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兰(学名:Monotropa uniflora Linn.)是鹿蹄草科、水晶兰属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茎直立,单一,不分枝,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花盘10齿裂;子房中轴胎座,5室;花柱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
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也有分布。生于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
水晶兰因其植株肉质,色白,晶莹透亮,十分引人喜爱,可作为观赏花卉。根或全草入药,味甘,性平;有补虚止咳的功效,主治肺虚咳嗽。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近危(NT)。
中文名水晶兰
拉丁学名Monotropa uniflora L.
别名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杜鹃花目
科鹿蹄草科
亚科水晶兰亚科
属水晶兰属
种水晶兰
分布区域中国大部分省份及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
英文名Indianpipe
二名法Cheiloheca humilis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厘米,宽4-4.5毫米,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
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厘米,直径1.1-1.6厘米;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厘米,上部最宽5.5-7毫米,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花盘10齿裂;子房中轴胎座,5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厘米。[1]
水晶兰近种区别球果假沙晶兰(Monotropastrum humile (D. Don) H. Hara)和水晶兰外观相似,两者均为纯白色且有透明质感的植物。想要识别两者,首先可以从花期判断:三四月份开花的是球果假沙晶兰,八九月份开花的是水晶兰。其次可以横切观察它们的子房:侧膜胎座的是球果假沙晶兰,中轴胎座的是水晶兰。再次可以在开花一个月后根据果实的类型来辨认:果皮延伸到柱头顶端的浆果是球果假沙晶兰,果皮与中轴分离的菊果是水晶兰。
产地生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也有分布。生于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
生长习性水晶兰茎叶中完全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腐生在树林下的枯枝败叶中。由于水晶兰的生长环境与蘑菇相似,有人误以为它们是和蘑菇一样的大型真菌。实际上,水晶兰是能开花结果的种子植物,但它们的生长与真菌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晶兰的根系非常细小且缺少可以吸收营养的根毛,要与某些真菌(如子囊菌和担子菌类)的菌丝结合,形成一种叫菌根的共生体。在菌根中,真菌的菌丝负责吸收水分、无机盐和糖类供给水晶兰,水晶兰则为真菌提供有机酸等营养,二者互利共赢。[2]
水晶兰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从春天的萌芽到夏天的开花结果,只有几个月时间。花期8-9月;果期(9-)10-11月。
水晶兰栽培技术要种好水晶兰,必须先养好根,尤其是根菌一定要保护好,尽量做到少换盆,避免伤及根尖,影响植株的生长。也不要用手摸或碰伤水晶体,以免对植株造成损伤。人工繁殖也比较困难,多从野外的山林移栽,移栽时注意勿伤根。选择透水、透气的肥沃土壤进行种植。
水晶兰主要价值化学成分:含山奈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甙,甾醇类,主要有甾醇(sitosterol),脂肪酸类,主要为16-18个碳的脂肪酸及少量的亚麻酸(linolenic acid)。
药用价值:根或全草入药,味甘,性平;有补虚止咳的功效,主治肺虚咳嗽。
观赏价值:因其植株肉质,色白,晶莹透亮,十分引人喜爱,可作为观赏花卉。观赏水晶兰的最好时节,中国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点,这个时期所看到的水晶兰是完美的。过早,水晶兰尚未萌发;过晚,水晶兰因逐渐老化身上会出现褐色的斑点,就无法赏识其清激透明、如梦般的美丽。[3]
水晶兰保护现状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近危(NT)。
种群现状:该种虽然分布广泛,但其个体数量在某一地区却很少,实为稀有。
保护措施:在其种群聚居的地方应设围栏保护,同时应作人工引种栽培之研究。
植物文化水晶兰独特的习性和神奇的外形,使其在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传奇当中,常常作为幽灵之花出现。它要么被神化成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要么被视为具有灵异力量、可于无形中致人毙命的邪物,甚至将它的幽香也描写得令人毛骨悚然,也许这就是它“幽灵草”、“梦兰花”名称的来历。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7:32: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52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水晶兰(鹿蹄草科水晶兰属植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水晶兰(鹿蹄草科水晶兰属植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