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一中(陕西省级重点中学)

更新时间:2025-02-24 02:10:29 阅读: 评论:0

铜川市一中(陕西省级重点中学)

铜川市一中 (陕西省级重点中学) 次浏览 | 2022.10.14 18:52:3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铜川市一中陕西省级重点中学

铜川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67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现有教学班41个,在校生2700余名,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32人,有以全国十杰教师赵文忠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劳模4人,10余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教学能手。

中文名

铜川市第一中学

所属地区

陕西 铜川

校 训

重德厚学,臻于至善

主要奖项

陕西省文明校园

类 别

公立中学

邮 编

727000

联系方式

地 址: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水道巷5

邮 编:727007

校风:踏实、细致、刻苦、勤奋

学校简介

铜川市第一中学

铜川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67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现有教学班41个,在校生2700余名,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32人,有以全国十杰教师赵文忠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劳模4人,10余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教学能手。

学校占地面积43000平方米,近万平方米的新建学生公寓可为远道学子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120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成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有教学楼2幢,实验楼1幢,图书楼1幢,科研楼1幢,教师单元住宅楼5幢120套,单身宿舍40间,有计算机室、阶梯教室、电教师、语音室等教学设施。

近十年来,学校分别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03年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取得成绩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队伍、科学的管理方法、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铜川市第一中学成为全市学风最浓、升学率最高的重点高中。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工发扬“大胆开拓,团结拼搏,埋头苦干,奋发争先”的铜川精神,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中心,全面育人,创办特色”的办学方针,制定实施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教育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高考上省线人数年平均增长率为40%以上,2000年上省线人数突破480名大关,奥林匹克竞赛成绩、科技活动获奖成果名列全省中小学前茅。学校分别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中小学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陕西省先进团委”等荣誉称号。陕西省副省长陈宗兴视察铜川教育时高兴地说“铜川一中是一所不错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要把他们的经验推广到别的学校,争取多出人才”。

近年来,该校有300余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名牌大学。04高考中,该校包揽了铜川市文、理、外三科状元,学生张筱玥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全省外语类第一名的好成绩。100余名学生在全国数、理、化、生物竞赛中获奖,其中获一等奖16个。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他们有52件学生作品获全国奖励,8件获国家发明奖,310件作品获省级奖励。

学校也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王建信校长也被授予“陕西省职工跨世纪立功竞赛标兵”、“铜川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

新校区

为了促进铜川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铜川市一中已经在铜川市新区建设好一中分校,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教学理念

如今,“踏实、细致、刻苦、勤奋”八字已成为铜川市一中广大学生的行为标准,“今天我以学校为光荣,明天学校以我为骄傲”已成为该校学子们的共识。相信铜川市一中的前景无比广阔,铜川市一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灿烂。

招生引质疑

学校招生一般是按照学区划分来进行,但近日在铜川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招生却要看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此举引起许多群众的不解和质疑。

“给娃报名要看大人工作证”

20日,铜川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开始报名,市民李先生一大早就来到该校为孩子报名。学校大门内侧摆放着一张桌子,旁边坐着两名工作人员。李先生兴冲冲地拿出户口簿,交给两名工作人员。两人看了看户口簿后,请李先生出示工作证。“给孩子报名上学,看大人工作证干啥?”他问。两人告诉他:“此次招生只招市委、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子女。”“为什么?”李先生一下子蒙了。“学校有规定!”一工作人员说。很快,这名工作人员从抽屉里拿出一页纸,“这上面的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孩子才可报名!”

记者在“报名处”也见到了那页纸。上面罗列了一堆密密麻麻的单位名称: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政府办、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为什么不招别的学生?”记者问。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们新校区主要解决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今年只开4个班,资源有限!”

铜川教育局“正设法纠正”

孩子被拒绝入学之后,李先生有些生气:“公立学校应该是公共资源,怎么能专为公务人员享用?”

此后,还有多名带孩子来报名的家长都被拒之门外。于是一些家长愤然离开,另一些家长将此事反映到铜川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20日上午,基础教育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只要是学区内的学生就可免试进校读书,学校不得考试,也不得设置门槛。“新区有好几所初中,只要家在新区的学生在任何一所学校就读都符合规定。之所以有这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市一中,是因为该校教学质量较高v家长遂产生了择校心理。”接到群众反映情况后,该科已与市一中校长王斌取得联系,得知确实是“教育资源有限”导致。“我们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秩序。此问题出现后,我们将重新划定学区,并设法纠正这种不合理现象。”[1]

之后记者前往市一中,但工作人员说校长不在。记者连续拨打了王斌校长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

《华商报》报道

如果各个学校的师资、办学条件都差不多,公众自然不必再为择校难而大挠其头;反之,一些资源较好的学校难免产生"择家长"的冲动。

《华商报》报道,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招生要看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只招收公务员子女,引起许多群众的不解和质疑。招生工作人员称,新校区主要解决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子女就读难的问题,只开四个班,资源有限。

一项关于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表明:在31个省市区中,公众满意度高于50%的仅有4个。群众最集中的意见之一,就是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地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别在不断扩大。如果说地域、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只能让人叹息的话,同一个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由此导致的“择校”现象,则更让人产生切肤之痛。

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盟盟员、全国政协委员柏均和曾尖锐地指出,“择校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出现了绝不应有的‘精英’与‘平民’的划分,如果优质资源只是为少数人服务,那么,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公正性何在!”毫无疑问,铜川市第一中学的做法再一次佐证了这种判断。

其实,一些学校热衷于招收公务员子女的意图并不难理解——公务员拥有普通人所没有的公权力,尽可能多地招收他们的子女,有助于为学校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利益。何况,如果学校因此打上“贵族学校”或“机关子弟学校”的烙印,以后的择校收费标准势必水涨船高,自然能够带给学校更多的好处,如此一举两得之策,何乐而不为呢?

此事被媒体曝光后,铜川市教育局称,正在设法纠正这种不合理现象。相信这种招生政策会有所改变,但是否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依旧不容乐观。实际上,在某些地方,一些优质学校奉行着类似的招生政策,铜川市第一中学只不过是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将这种“潜规则”大白于天下罢了。如果铜川市第一中学也学会像其他学校一样“只做不说”,公众又能怎么样呢?

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最主要的功能是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其本身并不具备竞争、筛选的功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升初”考试虽然取消了,但针对家长的“考试”反而还有愈演愈烈之嫌——一些学校从“验证家长职业”到“考查家长收入”,哪一项不是为了筛选学生?

显然,终止此类乱象的关键在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如果各个学校的师资、办学条件都差不多,这对孩子来说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公平。[2]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8:3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5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铜川市一中(陕西省级重点中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铜川市一中(陕西省级重点中学).pdf

标签:铜川市   陕西   省级重点   中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