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山东省地级市)

更新时间:2024-12-23 04:27:29 阅读: 评论:0

德州市(山东省地级市)

德州市 (山东省地级市) 次浏览 | 2022.08.03 17:12:5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德州市山东省地级市

德州,古称安德,简称德,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北大门,北接河北省沧州市,南接省会济南市、聊城市,西邻河北省衡水市,东连滨州市。

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境内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基本气候特点是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

行政区域面积103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58万人(2017年底),辖2个区、7个县、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德城区东风东路1566号。

中文名

德州市

外文名

Dezhou City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山东省

地理位置

山东省西北部、中国华东地区

面积

冀鲁官话-石济片-德州话

下辖地区

德城区、陵城区等2区2市7县

政府驻地

德城区东风东路1566号

邮政区码

25300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中国太阳谷、黄河故道森林公园

机场

德州机场(规划)、齐河空军机场

火车站

京铁局:德州站,德州东站,济铁局:平原站,禹城站,晏城站,陵县站

车牌代码

鲁N(禹城、齐河、临邑部分地区使用鲁A)

别称

中国太阳城

建立时间

旧石器时代

人口

650.82万(2014年)

GDP

2596.08亿元(2014年)

市花、市树

菊花、枣树

地域名人

东方朔、程绍、田雯、管辂、刘峻、祢衡、邢侗、孟郊、葛守礼

地方特产

德州扒鸡、乐陵小枣、德州菊花、德州西瓜、德州美陶

电话区码

0534

邮编区码

253000

地方方言

冀鲁官话-石济片-德州话

特产

德州扒鸡、禹城扒鸡、乐陵小枣

电话区码

0534

人口

650.82万(2014年)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东经115°45′—117°36′、北纬36°24′25″—38°0′32″之间。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市为邻。

西以卫运河为界,与河北省衡水市毗连;西南与聊城市接壤;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临滨州市。距首都北京320公里。境内东西宽200公里,南北长175公里,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7.55%。

地形

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境内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由于泛道与流速所致,加之风力堆积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等特点。

德州市地貌多象,大体可分三类:一是高地类,由河流、河床沉积而成,占土地总面积的34.3%;二是坡地类,由黄泛漫流沉积而成,占总土地面积的52.1%;三是洼地类,占13.6%。

河流

德州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黄河、卫运河、漳卫新河;跨市的骨干排涝河道有:徒骇河、德惠新河和马颊河。以上河流除黄河外,均系海河流域南系。

除上述跨省、市大河外,市内有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较大支流两条:一是新赵牛河,位于禹城南部,齐河西部,属徒骇河流域;二是六五河,位于陈公堤两侧,属漳卫新河流域。

30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2条,其中徒骇河流域的有苇河、四新河、管氏河、老赵牛河和邓金河,全部位于徒骇河之南。

马颊河流域的有笃马河、宋家河、宁津河、跃进河;德惠新河流域的禹临河、临商河、跃进河。

除以上主要支流外,还有流域面积100—300平方公里的支流53条,30—100平方公里的114条,基本形成了干支相通,流域相连,能排能调的河流水利系统。

气候

德州市基本气候特点是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干燥,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光照强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前中期,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德州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592小时,日照率为60%,太阳总辐射量为124.8千卡/平方厘米。

在时间分配上,尤以5、6月份最高,月光照时数280小时,日均9小时,光辐射量可达15千卡/平方厘米。

德州市年平均气温12.9℃。极端最高气温43.4℃(1955年7月23日德城区),极端最低气温-27℃(1958年1月15日德城区)。

德州市平均无霜期长达208天,一般为3月29日到10月24日,各县之间相差较大,武城县最长为225天,东西相差近月余。

德州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47.5毫米,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以7月最多,德州市平均降水量190毫米,1月最少只有3.5毫米。

按季节分,春季占有12.8%,夏季高达67.7%,秋季占16.9%,冬季只占2.6%。

人口和民族人口

1949年全市人口400.43万人;1964年人口普查398.85万人;1982年人口普查为551.39万人;1990年人口普查为506.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为529.37万人(济阳、商河划归济南市)。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56.82万人,家庭户162.38万户,男性281.87万人,女性274.95万人。地区分布:德城区41.88万人;经济技术开发区17.40万人。

运河经济开发区8.68万人;陵城区56.90万人;宁津县44.99万人;庆云县29.47万人;临邑县51.11万人;齐河县60.20万人;平原县44.29万人;夏津县50.05万人;武城县37.61万人;乐陵市65.24万人;禹城市49.00万人。

2011年年末德州市户籍总人口575.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1.30万人,非农业人口174.7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6.97万人,出生率12.3‰;死亡人口3.22万人,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6.6‰。截止2014年德州人口约650.82万人。

民族

2012年,德州市是山东省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德州市有39个少数民族,人口共80369人,占德州市总人口的1.5%。其中,回族77963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3%。

主要分布在德州市11个县市区的46个乡镇,156个村居,其中纯回族村67个,回族集聚村(50%以上)38个,杂散居村(50%以下)51个。

少数民族超万人的县市区有3个:陵城区(山东省回族人口第二大县)2.59万人,临邑县1.42万人,德城区1.09万人。回族乡1个(禹城市十里望回族乡)。

少数民族超2000人的乡、镇、街道办事处10个(陵城区宋家镇、糜镇、临齐街道办事处、临邑县临邑镇、临南镇、宁津县长官镇、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禹城市十里望回族乡,齐河县祝阿镇和武城县四女寺镇)。

历史沿革

德州在夏、商时为有鬲氏(鬲国)、有穷氏,系侯国。

秦废分封制改郡县制后置鬲县,至北齐废鬲县。汉置安德县,后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及民国时期,又先后设置广川、长河、将陵、陵州、陵县、德县。自秦至今2200余年,德州已六易其治所,各时期地域大小不一。

德州夏商时隶属兖州,西周以及春秋时期属齐国。战国时分属齐、赵二国。

秦分属齐郡、钜鹿郡、清河郡、上谷郡。

汉分属青州平原郡、济南郡、冀州清河郡、幽州渤海郡。

三国时属魏。西晋时分属平原国、清河国、乐陵国、乐安国、济南郡。

南北朝时期分属安德郡、清河郡、平原郡、乐陵郡。

隋代分属兖州平原郡、渤海郡、冀州清河郡、青州齐郡。

唐代分属河北道德州、贝州、棣州、齐州。北宋分属河北东路、右京东东路。金时分属山东西路、东路、河北东路、大名府路。

元属燕南河北道、中书省河间路、济南路。明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东昌府、京师河间府。

清分属山东济南府、武定府、直隶天津府、河间府。

民国初期分属山东省济南道、东临道、武定道、直隶省津海道。

1928年分别直属山东、河北省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当年批准设立德州专区(德州专员公署),系由原渤海区的沧南、泺北两专区合并而成。

当时辖吴桥、东光、南皮、庆云、宁津、盐山、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德平、德县、平原、禹城、齐河、陵县及德州市17个县(市)。

1952年10月,将1950年划归河北省的恩县、武城、夏津划回德州地区。同时将原属河北省的吴桥、东光、南皮、庆云、宁津、盐山6个县划回河北省。并撤销陵县划归德县。

1956年至1961年,德州专区撤销,并入聊城专区,将乐陵、临邑、商河、济阳划归惠民地区,齐河、平原、禹城、夏津、武城、德州市、德县划归聊城地区。

同时,撤销德平县,分别划归临邑、德县、商河、乐陵;撤销恩县,分别划归平原、武城、夏津。

1961年7月恢复德州专区,又将1956年划归惠民地区的乐陵、临邑、商河、济阳和划归聊城地区的齐河、平原、夏津、武城、禹城、陵县(196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德县为陵县)、德州市划回本区。共辖11个县(市)。

1964年12月将原属河北省的宁津县和庆云县划德州专区管辖。

1967年德州专区更名德州地区(德州地区行政公署)。辖德州市、乐陵市、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云县、宁津县津县、陵县、齐河县、济阳县、商河县13县(市)。

1989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商河、济阳两县和齐河县的桑梓店、大王、靳家三个乡划归济南市。

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德州地区,改设地级德州市,将原县级德州市改为德城区。新建地级德州市行政区划与原德州地区行政区划相同。

1998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德州经济开发区。

1999年,德州市辖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云县、宁津县、陵县、齐河县和德州经济开发区,共2区2市8县,67个镇126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夏季,德州市对乡镇进行了调整合并,辖2区2市8县,77个镇37个乡11个街道办事处。

2006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2014年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初步提出将德州列为京津冀一体化城市,与首都经济圈共谋合作发展。

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陵县建制成立德州市陵城区。

陵城区人民政府驻地临齐街道办事处中兴路155号,现在德州市齐河县、临邑县即将撤县设市。平原县、宁津县、武城县即将撤县设区已达成协议。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4年底,德州市辖德城区、陵城区、禹城市、乐陵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云县、宁津县、齐河县11县(市、区)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两派出机构。

德城区7个街道、5个镇:新湖街道、新华街道、天衢街道、运河街道、广川街道、长河街道、宋官屯街道、二屯镇、黄河涯镇、赵虎镇、抬头寺镇、袁桥镇。

其中,长河街道、宋官屯街道、赵虎镇、抬头寺镇、袁桥镇由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运河街道由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区政府驻新湖街道。

陵城区辖2个街道、10个镇、1个乡:安德街道、临齐街道、郑家寨镇、糜镇、宋家镇、徽王庄镇、神头镇、滋镇、前孙镇、边临镇、义渡口乡、丁庄镇、于集乡。区政府驻临齐街道办事处。

宁津县辖2个街道、9个镇、1个乡:宁城街道、津城街道、柴胡店镇、长官镇、杜集镇、保店镇、大柳镇、大曹镇、相衙镇、时集镇、张大庄镇、刘营伍乡。县政府驻宁城街道。

庆云县辖1个街道、4个镇、4个乡:渤海街道、庆云镇、常家镇、尚堂镇、崔口镇、严务乡、东辛店乡、中丁乡、徐园子乡。县政府驻渤海街道。

临邑县辖3个街道、8个镇、1个乡:邢侗街道、恒源街道、临盘街道、临邑镇、临南镇、德平镇、林子镇、兴隆镇、孟寺镇、翟家镇、理合务镇、宿安乡。县政府驻邢侗街道。

齐河县辖2个街道、11个镇、2个乡:晏城街道、晏北街道、表白寺镇、焦庙镇、赵官镇、祝阿镇、仁里集镇、潘店镇、胡官屯镇、宣章屯镇、马集镇、华店镇、刘桥镇、安头乡、大黄乡。县政府驻晏城街道。

平原县辖2个街道、8个镇、2个乡:龙门街道、桃园街道、王风楼镇、前曹镇、恩城镇、王庙镇、王杲铺镇、张华镇、腰站镇、王打卦镇、坊子乡、三唐乡。县政府驻龙门街道。

夏津县辖2个街道、10个镇、2个乡:银城街道、北城街道、南城镇、苏留庄镇、新盛店镇、雷集镇、郑保屯镇、白马湖镇、东李官屯镇、宋楼镇、香赵庄镇、双庙镇、渡口驿乡、田庄乡。县政府驻银城街道。

武城县辖1个街道、7个镇:广运街道、武城镇、老城镇、四女寺镇、鲁权屯镇、郝王庄镇、甲马营镇、李家户镇。县政府驻广运街道。

乐陵市辖4个街道、9个镇、3个乡:市中街道、胡家街道、云红街道、郭家街道、杨安镇、朱集镇、黄夹镇、丁坞镇、花园镇、郑店镇、化楼镇、孔镇、铁营镇、西段乡、大孙乡、寨头堡乡。市政府驻市中街道。

禹城市辖1个街道、8个镇、2个乡:市中街道、伦镇、房寺镇、张庄镇、辛店镇、安仁镇、辛寨镇、粱家镇、十里望镇、李屯乡、莒镇乡。市政府驻市中街道。

经济发展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96.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8%。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1.1:52.9:36.0调整为11.1:51.6:37.3。人均生产总值45641元,增长9.3%。

农林牧渔业

2014年农林牧渔业增势平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1.6亿元,增长4.2%(可比价,下同)。

其中,农业产值331.5亿元,增长2.6%;林业产值13.9亿元,增长6.9%。

牧业产值212.9亿元,增长6.1%;渔业产值17.1亿元,增长6.2%。

工业

2014年,工业企业稳步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914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法人企业72家,增加19家;过100亿元的法人企业3家,增加1家。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8.59亿元,增长14.02%(按可比价计算,下同)。

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4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59.53亿元,增长14.72%。35个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实现增长。

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68%,食品制造业增长18.14%,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5.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9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1.91%,汽车制造业增长25.76%,电器器材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1.91%。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71.65亿元,增长17.6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77%,占比较年初提升1.37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48%。在我市调度的116种工业产品中,7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工业企业效益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90.05亿元,增长15.41%;实现利税958.10亿元,增长10%;实现利润541.31亿元,增长10.25%。

亏损企业亏损额6.11亿元。总资产贡献率为26.57%,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60%。

建筑业稳定发展。资质内建筑企业197家,完成总产值268.2亿元,增长6.6%。完成建筑工程产值220.3亿元,增长7.5%;完成安装工程产值41.4亿元,增长6.5%。

全年签订合同额341.8亿元,增长22.8%,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228.0亿元,增长2.4%。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1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6%,在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面积为1360.6万平方米,增长26.7%,占房屋建筑施工总面积71.1%。

社会事业教育

2014年,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当年招生1.57万人,在校生4.31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4所(调整后中职学校24所,成人中专0所),在校生6.59万人(调整后中职学校在校生6.35万人,普通中专在校生2448人,成人中专在校生0人)。

普通中学190所,在校生28.12万人;小学937所,其中教学点148个,在校生41.34万人;幼儿园863所,在园、班儿童14.5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3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生1474人。

文化事业

2014年,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场所8处,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家,全年共演出1202场次,比上年度增加156场次;群众艺术馆1家,文化馆11家,文化站133个。

公共图书馆12处,藏书129万卷(册),同比增加10万卷(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1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处,博物馆、纪念馆5处。拥有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3座。

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座,发射功率31千瓦,调频转播发射台9座,调频转播发射功率14.95千瓦;电视转播发射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功率59.35千瓦。

广播播出节目11套,全年播音时间48136小时;电视节目12套,全年播出时间60716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德州大剧院坐落于德州市文体中心东南角,东临康博大道,南临东方红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花杠

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

武城架鼓

姑嫂坟的传说

运河船工号子

马堤吹腔

武城旋饼

吴忠八极拳

四女寺的传说

医疗卫生

2014年,拥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10处,其中:综合医院15处,中医院11处,乡镇卫生院137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处,卫生监督所1处。

卫生信息中心1处,妇幼保健院(所、站)12处,采供血机构1处,其他机构7处。

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1027人,注册护士9587人。全市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21895张。

体育运动

2014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市27%的县(市、区)、30%的乡镇(街道)和18%的行政村建成了相应规模的体育健身工程。竞技体育成绩显著。

共承办5项国家级体育比赛,8项省级体育比赛。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得30枚金牌、12.5枚银牌、11.5枚铜牌。

社会保障

201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80元,增长9.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430元,增长12.6%。

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135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44元,增长15.0%。

2014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6.57万、138.99万(职工69.23万人、居民69.76万人)、34.52万、57.86万和38.03万人。

2014年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9.12万人,基础养老金标准由65元提高到75元,为82.54万名老年居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7.31亿元。

2014年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23.43万人,其中,城市3.78万人,农村19.65万人。五保对象1.29万人,供养支出4929.2万元。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81个,床位2.85万张。社会福利企业23家,安置残疾人员344人。

交通

德州地处京沪、石德铁路交汇点,京台(福)高速、青(岛)银(川)高速、德(州)衡(水)高速、德滨高速和京杭运河穿越辖区,104、105、308、205等国道本区过境,京沪高铁、德龙烟铁路。铁路以及德(州)商(丘)、正在建设中。

2006年德州被确定为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3:4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9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德州市(山东省地级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德州市(山东省地级市).pdf

标签:德州市   山东省   地级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