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提马,象棋术语,指象棋开局阶段红方走马二进一或马八进九,多用于五七炮开局,实践证明,走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的屏风马布局比这种屯边的单提马布局要富有弹性。
中文名单提马
性质象棋术语
定义红方走马二进一或马八进九
作用对付中炮的后手单提马
基本简介单提马通常是指对付中炮的后手单提马,也就是说红方先走炮二平五,黑方马2进3,红马二进三,黑马8进9(或车9进1成单提马横车阵势,以后伺机再走马8进9),黑方的马2进3和马8进9两步棋形成单提马的基本构架。
古代多采用用直车,反弹力欠佳。经过近代及现代的研究,现今多采用单提马横车对付中炮,反弹力较强。与反宫马的区别在于,单提马只有一个正马守护中兵,另外一个马屯边。
中炮对阵一部二十二章近百局的《中炮对单提马》专著总箅编写完了。全书以中炮直车对单提马横车为基础,并收迸中炮直车对单提马直车;中炮横车对单提马横车与直车;中炮横车对左单提马横车与直车,中炮直车对左单提马横车与直车,共计八部分。基本上包括了这一古老的又具有古为今用和新旧并茂的单提马应中炮各门类的布局及其多种多样的变着。至于中炮对右单提马右横车、左单提马左横车等布局在实战中则犹如凤毛麟角,实战记录和古书报刊又未见论述,本书则未敢妄谈。相信当本书作为抛砖引玉的号角鸣响之后,估计会"自有后来人"为之,将使这一古今浑然一体的炮马争雄布局理论更加丰富完善,此也编著者之真诚愿望。[1]
这部专著前十九章以绝大篇幅论述单提马直车与横车,其中包括横车过宫、横车快过宫、横车不过宫。马方的应法共同特点在于后手第二步出横车,然后力争迅速过宫抢占要道和驻守要津,在加强防守的同时,准备随时伺机寻隙反击炮方左翼。这是书之魂,战之胆。它和书中另一部分撗车平6或径出直车不同,后者防守有余,反攻不足,稳健有余,冲击不足,特别是易被炮方密集火力强攻而致败。过去辽沈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不少棋手,后走采用横车平6或直车单提马迎战中炮,总是负多胜少获益甚微,即可明证。
单提马横车过宫应中炮,抢占肋道是它的特点之一,其战略思想就是寓守于攻。它无论对中炮七路马、五七炮、五九炮、五六炮等开局,均可迅速过宫,实现其战略计划运用其战术。但遇到五八炮,巡河炮平炮轰象及中炮急打空头等布局,则应视局势而定。如局势对横车过宫有所阻碍或过宫失先时,就不要强行过宫,以防为炮方所算。对于横车过宫的时机,则必须看准,如不合时宜,就不过宫,而按演变中最佳战术应战,不然容易吃亏。过宫的顿挫要掌握好,过早过迟.不符合客观形势,均易落后手。
单提马横车抵中炮的战略战术,是几十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进可攻,退能守,可固守,可反击,攻守兼备,机动灵活。攻则横车过宫抢占要津,反击红方左翼,守则长起肋车巡河,搭起右士,挺起边卒,再灵活运用2路炮策应形成半壁山河,一子九鼎。
单提马的战略要求是以“攻”保“守”,以柔克刚,寻隙反击,兌子化势而与炮方争衡。而不是消极防守。过去有的理论认定单提马中防太弱,又易亏兵,难与中炮抗衡,这是没有足够依据的。我们认为它和屏风马,顺手炮这两大体系的应着一样,如能正确地按照战略要求,灵活而熟练地掌握战术及其演变着法,算度准确,不犯“软空劣败”四忌,则单提马和屏风马、顺手炮一样,是完全可以和中炮抗衡的。当然就炮方来说,如果战略正确。战术运用得当,不急功近利,铤而走险,借先手之利,总是易占小先的。本书虽强调马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战之利,对炮方亦绝无菲薄之处,希读者明鉴。
最后应该指出,这部22章73局大书的铸成,除以拙著《单提马横车集》为基础外,还收集了二百多局单提马对局资料,更借助于《单提马源流》、《单提马横车过宫专集》、《中炮对单提马》三本专著的辅佐,同时,也深得《中国象棋谱》第三集、《亦林新编》、《广州棋坛六十年史》、《周德裕遗局选评》四本书中有关论述的一臂之力。在这里谨向上列棋书的作者甘雨时先生,彭彪局绅先生,黄沛显、汪佩山和杨官璘,徐骥和褚石先生以及原“成都棋苑”的编辑致以深切的谢意!向提供远年对局资料和最新对局记录的各位棋友致以谢意!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6:5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50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单提马(象棋术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单提马(象棋术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