可同时兼任几家公司的工作。

21世纪的工作属于那些“跳蚤”

英国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在《个人与组织的未来》一书中,深刻反思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探究了从传统的在大公司(大象)长期任职到自由个体(跳蚤)的转变过程。他预言,21世纪将是“跳蚤”的天下。“跳蚤”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组合式工作者,另外还包括微型企业和自由代理商等小型的经济个体。“无论你是个人工作者还是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人生是无法预知的。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跟那些大企业协商签订合同,因为跳蚤需要大象。例如我就像是跳蚤,我写书;但是如果没有那些帮我出版的‘大象’的话,那是毫无意义的。”汉迪在采访中说。49岁时,汉迪告别了组织生活,投身“跳蚤”行列,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他曾出任英国技术协会的主席,还主持过BBC电台“今日思想”节目,后来专心于写作和演讲。妻子成为他唯一的工作伙伴。

我们不可能安排一个好主意必须在何出现

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在他的《自由职业者国度》一书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多地由“自由职业者”来组成。这些人是独立职业者、自由撰稿人或者演员、独立承包人、咨询师和数百万个其他种类的个体工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表。据丹尼尔统计,2002年美国已经有3300万个自由代理人或者“脱离组织的”男性和女性,占美国全部劳动力的25%还要多。他指出,这大约是制造业工人数量的两倍,也大约是工会人数的两倍。丹尼尔认为工作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知识,所以把工作时间算在标准化的安排中并不合适。我们不可能安排一个好主意必须在什么时候出现。“正如已故索尼公司的缔造人之一盛田昭夫曾对我们说过的那样,我可以让一个工人早上7点钟来到工厂干活儿。但是,我能告诉一位工程师或者一位研究人员早上7点钟想出个好主意吗?”

飞特形象

飞特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美国硅谷新经济刺激下的产物,永远一身套头毛衣、牛仔裤加阿迪达斯跑鞋。

买保险

为一切脱离单位的风险先买好单。

有长远的规划

先问自己“如果四十岁了还在自由职业怎么办?”

量力而为的心态

如果选择自由职业只是为了拼死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名利,请考虑跨国企业,而不是自由职业。

专家分析

“飞特族”现象,是进步还是倒退?

与全职上班族相比,半休闲式的“飞特族”看起来似乎很吸引人,但也有人对这一现象感到担忧。记者了解到,在日本,政府部门就曾对外宣布,“飞特族”如果放任不管,数十年后,15岁以上的人口中,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会不工作,国家的竞争力也将有所下降。而且,同年的人,在Freeter族与正式员工之间,将出现收入上的鸿沟。

北京社科院人力资源专家林教授分析,“飞特族”做事是为了休息,而不是想要另一份更好的工作,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从事简单职业,随时准备离开;二是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做一个合理的平衡,利用“飞特”带来的时间上的弹性,为自己重新出发做出更好的心理上和实际上的准备。

而“飞特族”自己却不这么看。换了4次工作却仍能晋升“经理级”的王冲说,“一个优秀的‘飞特’,收入完全可以超过全职者。不过也有的飞特族只属于低端低收入阶层。想要做个优秀的‘飞特’,除了有休闲意识,还得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得有明确规划。当然,我认识的钻石级‘飞特’学历最低也是硕士,真才实学是非常必要的保障。”

在两三年甚至一年内就更换一次工作,当然不能让所有的“飞特族”们都像王冲一样出色,记者在采访中也遇到了一个“从不在乎能挣多少钱,够花就行”的“飞特”,他就是Landy口中的启东。记者辗转联系上他的时候,与Landy一起离开公司的他已经关掉了手机,甚至睡觉时会拔掉家里的电话。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他才仅仅做了13个月。“我现在没什么大计划,先在家休息半个月,和女朋友过二人世界。”启东形容自己是个讨厌被人约束的人,很少想到为将来做打算,“我知道很多飞特都比我有出息,不过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谁也不能说谁。”

现在生活越来越多元化

凤舞是个爽朗的宁夏MM(美眉,姑娘),大学毕业已经8年了。2005年5月,为了赶在火车开通之前到西藏旅行,她辞掉了在某著名网站的工作。“在哪儿工作不是一样?”“只要存折上有5位数,就可以出去玩。”凤舞是典型的“飞特族”(Freeter,自由工作者):上一两年班,辞职休假一阵子,玩够了再找工作,赚够钱又“炒”掉老板开始休假。如今,这种国外风行的生活方式在广州也出现了。

有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现在生活越来越多元化,当工作不能使人们感到快乐时,当下的快乐与生存需要断裂,人们就需要一个逐渐调适的过程。年轻人出去玩,调适一下很正常。但如果一直调适不过来,一直觉得自己真正的快乐与工作是断裂的,那么,随着年龄增长,可能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应该提倡把快乐和工作整合在一起,在工作中享受快乐。“飞特族”自己却不这么看,他们说,想要做个优秀的“飞特”,除了有休闲意识,还得明确职业目标,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得有准确规划。“飞特”基本上都有比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圈内也算是小有名气,回来之后找工作大多不会有问题。

“飞特族”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开始有不同的工作价值观,越来越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崇尚自由,他们喜欢随意,喜欢轻松,喜欢新鲜,更喜欢个性。这些喜欢,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同样还体现在职场这个时尚的舞台上。他们可以是外表鲜亮、本质清纯的“邻家女孩”,也可以是衣着简单、内心思虑缤密的职场老手,还可以是看近不看远、每个月把钱花光的“月光族”,更可以是精打细算的小女人。如今,他们又不求长久性的正当职业,只想自由打工,追求自主空间,不希望受“朝九晚五”的工作拘束,他们为生活而挣钱,却从不为挣钱生活着。这一切,都在他们的随性中变换自如,自由的理念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飞特族”增加

援引总务省统计报告报道,靠打零工为生的日本“飞特族”(freeter)人数2009年出现6年来首次增长,达到178万。其中有81万名男性,比前年增加5万;女性97万,增加3万。

按照日本政府定义,“飞特族”指除学生和已婚女性之外,年龄从15岁至34岁、靠兼职和打零工为生的人。

厚生劳动省统计,截至今年1月底,希望就业的应届高中和大学毕业生中,大约20%未能找到工作。

总务省2002年开始统计“飞特族”人数。2003年人数最高,为217万人,此后逐年减少。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9:2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59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飞特族(网络热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飞特族(网络热词).pdf

标签:飞特   网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