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sinensis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长10~15cm,宽9~14cm。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具细网状皱纹及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状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颈骨向内卷曲,两侧各有肋骨8条,伸出边缘。
中文名鳖甲
别名团鱼甲、水鱼壳、团鱼壳等
英文名Carapax Amydae
主产地长江流域
营养成分动物胶、碘质、维生素丁
中药属性生活习性团鱼喜静怕惊,喜阳怕寒,喜洁怕脏,喜居沙质淤泥的水底,江、溪、河、库坡度小的背风向阳处。团鱼无腮,靠肺呼吸,平时大约相隔5分钟就会露出水面呼吸一次新鲜空气,夏、秋季容易看见。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它还喜欢晒背。炎热的夏天,夜间还要上岸“乘凉”、觅食,白天有时露出水面,晒太阳。它的警惕性很高,稍有惊动便迅速钻入水中,并不时从水中伸出头来观察动静。根据团鱼的生活规律。人们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春末夏初爬水滩,三伏炎夏歇树间.九月重阳入水底,寒冬腊月钻泥潭。
物种名称鳖多生活于大淀、小河及池塘旁的泥沙里。在水中行动迅速。喜出水晒太阳。喜食田螺及鱼虾等。卵生,产卵在夜晚,6月间为最多,每窝7~30个不等。卵近圆形,白色。冬眠期间为11月至次年3月,群栖泥底。
药材产地分布很广,由东北至广东的海南岛,以及湖北、安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
采制方法一般于3~9月间捕获,尤以5~7月产量最高。用刀割下头部,晒干即成鳖头,再将鳖体放入沸水中煮约1~2小时,取出背甲,去净残肉,晒干即成。活杀勿煮,则所取甲更佳。经作菜肴食用后之甲不作药用。
营养成份:含动物胶、碘质、维生素丁等。
选料标准为卵圆形或椭圆形的骨片,背部微隆起,前后端微向内卷曲。长约10~23厘米,宽8~17厘米,厚约5毫米。背甲中央有不显明的骨节隆起,两侧各有八条左右对称的横凹纹。背面为灰褐色并有皱褶及突起状斑点。甲的边缘呈齿状,类白色。腹面灰白色,有骨隆起明显,两侧对称的肋各8条。质坚硬。臭微腥,味咸。以身干、个大、无残肉、洁净者为佳。
入药部位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咸。归肝经、肾经。[1]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先煎;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掺或调敷。
禁/宜人群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孕妇禁服。
炮制方法鳖甲:用水浸泡,去净皮肉,洗净,晒干。醋鳖甲:先取净砂入锅内炒热,然后加入净鳖甲,炒至表面微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砂子,置醋盆内略浸,取出,用水漂洗,晒干。(每鳖甲100斤,用醋30斤)
性状该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长10~15cm,宽9~14cm。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具细网状皱纹及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状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颈骨向内卷曲,两侧各有肋骨8条,伸出边缘。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附注]
鳖头(鳖首)CaputAmydae为加工鳖甲时割下的头干燥而成。该品略呈长圆柱形,吻端尖,颈部向上弯曲,约呈90度角。外表呈灰棕色,略有皱褶,质坚硬,气腥臭。
功能用法鳖甲【功能主治】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手足瘈疚,经闭,癥瘕,久疟疟母。[2]
《别录》:疗温疟,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
《药性论》:主宿食、症块、痃癖气、冷瘕、劳瘦,下气,除骨热,骨节间劳热,结实壅塞。治妇人漏下五色赢瘦者。
《日华子本草》:去血气,破感结、恶血,堕胎,消疮肿并扑损疚血,疟疾,肠痈。
《本草衍义补遗》:补阴补气。
《医学入门》:主劳疟、老疟、女子经闭,小儿痫疾。
《纲目》:除老疟疟母,阴毒腹痛,劳复,食复,斑痘烦喘,妇人难产,产后阴脱,丈夫阴疮,石淋;敛溃痈。
《江西中药》:治软骨病。
【用法用量】9~24克,捣碎,先煎。
相关配伍1、治石淋:鳖甲杵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三,下石子,瘥。(《肘后方》)
2、治痈疽不敛,不拘发背一切疮:鳖甲烧存性,研掺。(《怪证奇方》)
采集加工春、夏、秋季捕捉,用刀割取背甲,去净残肉,晒干。
炮制方法1、鳖甲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干燥。
2、醋鳖甲取净鳖甲,照烫法(附录ⅡD)用砂烫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
鳖甲的临床应用(一)鳖甲是滋阴药而不是退热药:
传统上用于阴虚劳热和癓瘕积聚类病证。首先鳖甲是滋阴补虚药,性平,常用于低热和内热的病人。慢性感染、结核和肿瘤常有低热,鳖甲是治疗这种发热的常用药。秦艽鳖甲散、青蒿鳖甲汤是治疗低热的名方。
发热病人单用鳖甲并不能退热,可见鳖甲并不是降温退热药。古代在治疗骨蒸潮热时,鳖甲是在复方中使用的,其中有许多是降温退热药,如知母、青蒿、秦艽、地骨皮、柴胡等,鳖甲是起着综合性的作用。
下焦温病热深痉厥时,二甲复脉汤用生牡蛎、生鳖甲,三甲复脉汤中用生牡蛎、生鳖甲、生龟版,与生地、麦冬、阿胶、火麻仁等同用,以滋水养火,平肝息风,是用来补充津液和抗痉厥的。病人处于危重阶段,在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下,出现了神经系统并发症,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用这些药来补充津液,提高免疫功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和抗痉厥。如果病人的自身健康基础较好的话,可能有部分病人能被挽救过来。可惜在《温病条辨》上没有记载治好的案例介绍。
(二)关于抗菌抗痨:
古代结核病的病死率是比较高的,故古代风痨鼓膈四大绝症就含有痨病。现代对于本病在抗菌、抗痨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提高,但还是有少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而死亡。如果在抗菌、抗痨的同时,服用鳖甲及其复方秦艽鳖甲散、青蒿鳖甲汤等方药,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康复的。
(三)关于抗癌:
古代用于治疗癓瘕积聚一类疾病。鳖甲煎丸是治疗这些病症的著名古方。癓瘕积聚包括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常有低热和内热,现今鳖甲为肿瘤病人常用的中药,既能抗癌,又能提高免疫功能.并对清退低热有利。鳖甲的扶正抗癌功效为临床中医和民问所重视而被常用。常用于肝癌、肺癌、肠癌、宫颈癌、卵巢癌、骨肿瘤等。
(四)关于提高免疫球蛋白:
鳖甲具有提高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我们临床上曾观察到高球蛋白血症,经常服用鳖甲和甲鱼的病人,γ一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很难下降;还观察到经常服用鳖甲和甲鱼的红斑狼疮病人病情不易缓解,有些慢性肝炎病人转氨酶不易下降。
我们体会红斑狼疮、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病宜用炙龟甲;肿瘤、结核和慢性感染病人宜用炙鳖甲。
(五)龟甲和鳖甲的异同:
龟甲和鳖甲都是滋阴药,龟甲滋养肾阴,鳖甲滋养肝阴。
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同源,肝阴和肾阴是相互滋养的,服了此二药能肝。肾同补,所以在滋阴方面二药常同用,如《温病条辨》中的三甲复脉汤。
二药的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龟甲滋养肾阴,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这是鳖甲所没有的作用。鳖甲软坚散结,抗癌为主,这是龟甲所不及的。这就是大补阴丸用龟甲、鳖甲煎丸用鳖甲的道理。
可见,在龟甲和鳖甲的应用上,古人观察得非常仔细,区分得非常清楚。
食用方法甲鱼的背甲,药名称为“鳖甲”,具有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提高血浆蛋白、散结消肿的作用,可提高抗肿瘤的免疫能力;鳖甲熬制的胶,称为鳖甲胶,具有滋阴益肾、散消痞、强筋健骨的功效,能够散淤血、消脾肿、除痨、调月经,可防治肾亏虚弱、头晕遗精等症。
龟甲和鳖甲都是滋阴药,龟甲滋养肾阴,鳖甲滋养肝阴。
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同源,肝阴和肾阴是相互滋养的,服了此二药能肝。肾同补,所以在滋阴方面二药常同用,如《温病条辨》中的三甲复脉汤。二药的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龟甲滋养肾阴,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这是鳖甲所没有的作用。鳖甲软坚散结,抗癌为主,这是龟甲所不及的。这就是大补阴丸用龟甲、鳖甲煎丸用鳖甲的道理。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2:47: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鳖甲(鳖科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鳖甲(鳖科动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