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

更新时间:2025-01-06 04:40:13 阅读: 评论:0

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

贵港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 次浏览 | 2022.07.26 20:47:5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

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西江流域中游,浔郁平原中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贵港港口为中国西部地区内河第一大港,西江黄金水道流经市境,东临梧州、南临玉林和钦州、西接南宁、北邻来宾。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地级市,辖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和平南县,代管县级桂平市,总面积10606平方千米。特产有菠萝蜜、贵港莲藕、龙眼、桂圆干、覃塘毛尖茶、罗汉果等。贵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贵港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南出北部湾,地处华南、西南及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中文名

贵港市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

面积

10606

下辖地区

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平南县

政府驻地

港北区中山北路888号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南山寺,平天山,龙凤石林,九凌湖,桂平西山,贵港东湖公园等

火车站

贵港火车站、贵港高铁站

车牌代码

桂R

别称

荷城

建立时间

1988年12月27日

人口

户籍548.94万,常住429.37万(2015年末)

GDP

865.20亿

地方特产

菠萝蜜、贵港莲藕、龙眼

行政类别

地级市

地方方言

粤语、客家语、壮语(红水河语区)等

高速公路

广昆、贵梧、贵合、贵隆高速

历史沿革

秦以前,贵港属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等三个郡,贵港属桂林郡布山县。郡治所及县治所在今贵港市。秦末,桂林郡更名郁州,布山县属郁州,属南海尉赵佗建立的南越王国。

汉初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将南越国析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7个郡。布山县属郁林郡。

新莽时期(公元9年至24年),郁林郡改称郁平郡,布山县属郁平郡。东汉时期恢复为郁林郡。

三国属吴,布山县隶属依旧。吴郁林郡太守陆绩在今贵港市西江大桥南端的南江村筑城,郡治所及布山县治所均设于此。

晋(公元281年至420年)布山县仍属郁林郡。

南北朝宋、齐时代(公元420年至502年)置布山、郁平、怀安三县(均在今贵港地),属郁林郡。梁(公元503年至557年)、陈(公元558年至589年)时代,布山、郁林、怀泽(怀安县更名)、龙山(今贵港市中里)属南定州。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定州改尹州,故布山属尹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布山、龙山、武平、怀泽合并称郁林县,与马度县同属广州。从此不复袭布山县之名。

唐武德四年(公元612年)置郁林、怀泽、义山(原马度县,多为今贵港地)、潮水(多为今贵港地)四县,设南尹州总管府,府治龙山(今贵港地),属岭南道。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改南尹州为贵州(贵港市平天山古名宜贵山,故名)州治所及郁林县治所均在今贵港市城区。天宝九年(公元742年)改属怀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属贵州,领郁林、怀泽、义山、潮水4县(均属今贵港市地)。贵州治所及郁林县治所均在今贵港市。

贵县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17年至971年)郁平(原郁林)、怀泽、义山、潮水四县同属贵州。州治所及郁平县治所均在今贵港市。

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怀泽、义山、潮水、郁平并称郁林县,属贵州怀泽郡。州、郡、县三级治所均在今贵港市城区。

元代撤怀泽郡。郁林县直属贵州。州治县治均在今贵港市城区。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存州裁县,贵州境内不复袭郁林县之名。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贵州为贵县,是为有贵县县名之始。贵县属浔州府。

清代,仍称贵县,属广西行省浔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贵县属浔州府。2年(1913年)撤府设道,7月,贵县属郁江道,3年(1914年)贵县属苍梧道。16年(1927年)11月,贵县属苍梧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年(1930年)属苍梧民团区。21年(1932年)4月属梧州民团区。23年(1934年)3月,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9年(1940年)贵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即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36年至38年(1947年至1949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区治郁林(今玉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县初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属南宁专区,同年8月属宾阳专区。1952年8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属郁林专区。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贵县属玉林地区。1988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贵县建制,设立贵港市。设市后仍属玉林地区,行政区域不变。

1993年列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1994年5月18日,撤销桂平县,设立桂平市。

贵港市建置一览表

1995年10月27日,贵港市从玉林市析出,升格为地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港北区。贵港市设立港南区、港北区。港北区辖中里、庆丰、贵城、港城、大圩、石卡、三里、覃塘、黄练、东龙10个镇和根竹、武乐、奇石、大岭、五里、蒙公、山北、古樟、振南9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江滨大道;港南区辖东津、桥圩、湛江、木格、木梓5个镇和八塘、新塘、瓦塘、横岭、平悦、思怀6个乡和港南区江南街道办。贵港市辖有平南县和新设立的港北区、港南区。桂平市由贵港市代管。

1996年6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辖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和覃塘管理区。

2003年3月6日,设立贵港市覃塘区,将贵港市港北区的覃塘镇、黄练镇、东龙镇、三里镇、五里镇、石卡镇、蒙公乡、山北乡、古樟乡、振南乡、大岭乡划归覃塘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覃塘镇覃塘大道。

行政区划

2007年,贵港市行政区域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辖3个市辖区,1个县,1个县级市,2个街道办事处,53个镇,17个乡,2个民族乡,共74个乡(镇),74个居委会1072个村委会。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

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的中部,北纬22°39′~24°2′,东经109°11′~110°39′,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郁、黔、浔三江交汇,拥有华南内河第一大港口,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面与梧州市接壤,南面与玉林市相邻,西面与南宁市交界,北面与来宾市相连。贵港行政区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拥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农业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糖、果、肉桂和禽畜生产基地,素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鱼米之乡”、“甘蔗之乡”“莲藕之乡”等美喻。

气候特点

北回归线横贯贵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1.5℃,年均降雨日166天,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无霜期353天。

2007年,贵港市各地平均气温22.3°~22.8°,比常年偏高0.8°~1.2°;贵港市平均为22.5°,比常年偏高1.0°。年降水量1322.1毫米~1699.8毫米,贵港市平均为1461.6毫米,属正常。年日照时数为1631小时~1784小时,属正常。各季天气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降水偏少;春季温度正常,降水稍偏少;夏季气温偏高,降水正常;秋季偏暖,降水偏少。主要气候灾害是春、秋干旱和汛期局部暴雨洪涝。

自然资源水资源

三大河流郁江、黔江、浔江交汇于境内,水能总蕴藏量达210万千瓦以上,西江航运枢纽一、二期工程早已建成发电,年发电量超过11亿千瓦时,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产项。

土地资源龙头山

贵港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土类齐全,生息在这土地上的祖祖辈辈贵港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和保护这片土地的经验,创造了无数的财富。2007年,贵港市农用地总面积891373.97公顷,占贵港市土地总面积的84.05%(其中耕地面积368680.79公顷);贵港市建设用地面积78247.83公顷,占贵港市土地总面积的7.38%;贵港市未利用土地面积90921.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7%。其中荒草地43986.97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48.38%;裸土地882.98公顷,占0.97%;裸岩石砾地19388.09公顷,占21.32%;河流水面23920.33公顷,占26.31%;其他2743.43公顷,占3.02%。

贵港市共划定有85个基本农田保护区3898个保护块,936块标志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9405.41公顷,保护率达到83.92%。在贵港市总面积,已开发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88.6%,为广西土地利用率最高的地市之一。土壤分为水稻土、赤红壤、石灰岩土、紫色土、冲积土五大类,有14个亚土类,46个土属,132个土种。

矿产资源

其中三水铝储量2亿吨,居全国前列,锰矿储量超2000万吨。

主要矿产资源有全国储量第一的三水铝和铁、锰、金、铜、锑、石灰石、白云石等60多种。贵港市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铝、锡、铅锌矿、铁、铜、锑、铋、铀、磷、钛、白泥、钾、重晶石、石膏、石英、玄岗岩、石英砂(岩)、红砂石、花岗岩、大理石、钾长石、石灰石、煤、赤砂岩、硅质岩、陶土及红粘土等40多种。其中锰矿储量2174万吨,铅锌矿储量1749万吨,锡矿储量7000吨,煤储量3040万吨,石灰石储量2000亿吨以上、花岗岩100亿吨以上。三水铝储量两亿吨居全国首位,含量高,表层浅,易开采。黄金和铀矿被列为国家开采项目。

人口民族数据

截止2012年末,贵港市户籍总人口529.92万人,比上年增加2.23万人。常住人口418.68万人,比上年增加3.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83.08万人。贵港市城镇化率为43.73%,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贵港市人口出生率15.35‰,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8.95‰。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贵港市总人口为503.31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43.35万人。贵港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411.88万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17.77万人。

语言

汉语

贵港市汉族使用的文字相同,语言有土白话(俗称贵县话)、客家语(俗称麻介)、普通话、白话四种。由于语音的不同,也创造了一些“土汉字”,如“妫”(妈妈)、“冇”(没有)等等。这些自创的土汉字多在师公戏的唱词中出现,在其他场合是不通用的。

土白话,俗称贵县话现多称贵港话。讲贵县话者分布于江南各个乡镇及江北的贵城、石卡(除石卡街外)、五里(除五里街外)、三里(除三里街外)、覃塘、东龙、大圩等地,以“贵县街话”为代表。贵县话属粤语勾漏片,虽然贵港话的一些吐字发音与广州话有很大的差别,但相比之下四邑片粤语与广府粤语的差距更大,比如,台山话、开平话与广州话差别非常大,而两地又很靠近,同时贵港话与勾漏片粤语的代表方言玉林话又有较大分别,贵港话相对音清而玉林话音浊。

客家话,俗称“麻介”。讲客家语的分布于桥圩、木格、湛江、东津、瓦塘、八塘、东龙、覃塘、蒙公圩、三里、五里等地的圩镇或村屯。客家语与壮话、贵县话是贵港市三大语言,人数几乎各占贵港市人数的三分之一。

普通话(包括桂林、柳州话),民国时期称为“官话”,能听懂的人很少,会讲的更少。解放后,南下干部讲普通话,驻军讲普通话,中小学实行普通话教学,平时收听的电视广播也大多是普通话。人们都能听懂普通话,少、青、壮年人也能讲带乡土音的普通话。

粤语,俗称白话。在贵港市辖区有三种白话,分别是广州白话、梧州白话、佛山白话。贵港市辖区讲广州白话的有贵港沿江各大造船厂及附近的石卡镇、三里镇等部分乡镇,讲梧州白话的有石卡街(石东街)、三里街、五里街及附近村屯,讲佛山白话的只有黄练街、古樟街(居委会)、木梓街三个圩镇(不包括村)。其他地方的人也能讲以上的白话,但只限于交际时和舞台上,不用于平时家常交谈。

壮语

贵港市壮族人口38万,占贵港市总人口的28%。贵港市的壮话属红水河土语区的北壮,语法结构与各地壮族方言基本相同。贵港市地处桂东南,壮、汉两族人民长期聚居,受粤语影响,借词绝大部分都取粤方言音如(feihgih)飞机,(dietloh)铁路、(hagkauj)学校、(yinzminz)人民等等。壮话在语音、语调上也受粤语一定的影响,与桂南、桂西、桂北一带的壮话差别较大,与上林、武宣、桂平等地的壮话差别较小。贵港市的壮话可分奇石、中里;东龙、古樟;三里、覃塘;大圩、附城几个方言区。各方言区的语法特点基本相同,语音、语调小有差异,不影响交谈。

民族

贵港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居住着壮、汉、瑶等23个民族成分(3个为世居民族),主要聚居于33个乡镇,270个行政村,2007年,贵港市少数民族人口77.3万人,占贵港市总人口的16.72%。壮、瑶族人口较多,其中壮族69.2万人,占14.97%,瑶族7.7万人,占1.67%,有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2个民族乡,大鹏镇从1996年起享受民族乡政策待遇。

经济概况综合贵港农业

2012年贵港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679.18亿元,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68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73.38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57.13亿元,增长10.1%。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8%、53.4%、34.8%,分别拉动贵港市经济增长1.2、5.4、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1.9:40.3:37.8,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提高1.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281元,比去2011年增加1036元,增长9.3%。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3.5%,八大类消费指数中除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外,其余均保持增长,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分别增长4.4%、3.8%、4.3%、4%、0.9%、2.4%、4.4%。另外,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4.3%。2012年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260.63万人,增长1.15%。

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7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788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2%。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工资28787元,比2011年增加2453元,增长9.3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不含劳务派遣人员)29988元,比上年增加1762元,增长6.24%。贵港市财政收入50.03亿元,增长15.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57亿元,增长22.5%。贵港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6.24亿元,增长19%。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752.6亿元,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1亿元,增长22%;财政收入57.42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3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8196元,增长13%。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805.4亿元,增长5.2%;财政收入66.11亿元,增长15.1%,增幅在全区排名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1.4亿元,增长23.2%,增幅在全区排名第1位;外贸进出口总额3.06亿美元,增长38.3%,增幅在全区排名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9%和11.5%。

农业收割稻谷

贵港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贵港市地势平坦,物产丰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粮食、蔗糖、林果、禽畜、水产基地,石硖龙眼、荔枝、桂皮、蜜枣、毛尖茶、淮山、草席、莲藕、瘦肉型猪、三黄鸡、肉鸽、腐竹、羽绒等农产品驰名海内外。

主要农副特产有稻谷、玉米、木薯、糖蔗、花生、荔枝、龙眼、柑橘、白砂糖、黄红麻、茶叶、烟叶、油桐籽、油茶籽、松脂、竹笋干、八角、桂皮、桂油、木耳、牛奶、蜂蜜、禽蛋、蚕茧、莲藕、猪、牛、羊、鸡、鸭、兔、鱼等30多种,素有“广西粮仓、鱼米之乡”美誉和“中国第一糖城”的雅称。

解放前,农作物种植面积以粮食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玉米、大豆次之;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油料作物次之。1949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0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80万亩,占88.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5.15万亩,占7.45%,其它作物占3.85%。粮食总产为13747万公斤,亩产76公斤(按播种面积计,下同),人均有粮260.5公斤(按农业人口计,下同)。农业总产值为612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人均产值儿7.9元(按农业人口计,下同)。农业生产力低,加上灾害频仍,农民生活朝不保夕。

解放后,经减租退押、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枷锁,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195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8753万公斤,亩产86公斤,人均有粮328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36.4%、13.15%和25.9%。农业总产值达9391万元,人均164.3元。

玉米

1956和195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虽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因连遭春旱、夏涝和秋旱,农业生产全面歉收。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仅达1591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9161万元,比1953年分别下降了18.46%和2.51%。人均有粮235.9公斤,人均产值147.3元。

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26亿元,增长6.34%。其中,农业总产值108.55亿元,增长7.8%;林业总产值14.23亿元,增长3.52%;牧业总产值92.33亿元,增长5%;渔业总产值23.15亿元,增长7.9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1.99亿元,增长5.8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49万公顷,比2011年增加3168公顷,总产量149.12万吨,增产5.89%,其中:稻谷产量124.84万吨,增产4.77%;玉米产量14.95万吨,增产9.24%。全年油料产量8.72万吨,增长11.67%;甘蔗产量239.16万吨,增长11.34%;蔬菜产量131.14万吨,增长5.72%;水果产量20.51万吨,增长9.14%,其中龙眼产量5.96万吨,增长7.88%,荔枝产量6.23万吨,增长8.44%。

工业贵糖造纸车间

贵港市解放前的工业生产均以传统的手工生产为主,生产设备极为简陋,产量甚少。生产行业主要有窑业、冶工、制糖、油榨业、酿酒、藕粉、纺织、建造、木工等。清末民初才渐兴电力、机器碾米、皮革、印刷、机修等业。

1966年贵县的工业得到较稳定的发展。是年机制糖产量达到10525吨,土糖837吨,机制纸5503吨,钙镁磷肥7849吨,饮料酒12267吨,红砖2800万块,平板玻璃58万平方米,工业总产值为4013.41万元,比上年增加32.41万元。正当国民经济逐步好转、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之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及以后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成灾,致使工业总产值从1967年的4252万元下降到1968年的3777.7万元,1969年又下降到3499.2万元。

1970年后,随着对工业投资的增加,工业生产逐步回升。此期间新建了氮肥厂、农药厂、水电设备厂等数家中小型工厂,1976年全县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288.76万元比1965年的3981万元增长82.96%,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亿元达到11042万元。比1966年增长111.64%(均按70年不变价计)。“文化大革命”10年间,平均每年递增7.7%。

贵港经济发展

2012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29.15亿元,增长1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4%,拉动贵港市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3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拉动贵港市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基本情况: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367家,比2011年增加25家,其中内资企业330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7家,外商投资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24.08亿元,增长12.03%,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9家,和上年持平;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8家,比2011年减少2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43家,比2011年增加27家;年产值超过5千万元的工业企业有255家,比上年增加51家。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4.73亿元,增长10.59%;完成利税总额82.8亿元,下降30.7%;实现利润总额61.12亿元,下降37.7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2.39%,比2011年同期降低75.54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98.3%,提高1.16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江南工业园整体规划

贵港江南工业园区

贵港江南工业园区位于贵港市区东南部、郁江南岸。广西贵港江南工业园区位于贵港市港南区,规划范围为20.07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江南工业园的功能定位为:广西自治区级开发区中的典型代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西江经济带中的主要产业集聚区;贵港市最重要的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南区建设港城融合的核心空间。根据规划,江南工业园未来将发展以皮革、羽绒轻纺等地方特色产业为龙头,以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和化工制造业等精加工技术型产业为骨干,以临港物流、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并大力发展以综合性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贵港市的现代综合城市新区。

贵港(台湾)产业园区

贵港(台湾)产业园是广西重点推进的27个产业园区之一,位于贵港市覃塘区,距市中心城区8公里,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港口现代物流、台资企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船舶修造业和现代制造业、水泥、制糖、林产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其功能分区产业布局:

1.石卡临江产业园

主导产业布局:港口现代物流业、台资企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船舶修造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2.覃塘林产品加工区

主导产业布局:林产品加工产业。

3.黄练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布局:水泥建材制品产业。

4.大岭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布局: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5.甘化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布局:制糖产业。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示范园区地处贵港市中心城区,是全国第一个批准设立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1年8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并对示范园区进行授牌。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0.53平方公里,以电子信息、糖纸循环、能源、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物流业。其功能分区产业布局:

1.西江产业区

主导产业布局: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

2.贵糖产业区

主导产业布局:以糖纸循环为主导产业。

3.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区

主导产业布局:以热电联产、能源、造纸等产业为主导产业。

交通运输贵港交通运输

贵港市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便利。地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贵港是集水路、公路、铁路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处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的中游,位于南宁、柳州、北海、梧州四市的几何中心,黎湛铁路、广州至南宁高速公路、324和209国道以及西江水道和建设中的南宁至广州快速铁路、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华南地区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大西南地区东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珠江水系的郁江、黔江、浔江流经各县市区,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即可直达粤、港、澳。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807.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7.3%,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居全国内河港口十强。

高速公路

贵港交通十分便利,黎湛铁路、324和209国道、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广昆高速公路(包括新建的贵梧高速公路)、桂来高速公路,以及西江航道交汇贯通全境,是连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贵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等口岸联检机构齐全。

水路运输

珠江支流西江横贯贵港东西。溯江而上可达南宁,顺江而下30个小时即可通粤港澳。贵港至粤港澳常年可通航1000吨级船队。正在建设中的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扩能工程和长洲水利枢纽到2008年竣工后,2000吨级的船舶可由贵港直航粤港澳。贵港港拥有中心港区、桂平港区、平南港区,三个港区共有码头泊位165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5万标准箱,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居全国内河港口十强。201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9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1万标箱;继续保持全国内河大港13强和华南、西南内河第一大港的地位。贵港港已被国家交通部列入全国主要港口名录,成为28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铁路

国家铁路干线黎湛铁路复线贯穿全境,与南昆线、黔桂线、湘桂线、

高铁

枝柳线相通,连接贵港与西南和中南地区。贵港成为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大西南地区的最便捷通道。

南广高铁已于2014年全线通车,贵港进入高铁时代,届时贵港至广州、南宁分别只需2.5小时、1小时左右。

公交

2011年,公共交通营运车辆381辆,客运量3210万人次;实有出租汽车数916辆。

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终点位于贵港。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3:4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8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