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清廉守正的官吏。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廉吏。“一钱太守,二不尚书”等都是古时的著名廉吏。
中文名廉吏
外文名honest official
拼音lián lì
注音ㄌㄧㄢˊㄌㄧˋ
释义清廉守正的官吏。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东观汉记·周泽传》:“北地太守廖信贪污下狱。诏以信田宅、奴婢、钱财,赐廉吏太常周泽。”
唐朝严维《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使者应须访廉吏,府中惟有范功曹。”
明朝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你在衙门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个个廉吏,异日定来聘你为官。”
清朝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幸际圣明,直道之获伸如此,廉吏之可为如此!”
历史背景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为民请命,刚正不阿,不惜丢官罢职的直臣廉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被百姓誉之为“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包拯和敢于责备皇帝的海瑞,以及抗旨斩弄臣的袁可立,受重用关键时刻挽救国家危亡,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的于谦。这些出于公心不惜触怒当朝天子和权贵为民办事的行为,是有丢官杀头危险的,远比一些表面上吃糠咽菜和穿破旧官服的“豆腐汤”、“南瓜胡”和“玉米耿”等作秀模式换来的清官更为珍贵,此类清官历来少之又少,其意义往往能推进一个时代的改革,能保护和拯救一批人。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2:5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5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廉吏(汉语词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廉吏(汉语词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