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拼音:jiàn、xià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其古字形突出人体上方的眼睛,以强调看见,本义是看到、看见,特指平视。用作名词时表示看法,见解。由本义引申,“见”又有接触、遇到的意思,也有看得出,显得出的意思,还有会见、见面的意思。呈现的意思本由“见”表示,后改用“现”字。“见”在古汉语中也用作助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中文名见
拼音jiàn/xiàn
繁体見
部首见
五笔mqb
仓颉BHU
郑码IR
笔顺2535
字级一级(0118)
名称见
英文e
笔画4
释义看见,看到;进见,会见。
四角码7721₂
造字法会意字
结构合体字,独体结构
注音字母ㄐㄧㄢˋ、 ㄒㄧㄢˋ
GBK编码BCFB
文字溯源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会意字。甲骨文(图1、2)中的见字,下部像一个跪坐的人,上部用一只特别强调的横放的大眼(“目”)来表示平视前方。“见”的本义就是眼睛向前平视。西周早期金文(图3)仍然保持着甲骨文见字的写法。从西周中期金文(图4)开始见字下边所从的人形已经变为形,但上部所从之“目”仍然很象形。到了西周晚期金文中的见字(图5)已经变为与秦汉篆文相近,眼睛变成了斜竖形,人的形体也变成垂手站姿了,《说文解字》小篆见字正是从这一形体而来。以后,汉隶以小篆为基文,进一步将“目”下的人形写作“儿”。由此发展成楷书。汉字简化时又根据草书将“見”简化为“见”。
裘锡圭《甲骨文中的见与视》认为:“西周金文中‘目’下作立人形之字亦应释为‘视’,这从文例上也可以看出来。”见字在甲骨文中就用其本义及直接引申义,如用为见、用为献等义。在先秦两汉典籍中经常用为“现”。清徐灏《说文段注笺》:“目所睹为见,因有见在之称,俗别作现。《汉书·申屠嘉传》:‘馀见无可者。’颜注:‘见谓见在之人。’是也。《广韵》始收现字。”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史记·项羽本纪》:‘军无见粮’,《汉书·高五王传》:‘于今见在最为长’。古人或单称见,或称见在,犹今俗语现在也……故今俗所称现在,亦可称眼前,或称目前,其理一耳。”
从见的字形分析不难看出这个字的本义表示看见。《礼记·大学》里有这样三句话:“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里的“见”和“视”同时出现,视就是看的意思,见即看见,表示视的结果。从这里也大致可以看到“视”和“见”是一对近义词,但也存在一定区别。“耳闻目见”包括听到和看到两个方面“见闻”就是指看到和听到的事情。但是,耳闻是虚,眼见为实,所以又有“百闻不如一见”的说法。传闻容易走样,因此在法律上,凭传闻是不能作证的,必须亲眼看见才行,这叫做“见证”。
“见”由于常用于指人和人互相看到,就形成了一个专门意思“见面”。见面有种种形式:事先约好的见面叫“会面”,没有事先约定的偶然相见叫“遇见”或“碰见”;下级或晚辈要求同上级或长辈见面叫“求见”,上级通知下级来见面叫“召见”,现在“召见”一词常作外交用语,专指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见面谈有关事宜这种会见形式;带有拜访性质的见面叫“拜见”;引导他人互相见面叫“引见”;如果初次见面谈话就很投机,好像老朋友一样,就说是“一见如故”;“再见”既是礼貌用语,也是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次见面。
人看到了事物或现象,就会产生一定看法,这看法就叫“意见”或“见解”。“意见”或“见解”有各种各样:有独创性的见解叫“创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叫“真知灼见”;有预料性的见解叫“预见”。
事物或现象显现出来才能被看到,所以“见”也有“显现出”的意思。措施显出效果叫“见效”病显得好了些叫“见好”,显得轻了些叫“见轻”。
详细释义读音 | 语法属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jiàn | 动词 | 看到。 | e | 《周易·艮卦》:“行其庭,不见其人。”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 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缝插针;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
指明出处或需要参看的地方。 | 见上;见下 | ||||
拜会、访问。 | 《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谒见;拜见 | |||
会晤;接待。 | 《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见面;会见 | |||
〈文言〉接见。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
遇到;接触。 | 《墨子·七患》:“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 崔璇《一条裤子》:“咳嗽病,见风就犯。” | 见习;见光死 | |||
〈文言〉观察;知道;了解。 | obrve;know | 《谷梁传·僖公元年》:“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归养双亲,见君之孝。” | 见贤思齐;见仁见智 | ||
〈文言〉听说;听见;听到。 | listen | 《国语·周语中》:“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 《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 | |||
〈文言〉比试;较量。 | match | 《西游记》第八五回:“我且回去,照顾猪八戒照顾,教他来先与这妖精见一杖。” | 见阵 | ||
〈文言〉预料;想见。 | 《孙子·形》:“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 ||||
〈文言〉希望;打算。 | 杜甫《石犀行》:“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 ||||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谦抑、客套。 | 臧克家《自己的写照》:“说来或者你不见信。” | 见赐 | |||
用在表示长宽、体积等数量词后面。表示约数。 | 老舍《赵子曰》第一:“天台公寓门外的两扇三尺见长,九寸五见宽” | ||||
名词 | 对事物的观察、认识、理解。 | opinion | 《晋书·王浑传》:“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 | 见解;见识;各抒己见 | |
引申为主意,办法。 | |||||
〈文言〉指覆盖在棺上的棺衣。 | 《仪礼·既夕礼》:“藏器,于旁加见。” | ||||
助词 | 〈文言〉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受到。(后常跟“于”)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 见笑;见外 | ||
〈文言〉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结果。 | 李渔《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 见告;见谅;见教 | |||
副词 | 〈文言〉表示动作持续。 | 日见 | |||
代词 | 用在动词前面,称代自己。 | 《晋书·愍怀太子遹传》:“事理如此,实为见诬。” | |||
xiàn | - | 〈文言〉同 “现”。 | |||
动词 | 〈文言〉进献。 | 刘向《列女传·秦穆公姬》:“秦穆公曰:‘埽除先人之庙,寡人将以晋君见。’” 炳麟《东夷诗》之九:“大夏见邛竹,西极来天马。” |
【卷八下】【见部】古甸切(jiàn)
视也。从儿①从目。凡见之属皆从见。
【注释】①儿:音义同“人”。
说文解字注视也。
段注: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听而不闻者。浑言之则视与见,闻与听一也。《耳部》曰:听,聆也。闻,知声也。此析言之。
从目儿。
段注:用目之人也。会意。古甸切。十四部。
广韵古电切,去霰见 ‖见声元2部(jiàn)
见,视也。又姓,出《姓苑》。古电切。又胡电切。二。
胡甸切,去霰匣 ‖见声元2部(xiàn)
见,露也。胡甸切。四。
康熙字典【酉集上】【见部】 见;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0
《唐韵》《广韵》古甸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经电切,坚去声。《说文》:视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疏:德被天下,为万物所瞻覩。《书·立政》:灼见三有俊心。《礼·王制》:问百年者就见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注:此六礼者,以诸侯见王为义。《史记·五帝纪》:舜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前汉·东方朔传》:未得省见。注:言不为所拔识也。
又《通鉴》:汉武帝元光五年,张汤、赵禹定律令,务在深文,作见知法。详矢部知字注。
又姓。出《姓苑》。
又《唐韵》胡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形甸切,贤去声。《广韵》:露也。《易·乾卦》:见龙在田。疏:阳气发见,故曰见龙。《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注:凡于尊曰见,敌而曰见,谦敬之辞也。《史记·淮阴侯传》:情见势屈。师古曰:见,显露也。
又荐达也。《左传·昭二十年》:齐豹见宗鲁於公孟。注:见,荐达也。谓为之绍介,犹《论语》云:从者见之也。
又见在也。《史记·项羽纪》:军无见粮。注:无见在之粮。《前汉·高五王传》: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集韵》:俗作现。
又《集韵》:日朝也。《诗·小雅》:见睍曰消。笺:《韩诗》作曣,云:见,日出也。
又《集韵》居苋切,音裥。棺衣也。《礼·杂记》:实见闲,而后折入。疏:一解云:郑合见闲二字共为覸,苦辩反。《集韵》:或作梘。
又杂也。《礼·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芗,见以萧光。注:见当为覸,音闲厕之闲。孔颖达云:覵,谓杂也。
《说文解字》书影近义辨析见、视、看、睹
“见”指看到,表示视觉行为的结果。“视”指看,一般是从近处看。《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睹”也表示看到,但是没有“见”的其他意义。“看”本是探望、看望的意思,魏晋以后才有视的意思,并且逐渐取代了“视”。
字形书法字形对比字形对比(楷体) 书写提示【笔顺】①丨(竖)②㇕(横折)③丿(撇)④乚(竖弯钩)
【写法】❶“ㄇ”主体在上半格,居中,下端过横中线。❷竖撇沿竖中线撇出;乚(竖弯钩)从“ㄇ”框口起笔,沿竖中线右弯钩出;竖撇与乚(竖弯钩)形成宽底。
书法欣赏篆书书法隶书书法
楷书书法音韵汇集中上古音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k | ian | |
王力系统 | 元 | k | ian | |
董同龢系统 | 元 | k | iæn | |
周法高系统 | 元 | k | ean | |
李方桂系统 | 元 | k | ianh | |
西汉 | 元 | |||
东汉 | 元 | |||
魏 | 元 | ian | ||
晋 | 元 | ian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山先仙 | iɑn | |
北魏后期北齐 | 山先仙 | iɑn | ||
齐梁陈北周隋 | 山先仙 | iɑn | ||
隋唐 | 高本汉系统 | k | ien | |
王力系统 | k | ien | ||
董同龢系统 | k | iɛn | ||
周法高系统 | k | iɛn | ||
李方桂系统 | k | ien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见 | 山 | 去声 | 三十二霰 | 见 | 开口呼 | 四 | 全清 | 古电切 | kiɛn | |
见 | 山 | 去声 | 三十二霰 | 匣 | 开口呼 | 四 | 全浊 | 胡甸切/胡电切 | ɣiɛn | ||
集韵 | 裥 | 山 | 去声 | 三十一裥 | 见 | 开口呼 | 二 | 全清 | 居苋切 | kɪæn | |
见 | 山 | 去声 | 三十二霰 | 匣 | 开口呼 | 四 | 全浊 | 形甸切 | ɣiɛn | ||
见 | 山 | 去声 | 三十二霰 | 见 | 开口呼 | 四 | 全清 | 经电切 | kiɛn | ||
韵略 | 去声 | 霰 | 形甸切 | ||||||||
去声 | 霰 | 经甸切 | |||||||||
增韵 | 去声 | 霰 | 形甸切 | ||||||||
去声 | 霰 | 经甸切 | |||||||||
中原音韵 | 见 | 去声 | 先天 | 见 | 齐齿呼 | 全清 | kiɛn | ||||
中州音韵 | 去声 | 先天 | 鸡现切 | ||||||||
洪武正韵 | 现 | 去声 | 十一霰 | 匣 | 胡 | 全浊 | 形甸切 | ɣien | |||
建 | 去声 | 十一霰 | 见 | 古 | 全清 | 经电切 | kien | ||||
分韵撮要 | 见 | 阴去 | 第一先藓线屑 | 见 |
注意:发音用国际音标标注,仅作参考,可能与实际发音有异
方言区 | 方言点 | 发音 | 调值 | 调类 | 备注 |
北京官话 | 北京 | tɕiɛn | 51 | 去声 | |
北方官话 | 济南 | tɕiæ̃ | 21 | 去声 | |
中原官话 | 西安 | tɕiæ̃ | 55 | 去声 | |
西南官话 | 武汉 | tɕiɛn | 35 | 去声 | |
西南官话 | 成都 | tɕiɛn | 13 | 去声 | |
江淮官话 | 合肥 | tɕiĩ | 53 | 去声 | |
江淮官话 | 扬州 | tɕiẽ | 55 | 去声 | |
晋语 | 太原 | tɕie | 45 | 去声 | |
吴语 | 苏州 | tɕiɪ | 412 | 阴去 | |
吴语 | 温州 | tɕi | 42 | 阴去 | |
湘语 | 长沙 | tɕiẽ | 45 | 阴去 | |
湘语 | 双峰 | kĩ | 35 | 阴去 | |
赣语 | 南昌 | tɕiɛn | 45 | 阴去 | |
客家话 | 梅县 | kian | 52 | 去声 | |
粤语 | 广州 | kin | 33 | 阴去 | |
粤语 | 阳江 | kin | 24 | 阴去 | |
闽语 | 潮州 | kieŋ | 213 | 阴去 | 文读 |
闽语 | 潮州 | kĩ | 213 | 阴去 | 白读 |
闽语 | 厦门 | kiɛn | 11 | 阴去 | 文读 |
闽语 | 厦门 | kĩ | 11 | 阴去 | 白读 |
闽语 | 福州 | kieŋ | 213 | 阴去 | |
闽语 | 建瓯 | kiɪŋ | 22 | 阴去 |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3:15: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7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见(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见(汉语汉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