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分布于额济纳河以东、宗乃山和雅布赖山以西、拐子湖以南的地区。总面积为4.71万平方公里,在阿右旗境内的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峰相对高度在300--500米之间,以其奇特的造型和高陡而著称。沙壑、沙峭、沙峰随处可见,气势尤为壮观。
中文名巴丹吉林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面积4.71万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温带干旱和极干旱气候
海拔高度1200--1700米之间
沙峰相对高度在300--500米之间
湖泊个数113处
巴丹吉林五绝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
风景巴丹吉林沙漠中分布大小湖泊,而每一个湖泊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湖边四周的沙山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奇特造型。沙山坡度大,爬上沙顶顺坡向下滑行,就可以滑入湖水之中,并能听到沙山发出的飞机轰鸣般的声响。
无风之日,从沙山顶上观看,可以清楚地观赏到湖中游动的鱼群和沙山倒影。最为奇特的是咸湖中竟有清泉涌出,泉水甘甜而湖水涩苦;有的咸水湖中有礁石兀出,不足3平方米的礁石上有100多个泉眼涌出。
清澈、甘甜的淡水湖不仅养育着鲤鱼、草鱼、白鲢鱼、鲫鱼、武昌鱼等鱼类,而且还能引来野鸡、天鹅等十余种鸟禽。无论是咸水湖还是淡水湖,凡有水的湖泊,周围芦苇丛生、红柳茂盛,湖中碧波荡漾、水鸟嬉戏、鱼翔浅底,确有“漠北江南”之奇景。有一个奇湖名叫古潼京。
固日班吉林,清朝末年有人发现过此湖,3个小湖成鼎形,而后人又极少看到。六十年代,地质工作者从飞机上看到过此湖,投下标旗,但经过几个月寻找,只找到两面旗标,而此湖未能找到。如今这一神奇的湖名如神话般地广为流传在民间,此谜至今尚未解开。
鸣沙王国在1995年8月,惘野町中日合作鸣沙学术调查团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察后认为,巴丹吉林沙丘所发出的声音,类似直升轰炸机的声响,又酷似雷声,沉闷而深远,25公里处可清楚听见。
与美国鸣沙、甘肃敦煌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鸣沙相比,沙丘高、污染少、保护好、面积大,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为“世界鸣沙王国”。除此之外,还有沙漠深处的古庙--巴丹吉林庙。
此庙建于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据说,在建庙过程中,从银川、武威、张掖等地雇用木匠、画匠、泥匠,从雅布赖山拉运基石,从新疆驮运栋梁,从几十里路外用骆驼拉砖运物而建造。
当时取藏语名为“噶勒丹彭茨克拉布吉林”,庙宇分上下两层楼阁式建筑,占地面积达273.7平方米。令人兴奋的是,在“文革”中,由于其地处大漠而免遭破坏,现此庙成为阿拉善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寺庙。此庙四周,有湖水包围,庄重而别致,素称“沙漠中的故宫”。
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相对高度最突出、湖泊最多、鸣沙声最大的沙漠,因此它所形成的景观和风格也最为独特。沙山、鸣沙、湖泊、绿草、鸟禽、古庙、蓝天,还有骆驼,这一切溶为一体,是一个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罕见的沙漠自然风景区。
在这浩瀚的沙漠之中,既有神秘奇特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那100多个湖泊中,大多为咸水湖。因地形和地理条件的差异,这些湖中储藏着丰富的钠盐、钾盐、硼、芒硝和天然碱等矿产资源。还有俗称“药中之王”的甘草和盛名于世界的“沙漠人参”--苁蓉等十余种名贵药材。
旅游业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也逐渐开始转变,旅游爱好者越来越多,旅游业方兴未艾,旅游方向开如由城市、公园、名胜古迹、甸山名水向奇、特、新、险方向发展;欣赏思维也从青水秀向苍凉粗犷方面转变。
在巴丹吉林这样神秘奇特的自然风景区,以开发旅游业为导向,逐步开发和利用各种地下资源以及种植、养植业,走多种经营的路子,具有广阔的前景。从1996年阿右旗落莎日台苏木格盟民族事务局开发巴丹吉林旅游第一村、第二村以来,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省市的一些科学家、探险家、旅游爱好者等多次来考察和旅游观光。这已说明,巴丹吉林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喜爱。
美好前景2003年,全盟召开旅游工作会议,明确了旅游业在我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开发巴丹吉林旅游业,对宣传巴丹吉林、开发巴丹吉林、治理巴丹吉林以及提高我盟知名度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地理位置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右旗境内3.5万平方公里,东西最长270公里,南北最宽24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沙漠,我国第二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五绝著称。整个景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100—1600多米,沙峰相对高度在200—500米之间,其中高大沙山占总面积的61%。
在沙漠腹地,呈规律排列的巨大复合型沙丘连绵不绝,沙涛起伏,宛如卷起的巨浪,气势蔚为壮观。
沙山顶端,蜿蜒曲折如刀刃,沙壑纵横,沙壁如峭。最高沙峰必鲁图峰,海拔高度1611.09米,相对高度500余米,堪称“世界沙漠珠峰”。[1]
地形地貌沙丘和沙山上长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枣、籽蒿、霸王、麻黄为主;东部主要为籽蒿和沙竹,沙拐枣、麻黄、霸王已逐渐减少。高大沙山间的低地有144个内陆小湖,主要分布在沙漠的东南部。由于蒸发强烈,湖泊积聚大量盐分,湖水大多不能饮用或灌溉。东南部一些湖泊的边缘生长芦苇、芨芨草等,可供牧业利用。某些湖盆边缘仍有淡水泉出露,可饮用,为今后治理沙漠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地块,地貌形态缓和,主要为剥蚀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沉积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
在沙漠范围内,除东、南、北部有小面积的准平原化基岩和残丘外,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其中流动沙丘占83%。
西部边缘的古鲁乃湖、北部的拐子湖、东部的库乃头庙附近有以梭梭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沙丘高大密集,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总面积的61%,高度多在200~300米,最高可达500米,有叠置沙丘的复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及无明显叠置沙丘的巨大沙山等3种形式,单纯的沙丘链所占面积较小。
仅在沙漠的东南部,沙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俗称海子),约有144个,面积一般为1~1.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可达6.2米。多为咸水,不能饮用。湖周植物生长茂密,多为湿生、盐生等类型,常以湖水为中心与周围沙丘呈同心圆状分布,接近沙丘的地段出现以沙生植物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堆。海子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
气候特征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均温7~8℃,绝对最高温37~41℃,绝对最低温-37~-30℃,沙面温度达70~80℃。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主要为西北风。
沙丘上植物较少。仅于沙丘下部或丘间低地生长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主要生长有沙拐枣、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柽柳、沙葱等,盖度多在5%左右,在沙山与湖泊间常出现有白刺沙堆。
居民情况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全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
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物种资源巴丹吉林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相对高度200~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
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有113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淡水湖12个,总水面4.9万亩,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
沙漠东部和西南边沿,茫茫戈壁一望无际,形状怪异的风化石林、风蚀蘑菇石、蜂窝石、风蚀石柱、大峡谷等地貌令人叹为观止。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在巴丹吉林沙漠内,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错分布,并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沙漠总面积的83%,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中部是高度约为200-300米的复合型沙山,形态复杂,高大密集,最高的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高度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巴丹吉林沙漠属于温带干旱和极干旱气候区,气候极为干旱,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6-8月份,年降水量仅40-80毫米,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40-80倍,光照强烈,是内蒙古自治区光照最充足、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夏季高温酷热,最高温度可达38-43℃,地表温度则更高,冬、春季大风强劲,是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一年中大风天数可达60天之多。
虽然气候极为干旱,却不是人们的想象的那样没有一滴水,巴丹吉林沙漠内有着许多的湖泊。据统计,在沙漠之中、沙丘之间,分布有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下的沙漠湖泊140多个,多以咸水湖为主,这些湖泊最深的可达水深6米以上,在沙漠的西部和北部,还有两个较大的湖盆,西部南北走向的古鲁乃湖约180公里长,10公里宽,北部的拐子湖东西走向,约100公里长,6公里宽,湖滨地带水分涵养较好。此外,在沙漠中还有多处泉水涌出,水质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饮用。
在广阔的沙漠之中,除了漫漫的黄沙,星星点点的湖水,还有美丽的绿色,为沙漠平添了几分生命的痕迹。在沙丘的背风处,在沙丘的底部、湖岸边、泉水旁,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湖岸边的芦苇、芨芨草等植物可供造纸,梭梭、柠条、霸王、籽蒿、胡杨、骆驼刺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树种,也是沙漠中动物的食物。沙葱是美味的菜蔬,莎草、莎米的果实可做面粉的替代品,沙枣的果实含有大量淀粉,可供多种用途,沙棘、白刺的果实富含维生素,可提取果汁、酿酒等。
在沙漠之中还有多种药用植物,锁阳寄生在白刺身上,是珍贵的中药材,而肉苁蓉更有着“沙漠人参”的美称。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之中,除了绿色的植物生命外,还活跃着许许多多的沙漠动物,它们已经习惯了那里的酷热、严寒与缺水,甚至身体的颜色也变得与沙漠相近,它们是沙漠中另一道流动的风景。
遗址考察2008年10月11日,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阿拉善右旗文管所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继2007年之后,第二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已新发现遗址点26处,其中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必鲁图遗址是此次发现的最大的遗址。
26个遗址点均分布于沙漠内湖泊附近,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遗址点表面散落着大量的石器和陶片。石器有细石叶、石核等,以燧石和玛瑙石为主,制作精美;陶片有夹砂红褐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等,另外还有不少彩陶片,以红地黑彩网格纹为主。
专家分析,这些遗物年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青铜时代,尤其是彩陶与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片面貌相似,年代应在同一时期。此外,考古人员还在这些遗址点上采集到属于西夏、元时期的部分瓷片,进一步说明这些遗址延续时间较长。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文物工作者近日在中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发现6处古代遗址,据鉴定,这些遗址已有近5000年历史。
2013年,在巴丹吉林沙漠新发现6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阿拉善右旗文管所根据牧民提供的线索,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专项调查。文物部门对周边5个湖泊进行了调查,新发现古代遗址6处、采集文物标本400余件。
经鉴定,这些遗址产生的年代大约为45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它们多分布在沙漠中的湖泊周围,在遗址地表散落有大量石器和陶片,其中,石器有细石叶、石核、石磨棒等,陶片有仰韶时期的彩陶、夹砂红陶,青铜时代的夹砂红褐陶。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目前整个沙漠内人烟稀少,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在巴丹吉林沙漠中不断发现古代人类居住遗址。这表明,如今人迹罕至的巴丹吉林沙漠在约5000年前有大量人类活动。[2]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8:5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57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巴丹吉林(国家4A级景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巴丹吉林(国家4A级景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