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古称延州、肤施、高奴,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简称“延”,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延安是红军长征的终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故被视为“革命圣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中文名延安
外文名Yan`an City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
地理位置黄土高原
面积37029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宝塔区、延川县、子长县等
政府驻地宝塔区宝塔山街道
气候条件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著名景点宝塔山、黄河、枣园
机场延安二十里堡机场
火车站延安站、延安南站、延安北站
车牌代码陕J
别称肤施、高奴、延州、延
人口215.08万人
GDP1266.39亿元(2017年)
人均GDP56214元人民币(2017年)
地域名人刘志丹;谢子长;貂蝉
地方特产狗头枣、洛川苹果、黄米
电话区码0911
邮编区码716000
行政类别地级市
地方方言晋语-延安话
邮编区码716000
地方方言晋语-延安话
地方特产狗头枣、洛川苹果、黄米
简介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好条件。除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称县,1972年,再设市至今,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为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有历史文物保护景点848处,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个,石窟寺14处,有建于唐代的宝塔等12处古建筑,有革命旧址6处。
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年接待中外游客70万人次。近年来,大力开发旅游业,恢复了摘星楼、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处景点,“天然公园”万花山新增200亩牡丹,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四山”森林覆盖率达55.4%,被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
延安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方面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陵、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等。
延安还是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如: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共中央旧址凤凰山;以及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地。
延安属暖温带半干早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5.2、最低温度-21.4°C,7月平均气温24.1°C、最高气温38.3°C。年降水量约500米,大部分集中在夏季。[1]
地理信息延安,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中南部北连榆林地区,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面积:总面积37029平方千米。
人口: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15.0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4.38万人,增长2.08%。全年出生人口为20499人,死亡5970人。出生率为9.59‰,死亡率4.4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6‰。
行政区划:现辖宝塔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县、子长县、延川县、延长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共一区十二县。
历史沿革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约在公元前13世纪,延安属独立的方国鬼方之域。商帝武丁曾发动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这是迄今所知延安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黄龙人”生息。
春秋时,延安是白狄部族所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游牧兼狩猎的少数部族。晋公子重耳曾流亡白狄12年,即居住于延安一带。
战国,延安大部属魏国。《史记·秦本纪》载:“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又称,秦惠文王七年(前300年)。秦帅公孙不大败魏军于雕阴(今富县与甘泉交界处),斩首8万余,俘魏将龙贾;秦文王八年,魏纳河西地予秦;十年,魏纳上郡15县(今陕北宜川、延安一带)予秦。延安始属秦。
秦汉时,延安属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市南)。秦昭王时期,秦在延安一带置高奴县,县治在今延安城东尹家沟。这是延安筑城之始,其城垣至今犹存。秦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统兵30万北击匈奴,后又监修长城和秦直道。汉武帝时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陕北等地农业经济空前发展,被誉为“新秦中”(意为富庶如关中)。汉虞诩《奏复三郡疏》有“水草丰美,上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描述。
三国,延安为羌胡所据。
东晋义熙三年(407),匈奴铁弗部赫建立大夏国。其在延安城东修筑丰林城(今宝塔区李家渠镇周家湾村)。宋代沈括曾考察该城,谓之坚密如石,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利于战守,赞叹“赫连之城,深为可法也”。
西魏,设东夏州,领遍城郡、朔方郡、定阳郡、上郡;设北华州,领中部郡、敷城郡。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置总管府,开皇中,府废统县十一,户五万三千九百三十九。肤施大业三年置及置延安郡,有丰林山丰林后置魏,曰广武及遍城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为丰林,大业初又并沃野县入焉魏平后魏置,并立朔方郡,后周废郡,并朔方、和政二县入焉金明有治官,有清水临真有西魏神木郡、真川县,后周废郡,大业初真川入焉延川西魏置,曰文安及置文安郡,开皇初,郡废,改县为延川延安西魏置,又置义乡县,大业中,废义乡入焉因城后魏置,后周废,寻又置义川西魏置汾州、义川郡,后改州为丹州;
后周改县为丹阳,开皇初,郡废,改县曰义川,又废乐川郡入;大业初,州废,又拔云岩县入焉汾川旧曰安平,后周改曰汾川,大业初,废门山县入焉咸宁旧曰永宁,西魏改为太平,开皇中改为咸宁。”另记载,大业二年延安南部设富城郡,后改为上郡,统县五(洛交、内部、三川、富城、洛川)。
唐武德元年(618)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川三县,管南平、北武、东夏三州;改上郡为富州,领洛交、洛川、三川、伏陆、内部、富城六县。
宋代,属永兴军路,设延州、富州、丹州、坊州。这一时期,宋与西夏战事频繁,宋代名臣庞籍、范雍、韩琦、范仲淹等在此御敌。宋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为延安府。
金置彰武军部管府。金夏在保安军(今志丹)置榷场互市。
元置延安路。
明改设延安府。明末陕北农民爆发大起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领袖纵横延安南北。
清仍设延安府,顺治年间领三州(富州、绥德州、葭州)16县(肤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长、清涧、洛川、中部、宜君、米脂、吴堡、神木、府谷)。
雍正年间,三州归省直隶,府领8县(肤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长)。乾隆年间,又增领定边、靖边二县。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军和西捻军张宗禹在延安境内反清,左宗棠率湘军入境剿抚。最后一支捻军武装袁大魁部在永宁山被镇压,捻军运动在中国最后失败。清末,清政府设延长石油官厂,在延长县钻成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
民国2年(1913),本境属榆林道。民国17年(1928),撤道,各县由省直辖。民国24年(1935),9月,延安南北各县分属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1944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洛川,初领洛川、甘泉、宜川、富县、中部、宜君、6县,后领洛川、黄陵(1944年由中部县改称)3县及黄龙设治局。1948年3月~4月,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第三行政督察区所辖各县。
1926年初,李象九、谢子长等创建中共宜川军队第一、第二特别支部;春夏,陕西省立第四中学(延安)建立中共延安特别支部。是为延安最早的中共地方组织。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等在延安境内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陕甘边和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称陕甘省和陕北省。1935年中共中央长征到达吴起镇。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隶于边区政府。
1942年始置吴旗县,属三边分区。同年11月,设延属分区,1月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市及延安、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延川、延长、固临10县(市)。1948年1月,陕甘宁边区设黄龙分区,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等10县;次年2月,增辖富县。1949年5月,撤延属分区,设陕北行政区,卫北行政公署驻延安,辖榆林、三边绥德、黄龙4个分区及延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甘泉7个直属县。
1950年5月,撤销陕北行政公署,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延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陵、宜君、黄龙12县。同年10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1955年5月,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1956年10月,延川、子长划归延安专区。1964年,富县改称富县。1968年8月18日,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次年9月,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
1970年延安县析置延安城区(县级),1972年,延安城区改称延安市。全区辖1市14县。1975年8月,延安县省入延安市。1978年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延安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83年10月,宜君县划归铜川市。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延安市,原延安市(县级)改称宝塔区,延安市辖1区12县。2005年10月17日民政部民函278号批复:延安市吴旗县更名为吴起县。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延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04号):同意撤销安塞县,设立延安市安塞区。
人口民族人口
截至2016年末,延安市常住人口225.28万人,城镇化率59.09%;人口自增率4.62‰,出生率10.77‰,死亡率6.15‰。
民族构成
延安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侗族、苗族、壮族、彝族、藏族、土族、白族、羌族、瑶族、畲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东乡族、仡佬族、维吾尔族等27个民族。
自然资源延安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全市土地总面积5556万亩,人均29亩,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在广袤黄土的深处,蕴藏了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4.3亿吨,煤炭储量71亿吨,天然气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万吨,为延安工业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
历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轩辕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雄奇壮美的壶口瀑布,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北宋时期开凿的清凉山万佛洞和钟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历时千年开凿的钟山石窟,专家们称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
举世闻名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旧址,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这一孔孔土窑洞、石窑洞和低矮瓦房,曾是指挥千军马的司令部。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陕北大秧歌,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经济状况
抗日战争时期,在毛泽东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下,延安就办起了许多工厂。现在,延安已成为具有钢铁、煤炭、石油、机械、电力、电子、刃具、华工、水泥、陶瓷、防止、塑料、玻璃、卷烟、工艺美术等工业的新兴城市。
现有耕地182万亩。粮食作物以谷子、糜子、小麦和玉米为主,高粱、薯类、豆类等次之。经济作物有小麻、油菜、烤烟等。基本为一年一熟。建成中小型水库11座,蓄水2,53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
有天然稍林173万亩,人造林51万亩,主要分布在延河以南的地区。优势树种为辽东栎、山杨、桦、侧柏、油松、水桐等。经济林木有苹果、核桃、红枣、桑、木瓜等。中草药资源180余种,以甘草、五加皮、桃仁和杏仁等产量较大,可支援外地。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5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一;财政收入148.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37亿元,人均财力居全省第一;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500元。
交通介绍公路四通八达,北通包头,南达西安,东连山西,西接宁夏、甘肃,还有至延长、宜川等各县及市内各乡的支线多条。民航与北京、西安、榆林相通。西(安)延(安)铁路即将通车。
航空
延安机场位于延安市区东二十里铺。主要为来往西安的飞机,北京也有一班往延安的飞机。飞机进出陕北当然可以免却颠簸之苦,也能获得从空中俯瞰黄土高原的机会,可是却少了对陕北这种地形最切身的体验。每周四有从延安到北京的往返航班;每周二、四、五、日有到西安的航班。
铁路
目前进出陕北的铁路正式营运的只有西安—延安,西安—韩城,北京经石家庄、平遥到韩城、包头—神木这几条线,也只有西安—延安和北京—韩城线上走的旅客多一些。
公路
汽车是进出陕北最主要方式。
从东边的山西可以经韩城、壶口、吴堡、府谷进入陕西。
若从山西由府谷进入榆林,这条路在山西境内的路况很不好,经常会因修路而绕远。另一条从山西由吴堡进入榆林绥德,这条路是北京、河北、山西由公路进入陕北的主要道路,也是九曲十八弯,但好处是车辆班次较多。
从南边,由西安北行,这是主流路线,车次比较多,而且从西安到延安的黄陵,都通了高速。
革命旧址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此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
杨家岭革命旧址
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枣园革命旧址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王家坪革命旧址
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中央军王家坪革命旧址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南泥湾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鲁迅艺术文学旧址
是当时延安惟一的地道的西式建筑。“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1940年,毛泽东题写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吴旗镇革命旧址
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旗(当时称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从而胜利地结束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瓦窑堡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1935年11月7日~1936年6月21日为中共中央驻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和策略,史称“瓦窑堡会议”。
保安革命旧址
保安革命旧址,位于志丹县城北炮楼山麓,1936年7月3日至1937年1月13日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36年4月民族英雄刘志丹东征牺牲后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
洛川会议旧址
日军进攻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洛川会议后,红军执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边界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王家湾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市安塞县王家湾乡王家湾村。毛泽东在撰写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和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等文章。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位于延安市城内南关街。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一施政纲领”。
延安革命纪念馆
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近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片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
坐落于延安城东海拔1050米的清凉山上,隔延河与嘉岭山、凤凰山相望,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出版专业纪念馆,1986年10月建成开馆。
延安南区合作社纪念馆
南区合作社在为发展边区经济、解决延安人民生活供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柳林村仍保留南区合作社16孔石窑洞和1座砖木结构的5开间两层小楼。石窑是办公用房,小楼为营业楼。
“四、八”烈士陵园
1946年4月8日,参加重庆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乘坐美式运输机由重庆飞返延安。因云雾蔽日,飞机迷失方向,误撞山西兴县黑茶山,包括4名美军机组人员在内的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民族英雄刘志丹烈士陵园
刘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后改为志丹),志丹县(旧称保安县)金鼎镇芦子沟村人。1903年10月4日出生,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民族英雄谢子长烈士陵园
谢子长,名德元,字子长,子长县(旧称安定县)李家岔镇枣树坪人,生于1897年1月。为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创始人之一。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瓦子街乡政府所在地,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著名的瓦子街战役中我军阵亡的革命英烈而修建的。
湫燕山周恩来遇险地
周恩来乘车从延安出发,前往西安准备同蒋介石会晤,并继续同国民党谈判,在途经湫燕山时,遭到土匪李清伍等一百多人的袭击。战斗中,陈友才、陈国桥等十余人壮烈牺牲,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等脱险返回延安。
特产名贵杂豆
延安产豆,种类繁多,色泽艳丽,颗粒丰润,品质极佳,营养丰富,为当地出口产品,全市年种植面积4万公顷,产量数十万吨。主要品种有红小豆、双青豆、绿豆、豇豆、豌豆、芸豆、扁豆等。以双青豆为例,色泽青绿、碧如翡翠,富含蛋白质(40%以上)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用途广泛,药食兼备,可煮熟食用,亦可生成豆芽或加工成豆制副食品,是延安主要出口创汇农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延安杂豆在各旅游景区购物点、市区各大超市、旅游纪念品商店均售。一般价格为15元/袋延安小米,延安小米亦称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延安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这里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因而盛产谷子,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黄灿灿、香喷喷的小米。延安小米曾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1935年党中央、毛主席长征到达陕北,小米滋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军队的飞机和大炮,从此,延安小米传遍全中国。
延安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质含量达1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小米可蒸、可煮,熬成粥,黄香柔滑、粘糊性强、回味悠长,喝之满口泛香,可滋阴补虚,民间有“养人”之说,是老幼、孕妇最喜益的食品。近年来,经过科学改良的“延安香米”更是米中佳品,袋装延安香米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供不应求。延安杂豆在各旅游景区购物点、市区各大超市、旅游纪念品商店均售。
延安红枣
延安红枣,盛名己久,尤其延川县的红枣,更负盛名。延川县东傍黄河,属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受黄河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是大枣的理想适生区,已有300多年的栽植历史。该县所产团枣、条枣、狗头枣果实个大、肉厚味甜,为优良优质干鲜品种。
所产脆枣,又名吊牙枣,果实大、皮薄色红,肉白细脆,味甜如蜜,是特佳生食品种,尤为女士和儿童喜食。1982年,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访问西安,品尝该枣后赞不绝口,随即向朝鲜引进该县优质枣树苗300株。目前该县共有枣园面积8000公顷,总产二千余吨,称为“红枣之乡”。当地加工的“宝塔牌”红枣酱、金丝蜜枣、醉枣等产品屡获大奖,已成为外地游客爱不释手的风味食品。
延安酥梨
延安酥梨,色泽金亮,果面清雅洁净,皮薄、质细、多汁、味甜,食之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有保健功效。“生者能清六腑之热,熟者能滋五脏之阴”,可以润肺清心,消痰止咳,清热解毒,是人们喜食水果之一。全市种植4万余亩,现年产量约万吨,惟延长和宜川两县种植面积较广。
从宜川县城至壶口瀑布景区沿线,梨园成片成林,春天梨花飘香,秋天果实累累,游客可入园边吃边购,随心所欲,乐之陶陶,又成一景。除酥梨外,延长县又有“三宝”之一——斤梨,《陕西果树志》载:“果实大,椭圆形,纵径9.2厘米,横径8.1厘米,平均重470克,最大者可达665克。果成熟后金黄色,皮厚、精糙,有明显凸出的棕色大果点”。斤梨单果重约一斤,因此得名。其果肉纯白,味甜多汁,含糖量高,产量高,耐贮藏,易运输,是当地特有的传统名优果品,也是游客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山珍野味出林海。
延安紫砂陶瓷工艺
延安富储紫砂土矿,其矿藏厚度大、易开采、品位高,现已勘测的储量就达5000多万吨。延安紫砂土具有化学成分稳定、粒度细、可塑性高、烧结温度低、烧结范围宽等特点,经检测,内含钾、钠、铁、钙、硒及麦饭石等16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绝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
延安紫砂加工工艺始于1942年,后又引进宜兴等地的加工工艺,现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紫砂陶瓷工艺品生产基地。其主要产品有高档茶具、咖啡具、烟具、酒具、文具、电火锅、花瓶、花盆、挂盘、餐具及各种工艺纪念品,年生产量达2000万件以上。延安新华陶瓷厂生产的紫砂茶具久负盛名,造型典雅、耐高温、吸水性能好,无渗漏。泡茶隔夜不馊,可直接置于炉火上烧开,既不夺香,又无熟汤味,使茶香更醇郁。久用可使人多吸收有益于健康的微量元素。
可防人体面部衰老、色素沉斑、心肌梗塞、胆结石等,还可以防癌、抗癌,是理想的高级保健品。其茶具造型多样、设计精巧、精工雕饰,壶身杯体上,诗句、书法、绘画,清丽文雅,令人爱不释手,是旅游纪念和馈赠亲朋的佳品。其产品曾先后荣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陕西省优质产品奖、首届中国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8:3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56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延安市(陕西省地级城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延安市(陕西省地级城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