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5-02-25 10:45:18 阅读: 评论:0

惠(汉语汉字

惠 (汉语汉字) 次浏览 | 2022.11.17 13:24:3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惠汉语汉字

惠(拼音:hu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指仁爱,一说指聪慧,引申为柔和、温顺。仁爱体现在行动上是给人以财物或好处,故引申指施舍。又指恩惠、好处,用作名词。又由恩惠引申表示施事者的行动对自己是一种恩惠,放在动词前面,虚化为副词。

中文名

部首

字级

一级(2580)

平水韵

去声八霁

拼 音

huì

简体笔画

12

繁 体

僡、叀

繁体笔画

12

五行

郑 码

FKWZ

U

60E0

GBK

BBDD

五笔86

GJHN

笔顺编号

125112144544

注音

ㄏㄨㄟˋ

异体字

㥣、恵、?、?、?、?、?、?、?

统一码

60E0

字源演变

“惠”字始见于西周中期,下面的“心”字是形符,表示跟人的心理活动有关,上面的“叀”字是声符,读zhuān。这是“专”字的本字。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指“专心致志地纺线”。这个“叀”字是指纺锤,这是纺线的主要工具,下面加上“心”字就能表示专心一致地用纺锤线了。所以“惠”字用“叀”字作形符。甲骨文时期也用“叀”用作“惠”,后追加“心”旁而衍生出惠字,“叀”也可视为“惠”的声旁。从这个角度讲,“惠”字的本义指“专心纺线”。由专心纺线引申指“聪明”,这就是“聪惠”。这一字义被后来的“慧”字所代替。许慎《说文解字》释“惠”为“仁也”,意为仁爱。徐锴认为,仁爱的人心专一,所以“惠”由专心引申为仁爱。

现代释义基本字义

惠:huì

  • 恩,好处:恩惠。惠泽。惠和。惠爱。惠握(恩惠深厚)。仁惠。实惠。施惠于人。
  • 给人财物或好处:惠政。互惠互利。惠及远人。惠而不费(给人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耗费;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 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赠。惠临。惠顾。惠存。惠允。[1]
  • 古同“慧”,聪明。
  • 姓。
详细字义

词性

释义

例句

例词

动词

〈文言〉仁爱。

  • 《尚书·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 《国语·晋语一》:“公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

〈文言〉恩爱;宠爱。[2]

  • 《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给人好处。(benefit;

favor)

  • 《尚书大传》卷三:“振贫穷,惠孤寡。”
  • 苏轼《张龙公祠记》:“惠于有生,我则从之。”

〈文言〉赐予,赠送。(give)

  • 《宋书·庾悦传》:“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 《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日小婿来家,带二斤干鹿肉来见惠。”

〈文言〉通“绘”。绘饰。

  • 《山海经·中山经》:“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彩惠之。”

名词

恩情;好处。(benefit;favor)

  • 《左传·庄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 桓宽《盐铁论·授时》:“今日施惠悦尔,行刑不乐,则是闵无行之人,而养惰奢之民也。”

实惠;恩惠;受惠

〈文言〉会帐,会钞。

  • 《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章大人的帐,羊大人已经代惠了。”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再坐了一会,已是十点钟时候,遂惠了茶帐而去。”

〈文言〉古兵器名。三棱矛。

  • 《尚书·顾命》:“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命之内。”

(Huì)姓氏用字,参看“惠姓”。

形容词

柔顺;顺从。(mild)

  • 《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惠风;贤惠

〈文言〉善。(benefit)

  • 《礼记·表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于行也。”

〈文言〉指美好,秀媚。(fine)

  •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五》:“夫智与惠,君子之事,臣奚足以知之乎?”

〈文言〉用同“慧”,聪明。(clever)

  •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副词

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表示对方的行动是加惠于自己)。

  •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昨奉嘉命,惠示雅数。”

惠顾;惠临;惠赠

古籍释义说文解字

【卷四】【叀部】胡桂切(huì)

仁也。从心从叀。

?,古文惠从芔。

【注释】徐锴注:“为惠者,心专也。”

说文解字注

仁也。

段注:人部曰:仁,亲也。经传或假惠为慧。

从心叀。

段注:为惠者心谨也。胡桂切。十五部。

古文惠,从卉。

段注:从心叀省,从卉声,小篆省卉。

广韵

胡桂切,去霁匣‖惠声至1部(huì)

惠,仁也。亦惠然,顺也。又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后。梁有惠施。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惠·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8

古文:?、?、?、?

《唐韵》《集韵》《正韵》胡桂切。《韵会》胡计切,并音慧。《说文》:仁也。《书·臯陶谟》:安民则惠。蔡沈注:惠,仁之爱也。

又恩也。《书·蔡仲之命》:惟惠之怀。

又《尔雅·释言》:顺也。《书·舜典》:亮采惠畴。《诗·邶风》:惠然肯来。《毛传》:时有顺心也。

又《增韵》:赐也。《礼·月令》:行庆施惠。

又赉也。《书·无逸》:惠鲜鳏寡。注:惠鲜者,赉予周给之,使有生意也。

又饰也。《山海经》:祠用圭璧之五,五采惠之。注:惠犹饰也。

又三隅矛。《书·顾命》:二人雀弁执惠。

又《谥法》:柔质慈民曰惠。

又州名。隋顺州,宋改惠州。

又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3]

又通作慧。《后汉·孔融传》:将不早惠乎。注:惠作慧。《说文》:从心从叀。徐锴曰:为惠者,心专也。会意。

音韵汇集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ɡʰ

iwəd

王力系统

ɣ

iwei

董同龢系统

ɣ

iued

周法高系统

ɡ

wer

李方桂系统

gw

idh

西汉

东汉

iad

iad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祭霁

iwɑd

北魏后期北齐

祭霁

iwɑd

齐梁陈北周隋

祭霁

iwæi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ɣ

iwei

拟音/王力系统

ɣ

iwei

拟音/董同龢系统

ɣ

iuɛi

拟音/周法高系统

ɣ

iuɛi

拟音/李方桂系统

ɣ

iwei

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十二霁

合口呼

全浊

胡桂切

ɣiuɛi

集韵

去声

十二霁

合口呼

全浊

胡桂切

ɣiuɛi

增韵

去声

胡桂切

中原音韵

去声

齐微

合口呼

全清

xui

中州音韵

去声

齐微

胡贵切

洪武正韵

去声

七队

全浊

胡桂切

ɣuei

分韵撮要

阳去

第二威伟畏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1:2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惠(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惠(汉语汉字).pdf

标签:汉字   汉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