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溜穴(中医针灸穴位)

更新时间:2025-01-11 11:00:55 阅读: 评论:0

复溜穴(中医针灸穴位

复溜穴 (中医针灸穴位) 次浏览 | 2022.07.14 19:28:5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复溜穴中医针灸穴位

复溜穴,经穴名,人体下肢穴位之一。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复溜”的“复”是反复的意思;“溜”是盛放的意思。也就是作为坏的气息在此持续堆积的穴位。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有效。

中文名

复溜穴

别名

昌阳、伏白、外命

出自

《灵枢·本输》

属于

穴位

标准定位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取穴时,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1]

穴位解剖

穴位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一支。该神经自股三角内下降,经其尖进入股?管。在该管的下端,与膝最上动脉共同穿股收肌腱板,离开该管;继在膝内侧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表脉下降至小腿内侧,至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二支:一支继续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内踝;另一支经内踝的前面,下降至足的内侧缘。隐神经可与腓浅神经的足背内皮神经结合。上述的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等由胫神经的肌支支配。

特异性

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

主治病症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

3. 其它:功能性子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

4.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即可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黄丸的效果;

5.治疗失眠:肾水不足,内火亢盛,针刺或按压均可。

刺灸法

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名解

1、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2、伏白:伏,隐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气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溜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故名伏白。

3、昌阳:昌,昌盛繁荣也。阳,阳气也。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故名昌阳。

4、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

功效

补肾益阴,温阳利水。主治水肿,腹胀,泄泻,癃闭;热病汗不出,或汗出不止,盗汗;下肢痿痹,腰肌劳损,痔疮。[2]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3:4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复溜穴(中医针灸穴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复溜穴(中医针灸穴位).pdf

标签:穴位   针灸   中医   复溜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