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蛇(有毒蛇类)

更新时间:2024-11-16 22:38:46 阅读: 评论:0

奎蛇(有毒蛇类

奎蛇 (有毒蛇类) 次浏览 | 2022.09.10 12:19:3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奎蛇有毒蛇类

蝰蛇(学名:Viperinae)是蝰蛇科的一个亚科,统称蝰蛇,其主要特征是眼与鼻孔之间不具有颊窝。 蝰蛇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包括约12属,66种,大多数都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但极北蝰(Vipera berus)却可能分布在非常靠北的地区,甚至北极圈附近。

中文名

奎蛇

拉丁学名

Vipera rulli siamensis

动物界

蛇目

蝰科

形态特征

蝰蛇全长1米,重达1.5公斤。蝰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呈宽阔的三角形,因为它的头部有巨大的毒腺,因此头部与颈区分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蝰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1]

生活习性

蝰蛇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2]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

分布

蝰蛇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欧洲蝰蝰蛇科(Viperidae)约200种毒蛇的统称。分为两个类群(亚科),即蝰蛇亚科(Viperinae, 东半球蝰蛇)和响尾蛇亚科(Crotalinae, 颊窝蝰蛇)。某些权威人士认为,蝰蛇的这两个类群应是各自独立的科。蝰蛇的特征是具有一对中空的注射毒液的牙齿,着生在上腭活动骨骼上(上腭骨),不用时可折回嘴内。具颊窝器的蝰蛇(响尾蛇及其他)的特征是︰在每侧鼻孔与眼之间有一热敏感小窝,用于探寻温血动物。蝰蛇体长小至Vipera ursini的不足30公分(12吋),大至巨蝮(Lachesis muta)的3公尺(10呎)以上。捕食小型动物,捕猎方法是先咬伤猎物,再追踪。

东半球的蝰蛇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特点是行动迟钝,身体粗壮,头宽大。许多种类为陆栖。树蝰属(Atheris)的身体细长,尾能缠住树枝,营树栖生活。而穴蝰属(Atractaspis)则为洞栖,眼细小。大多数种类卵胎生。响尾蛇亚科主要在西半球,从沙漠到雨林皆有。中、南美洲的洞蛇属(Bothrops)为陆栖或树栖种类。有些如噬鱼蛇是水栖种类。某些种类产卵;其他为卵胎生。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1:38: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31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奎蛇(有毒蛇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奎蛇(有毒蛇类).pdf

标签:蛇类   奎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