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瑺(1358—1409),字良玉,号恕庵,湖广衡山藻江(今湖南省衡东县石湾镇枣山村)人。明初著名大臣,历任通政,累迁右副都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少保。
姓名茹瑺
字号良玉
出生时间1358年12月1日
去世时间1409年2月14日
人物简介茹瑺少年即有大志,聪颖好学。唐诗宋词过目不忘,六岁能背千家诗,十岁已熟读《大学》《中庸》。十六岁时就由贡生选拔进入国子监学习。入太学,伴读当朝太子,皇亲国戚,王孙亲王。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又叫国学、国子学,明代国子监的学生有各种来路,大致有贡监、举监、荫监和例监的区别。茹瑺大概属于贡监,是由地方府、州、县儒学按计划选送的优秀学生,茹瑺十六岁即获此资格,可见他的成绩优秀。
洪武二十三年,茹瑺拜右副都御史、又代理兵部尚书,不久任为正职。三十五年加封太子少保。明惠帝即位于后,茹瑺改任吏部尚书。因为和太常卿黄子澄政见不合,被派到河南布政使。不久以后,仍被诏还任兵部尚书。
典故公元1374年盛夏,一夜,明太祖批阅完各路塘报奏折,夜宿正阳宫。躺在龙床上,一合眼,只见香风阵阵,清音声声,灯光下,一青年书生,俯伏在床前阶下。朱元璋一惊,问道:“卿是何人?”书生抬头,面对皇帝:“臣南岳神也,来辅佐陛下。”次日,明太祖驾巡国子监听讲,见人群中一青年相貌酷似昨夜梦中神仙,非常奇怪,遂命见驾。询问他的籍贯,这个青年正是茹瑺。茹瑺拜俯在御驾前,回答:“臣南岳衡山人也。”朱元璋大喜过望,这就是梦中青年啊,真是天赐良臣。于是即授瑺公承敕郎,后升迁为通政司。茹瑺生前,有关系南岳神降生的传说就已在湘衡间流传。
家庭成员茹瑺有三子:长子茹鉴、次子茹、幼子茹。二女:长女嫁府军卫事王昭、次女嫁神策卫指挥史黄隽。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3:5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9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茹瑺(明朝太子少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茹瑺(明朝太子少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