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中国一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2月,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2017年4月,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整体并入北京服装学院,同时撤销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建制。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一校三址,与昌平区北七家镇商务部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共建北校区;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辅修学位(双学位)3个,第二学士学位2个;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645人,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7909人,本科在校生6130人。
中文名北京服装学院
外文名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简称北服(BIFT)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艺术类
学校特色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10月入选)
主管部门北京市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周志军
院长:贾荣林
本科专业30个
硕士点一级学科8个
二级学科1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专业类别3个
博士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院系设置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
校训与美同行
校歌《北京服装学院校歌》
地址樱花园校区: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2号
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商校路
芍药居校区: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芍药居甲1号
院校代码10012
主要奖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
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
知名校友杨石头、兰玉、卜凡、木子洋、张予曦、米露等
校庆日10月份的第3个星期六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原北京服装学院
1959年,北京纺织工学院创建,朝阳区中纺里为临时校址,在校学生474名。
1961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校址位于朝阳区定福庄,在校学生720名。
1968年,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文革期间迁入江西省分宜县五七干校,在校学生300名。
1971年,学校并入北京化工学院。
1978年,学校结束并校,招收第一届统考生。
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84年,北京化纤工学院复校,在校学生1120名,正式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
1998年,学校由纺织工业部主管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2009年,经市政府批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迁入亦庄职教园区办学,将学院原址划转给北京服装学院。
2011年10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2012年,学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2015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芍药居校区。
2016年12月,学校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
1979年3月23日,经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建立。学校原隶属于北京市二轻工业总公,由北京市皮革公司代管。开设有三年制的电子专业电大班和高中后两年制的皮革化工专业中专班。
2000年5月,划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09年6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
合并组建2017年4月,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整体并入北京服装学院,同时撤销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建制,在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校区组建“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附属手工艺学校。4月,学校发起并主持创建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7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9年9月25日,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服饰文化研究院成立。年底,北京服装学院芍药居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645人。
高级职称323人,其中正高职称96人,占教师总数的14.9%,副高职称227人,占教师总数的35.2%。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91人,占教师总数的91.6%,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85人,占教师总数的28.7%。
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3人。
2020年10月24日,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创新教学团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院系专业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美术学院),2个教学部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开设31个本科专业,辅修学位(双学位)3个,第二学士学位2个。
专业设置
院系 | 专业 |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 |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 |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 |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 |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 | 传播学、广告学、摄影、表演(服装表演)、表演(广告传播) |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 | 绘画、中国画、雕塑、公共艺术、绘画(师范) |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北京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
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9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5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8门校级精品课程;有17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1]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轻化工程专业通过英国纺织化学家协会(SDC)国际认证,会计学专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认证。
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会等指导下建设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设立服饰文化研究院、时尚研究院、生活方式研究院等机构。
科研成果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十三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其中,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含艺术作品)。
学术资源《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4年、2008年连续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国内外十多个著名数据库或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其中包括《美国化学文摘CA》、《世界纺织文摘(W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纺织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
《艺术设计研究》(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有科学·艺术·时尚、理论前沿、服饰研究、艺术家与设计师、设计与文脉、学术立场和教学园地等栏目。
截至2020年9月,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80.3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8.03册;拥有电子期刊8.43万册,学位论文813.09万册,音视频140486.28小时,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樱花园校区馆舍设有艺术书刊阅览室、外版艺术图书阅览室、时装信息中心/北京服装学院FDC面料图书馆、敦煌文库、古籍史料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文库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以及中外文书库等7个书库,FDC面料图书馆拥有面料样片100万片,是集书刊、面料、电子资源为一体的一站式纺织服装学科服务中心。北校区分馆馆舍有开放式书库、借阅检索室、阅览室等。
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近60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连续获批国家留基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参与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和国际艺术、设计和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等平台活动,承办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年会,发起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高规格国际赛事、展览及论坛活动,获批“一带一路国家服饰文化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项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所部属高校合作开展双培计划,进行“3+1”模式中长期访学,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继续开展“1+2+1”模式、“2+1+1”模式的北京市级外培计划项目,与西班牙、瑞士开展暑期工作营形式的校级外培计划项目,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对口支援协议。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
校标由方形印章样式的小篆体“衣”字,中文校名、英文校名为主体结构,颜色使用学校标准色(C65M50Y40K15)。
以绿色(本科生)、白色(研究生)、灰色(校友、留学生及非学历教育学生)、紫色(教师)四种图底区别使用。
标准色由四块不同色块组成,标准色为深灰色(C65M50Y40K15),辅助色为灰色(C45M35Y30K0)、绿色(C30M0Y85K0)、紫色(C75M90Y30K20)。
校旗:尺寸为2880*1920mm,底色为绿色,图案由校标组成。
精神文化与美同行
涵义:“美”,内涵隽永,外延广阔,是时尚高校的核心要义。美,之于“美丽中国”,之于“人民美好生活”,之于“德智体美劳”,体现了新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之美;美,之于艺术类院校,体现了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传递与创新之美;美,之于个人自身,体现了心灵美、行为美的具象之美。
10月份的第3个星期六。
《北京服装学院校歌》
学校领导现任领导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周志军 |
院长 | 贾荣林 |
党委副书记 | 倪赛力 |
纪委书记 | 毛百战 |
副院长 | 廖青、詹炳宏、王小艺[2] |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书记 | 严端 | 1959年—1960年 |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候希如 | 1960年—1962年 |
常务副院长 | 郭启明 | 1960年—1962年 |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候希如 | 1962年—1964年 |
院长 | 张方佐 | 1962年—1964年 |
副书记(代理书记) | 候希如 | 1964年—1968年 |
院长 | 陈维稷 | 1964年—1968年 |
党的核心组组长 | 崔焕珠 | 1978年—1980年 |
复校筹建组长 | 崔焕珠 | 1978年—1980年 |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黎珂 | 1980年—1983年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韩恩业 | 1980年—1983年 |
书记、院长 | 韩恩业 | 1983年—1984年 |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凌侠峰 | 1984年—1986年 |
院长 | 王叔文 | 1984年—1986年 |
书记 | 凌侠峰 | 1986年—1990年 |
院长 | 周亚夫 | 1986年—1992年 |
书记 | 钟国治 | 1990年—1996年 |
院长 | 贾路桥 | 1992年—1995年 |
书记兼院长 | 钟国治 | 1995年—1997年 |
院长 | 王蕴强 | 1997年—2001年 |
党委书记 | 焦福岩 | 1996年—2005年 |
院长 | 焦福岩 | 2002年—2007年7月 |
党委书记、副院长 | 惠桂芝 | 2005年—2012年 |
党委书记 | 呼文亮 | 2012年—2014年 |
校长 | 刘元风 | 2007年—2017年 |
杨石头,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的董事长兼CEO。
邹游,服装设计师。
兰玉,设计师。
陆瑶,华语流行乐女歌手、模特。
木子洋,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模特,男子演唱组合ONER成员。
卜凡,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男子演唱组合ONER成员。
唐晓天,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模特。
那广子,中国内地女模特、演员。
常春晓,中国内地模特、女演员。[3]
金大川,中国大陆男模特。
张予曦,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平面模特。
李九霖,中国内地男演员。
周韦彤,中国籍模特、演员。
米露,中国内地女演员、模特。
获得荣誉“2021中国时尚盛典”发布九大时尚荣誉,北京服装学院获组委会特别荣誉时尚机构年度成就。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7:1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51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类公办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类公办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