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麒麟(Kylin)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集团和民族恒星公司合作研制的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此操作系统是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项目,目标是打破国外操作系统的垄断,研发一套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它有以下几个特点:高安全,跨平台,中文化具有强大的中文处理能力。2010年12月16日两大国产操作系统--民用的“中标Linux”操作系统和解放军研制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上海正式宣布合并,双方今后将共同以“中标麒麟”的新品牌统一出现在市场上,并将开发军民两用的操作系统。
中文名银河麒麟
英文名Kylin
类型操作系统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研发机构国防科技大学、中软、联想、浪潮
涉及科研项目863计划
特点高安全 、跨平台 、中文化
介绍银河麒麟凭借其高性能、高安全、高可用、可扩展、强实时性,成为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操作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美国自由标准化组织LSB认证的非Linux内核操作系统。
功能特点高安全银河麒麟首家通过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心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检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军用 B+级安全认证,是目前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操作系统。
跨平台通过美国自由标准化组织的LSB1.3标准认证,兼容linux平台上的应用。[1]
中文化通过国家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的GB18030-2000标准符合性认证,达到GB18030-2000检测规范的最高级别“A+”级产品标准,具有强大的中文处理能力。
界面友好Windows风格的桌面环境,操作方便。
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中展示的麒麟软件发展历程版本信息银河麒麟2.0操作系统完全版共包括实时版、安全版、服务器版三个版本,简化版是由于服务器版简化而成的。经过权威机构进行了源码级鉴定表明,银河麒麟安全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三层:最底层是自己家的“既不像内核,也不像虚拟机”的东西(从银河麒麟开发手册上看主要为保证安全性、实时性等方面的任务,可自由替换加载),上面是FreeBSD的内核,最上面是Linux兼容库。开放给公众使用的系统不包括最底层的东西。完全版的银河麒麟是内核态多线程的。
事件记涉嫌抄袭事件在2006年4月27日网友Dancefire的一篇技术分析文章中声称,通过对麒麟操作系统2.0版本进行反汇编,麒麟操作系统与美国开放源代码的FreeBSD操作系统5.3版本相似度在90%以上。更多的证据指出,麒麟操作系统仅仅是对开源的FreeBSD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而不是新闻媒体所说的“中国独立研发成功”和“拥有完全自主版权的内核”。
麒麟里面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声明没有去掉,所以专家出来解答这是中国军方与美国合作开发的。
引起外国注意2009年5月13日,在美国国会最近的一系列听证会中,安全专家披露了“麒麟”安全操作系统的存在,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如何准备与美国发动网络战的最新细节[2]。
私人安全专家凯文·科曼(Kevin Coleman)在4月30日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说,中国部署麒麟操作系统意义重大,因为这“强化了”关键的中国服务器。
科曼告诉华盛顿时报说,麒麟操作系统自2001年开始研发,中国政府和军队电脑从2007年开始成为该系统首批用户。
科曼说,麒麟操作系统的部署使得美国网络进攻能力对中国无效,因为目前的网络武器主要用来针对Linux、Unix和Windows平台,这也是当前三大流行的电脑操作系统。
华盛顿时报说,美国的网络战能力主要集中在渗透安装了不安全操作系统的中国政府和军方电脑,如微软的Windows。
科曼还表示,中国还开发了一种和美国制造的芯片不同的安全微处理器,可以强化针对黑客或自动恶意软件攻击。
“在网络舞台,中国玩象棋,而我们玩跳棋。”科曼说,在网络战上,中国和美国俄罗斯地位相等,“这是三方的角逐,不分胜负的赛跑。”
系统截图中标系统合并2010年12月16日,两大国产操作系统——民用的“中标Linux”操作系统和解放军研制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上海正式宣布合并[3],双方今后将共同以“中标麒麟”的新品牌统一出现在市场上,并将开发军民两用的操作系统。
两大操作系统的开发方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同日缔结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今后将共同开发操作系统,共同成立操作系统研发中心,共同开拓市场,并将在“中标麒麟”的统一品牌下发布统一的操作系统产品。[2]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6:0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47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银河麒麟(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银河麒麟(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