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临港经济区(天津产业区)

更新时间:2024-12-23 20:26:34 阅读: 评论:0

天津临港经济区(天津产业区)

天津临港经济区 (天津产业区) 次浏览 | 2022.11.23 15:55:5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天津临港经济区天津产业区

天津临港经济区(原临港工业区)始建于2003年6月,2010年底,原临港工业区和原临港产业区整合为一个功能区,统称“临港经济区”。临港经济区是通过围海造地而形成的港口与工业一体化产业区。规划用海205平方公里,总成陆面积200平方公里,将建设“大机车”、“大吊车”、“大矿机”为代表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大船坞”的造修船基地,建设“大粮油”的产业集群。此次规划的时间从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2年,中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中文名

天津临港经济区

时间

2003年6月

规划用海

205平方公里

总成陆面积

200平方公里

简介

临港经济区位于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浅海区,处于滨海新区核心区,东依渤海湾、北靠海河口、西连海滨大道、南接津晋高速,距塘沽中心城区15公里、距天津市区50公里、距北京160公里,有着优越的交通网络,与天津港隔海河相望,距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仅38公里。

临港经济区的功能将定位为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基地、生态型临港工业区。是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国家级石化基地。

按照规划,临港经济区形成“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

“一带”为集区域交通、市政廊道、配套设施和生态绿地于一体的沿海滨大道综合功能带。

“三区”为:成套装备区(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关键设备区(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配套产品区(占地面积70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为以重型、成套装备制造为龙头,带动关键设备和配套产品制造,完善装备研发转化和现代物流,形成重型装备优势产业集群。

特点前景广阔

目前,招商引资项目66个,总投资额超过1300亿元,其中500强企业8家,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已投产项目11个,开工建设项目22个、已签约筹建和在谈项目33个。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开发建设,一个年工业产值8000亿元以上的工业新城、一条承载25万吨级的黄金航道、一个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新兴港区,将傲然屹立在渤海之滨。

设施齐备

天津临港经济区立足世界一流工业区的标准,将建成“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十二通一平”的完善配套保障,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务流的顺畅与便捷,成为功能齐备的工业新城。临港经济区主要建设内容是:一港、一带、一园、六个基地:

一港即天津市第二深水港区。目前航道已经达到5万吨级,水深-12.5米,到2011年将达到10万吨级,水深-15米,进而形成融航路、铁路、公路、管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减少排放。

一带即生态绿化隔离带。临港规划了一条宽1000米、长8公里的生态绿化隔离带,其中一期宽500米、长4公里区域已经建成。对工业区自身及3公里外的生活区、10公里外的中心城区形成了的生态屏障。

一园即公用工程园。建设了集水、电、燃气、蒸汽、工业气体、污水处理、海水淡化于一体的公用工程园,集中供应,规模生产,为入区企业提供完整配套服务。

六个基地分别为:以海陆运输设备制造板块、海上工程设备制造板块、矿山机械和起重吊装设备制造板块、新能源设备制造板块等四大板块为支撑的造修船、海上工程设备和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以中粮油等项目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粮油基地,以天碱、大沽化等项目为代表的生态型化工基地,以航道码头和立体交通网络为依托的港口物流基地,以建设蓝领公寓、邻里中心等为依托的配套生活服务基地,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及入区企业研发中心为依托的研发转化基地。

循环发展

天津临港经济区致力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通过科学围海,实现用海护海双赢,经济环保并举;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产业链条紧密相连,上中下游循环利用,企业之间无缝联接,形成企业之间能源、原材料、废弃物的有效循环利用体系;通过港工一体,缩短距离,减少周转,降低能耗,减少排污。达到生产清洁,产业循环,能耗节约,排放环保,周边宜居,投资节省。

安全环保

天津临港经济区努力健全安全、环保、生态三大屏障。在企业引进上,实行安全、环保一票否决制,优先发展高科技、高投入、低污染项目。在安全保障上,委托国家权威部门,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国家“863”计划,努力建成全国应急求援体系示范工业园区。在环保建设上,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景观河和以2平方公里集中绿化景观带为代表的生态环保系统,将临港工业区建造成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工业园区。往事越千年,沧海变桑田。

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区域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临港经济区是由原天津临港工业区和天津临港产业整合而成。是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区域,与东疆保税港区、南港工业区互相呼应、互为补充,形成强大的港口经济带,带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产业经济

天津临港经济区形成三大产业板块六大产业集群该区截止2011年5月前后共引资近2000亿元,逐步形成装备制造、粮油、物流三大产业板块和造修船、海上工程、重型装备、绿色动力、粮油加工、生态化工六大产业集群。

据悉,“十二五”期间,临港经济区将基本完成大一期、大二期135平方公里围海造陆和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建成三大产业板块和六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生活配套服务区。到2015年,实现年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港区吞吐量4000万吨,累计招商引资协议额3600亿元,地区人口10万人。到2020年,实现年工业产值10000亿元,港区吞量1亿吨,就业50万人以上,真正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临港将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升港口及工业一体化的区位载体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四大支持平台建设,引进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天航华创临空飞行器等首都资源项目,紧密对接首都资源,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范本。[1]

区位优势

天津临港经济区位于北纬38°34'至40°l5',东经ll6°43'至ll8°04'之间,地处太平洋西岸环渤海湾边。从天津市中心区向西北行137公里即达首都北京。

地形

天津临港经济区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境内有海河、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和蓟运河等穿流入海。市中心距海岸50公里,天津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京师门户,畿辅重镇。天津又是连接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从天津到东北的沈阳,西北的包头,南下到徐州、郑州等地,其直线距离均不超过600公里。天津还是北方十几个省市通往海上的交通要道,拥有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有30多条海上航线通往300多个国际港口,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其地理区位具显着优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气候

天津临港经济区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面对太平洋,季风环流影响显着,冬季受蒙古冷高气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洋副热带高气压左右,多偏南风。天津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有明显由陆到海的过渡特点:四季明显,长短不一;降水不多,分配不均;季风显着,日照较足;地处滨海,大陆性强。年平均气温12.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26℃;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80毫米,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

土地

天津临港经济区是岩石风化形成的薄层残积土,其余地区是第四纪沉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肥力。全市农业用地67.17万公顷,非农业用地45.9万公顷。在海河下游滨海地区尚有待开发的荒地滩涂120多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天津临港经济区已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20多种。主要有锰、锰硼石、金、钨、钼、铜、铝、锌、石灰岩、大理石、麦饭石、重晶石、天然油石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燃料矿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埋藏在平原地下和渤海大陆架等。

水资源

天津临港经济区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条,在中游附近汇合于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干流全长72公里,平均河宽100米,水深3-5米,历史上河道能通航3000吨海轮。

引滦入津输水工程是天津80年代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把滦河水引到天津,每年向天津的输水量达到10亿立方米。天津地下水蕴藏量较为丰富,山区多岩溶裂隙水,水质最好,矿化度低,泉水流量一般在7.2-14.6立方米/小时,雨季最大可达720-800立方米/小时。全市有大型水库3座,总库容量3.4亿立方米。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3:1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天津临港经济区(天津产业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天津临港经济区(天津产业区).pdf

标签:天津   经济区   产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