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提升除皱(医疗美容术语)

更新时间:2025-02-24 05:52:46 阅读: 评论:0

面部提升除皱(医疗美容术语)

面部提升除皱 (医疗美容术语) 次浏览 | 2022.11.16 11:20:1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面部提升除皱医疗美容术语

面部提升除皱也称面部提升、拉皮手术、面部除皱术,是指针对面部不同位置的皱纹选择特定切口位置,通过手术方式将皮肤下面的组织准确剥离后,再将肌肉与筋膜一起向上提升,从而达到提眉,去除额纹、眉间纹、鱼尾纹等皱纹的目的。面部提升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拉皮手术提升、小切口手术提升、内窥镜手术提升、悬吊手术提升、SMAS除皱术、埋线提升等。术后可能存在感染、出血、血肿、皮肤坏死、神经损伤、脱发、色素沉着、增生性瘢痕等风险。

中文名

面部提升除皱

专科分类

医疗美容科、整形外科

常用名

面部提升

解剖部位

面部

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体位

仰卧位

操作方式

开刀手术

疼痛感

轻度疼痛

恢复时间

1~3个月

适用人群

1、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垂直带或脂肪组织过多者。

2、颊部下垂或失去年轻时下颌的线条者。

3、颊部深皱纹或颊部下垂者。

4、从鼻侧到口侧有深的皱纹或皱褶者。

5、面部眉型、嘴角、眼型、脸颊肥大有缺陷需要筋膜和皮肤矫正者。

6、面部轮廓提拉紧致,V脸塑造需求者。

禁忌人群

1、瘢痕体质,过敏体质,对麻醉药物或手术药物过敏者。

2、赘皮太多或不适宜操作的严重哀老症患者。

3、患有严重心肾疾病且正在用药控制人群。

4、严重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患者。

5、心理不稳定且对手术要求极高的患者。

6、皮肤感染类患者(如痤疮、HPV、疱疹、湿疹)等群体。

7、曾经注射大剂量的填充物硬化或正在发炎的患者。

8、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

9、血液感染或凝血类疾病患者。

10、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类疾病不适宜操作的患者。

技术/手术风险

1、血肿

血肿是面部除皱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在面部除皱术中的发生率约为4%。血肿又可分为需行手术处理的血肿以及无需手术处理的血肿。施行面部除皱术后需行手术处理的血肿女性的发生率为1.3%,男性为4.4%。而无需手术处理的血肿,女性的发生率为4.4%,男性为6.7%。

2、皮肤坏死

除皱术造成局部皮肤部分或全层坏死时有发生,原因包括移位时皮瓣承受过大的张力、剥离时过度削薄皮瓣、未引流的张力性血肿、链球菌感染等。

3、感染

面部除皱术需住院治疗的感染仅占很少的部分(<0.1%的病例)。面部与头发并非无菌,且无法被现有的化学试剂“消毒”,但由于头颈部的血供相当丰富,故该部位感染的发生率相当低。如果发生蜂窝织炎或局限性的小脓肿,则应对其行清除、敞开引流以及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4、感觉神经损伤

除皱术后最易损伤的神经并非运动神经,而是感觉神经——耳大神经。许多患者常常主诉耳前区,尤其是在侧颊部耳垂的正前方,出现短暂性的麻木。这是因为该区域是感觉神经支配的交界带,也是在颈面部除皱术后神经支配恢复最晚的地方。延迟的神经支配恢复不应与耳大神经损伤混淆。如耳大神经发生损伤,则在耳的下部可产生永久性的感觉丧失和(或)感觉异常。

5、运动神经损伤

面神经损伤是除皱术最可怕的并发症。幸运的是,它也是发生率最低的并发症。行除皱术时术中运动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4%,其中0.3%为“表情改变”,0.1%为永久性的面神经损伤。颞支的损伤是最为常见的,其次为下颌缘支的损伤,其发生率几乎接近前者。大部分的颞支及下颌缘支损伤可在3~6个月后缓解。事实上,额支、颊支及颈支的损伤多可以在3~6个月后缓解。但是颞支发生的损伤引起永久性损伤的可能性最大。颞支及下颌缘支损伤引起的最主要问题是明显的畸形。额支的损伤可导致同侧额肌瘫痪,并且无法扬眉,其结果是眉毛下垂。下颌缘支的损伤可致同侧下唇无法降低。在缓解期,如面容畸形可导致患者高度紧张,可选择性使用肉毒毒素以达到对称的目的。部分患者可减轻其关注程度。

6、脱发

在毛发分布区的任何切口或是外科剥离都会发生脱发。导致局部脱发的原因有皮瓣张力过大、皮瓣血运不佳以及皮瓣远端血运不良等。术后脱发多发生于头发稀薄且有秃发倾向的患者。除皱术后脱发的发生率小于0.1%;但是在提眉术后,开放手术术后的发生率为4.0%,内镜手术术后的发生率为2.9%。暂时性脱发比永久性脱发更为常见。应告诉大多数患者其头发会在数月内长好。但是如果脱发相当严重,则一些特定区域的头发要约半年才能重新长好。

7、瘢痕

影响美容的瘢痕往往会破坏一台原来效果很好的手术。最明显和棘手的是在耳前区及耳垂区发生的瘢痕。除皱术后明显的瘢痕多由切口缝合处张力过大或是皮瓣血供受到影响而引起。皮瓣的对合必须是轻松的,切口缝合时不可有过大的张力,否则术后瘢痕会迁移扩大。所有必要的张力应集中于皮下深层缝合线及主要的颞部和耳后缝合位点。但是,颞部及乳突区过多的张力常常会导致难以隐藏的瘢痕性秃发。如果发生了这样的瘢痕,则可在数月后通过将生发毛囊拉近来修复面这些缺陷。

8、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多发生在术后皮肤血运障碍、表皮有水泡发生或者皮下积血较多且未及时清除的患者。早期色素过分沉着可能来源于未引流的小血肿以及术后出现广泛淤斑区域的含铁血黄素沉积,此种色素沉着会随着血肿的吸收而逐渐消退,一般需要3~4周时间方能完全消退。术前有淤伤史的患者在术后更有发生色素过分沉着的倾向。合理使用皮肤漂白剂(如对苯二酚)是目前处理这些难以治疗的长期后遗症的最为有效的办法。

效果说明

维持时间:手术方式不同,效果持续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拉皮手术提升的效果可以维持5~10年,小切口手术提升的效果可以维持5年左右,内窥镜手术提升可以维持5~10年,SMAS除皱术可以维持5~10年,埋线提升大约可以维持1~2年。

影响因素:受个人体质、操作水平、术后护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患者面部提升除皱的术后效果及维持时间会有差异。

时间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面部可能会再次出现皱纹。有美容需求者,咨询专业医生后可考虑再次进行治疗。

术后护理

1、拉皮手术提升、SMAS除皱术

严重肿胀期(术后当天~6天),术后切口周围,有麻木感和疼痛感;要及时更换药物,注意伤口部位的清洁。处理方式包括:可在红肿处进行冷敷,使其尽快消肿,冷敷时切忌将冰袋或冰块直接放于创面上,防止冰水渗入伤口造成感染;术后须要保持伤口清洁卫生;为了减少脸部肌肉运动,术后3天内,进食以流质食物为主;术后要采取仰卧的睡姿,避免压迫伤口,引起血肿疼痛;晚间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科学的使用镇痛剂;术后要防止伤口沾水,拆线之前不能洗脸,只能用棉布轻轻擦拭,洗澡洗头时,也要绝对禁止脏水流到伤口上去。拆线日(第7天),需按医嘱到院拆线。处理方式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拆线后24小时内伤口不能沾水;不可用力揉搓伤口,可涂抹祛疤软膏淡化疤痕;注意饮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快速消肿期(术后8天~15天),因为皮肤下深层组织的恢复仍然存在,一段时间可能会导致脸部外形不美、发红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消逝。处理方式包括:面部不要夸张的表情,以免撕扯伤口;洗头时,切口处不能用力抓挠;如切口结痂,不能用手抠除,应让其自然脱落;术后禁烟酒、辛辣刺激性、海鲜等食物。持续消肿期(术后16天~30天),消肿比较迅速,皮肤淤青完全吸收。处理方式包括:术后1~3月内,不宜做面部推拿;注意防晒,可适当加强皮肤面部的营养与保养;避免烟酒,不洗蒸汽浴和桑拿浴,多休息。组织恢复期(术后31天~90天),可见手术效果,但不是最终效果,需耐心等待恢复。处理方式包括:术后3个月内,禁止进行面部按摩,不可揉搓;如果出现不适,及时复诊。

2、小切口手术提升

严重肿胀期(术后当天~6天),术后会有皮肤肿胀发生,3~4天即可减轻;切口周围有麻木感和疼痛感,可遵医嘱适当用药物调节。处理方式包括:术后当天卧床休息,如有轻度恶心或呕吐,可遵医嘱用药;第2天可以下床,并正常进食;术后一般常规应用抗菌药物3天,第3天去除引流条。拆线日(第7天),需按医嘱到院拆线。处理方式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拆线后24小时内伤口不能沾水;不可用力揉搓伤口,可涂抹祛疤软膏淡化疤痕;注意饮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快速消肿期(术后8天~15天),因为皮肤下深层组织的恢复仍然存在,一段时间可能会导致脸部外形不美、发红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消逝。处理方式包括:可佩戴弹力面罩;一周之内头部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术后禁烟酒、辛辣刺激性、海鲜等食物;术后两周,避免剧烈面部表情和牵拉动作。持续消肿期(术后16天~30天),做过手术的一些明显的痕迹,会在术后2~3周内完全消退;可以用一些化妆品,适当地遮盖额面部和眼周轻微的水肿和青紫。处理方式包括:注意防晒,可适当加强皮肤的营养与保湿;术后2~3周可进行运动,如跑步、游泳。组织恢复期(术后31天~90天),可见手术效果,但不是最终效果,需耐心等待恢复。处理方式包括:术后两个月里,不要过分的暴露在阳光下;洗脸、梳头和用化妆品时,动作要轻柔。效果稳定期(术后91天~180天),组织恢复,效果慢慢明显。处理方式包括:有任何问题随时复诊。

3、内窥镜手术提升

严重肿胀期(术后当天~6天),手术区域需进行加压包扎,24小时后更换敷料,拔出引流条;术后几天内,切口周围有麻木感,疼痛感和不舒服,可遵医嘱适当用药物进行调节。处理方式包括:禁止大笑或者做大幅度面部表情动作;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阳光直射;术后3天内注意防晒,不涂抹刺激性化妆品;遵从医师指示,服用抗生素;入针口可能会发红或淤青,持续冰敷可以改善;手术3~4天后,方可洗头;术后一周之内头部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拆线日(第7天),需按医嘱到院拆线。处理方式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拆线后24小时内伤口不能沾水;不可用力揉搓伤口,可涂抹祛疤软膏淡化疤痕;注意饮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快速消肿期(术后8天~15天),面部皮肤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甚至出现青紫等症状,在此时期会逐渐消逝。处理方式包括:治疗期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喝色素浓的饮料,可适当补充胶原蛋白。持续消肿期(术后16天~30天),会有比较强烈的异物感,一个月后感觉会消失;面部水肿需要2~3周时间恢复,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有所差异。处理方式包括:可适当使用皮肤营养剂,来保护面部皮肤,让其保持润泽。组织恢复期(术后31天~90天),肿胀逐渐吸收,可见提升效果,但不是最终效果,需耐心等待恢复。处理方式包括:术后头部左右两侧,少数人大概有轻度不对称,1~2个月内,可由皮肤软组织本身修复,无需特殊处理。效果稳定期(术后91天~180天),皮肤及软组织,由于自身的修复调整而恢复正常;一般到术后3~4个月效果较为明显。处理方式包括:有任何问题随时复诊。

4、埋线提升

严重肿胀期(术后当天~3天),术后面部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青紫。处理方式包括:术后48小时内冰敷,可减轻肿胀和淤青;术后休息宜采用半卧位,有利于头面部静脉血液回流,减少局部肿胀及疼痛;遵从医生指示服用抗生素;不宜突然大笑、张嘴幅度过大,以免线在原固定位置滑脱;洗脸时要避开针眼,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尽量3天后水洗。快速消肿期(术后4天~7天),淤青和肿胀逐渐消除,会有比较强烈的异物感,一个月后感觉会消失。处理方式包括:避免面部搓揉、按摩;避免剧烈的面部表情和牵拉动作,比如用力咀嚼、大笑;应注意休息,脸上忌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或化妆品,保持干净以预防感染。持续消肿期(术后8天~15天),面部青紫、肿胀现象一般在7~10天消失;这期间不影响正常工作,可在肿胀完全消除后恢复社交。处理方式包括:术后一个月内禁烟酒、辛辣刺激性、海鲜等食物;术后2周内,禁止去角质、面部护理。组织恢复期(术后16天~30天),可见提升效果,但不是最终效果,需耐心等待恢复。处理方式包括:术后1月内,不要去高温桑拿、瑜伽等高温环境,并且不能暴晒;术后一月内,不要吃酱油等色素重的东西,不要喝酒、吃辣椒。效果稳定期(术后31天~90天),埋线提升、紧致效果逐渐显现,在90天左右达到最佳状态。处理方式包括:埋线提升一般能维持1~2年时间,如果在第一次手术后感觉一些部位不是太满意,可以在术后3个月进行二次补线。

术前注意

1、术前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操作的具体流程、相关风险、术前设计等,做好心理准备。

2、完善体格检查、心肺检查、血液常规检查等,确认无严重全身性疾病。

3、面部近期若有手术史、外伤史、特殊药物使用史或其他美容填充物植入史,须提前告知医生。

4、手术前两周内,勿服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因为此类药物会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5、女性应避开月经期,以免加重淤青和肿胀;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6、手术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它身体炎症。

7、不良生活习惯改变,如术前禁止吸烟、饮酒等。

8、术前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9、当天不要化妆、保持面部清洁。

10、对药物过敏者、蟹足肿、服用肌肉松弛剂、重症肌无力患者不能进行此类手术。

相关医学知识

1、皮肤的组织结构

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人和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皮肤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m2。厚度因人或部位而异,为0.5mm~4mm。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份、电解质、其他物质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皮肤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皮肤有几种颜色(白、黄、红、棕、黑色等),主要因人种、年龄及部位不同而异。

2、人类衰老性皱纹的分类

(1)假性皱纹(细纹):是多由于表皮的干燥或者其他水分流失所造成的短暂性的表皮细纹。在长时间的补水或者护理得当的情况下,小细纹则能自然消失。这种不定性的小细纹我们把它称之为假性皱纹。

(2)真性皱纹:即真皮层出现的断裂,脂肪以及筋膜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坍塌。就是在不表情或肌肤静态的过程均能看到不同程度的褶皱凹陷。我们把它定性为真性皱纹。

(3)运动性皱纹:主要由于肌肉的牵拉和运动,造成真皮层以及脂肪组织的凹陷坍塌,最终形成断裂性的皱纹。在表情肌做表情的时候,运动性的皱纹更加明显。所以在治疗方案操作和选择位置时,我们通常采取让客户提前表情来找到肌肉的运动位,这样才能做到更加精准的治疗位置。

(4)严重下垂性皱纹:多见于一部分年龄较长,且松弛下垂严重、皱纹明显,且多余赘皮较多者。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4:0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4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面部提升除皱(医疗美容术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面部提升除皱(医疗美容术语).pdf

标签:面部   术语   除皱   医疗美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