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虫(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毒蛇名)

更新时间:2025-02-23 20:37:20 阅读: 评论:0

蝮虫(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毒蛇名)

蝮虫 (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毒蛇名) 次浏览 | 2022.10.20 13:11:0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蝮虫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毒蛇名

蝮虫又称反鼻虫,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毒蛇名。蝮虫的颜色像绶文,鼻上有针,大的蝮虫重达一百多斤。出自《山海经》。蝮虫又被称为蝮蛇。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怪物,屈原在《离骚·大招》的招魂词中,就呼唤灵魂不要去南方,因为南方有千里炎火、蝮蛇和其他一些可怕的动物蔓延。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中文学名

蝮虫

出处

《山海经·南山经》

出处蝮虫

《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郭璞注:“蝮虫,色如绶文,鼻上有针,大者百馀斤,一名反鼻。(蝮虫,红白相间的颜色,鼻子上有刺钩,大的蝮虫重达百多斤,又叫反鼻虫)

这里的蝮虫即是虺,上古传说中的一种毒蛇,雄性的虺有九个头。

毒蛇,俗你土虺蛇,大毒蛇。泛指蛇类

虺,蛇属,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字汇》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虺,蝰地。――《广雅》

雄虺九首。――《楚辞·天问》

释义

1.传说中的毒蛇名。虫﹐虺的本字。[1]

注解

蝮虫是传说中的动物,也叫反鼻虫,颜色如同红、白相间的绶带纹理,鼻子上长有针刺,大的一百多斤重。这里的“虫”(念hui)是“虺”的本字,不是“昆虫”的“虫”(chong)。

〈古〉传说中的毒蛇:雄~九首(首:头)。

~蜮:虺、蜴、蜮都是害人的毒物,喻奸恶小人。

为~弗摧,为蛇若何: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么办?原喻要趁敌人弱小时就把它消灭,后泛指坏人要及早除掉。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3:2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7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蝮虫(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毒蛇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蝮虫(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毒蛇名).pdf

标签:汉族   传说中   毒蛇   古代   神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