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是由于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
中文名旱灾
外文名drought
旱灾等级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旱灾危害晚、弱、乱、慢
原因降雨量不足
简介2010年春西南五省遭遇旱灾。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
旱灾在世界范围内有普遍性,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次旱灾,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些国家发生的大旱,80年代初期,遍及34个国家,近一亿人口遭受饥饿的威胁。
中国旱灾历史中国旱灾频繁,旱灾记载见于历代史书、地方志、宫廷档案、碑文、刻记以及其它文物史料中。公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1056次。16世纪至19世纪,受旱范围在200个县以上的大旱,发生于1640年、1671年、1679年、1721年、1785年、1835年,1856年及1877年。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据记载,“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个省535个县遭旱灾;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1950年到1986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亿亩,成灾1.1亿亩。干旱严重的1959年、1960年、1961年、1972午、1978年和1986年全国受旱面积都超过4.5亿亩,且成灾面积超过l.5亿亩。1972年北方大范围少雨,春夏连旱,灾情严重,南方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国内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2亿亩。1978年全国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一些省份1月~10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少30%~70%,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严重,全国受旱面积6亿亩,成灾面积2.7亿亩,是有统计资料以来的最高值。
易旱地区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
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去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防旱抗旱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1949年以来,中国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发展排灌事业,提高了抗旱能力。至1987年底,排灌机械保有量593.5万台、6242.2万kw,配套机电井243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7.2亿亩。1978年虽遭特大干旱,由于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作用,通过引、提、蓄等多种措施,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仍保证了当年农业生产。中国人民积累起来的蓄水保墒、抗旱耕作措施,在战胜干旱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全中国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还较低,旱灾威胁依然存在,抗旱任务仍很艰巨。
旱灾历史已列入“世界100灾难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饥荒、1898年的印度大饥荒和1873年的中国大饥荒都是因为干旱缺水造成的,千百万人死于非命。全世界本世纪内发生的“十大灾害”中,洪灾榜上无名,地震有3次,台风和风暴潮各一次,而旱灾却高居首位,有5次,它们是: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逃者40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30多万人。
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15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无水浇灌庄稼,粮食歉收,造成严重饥荒,死亡350万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2500万人,逃荒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以上。仅撒哈拉地区死亡人数就超过150万。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灾中,中国占有3次,均发生在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旱灾,并被纳入近50年来中国“十大灾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
第二次是1978—1983年,中国连续6年大旱。累计受旱面积近20亿亩,成灾面积9.32亿亩。持续时间长,损失惨重,北方是主要受灾区。
回顾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干旱不仅导致恐龙灭绝,使生物界几度濒临毁灭,而且也曾使人类文明的发展遭受过许多挫折:
古希腊伟大文化的中心——位于雅典西南100公里,历经几世纪繁荣文明的迈锡尼(Mycenae)古,于耶稣诞生前1200年前后,因为旱灾及由旱灾引起的饥民暴动而变为废墟,迈锡尼文化也随之彻底毁灭。
唐天宝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纪中期,连年大旱,以致瘟疫横行,出现过“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惨景象,全国人口由原来的5000多万降为1700万左右。
明崇祯年间,华北、西北从1627年到1640年发生了连续14年的大范围干旱,以致呈现出“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这次特大旱灾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与此类似的另两次大旱灾发生于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间,灾民因饥饿而出现“人相食”的县数分别为48和38个,其中有4个县井泉枯竭或河沟断流。此类例子在人类历史上举不胜举。
旱灾危害一、旱灾危害的特点1、晚
多种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普遍形成晚播晚发。有效积温相对减少,生长发育后延,成熟期推迟,普遍变成晚茬作物。
2、弱
长期干旱造成了农作物植株小、根系弱、叶片面积小,生物产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经济产量。
3、乱
由于受害程度不同,农作物播种有早有晚,品种杂乱,长势不整齐,给管理造成困难。
4、慢
受害的农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应慢,养分吸收慢,光合积累慢。
二、旱灾后管理措施具体应抓好“四防”、“一增”等管理措施。即防涝、防虫、防衰、防晚和增措施、促产量。
1、防涝
受旱苗后期常遇涝灾,如同雪上加霜。因此要做到大雨早排,小水灌溉,开沟起垄,流水通畅,以防在土壤板结、根系较弱的情况下,影响作物根系呼吸,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2、防虫
交替轮换用药,多种措施并用,科学控制虫害。
3、防衰
受旱作物叶小,根弱,细胞老化,输导组织收缩,对养分吸收慢,利用率低。因此,要结合灌水增施速效肥料。追肥要“少吃多餐”并开沟浅施。
4、防晚
补种和雨后抢墒播种的农作物,多数不能按季节正常生长,有效积温、日照时数等均不能满足生育需要。因此,对这些作物要突出一个“促”字,立足一个“勤”字,力争一个“早”字,千方百计促早熟、争收成。在加强农业措施的同时,要抓好化学药剂和肥料调控。磷和微量元素可使作物体内糖和蛋白质增加,中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早熟增产具有显著效果,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可增产4.5%-8.2%。在大豆开花期每亩喷施10-15克钼酸铵,能增荚增粒,使籽粒饱满,并可提前3-5天成熟,增产12%-22%。在9月底至10月初每亩喷施100-200毫升乙烯利或用药液蘸果,可有效地促进多种农作物早熟。
5、增措施、促产量
晚熟玉米人工授粉,可促进多结籽粒;水稻后期巧用肥水,能减少秕粒,显著增产;花生中耕壅土,可增加坐果率,提高产量;玉米适当晚收,能增加千粒重,增产9%-18%;大豆喷施三碘苯甲酸,可增产4.5%-7.8%;甘薯、萝卜喷施50ppm甘薯增大素能增产17%-20%;稻草覆盖直接还田,不仅能蓄水保墒,灭草肥田,还可使玉米增产6.7%-9%,大豆增产4%-7.4%;甘薯田覆盖秸秆既增产,又可减少人工翻蔓。
预防旱灾旱灾不要破坏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即:
1、多植树,多种草。
2、沙地不种植农作物用来种草和树防止土地沙化。
3、还要防止土壤板结会更不利于种植农作物的生长。
4、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那些无机肥。
5、应该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这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6、少用含磷一类的化肥它们由雨水进入河流使水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干旱等级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旱等级划分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至30天、夏季16至25天、秋、冬季31至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至45天、夏季26至35天、秋冬季51至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至60天、夏季36至45天、秋冬季71至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一级抗旱应急响应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009年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又召开了全国冬麦主产区8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中国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气象专家综合分析认为,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7:4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53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旱灾(自然灾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旱灾(自然灾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