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是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之一,它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国土面积2875平方公里,是汉、白、彝、回、傣、傈僳等24个民族杂居、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248147人。洱源因自然资源丰富,被人们赞誉为“鱼米之乡”、“梅子之乡”、“乳牛之乡”、“温泉之乡”、“兰花之乡”“高原水乡”“唢呐之乡”。
2018年9月29日,洱源县经云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贫困县。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中文名洱源
地理位置大理北部
面积2875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6镇邓川、右所、茈碧湖、三营、乔后、凤羽。3乡炼铁、西山、牛街
政府驻地茈碧湖镇
电话区号0872
邮政区码671200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
著名景点西湖、茈碧湖、清源洞、海西海
外文名称ErYuan County
人口248147人(2020年)
方言白族话
代码532930
概况洱源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东与鹤庆、宾川两县相连,南与大理市、漾濞县相壤,西与云龙县分疆,北与剑川县相毗邻。东西最大直线距离80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68千米,县境周长约340千米。214国道(三级公路)、大丽公路(二级公路)从境内穿过。北距剑川石宝山风景区65公里,丽江风景区138公里,香格里拉风景区225公里;南与苍山洱海连为一体。县城距州府大理市73公里,距省会昆明411公里。境内县、乡村公路40条,全长1091.6公里,已把各景区、景点连成一片。
县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3958.4米,最低海拔1550米。东部马鞍山、中部罗坪山、西部西罗坪山三支主山脉由北向男纵贯全境,山岭纵横。层峦叠嶂,盆地(俗称坝子)、河谷错落,湖泊库塘棋布,山溪河流如织。河流湖泊随山势分为黑潓江、弥苴河、落漏河三大水系,除落漏河水系属金沙江流域外,均归属澜沧江流域。
全县总面积2875平方千米,坝子面积335平方千米(含湖泊58.94平方千米),占11.6%;河谷面积76.7平方千米,占2.7%;山地面积2463.3平方千米,占85.7%。县城驻茈碧湖镇,海拔2060米,距省会昆明471千米,距州府下关73千米。
洱源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干湿季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恒温”、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明显等特点。年平均降水719.2毫米,年日照2061.0——2439.4小时,洱源坝区(温凉层)年平均气温14.2℃。洱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向为“鱼米之乡”、“乳牛之乡”、“梅果之乡”、“兰花之乡”、“松茸之乡”。
风光旖旎,四季景色迷人,是大理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众多景点相间配置成趣,溶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为一炉,是个综合性的旅游景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9℃,是旅游休闲的极佳去处。
历史沿革洱源古名“浪穹”,据史书记载,洱源地区从西汉至南北朝均为叶榆县地,唐麟德元年(664年)正式设治,宋属大理,也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大理国的辖地。直到1912年,邓川州改置为邓川县,浪穹县才更名为洱源县,是取洱海发源地之意。
洱源素有温泉之乡美称,县城玉湖镇被誉为“热水城”,城中温泉遍布,热水沿街渠纵流,冬春热气缭绕,婉若仙都美景,令人神往。有诗赞道:“三步温泉四步汤,气蒸迷雾似仙乡”。众多温泉中,流量最大的是篁宫温泉,它坐落在文庙前,出水量大,温度高,已被建成游泳池和高档次的双层浴室。池中一年四季温水长流,清亮见底,到此挑水、沐浴的人四时不绝。
在苍洱风光中,最为秀丽的应该是双廊了。双廊地处洱源县的东南、洱海东岸的“莲花曲”和“萝时曲”之上,美丽的金梭岛、玉矶岛犹如一对“鸳鸯”浮在碧绿的洱海中,构成了双廊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是双廊名称的由来。双廊背负青山,门迎洱海,紧连鸡足山,远眺苍山,既有渔田之利,舟楫之便,更拥有“风、花、雪、月”之妙景,故享有“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盛誉。
金梭岛是苍洱三岛中最大的岛,四面临水,高出水面约250米,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100多米,中部低而南北偏高,形似一支织布的梭子,故名金梭岛。据《蛮书》记载,南诏王曾在岛上建避暑行宫,所以至今还能见一些残砖断瓦。由金梭岛往北约10公里,是一座秀丽的小岛玉矶岛,小岛高出海面只有4公尺左右,全岛似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伫立水中,恰似天外飞来。岛上还建有观音阁,因此又有“小普陀”之称。
金梭玉矶两岛天然的自然风光为洱海之最,明代滇状元杨慎和大理文人李元阳二人同游苍山洱海,曾泛游两岛,杨慎作《游点苍行记》,李元阳作“天生翼石似金梭,欲织银苍水上波;一树珊瑚藏海底,清光夜接月中娥”七言绝句诗传世。还曾有《五朵金花》等多部电影在此拍摄外景。
旅游资源洱海源头镶嵌在洱源北三公里的坝子中,是一个不大的高原淡水湖,面积1.2万亩,却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茈碧湖”。茈碧湖三面环山,一扇洞开,呈菱形状,地虽不广,天格外蓝,山虽不高,亦多情态,湖自纤巧,亦显波澜。这里群山环抱,溪河交错,田园如织,村落相间。气候冬暖夏凉,宜人无比。湖周冬来红梅吐艳,夏日绿柳婆娑,常年竹木葱郁,群芳争妍,碧草如茵。湖水绿波漪澜,鱼跃水冒,海鸟群集,山色倒映。
湖中生有世界珍稀名贵花卉茈碧花,成簇成片,洁白无瑕,清香四溢。据称,世界上只有日本、北京颐和园与茈碧湖有此名花。水花树是茈碧湖又一奇景,那一簇簇、一串串透明晶亮从水底不断往上涌出的水珠,形成一株株挂满珍珠的宝树,璀璨剔透,银光耀眼,如虹霓,若彩云,变幻莫测,绚丽多姿,五彩夺目,令人目不暇接,堪称茈碧湖一绝。
在茈碧湖畔,距县城二十公里的梨园是如今新兴的旅游景点之一。有农家乐,也有梨园度假村。梨园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清水秀,一村皆为阿氏后裔。该村以百年万棵梨树为特点,春天梨花似雪,夏天浓荫匝地,秋天梨香飘野,冬天梨叶尽落,黑干虬枝,尽显峥嵘。环境幽静,与世隔绝。
村民以船为与外界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两年前,修通了梨园与县城相接的乡级公路,如今可以乘坐三轮摩的,进入梨园。也有自驾车进梨园的。限小车,大车进不了,因为相当长的路是在茈碧湖的护堤上行驶。一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距县城三公里处,也建有大型温泉度假村——大理地热国,一应设施具备,交通方便,是度假好去处。
洱源西湖风景名胜区由西湖、江尾、罗平山三个片区和螺蛳江游览线(三片一线)组成,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西湖湖面约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米,最深12米,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湖中有六村(张家登、清水塘、东登、中登、南登、海塘)一岛,构成村内有湖、湖中有村的天然村湖画景。明代杨升庵、李元阳、杨南金等一代名士,曾多次泛湖唱和。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徐霞客泛舟西湖,也被西湖的山光水色和荷花渔村所陶醉,欣然在其游记中赞道:“悠悠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清代邓川举人杨承淳游经此处时,也赋诗赞云:“湖光荡漾几回纹,渔父歌声闹水滨,信口舢敲湘汉句,断肠弄笛雁鸿云。三三对白烟蓑合,两两归帆获岸分,最趁夕阳含缺处,前村沽酒带余醺。”
若乘船沿螺蛳江南下至江尾入洱海,可见沿岸风景如画,江尾与双廊对映,西湖与洱海相通,似苍洱风光之秀,赛西湖洞庭之美。环山倒映,岛舍相依,碧水翠苇,鱼跃禽飞,四季宜游,乐尔忘归。洱源西湖现为省级自然风景区,四时游人不绝。
茈碧湖水域,生长着一种海菜花——一种在云南大多数水域里已经绝迹的水生植物。但是海菜花在茈碧湖生长得还非常好,说明茈碧湖的水质好。因为水质一旦发生变化,海菜花就消失了。海菜花是天然的最敏感的水质检查员。海菜花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菜肴,吃法多多。农家乐里都有海菜花做的各种菜式,味道好极了。
洱源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白族为主的先民在吸收汉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诸如被誉为白族舞蹈的“活化石”的西山“里格歌”,以及撒落在民间的民歌、白族调、故事传说、婚丧嫁娶的喜庆祭祀礼仪。高亢的白族唢呐,豪放粗犷的耍狮、耍龙,传统“霸王鞭”、“三道茶”把白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还有著名的“三雕一炖”(雕梅、雕李、雕杏、炖梅),是享誉国内外的名优土特产品,也只有在这苍山洱海之间才能培育。
民俗风情洱源,即洱海之源。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发源于此而得名。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神奇美丽的地方,象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以其灿烂的历史文化,古朴神奇而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着称于世。在这片古老、美丽富绕的土地上,聚居着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23个少数民族。
32万多各族人民,古往今来,他们热情好客,和睦相处,能歌善舞,拥有各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多彩、浓郁的少民族风情,素有"神话王国"、"白族文化宝库"、"仙女撒歌的地方"、的美誉。洱源风光旖旎,四季景色迷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居大理、丽江两大风景区中部。
县境内众多的旅游景点相间配置成趣,有被古代名书《蛮书》描绘过的"花"、"水花树"及茈花竞秀、柳岸环抱的茈碧湖;有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和状元杨升庵题字称赞为"四海如城,南海北畴"、"澄潭竹树"的海西海;有紧连鸡足、门迎洱海,远眺苍山的双廊渔村风光;有柳屿晴沙,芦荻泛鲜,六村七岛错落其间的碧潭西湖;还有十里荷乡东湖;百鸟争嬉的鸟吊山森林公园;诡谲灵仪钟乳林立的清源洞奇观;有"三步温泉四步汤,气蒸雾迷是仙乡"的九气台温泉;有许多奇特而珍贵的文物古迹,留下了诸如德源城、邓赕诏遗址,段信苴宝摩岩碑等名胜古迹。
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点集中连片。可以形成地上与地下,热水与冷水、湖泊与山川、名胜古迹与民族风情,全方位立体开发的格局。洱源被人们赞誉为"高原水乡"、"梅子之乡"、"乳牛之乡"、"温泉之乡"、"兰花之乡"、"唢呐之乡"。
经济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7.2亿元,比2002年的8.7亿元增加8.5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47:17:36调整为2007年的40:27:33;财政总收入达到14276万元,是2002年6436万元的2.2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56万元,是2002年4142万元的2.1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亿元,比2002年的2.2亿元增加2.08亿元,增长94.5%;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34374万元和76595万元;保险系统保费收入330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94元,比2002年的1494元增加900元,增长60.2%。
“倍增计划”顺利实施,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8.9亿元,比2002年增长2.4倍,年均递增34.4%;工业增加值3.81亿元,比2002年增长3.4倍,年均递增22.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5亿元,比2002年增长5.4倍;乡镇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52779万元,比2002年增长76.34%。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全面规划邓川工业园区和炼铁、焦石两个矿产品加工区,积极打造“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五年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56万元,入园企业达44户,引进资金4.3亿元,园区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利税2亿多元。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3.84万吨,比2002年的11.79万吨增加2.05万吨,增长17.4%;乳牛存栏达61166头,鲜奶产量达10.7万吨,实现奶农收入1.55亿元;种植大蒜5.18万亩,蒜农收入2.22亿元;核桃面积达15.8万亩,产量2433吨,实现产值4865万元;梅子面积达8.3万亩,产量9650吨,实现产值8750万元,梅农收入1641万元;种植烤烟3.2万亩,收购烟叶8.9万担,烟农收入5178万元,实现烟叶税1139万元。
2007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8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3.2亿元,旅游业对餐饮、运输等行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非公经济稳步发展,全县私营企业达140户,从业人员2147人,注册资金18958万元;个体工商户3193户,从业人员4005人,注册资金4725万元。
2010年,洱源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6.19亿元,其中农业收入72176.8万元,林业收入5695万元,畜牧业收入39307万元,渔业收入2026万元,农民净收入826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9元,人均占有粮572千克,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633元。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加大。新农合参保人数250011人,兑付医药费3792.9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32人,城镇职工“五险”参保26098人。农村纳入低保对象6479户18156人,发放低保金1512.6万元;城镇纳入低保对象4761户5991人,发放城镇低保金1012.2万元;全县纳入农村五保对象676户737人,支出五保供养金158.1万元;支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78.8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万人,参保率93%,26344名老年人领取了基础养老金。完成廉租房建设32500平方米,新增廉租房650套。启动50000平方米廉租房建设工程。
继续落实国家积极就业政策。城镇新就业138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9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776个,劳务输出3047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7423人,全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9011万元。兑付支农惠农补贴资金4579万元,其中:良种补贴340.3万元,地膜补贴37.5万元,购农机补贴1000万元。兑付家电下乡政策补贴6618台145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补贴4881辆634万元。
风味食品洱源是高原明珠云南洱海的发源地,当地的白族风味食品繁多,这里介绍当地两种风味食品。
乳扇是一种呈扇形的乳制品,分乳白色、乳黄色两种,具有营养价值高、醇香可口等特点,是洱源白族群众待客的一道上等菜。[1]乳扇产于洱源县民间,其制作方法是:先在锅内放入少量的酸水后加热,再倾入鲜牛奶,用竹筷轻轻搅拌,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渐渐凝结,再用竹筷摊成薄片凉在竹架上,就形成了颜色黄中带白、纯洁光亮、形薄如纸扇的乳扇了。
乳扇的食法很多,可生吃可熟吃,也可烧、炸、煎、煮等。用乳扇、烤茶、核桃面等泡制的白族三道茶,令人回味无穷。乳扇是白族人最爱吃的日常佳肴。
木瓜鸡是洱源白族人民美食文化中一道名菜。先将已宰杀的嫩鸡洗涤并去骨,将鸡肉切成小块,鸡杂切成细块,放入油锅中用油炒5分钟左右,然后,再加木瓜(2~3个),去皮后切成细片或细丝,连同食盐、草果、姜片、辣椒、大蒜等作料一道放入土锅中,盖上锅盖,在炭火中炖煮约30分钟,即可食。白族木瓜鸡,除保持木瓜的治风湿、活血散瘀等药理作用及鸡汤的营养滋补作用外,还有增进食欲、医治胃炎、安心养神等功效。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5:4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46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洱源(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洱源(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