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保(海南大学校长)

更新时间:2025-01-01 21:12:29 阅读: 评论:0

李建保(海南大学校长)

李建保 (海南大学校长) 次浏览 | 2022.08.15 14:38:4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李建保海南大学校长

李建保,男,1959年生于江西南昌,1982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结晶矿物学专业,1985年3月获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理学院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到清华大学工作。

担任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新型陶瓷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留日学人活动站主任和欧美同学会留日同学联谊会副会长等职务。2007年9月5日起,被任命为新海南大学校长。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文名

李建保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西南昌

毕业院校

长春地质学院

职业

大学教授

主要成就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出生年月

1959年4月

性别

籍贯

江西南昌

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主要职务

新海南大学校长、海南大学副书记

人物履历李建保

1982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结晶矿物学专业。

1982年10月赴日本攻读学位。

1985年3月获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理学院理学硕士学位。

1988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到清华大学工作。

1992年日本精细陶瓷研究中心(JFCC)客座研究员。

1993年为英国里兹大学材料学院访问教授。

1995年为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

1997年为德国斯图加特马谱研究所访问科学家。

2001年为日本山口大学客座教授。

2001年-2002年担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长;

2002年4月至2005年任青海大学校长,并在清华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科研基金和高新技术多项。

2007年9月—2018年9月任新海南大学校长。

2018年1月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

2018年10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机关党组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机关党组成员。

职业生涯博士毕业前

李建保在1982年1月从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的一部分)毕业后,1982年2月考取了教育部委托东北工学院关广岳教授招收的出国研究生资格(是首批公派出国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同时在东北工学院委培和大连外国语大学进修,1982年10月赴日本攻读学位,1985年获得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理学院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则是含锰矿物的生成环境与结构关系的研究。1985年3月考取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化学系陶瓷材料化学专业,指导教师为柳田博明,博士论文为含锰氧化物陶瓷材料的合成、相关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

博士毕业后

1988年3月底东京大学博士毕业后,立即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工作,后来材料系成立,转入材料系工作,1990年升任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被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担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清华大学全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工作。

主要研究无机材料的合成和使用性能,例如强韧化碳化硅和氮化硅等高温材料及其在高温耐磨部件上的应用研究、氧化铝及硅铝酸盐等多孔材料及其在过滤分离中的应用技术、异形晶体的生长及其微观生长成形技术、高效率大功率电极复合材料、材料的电磁波相互作用及其在电磁波吸收屏蔽材料和电子陶瓷元器件上的应用、天然矿物的高性能低成本利用技术等方面。

例如,所研制出的氮化硅(Si3N4)基先进陶瓷,其强度达到1000多兆帕,断裂韧性达到10以上,硬度达到94以上,是国际先进水平的耐高温高强高韧材料,在钢铁轧制加工、高温发动机部件和军工国防器件中有广泛的用途。此外,还承担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组长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基础,与岩石学矿物学以及结晶化学等专业是相通的,都是属于物质类学科,差别仅仅在于人工合成还是天然造化而成。

个人故事困难的抉择

2001年7月,担任着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李建保当上了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专家组组长,他的学术空间越来越大,学术的道路越来越宽阔了。时隔不久,青海省向清华大学提出了在清华物色一位教授担任青海大学校长的想法,人生的又一次重大抉择摆在了李建保的面前。

去留,李建保内心激烈地进行着交战。对于一名学术骨干来说,清华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让人难以割舍。尽管清华大学会为他保留一切工作关系,但是到遥远的西部担任一所大学的校长,角色的转变、条件的差距、地域的距离都肯定会影响到他的科研工作。李建保在去留之间徘徊,家人朋友也极力劝阻。然而,李建保最后还是下了到西部去的决心。李建保一直都坚持着一种想法:只有把自己的才能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路才会越走越宽。

抉择后的成功

正是在这种成才观的指引下,李建保做出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事实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选择的正确:1985年,面临硕士毕业的李建保目睹日本高科技快速发展,其中热门的新材料专业与他原来学的专业相去不远,想到百废待兴的中国肯定也需要这样的高科技,于是他冒着风险转科报考了东京大学新材料专业的博士生。

1988年,李建保获得东京大学的博士学位后第二天就回到国内,同年下半年863高技术计划正式启动,科学的春天真正来临了,此后全社会重视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越来越浓,赶上好时候的李建保在新材料学术领域潜心钻研,很快获得了科研上的成功。

2002年,李建保从清华大学前往海南大学任校长,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经过李建保个人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多方面的大力支持,青海大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曾经对学校失去希望的青海大学师生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许多人的人生道路因此而发生了改变。虽然在学术上做出了一些牺牲,但李建保说,当他看见青海大学师生自信的笑容时,就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

在西部,在大学校长的岗位上,李建保欣赏了另一种成功的风景。他说,不管是潜心科研,还是投身西部开发建设,只要把握住时代脉搏,把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就能获得成功。

对新生的关怀

在新生临时接待站,李校长向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详细了解迎新工作进展情况,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慰问和感谢。李校长对大家说,辛苦了,你们的劳动为新生及其家长们提供了方便,为学校做出了贡献。

“你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对学校印象如何?”、“有困难及时向学校和老师反映。”李校长仔细询问新生的籍贯、家庭状况、考取专业、生活安排、大学打算等相关情况。李校长勉励新生,来到大学后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身学习生活能力,全面发展完善自我,并预祝他们愉快地度过4年大学生活。新生们向校长表示,学校校园很美,师生都很热情,刚来学校就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李建保校长亲切慰问了接待新生的学生志愿者,称赞学生志愿者们不怕辛苦、甘于奉献,体现了我们海南大学学子的精神风貌。同时,李建保校长对具体负责新生接待工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了要求和希望:第一,以人为本、热情周到,保证新生接待的有序性;第二,营造氛围、服务至上,保证新生接待的便捷性;第三,团结协作、展示形象,展现海大学子的新风貌; 第四,制定安全预案,发现问题妥善处理,保证处理问题的及时性;第五,媒体采访报导,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陈封椿副书记充分肯定了迎新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的新生接待工作。他指出,学生志愿者首先要遵照李校长的指示,把新生接待的工作做好,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细节,让新生能感觉到海大家庭的温暖,让陪同的家长满意、放心;其次,学生志愿者的接待要新生接待工作要做到热情、周到、安全、高效。最后,学生志愿者要及时对临时接待工作做好总结,为正式接待工作做好准备。

学生志愿者认真听取了李校长一行的讲话,并向领导们表示一定会以充分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新生接待工作,保证临时接待工作与正式接待工作圆满完成。

读书生涯考上大学

李建保,在1975年夏天于江西南昌县向塘高中毕业生后回乡并去拜师学徒木工,1977年夏天在东游西荡29随师傅打家具时,偶尔得知可以通过高考上大学的消息,短短的一个月的复习准备却让他考上了长春地质学院。

填写报考志愿表时,关于大学及专业的信息在他的脑子里几乎是空白。但是,他家乡附近有一个地质队,耳濡目染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又一次在地质队门前的旧书摊上买到了一本“科学找矿”之类的书籍,书的前言部分很打动他,觉得找矿、挖掘地下资源是非常伟大的事情,心想如果能够为国家找到新的矿物资源,对社会对自己将会多么有用。

而且又能将工作和旅游兼顾,多好的工作!在进一步查询招生资料后,觉得长春地质学院是这个行业的最有实力的学府,他毫不犹豫地就填报了长春地质学院矿物地质专业。在大年三十的那天,他们高中的原班主任饶老师到他们村头,说找李建保,说给李建保送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正在屋顶检修,听见消息,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制,差点从屋顶上滚摔下来。

在1978年2月的一天,他乘着从上海到三棵树的长途列车,到达长春,看到遍地皑皑白雪,对于他这个从南方来的人,觉得美丽而浪漫。下车后,又被带去吃饭,看到金黄金黄的圆锥体,排成一排一排的,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简直是口水直流,咬起来有硬度有口感,他一口气吃了三个,好解馋。

天下竟有如此美食!从此,窝窝头就成为挑战他的咽喉、肠胃的课题,成为四年中考验他意志的日常命题。离开母校二十年了,至今一想起窝窝头,依然口水泉涌。爱它、恨他,又不能没有它,关键是难于忘记它。它与“二米饭”、“三米饭”一样,作为物质食粮,与母校传授给他的精神食粮一起,永远沉淀在他的灵魂深处。

大学生活

记得进入母校的第一周,学院组织他们观看了纪实影片《李四光》。李四光先生对于事业的不倦追求、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强烈的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在心底发誓,一定要做一个李四光式的科学家,要为自己的国家之忧而忧,为自己的社会民众之乐而乐。

在第二个学期以后,他开始担任课代表,先后担任过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力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等课程的课代表。他觉得学的最有趣的是矿物学课程,授课主讲教师是鄢永良老师。他授课认真,深入浅出,这门课程使他印象深刻,至今受益匪浅,他使他觉得自然界的矿物质,是如此的丰富,又是如此的富有规律。简简单单的二氧化硅,就可以形成硅石和水晶,可以形成富有棱角的外形和奇妙而神秘的色彩。

萤石晶体又是那样的清澈又五彩缤纷。黄铁矿晶体又是那样的完美无缺。绿柱石晶体又是那样的粗犷而豪放,在洁白的水晶脉中逶迤连绵的黄金,显得如此高贵而耀眼,诱发着人们的遐想和梦求。原子半径之比决定配位数,配位数决定晶格形式,离子的堆积密度和结合力决定解理和位错方向,最终决定晶体的外表形态。

晶体矿物的颜色、强度、硬度、导电性等材料物质性能,无一不与内部结构密切相关。自从学了矿物学以后,他就开始养成了用结晶矿物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无机物了。它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是什么样的晶体结构,可能含有什么样的杂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成环境和地质变故,等等,让他在爬山涉水时,能够若有所思,任何一种有奇异结构和形态的岩石和矿物,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俯身拾之,携如瑰宝。

对于矿物结晶学的兴趣,一直影响着他。当他在1988年3月从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学系陶瓷材料化学专业博士毕业时,清华大学邀请他去工作并讲授材料结构的有关课程时,他觉得很有信心。他在清华大学工作所讲授的第一门课程,就是接替张孝文教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讲授“无机材料结构基础”其中主要内容就是无机材料的结晶化学的知识,是矿物学和结晶学的一部分。他想他所了解的知识可能比一般材料学专业的学生还要多,他讲授的例子,从天然矿物晶体讲到人工合成物质,从数秒间的快速生长到几亿年的地质变迁的影响,很受学生欢迎。

实习生活

李建保在承德实习时,一次晚上回到宿营地整理样品和行装时,怎么也找不到学校发给的罗盘指南针。他好着急,肯定是掉落在行程中。在那以后的几天之中,只要一有空,就要去寻找,于清义、刘振武、陆逛、王建华等同学轮班陪他上山,每次步行十多里路,拖累别人,心里面很不是滋味。

好在老天保佑,在寻找了5-6天后,终于在一次周末的寻找中,在工作地点的山坡上草丛中,发现了那个“可恨”的指南针。他当时一直等待挨点名批评,但是,当时带队的班主任贺云龙老师却没有正面提到过这件事情。2000年贺老师亲笔给他写了一封信,对于母校成立和建设材料系的事情,代表学校征求他的意见,在他正准备回信的时候,突闻关于贺老师不幸的噩耗,他难以相信这是事实,更悔恨自己没有及时给贺老师回信。

在招远金矿毕业实习时,他是在参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后才赶到招远的,比别的同学晚去许多。但是,刘连登和姚风良老师还特别允许他们去了。他们几乎天天出入在潮湿湿、黑乎乎的矿井深处,找矿脉、测断裂、采标本,内衣一身汗,外衣一身泥,头带钢盔帽、脚穿橡皮靴,手提指路灯,活像新一代的矿井工人,自豪得很!浑身严裹,满脸污泥的样子,与同组的章安生、于清义、李卫芳、李宏等同学一起,相互看着都觉得对方可笑。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在雪白的石英岩脉中发现大块的金子。所以,见到白白的岩石,就禁不住用锤子敲打几下,总期望有意外收获。

个人研究研究方向

1、氮化硅基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技术及其工业应用

2、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及其新型合成技术

3、陶瓷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透波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4、大型高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5、氢气能源材料的制备技术用新材料的设计

6、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在分离过滤上的应用

7、陶瓷晶须的生长及其结晶化学基础研究

8、纤维增强陶瓷材料的成形与烧结技术

9、无机智能材料的设计

科研项目

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智能材料的设计

2、863高技术项目:压电陶瓷在氢气制造电极技术上的应用、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技术

3、军工及航天技术项目:高温电磁波吸收材料和高温透波材料

4、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功能陶瓷晶须的合成及其结晶化学研究

5、部委产业化项目:稀土陶瓷轧辊示范项目、多孔陶瓷材料工程化项目

6、北京市重点项目:清洁燃烧用制氢电极材料及其结构设计

7、其他横向合作课题:多项

个人成果

1、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碳化硅晶须,建立了一套微细陶瓷晶须的高温合成技术设备,可以合成各种功能陶瓷晶须和微米晶线和异形晶体。

2、用碳化硅晶须复合后,使氮化硅陶瓷材料的韧性提高50%以上,氮化硅复合材料的性能水平被鉴定为全国最高,国际先进。其界面设计和复合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3、将高韧性高硬度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高速金属线材生产线的轧辊,并申请发明专利。

4、研究的高温下可吸收电磁波的材料,可以应用于雷达吸波、电磁屏蔽以及军用隐身等方面。

5、推广使用多孔陶瓷材料。

6、利用特殊材料和结构,研制出高效率的水电解氢气发生装置和氢气燃烧加热装置,并申请了专利,并出口国外。

个人荣誉

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励,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先进科技工作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以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教育英才、全国支援西部教育先进个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国宣传典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

个人教学

1、所讲授的《国内外新材料的奇妙应用》课程,面对所有理工类和经管类学生,讲解新材料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受到学生高度评价;通过5年的讲授,选修学生逐年增加,由早期的30人,逐渐增加到60人、90人,2002年已经达到120人,已经被选为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联合选修课,成为清华大学网上教学课程中最受欢迎的理工类课程之一,为在清华大学的学生中广泛普及新材料科学知识发挥着重要作用。

2、曾经讲授过《结晶化学》、《晶体光学》、《无机复合材料》、《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

社会评价

李建保一人到青海大学,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代价。初到青海,他对当地的饮食不习惯,学校没有教工食堂,就在学生食堂就餐,从不搞特殊化。在工作中常常忙得顾不上到食堂吃饭,就在宿舍准备了整箱的方便面,泡一碗对付过去。晚上又常常加班到深夜;他把青海大学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长远规划、放眼未来,分阶段实施,从没有短期行为和权宜之计。

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按照服务协议,他保留清华大学的工资待遇,青海则每年给他5万元的补助,但他一分都没有领过,学校把这笔钱领回来交给他,他都拒绝了,并明确表示将钱捐给学校用于经费紧缺的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在学校工作期间,没有给学校增加任何额外开支。

他担任校长以来,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通过他和同事们的辛勤努力,青海大学学科建设有了新发展,研究生教育实现零突破、科研经费成倍增长,发展建设明显加快,教师素质、办学水平、社会影响都有了一定提高。这两年来的工作,深得社会各界、青大教职员工的肯定。

带来了崭新的办学理念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认真的研究,确立了在青海大学工作的基本思路:从转变办学理念入手,以青海的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为背景,以青海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五个重点建设(课程、学科、实验室、项目、人才队伍)为主线,借助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的力量,积极推动学校的科研工作,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发挥国际交流的作用,建设实用性特色学科,培养本土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提出了“以人为本、开放办学、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办学理念,团结和引导广大师生,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立足优势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改革创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及时主持制定青海大学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关待遇暂行办法,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学位攻读与单科进修、引进智力与引进人才、永久牌兼职与候鸟型指导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

两年来,先后选派69名教师和10名优秀学生到清华、浙大等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83名教师进行了短期培训、单科进修,选派8名教师赴日本研修,已经选定10名在校生免试攻读清华大学研究生。启动校级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已经选拔22名学科带头人和30名研究生指导老师。已经有4名博士、12名硕士与学校签约长期来校工作。另外,还聘请两名日本专家长期来校工作。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1:1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9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建保(海南大学校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建保(海南大学校长).pdf

标签:海南   大学校长   李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