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西餐厅,是指位于西直门外大街135号的莫斯科餐厅,其大门上的“1954”提醒客人,这儿有着六十多年的悠长历史。特色菜有罐焖牛肉、奶油烤鱼、奶油蘑菇汤、奶油烤杂拌、鹅肝等。1954年老莫建成开业,请的都是苏联的大师级厨师,大厅金碧辉煌,如今因氧化而变成深青色的四个大铜柱当时是金黄色,餐具器皿都是银质的,菜品全是俄罗斯宫廷菜,要凭专门的餐票才能进来就餐,门口的门卫是从军区部队调来的保卫人员。
公司名称老莫西餐厅
外文名称РЕСТОРАН МОСКВА
总部地点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成立时间1954年
经营范围西餐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餐厅简介莫斯科餐厅大门上的“1954”提醒客人,这儿有着五十多年的悠长历史。从旋转门进去,踏台阶而上,进入到一个宫殿般的世界:高达七米的屋顶,华丽镀金的大吊灯,四个青铜大柱子如主心骨一样立于中央,身穿黑色“布拉吉”连衣裙、外罩纯白小围裙的服务员站在桌边,桌上铺着浅黄色的桌布,摆放着高脚玻璃杯、暗红色的方形餐巾。整个餐厅,既华丽贵气,又古朴庄重。
厨师长白忠义五十多年来,老莫餐厅的基本格局没有什么变化,而经理、厨师和服务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资历最老的要数厨师长白忠义。他的胸前别着一个大勺子,勺头引人注目地从兜里露出来,这是厨师长才有的装备。厨师长的主要工作是尝菜,每道菜都要经过他的品尝考查,这把勺子便是白师傅尝菜用的。只有在接待重要客人时,白师傅才会亲自下厨。
七十年代的餐厅1971年,因中苏交恶,苏联厨师已悉数撤走。就餐不再需要凭票,但客人挺少,最多时一天也不过百来人,人均消费三四元,而那时普通人的月工资为三四十元。来客都是有背景的上层人物、归国华侨和大院子弟,苏联驻华使馆几乎每周末必来。那时北京做西餐的餐厅只有寥寥数家,除了老莫,也就新侨饭店、北京饭店、和平饭店。
七十年代,老莫的银质刀叉等餐具渐渐被客人顺走,流失严重。到八十年代初,老莫收起为数已不多的银质餐具,全部代之以普通餐具,银器只在接待贵宾时才拿出使用。改革开放后,顾客猛然多了起来,餐厅里的桌子全坐满了,外头等候就餐的人像抢购一般拿号,这一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发展现状2000年,老莫花上亿元重新装修,天花板重做了吊顶,开业时从俄罗斯进口的大吊灯重新镀金,厨房里的大土灶改成了燃气灶。大厅里加了栏杆,座位不再一字排开,多了圆桌及环形沙发,添了几分闲适的意味。重装后的老莫开始接待商务活动,顾客虽仍以中年人为主,但年轻人从此明显增多。
为了适应更多的顾客,老莫的菜式及口味也在变,原来很重的口味为一般顾客所难接受,老莫减轻了菜的油量,口味尽量清淡。
如今老莫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在九十年代以来国企经营普遍艰难的情形下,它一直保持着赢利的骄人记录,从容不迫地做着适量的改变。
老莫仍然经常接待官方安排的重要人物,但它早已不再是特权阶层才能来的神秘地,来老莫寻找苏联记忆的那一代已步入中老年,老莫的顾客越来越多样化,有商人、年轻白领、寻常百姓。曾压倒一时的苏联文化,对老一代来说,是熟悉而温暖的记忆,而在年轻一代那儿,却可能成为陌生而疏离的隔阂。而当下那个全新的俄罗斯,对于老莫也是如此遥远而纷杂,老莫试图从当代俄罗斯文化那儿寻找适宜餐厅的音乐和画作,却一直没有找到中意的。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2:0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2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老莫西餐厅(俄式西餐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老莫西餐厅(俄式西餐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