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辽宁省铁岭市代管县级市)

更新时间:2025-02-23 17:52:12 阅读: 评论:0

调兵山(辽宁省铁岭市代管县级市)

调兵山 (辽宁省铁岭市代管县级市) 次浏览 | 2022.08.12 15:54:0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调兵山辽宁省铁岭市代管县级市

调兵山市,原称铁法市,辽宁省铁岭市下辖县级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铁岭和法库之间,丘陵地带。截至2013年,调兵山市下辖3个镇、2个街道,共计34个行政村、25个社区。截至2013年,调兵山市区域面积263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调兵山市常住人口为206058人。

2020年,调兵山市生产总值(GDP)实现99.98亿元。

中文名

调兵山市

外文名

DiaoBingshan

别名

煤城、铁法

行政区划代码

211281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辽宁省

地理位置

辽宁省北部

面积

262.9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大明镇、兀术街街道等

政府驻地

调兵山街道育才路

电话区号

024

邮政区码

112700

气候条件

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兀术城、明月禅寺、蒸汽机车旅游景区、怪坡等

火车站

调兵山站

车牌代码

辽M

人口

206058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方方言

东北话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王耀华;市长:王永利

地区生产总值

99.98亿元(2020年)

建制沿革

调兵山秀丽的山川和悠久的历史,不仅给这片土地增添厚重感,还为她披上了靓丽与神秘的面纱。7000年前,先人们就在调兵山繁衍生息。已经发现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址形成于新石器、夏、商、周、唐、宋、辽、金、元、明、清不同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兵山文化"。

这里"唐属燕州,辽属黄龙府隶上京,金属会州",有久远的历史可考。近年来,吸引了无数考古爱好者和学者前来考证。日俄战争时期,这里也曾刀光剑影,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这里聚歼残匪,曾有百余名先烈的热血洒在这片沃土,留下了吟颂民族之魂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浩歌。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法库门抚民厅,调兵山、大明等村镇划入法库厅管辖。全厅共分30个社。调兵山为安全社首村,辖17个村,大明安碑为安庆社首村,辖12个村。

宣统二年(1910)年法库厅改30个社为一城十乡,调兵山为东一乡,仍为乡会所在地,大明安碑村为东二乡,乡会所在地为柏家沟。

民国二年(1913年),根据当时政府统一规划各县地方官厅组织令,法库改厅为县。从此,调兵山和大明等地一直为法库县所辖。大青、晓明等地则始终为铁岭县的辖区。

调兵山市从1958年开始开发建设。

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铁岭县、法库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市,因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铁法市。

1984年10月铁法市改为铁岭市铁法区。

1986年9月又恢复了市建制。

1995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铁岭凡河新区和沈北新区之间,产业根基已基本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调兵山市的施工建设,投资环境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重要集聚区,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城市。

2002年,建市20周年的铁法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

穿过兀术城,西走200米,便是恢复建设的东北最大的佛教圣殿—明月禅寺。明月禅寺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227平方米。寺内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配殿和钟鼓楼等。

苍松翠柏使国学大师文怀沙和一代书画大师范曾、韩美林等文化名人的题匾更加显眼,每逢庙会等佛事活动,吸引四海僧侣,每日游人如织。[1]

行政区划

辽宁省调兵山市因境内有“调兵山而得名。“调兵山由“刁山”和“跸山”组成,古称刁跸山,位于城市西北部,属白垩纪隆起低山丘陵。

北部“刁山”,雄奇壮美,层峦叠障;南部“跸山”林木茂盛,松翠柳绿。两山之间是宽一千米,长三千米平坦开阔的山沟。沟中有水,自西向东流淌。据传说,1125年金军灭辽,并开始进攻南宋,大金国元帅完颜宗弼、兀术,曾在此地屯兵操练、调兵遣将。在金兀术的屯兵之地修建了“兀术古城”。此后,古人将“刁跸山”及周边山脉改称为“调兵山”,以此纪念金兀术的卓越战功和赫赫威名。

调兵山市是因煤而建的新型工业城市,地处辽宁省北部,东南与铁岭县接壤,西北与法库县相邻。市区距省会沈阳104公里,距桃仙机场120公里,距营口港280公里,距大连港420公里。区域总面积263平方公里,总人口23.5万人,城市化率83.2%。全市下设大明、晓明、晓南三个镇,兀术街、调兵山两个街道办事处,34个行政村,26个城市社区。[2]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调兵山位于辽宁省北部,介于东经123°27"3至123°41"52,北纬42°20"31至42°33"19之间,东南与铁岭县接壤,西北与法库县相邻,市区距省会沈阳104公里,距桃仙机场120公里,距营口港280公里,距大连港420公里。辖区东西宽20.6公里,南北长23.7公里,调兵山区域面积26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调兵山所在地地质稳定,调兵山煤田区系华北陆台阴山陆隆带东段,受华夏系构造影响,所形成的断陷盆地,造就了调兵山西高东低,呈倾斜状的地势,成低山丘陵、平原的地貌类型。

气候

调兵山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6.85度。7月份为最热月份,平均24.2度,极端最高气温35.9度;一月份为最冷月份,平均为-13.1度,极端最低气温为-34.3度。年均降水800毫米,七月份降雨量最多,平均降水量为176.8毫米。全年日照2700小时。

自然资源调兵山土地资源

调兵山耕地13919.87公顷,园地111.17公顷,林地4032.29公顷,草地565.6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636.9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95.8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23.96公顷。其它土地129.18公顷。

调兵山矿区压煤面积12960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9.3%。压煤村庄达23个,其中因采煤沉陷的村达20个,沉陷面积达1906公顷。

矿产资源

调兵山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查明矿藏1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14.16亿吨,占辽宁省总储量的1/3,经多年开采,目前探明的煤炭工业保有储量9.7亿吨;煤层气储量98.亿立方米;煤矸石存量1815万吨,年排放量165万吨以上;硅灰石可采储量136.10万吨。

人口

截至2018年末,调兵山总人口达226227人,城镇人口197012人,占87.1%;乡村人口29215人,占12.9%。2018年全市出生率为4.63‰,死亡率为5.64‰,人口自然增长率-1.01‰。0~17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23346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3%;18~34岁(含不满34周岁)人口4358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3%;35~59岁(含不满59周岁)人口107241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7.4%。60周岁及以上人口5205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3.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调兵山市常住人口为206058人。[3]

调兵山有汉、蒙、满、朝鲜、锡伯、苗、土家、侗、壮、彝、哈尼等23个民族,属多民族融合的人口结构。

经济综合

2020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357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73公顷,玉米播种面积9262公顷,其他播种面积522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94公顷。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17公顷。全年果园面积154公顷。

202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95833吨。其中,水稻产量5802吨,玉米产量87497吨,其他粮食产量2534吨。全年油料产量68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402吨。全年水果产量4083吨。

2020年,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1778.6吨。其中,猪肉产量7950吨,牛肉产量522吨,羊肉产量221.6吨,禽肉产量3016吨。全年禽蛋产量1090.8吨。全年牛奶产量1366吨。全年生猪出栏10.6万头,年末生猪存栏6.2万头。

2020年,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528吨,同比增长23.8%。[4]

第一产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357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73公顷,玉米播种面积9262公顷,其他播种面积522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94公顷。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17公顷。全年果园面积154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95833吨。其中,水稻产量5802吨,玉米产量87497吨,其他粮食产量2534吨。全年油料产量68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402吨。全年水果产量4083吨。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1778.6吨。其中,猪肉产量7950吨,牛肉产量522吨,羊肉产量221.6吨,禽肉产量3016吨。全年禽蛋产量1090.8吨。全年牛奶产量1366吨。全年生猪出栏10.6万头,年末生猪存栏6.2万头。

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528吨,同比增长23.8%。

第二产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不变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分重点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57亿元,同比下降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4%。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2.2%,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下降16.4%,私营企业产值增长19.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1674万吨,增长0.4%;发电量35.5亿千瓦小时,下降0.7%;水泥52.8万吨,增长51.8%;电线电缆4109千米,增长55.7%;铁合金4512吨,下降46.3%;饲料1.2万吨,下降3.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利税总额8.5亿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利润总额8.5亿元,去年同期-5.1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5.7%。

2020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共计15户,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9亿元,比上年下降17.8%。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3%。

分投资渠道看,建设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4.3%,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94.2%。

分产业结构看,全年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2%;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7.4%。

分经济类型看,全年国有控股投资比上年下降12.2%,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17.7%,港澳台及外商本年无投资。

全年建设项目78个,比上年增加18个。其中,计划总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13个,比上年增加2个。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7%;商品房销售额18376万元,比上年下降26.9%,其中住宅销售额16191万元,比上年下降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7.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4%。

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375万元,比上年下降0.5%。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385万元,同比增长12.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946.6万元,同比增长4.4%;饮料类零售额819.9万元,同比下降2.1%;化妆品类零售额269.4万元,同比增长23.4%;烟酒类零售额1071.2万元,同比增长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567.1万元,同比增长6.7%;日用品类零售额921.4万元,同比增长4.5%;中西药品类零售额3247.2万元,同比下降37.0%。

外贸进出口总额7560万元,同比下降9.9%;外贸出口额完成6540万元,同比下降16.7%,进口额完成1019万元,同比增长89.4%。

财政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363万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74765万元,比上年下降1.0%,在各项税收中,增值税38290万元,比上年下降0.1%,企业所得税2066万元,比上年下降79.4%;个人所得税1114万元,比上年下降8.8%;资源税完成60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6%;非税收入完成7598万元,比上年下降9.2%,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为93.5:6.5。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0292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730万元,比上年增长9.2%,教育支出31354万元,比上年增长3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754万元,比上年下降0.6%;城乡社区事务完成39419万元,同比增长0.5%。

金融

2020年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3.8亿元,比年初增加35.6亿元,增长15.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1.58亿元,比年初增加26.3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9.42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89亿元;机关团体存款32.65亿元,比年初增加5.32亿元;财政性存款0.09亿元,比年初减少0.003亿元。

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9.8亿元,比年初增加2.9亿元,增长2.4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07亿元,比年初减少2.16亿元,减少17.66%;中长期贷款余额12.48亿元,比年初减少0.63亿元,减少4.81%;票据融资余额0亿元。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

调兵山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等十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相继通过“双高水平”普九、基础教育强县验收,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所,其中教师学校1所,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9所、小学14所,素质实践学校1所。共有在职教师2565人,学生19916名,其中小学7801名,初中4628名,高中3549名,职专345名。

共有幼儿园81所,其中市直属实验幼儿园1所,学校附属幼儿园11所,民办幼儿园69所。共有民办教育机构共62家,其中学科类41家家,艺术类18家,体育类1家,潜能开发类1家,口才类1家。教育工作连续十多年在铁岭市排名第一,荣获铁岭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全市已经初步形成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文化事业

调兵山市依托基础文化设施,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工作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了积极健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城乡文化活动,文化艺术节活动已成为群众参与最广泛、活动内容最丰富的文化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加强学校体育项目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业余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持续推动村屯、社区书屋建设,全市34个行政村、25个社区书屋实现全覆盖,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进村入户完成“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全市数字化改造全部完成,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

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蒸汽机车博物馆成功申报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积极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夯实经济基础,形成了蒸汽机车影视城、蒸汽机车旅游专线和蒸汽机车陈列馆等产业链,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

全市有市级图书馆1个,市级文化馆1个,镇街级文化站5个,村级文化室34个,社区文化室25个,文化产业经营网点95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2家,歌舞娱乐场所35家,书刊经营场所15家,音像制品出租、出售4家,电子游戏场所3家,印刷厂12家,电子出版物1家,健身房4家。

卫生事业

我市医疗市场取得了极大发展壮大,现在发展到有医疗卫生机构236个,其中综合医院3家,一家大型国有三甲医院(铁煤集团总医院),一家二甲医院(市人民医院),两家一级医院(仁济医院(一级)、九州医院(一级),专科医院一家(精神卫生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2家,门诊部3个,个体诊所137家,村卫生室58家,铁能集团各矿卫生保健站7个,铁能集团总医院分院3家。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360张,其中铁煤集团总医院1030张,调兵山市人民医院240张,仁济医院20张,九州医院30张,精神卫生医院2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75张,(2020年铁岭市规划配置指标4.9张,2020年省规划配置指标6.10张),社会办医院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0.17张(2020年铁岭市规划配置指标1.2张,2020年省规划配置指标1.5张)。[5]

社会保障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3402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4177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92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796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139人。

全市有城乡低保对象3393人,保障标准城市636元/人.月,农村5208元/人.年,年均增长7.6%。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为全市0.0339万人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农村供养标准达到607元/人.月,城市标准达到828元/人.月。

集中供养孤儿平均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800元提高到1400元,散居孤儿平均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由2017年的每人每月800元提高到1400元。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市0.26万余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待遇,年均发放补贴1.6万元。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64余人次。

交通运输公路

我市各级公路总里程320.83公里,其中省级以上公路2条45.66公里,县级公路3条12.90公里,乡级公路17条100.58公里,另有村级公路77条161.69公里。全市各镇街都通了油路,所有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

铁路

境内铁路是铁煤集团专用铁路,由运输部经营管理。矿区铁路总长度220公里(包括域外部分),有铁路专用线15条,有各种型号客车44辆,货车81辆,年客运量达1400多万人次,年货运量达3.1亿多吨公里。

交通运输

全市现有运输公司、致通公汽公司、调沈线路公司三家客运企业,富士、通达两家出租汽车公司,各型货运公司20家。全市共有长途、城乡营运线路32条,营运旅客客车117辆;市内公共线路6条,车辆116辆;出租汽车669辆及各种营运货车1276辆。符合资质机动车维修厂家144家。

电力行业

调兵山市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及农田机井通电工程,进一步做好电力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及管理工作,为项目按时投运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完善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体系,明确业务流程和各环节办理时限,持续提高电源并网服务水平。全市现有注册发电企业三户:调兵山煤矸石发电公司装机容量为2×30万千瓦。

主要功能是:利用铁法能源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和低热值煤炭发电,并承担着向法库县和调兵山市城区的供暖任务,同时承担着省重点工程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的供汽任务;国电和风电开发有限公司调兵山分公司,位于调兵山市调兵沟村,职工人数19人。现有UP82/1500型风力发电机组共33台,66KV主变4台,35KV站用变压器1台;三峡新能源调兵山风电有限公司,位于辽宁省调兵山市高力沟村,职工人数24人。现有金风50/750KW66台GW82/1500KW33台主变2台及高压室开关,控制柜及其附属设备。[6]

风景名胜怪坡

怪坡位于调兵山风景区环山景观路南线,全长50米,宽10米,是一条呈西高东低走势的斜坡,2004年修建环山景观路时被发现。因为怪坡的存在,调兵山风景区知名度日益提高,调兵山怪坡也成为了我市一枝异花独放的旅游奇葩。

环山风景路

环山风景路是调兵山市为开发西部旅游资源而兴建的,全长5200米音乐喷泉,道路面积2.3万平方米,排水沟总长3500米,道路总投资420万元。绿化工程由大连市园林设计公司设计,总投资120万元。道路两侧各10米宽,5200米的绿化带和一号生态园建设,共植树13000株,且每个地段都形成风格各异的绿化带。一号生态游园占地4.9公顷,设有忘忧谷、休闲凉亭、长廊5个等建设景点,在自然中给人一种文化的熏陶。

兵山广场

兵山广场位于调兵山市人民路西端,始建于1997年,占地2.8公顷,整个广场依地势而建,呈阶梯状,是调兵山市规划设计院响应“把森林搬进城市”口号而自行设计的第一个大型广场。

兀术城

被辽宁省旅游局评为“四大辽金古建筑之一”的兀术城位于铁岭城区西35公里的调兵山风景区,距沈阳96公里,它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是融入东北各民族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金天会四年秋,金完颜宗弼(兀术)在此地调集军队,分三路兵马南下,一举灭亡了北宋,此地故称“调兵山”。

南宋时期,担当金国兵马大元帅的大金国太子金兀术,在率兵南犯中原被岳飞挫败归巢,带残兵败将返回途中,行至调兵山脚下,只见调兵山山势雄奇壮美,层峦叠峰,林草繁茂,花香袭人;山下流水淙淙,景色宜人。于是命军师哈密嗤传令,在山下安营扎寨,筑城屯兵,树旗于调兵山上,演练和调集兵马,伺机再犯中原。后来人们就把金兀术调集兵马的山改称为“调兵山”,把山下金兵安营扎寨的地方取名为“兀术街”。兀术街当时建有古城,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古城已不复存在。2001年,根据遗址考证,由国内著名古建筑专家设计建造了兀术城。兀术城是辽金白建筑群,占地176.7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城中500多米道路横穿东西。两侧城门楼气宇轩昂,城内牌楼雕梁画栋,云檐飞挑,整个古城古朴厚重。置身于此,时空回转,金戈铁马和门庭若市景象幻于眼眸,历史足音萦绕耳畔。

明月禅寺

明月禅寺位于调兵山西山风景区内,三面环山。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227平方米,寺中建筑宏伟壮观,金碧辉煌,是东北最大的一处佛教圣地。寺中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僧舍、南北配殿、钟鼓楼、垂花门、水井等。山门、大殿前设有汉白玉栏杆,寺院前有宽大的放生池,上建拱桥三十座,寺内外树木茂盛,苍松翠柏尽显寺院的威严肃静!明月禅寺方丈月照大师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在佛学界有很高的声誉,寺内僧侣众多,香火鼎盛,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荣誉称号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7]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1:4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1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调兵山(辽宁省铁岭市代管县级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调兵山(辽宁省铁岭市代管县级市).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