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宁波南郊)

更新时间:2024-12-23 22:11:21 阅读: 评论:0

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宁波南郊)

奉化市 (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宁波南郊) 次浏览 | 2022.09.10 11:59:30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宁波南郊

奉化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宁波南郊、象山港畔,奉化市陆地面积127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1公里,地貌特征为“六山一水三分田”,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部山地。辖6镇5街道,356个行政村,人口48万。公元738年(唐代)建县,1988年撤县设市。奉化市在秦汉时属鄞县,晋至隋先后属句章县、鄮县。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析鄮县置奉化县。县名由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唐代明州的郡颇为奉化郡,以此县名;一说,以“民皆乐于奉承土化”而得名;一说,来源于县东奉化山。主要景点:蒋氏故居景区、杜鹃谷、千丈岩、雪窦山、南渡广济桥等。

中文名

奉化

外文名

FengHua

所属地区

中国,浙江省

地理位置

东经121°24′、北纬29°39′

面积

1349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5个街道、6个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

蒋氏故居景区、杜鹃谷、千丈岩等

车牌代码

浙B

别称

剡川

建立时间

公元前222年

人口

48.35万人(2010年)

GDP

187.94亿元(2008年)

友好城市

韩国大邱市

主要街道

锦屏街道、岳林街道、江口街道、西坞街道、萧王庙街道

地标建筑

灵桥

地域名人

蒋介石、蒋经国、卓兰芳、董子兴、王鲲、布袋和尚、毛思诚

地方特产

水蜜桃、海鲜、羊尾笋干、奉化大白鹅

知名产业

服装业、造船业

知名企业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爱伊美服饰

电话区码

0574

邮编区码

315500

行政类别

县级市

地方方言

吴语—宁波话

人口

48.35万人(2010年)

行政类别

县级市

地方方言

吴语—宁波话

邮编区码

315500

电话区码

0574

城市概况奉化市美景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7.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93亿元,分别增长12%和1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64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7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3684元和10851元,实际增长3.7%和8.4%。

奉化是名人故里,历史名人蒋介石、蒋经国的故乡,涌现了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红帮裁缝鼻祖王才运等一批杰出人物。中部的溪口镇国家5A级景区,有多处与蒋氏相关的建筑和景点,附近的滕头村被联合国命名为生态村。[2]

奉化是弥勒圣地,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出家、得道、圆寂、归葬之地,现留存大量布袋弥勒的传说与遗迹。在建的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总高56.7米,2005年9月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2006年12月开工建设,已于2008年11月8日落成开光。

奉化是“省级特色农业强市”。先后获得“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芋艿头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国雷竹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青莓之乡”等称号。

奉化是工业品牌众多的城市。先后有“罗蒙”、“爱伊美”、“唐鹰”等56个品牌获国优、部优、省优,形成了电子通讯、服装服饰、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体系,以浙江船厂、神马汽车为代表的船舶制造业和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配件产业已具一定规模和基础。

奉化是旅游名城。拥有两处国家AAAA级风景区:溪口雪窦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滕头村是“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2006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奉化山青水秀,生态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62.6%,空气质量常年有300多天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环境综合定量考核连续八年居全省前列,连续四年获得“浙江省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优秀城市”称号,是宁波市惟一。已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技术评估。

历史沿革奉化的两大石梁景色

奉化市在秦汉时属鄞县,晋至隋先后属句章县、鄮县。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析鄮县置奉化县。县名由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唐代明州的郡颇为奉化郡,以此县名;一说,以“民皆乐于奉承土化”而得名;一说,来源于县东奉化山。

春秋时今奉化地属越国。战国时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属会稽郡鄞县,县治设白杜里(今奉化白杜村)。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鄞为谨。东汉建武初年复改为鄞。隋开皇九年(589年),并余姚、鄞、鄮三县入句章,治小溪。奉化属句章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句章为鄞、姚两州,下不设县。奉化属鄞州,州治三江口(今属宁波海曙区)。唐武德八年(625年)废鄞州为鄮县,治小溪,隶越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浣奏请朝廷析越州鄮县地,置鄮、慈溪、奉化、翁山四县;并置明州;奉化属明州,为上县,治所今市区锦屏街道,境域范围大致与今同。宋时,奉化为望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县,属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州府改称宁波府。清沿明制,奉化属宁波府。

1913年(民国二年)属浙江省第四地方。1914年属会稽道。1927年废道,直属浙江省。1928年属鄞县区。1936年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8年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化属宁波专区。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1983年,宁波地区撤销,奉化改为宁波市属。1988年10月13日,奉化撤县设市,以原县行政境域为市行政境域。

1949年5月23日,奉化解放,设6区28乡镇。1956年,撤区并乡,设5镇27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全县成立11个人民公社,33个管理区,307个生产大队。1959年,12个公社,40个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建制,管理区改为公社,设6区,33个公社,599个生产大队。1980年,城关、溪口改为县属镇,全县5区,29个公社,2个县属镇。1983年,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设乡政府。1984年,部分乡改镇,全县设5区,9镇,22乡,591行政村、8居民区。1992年,撤区并乡,全市设10镇9乡。

行政区划镇、街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化境内的行政区域多有调整。1949年5月23日,奉化解放,设6区28乡镇。1956年,撤区并乡,设5镇27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全县成立11个人民公社,33个管理区,307个生产大队。1959年,12个公社,40个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建制,管理区改为公社,设6区,33个公社,599个生产大队。1980年,城关、溪口改为县属镇,全县5区,29个公社,2个县属镇。1983年,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设乡政府。1984年,部分乡改镇,全县设5区,9镇,22乡,591行政村,8居民区。1992年,撤区并乡,全市设10镇9乡。

2001年,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23次行政区划调整,全市设9镇,2街道。

2003年12月,江口镇、西坞镇和萧王庙镇改为街道。全市设6镇5街道。

自然地理基础设施

奉化位于北纬29°25’至29°47’,东经121°03’至121°46’,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区南面。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县、嵊县和余姚市,北与鄞县相交。东西长70.5公里,南北宽42公里,陆地面积12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1公里,岛屿24个。

山多西南来,水多东北去,溪河盘旋,地形复杂。西部处天台山脉与四明山脉交接地带,多高山峻岭,黄泥浆岗海拔976米,为境内最高峰。东北部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土地肥沃,属宁奉平原,是水稻和经济作物重要种植区。沿象山港尚有小块狭长低平地带。河流属山溪型,剡江、县江和东江俱源于西南山区,循山而下,流归东北部,至方桥镇同入奉化江,为潮汐所吞纳。东南部10余条小溪流独注象山港。地貌构成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

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6.3℃,降水量1350至1600毫米,日照时数1850小时,无霜期232天。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台风、干旱、洪涝和寒潮。

自然资源丰富,有耕地34.79万亩,其中水田占93%。山地126.1万亩。可开发内河水力资源2.8万千瓦,潮汐资源14万千瓦。矿产以花岗岩和紫砂泥为主。野生动物有云豹、黑麂、穿山甲、白颈长尾雉、虎纹蛙、鲳鱼、蚶、牡蛎等1600余种,其中海洋鱼类120种。野生植物有樟、栎、杜仲、凹叶厚朴、金钱松、三尖杉、云锦、杜鹃等180科,1500余种。

基础设施广济桥

奉化北通宁波,南达台、温,唐代已有驿道。陆路往来以步行为主,货物运输靠肩挑、骡驮,水路有竹筏、木船。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始有汽轮客运,航行西坞至宁波一线。1929年(民国18年)鄞(县)奉(化)公路建成通车。

唐置驿站,宋增铺馆,清光绪年间建邮政局。1920年设电报房。此后,相继建长途电话局、乡村电话局等机构。

50年代开始修县乡公路,至1979年社社(乡乡)通公路,沿海航线伸及宁波、上海、定海、温州等地。1951年起邮政、电话合并,成立邮电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奉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市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0年,同三线高速公路莼湖连接线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三高”连接线基本贯通,西宁公路拓宽工程全面完成,沿海中线奉化段开工建设,城区至莼湖快速通道一期工程等建设加快。

经济建设农业雪窦山景系

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49亿元,增长6.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8公顷,比上年减少2.3%;粮食总产量7.89万吨,增长5.2%。全年水果总产量11.34万吨,肉类总产量1.40万吨,水产品产量9.86万吨,比上年均有增加。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当年获得宁波市名牌农产品3只,新增有机食品1只,浙江农业名牌1只,“锦屏山”牌奉化水蜜桃被推荐为中国名牌农产品。认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只,新增宁波市无公害产地5个。

工业

奉化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东海之滨,是宁波市的副中心城市。全市辖6个镇、5个街道,下设360个行政村,人口47.94万,总面积134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6平方公里。

2004年奉化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11亿元、63亿元和37亿元,增长5%、11%和19.5%,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11.1:57.6:31.3调整为10.3:56.4:33.3,人均GDP达到2.31万元。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12.92亿元,增长14.5%(新口径实现财政收入9.22亿元,出口退税3.7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5.98亿元,增长35.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78亿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实际分别增长10.5%和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从第83位跃升至第62位,并首次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市)行列。

特色经济

农业生产增效增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9.0%。粮食种植面积19万亩,总产量7.8万吨,分别增长4.5%和5.8%。水蜜桃、草莓、竹笋、花卉苗木等主导农产品产销良好、效益提高,渔业生产出现产量和收入双增的新变化。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继续完善,巩固和发展了30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37个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增长15%和28%,全市拥有国家级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3个和无公害食品9个。农信息网络、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技知识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农村“示范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山区人口梯度转移进一步加快。实施了行政村区划调整,全市行政村从580个调整为360个。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3252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30项,新增除涝面积40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0公顷,改善灌溉面积610公顷。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县江一期三批工程基本完工,县江一期四批、红胜海塘续建、甬新河等重点水利工程开始启动。土地整理和造田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工作扎实开展。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3.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2家,总数达476家,引进总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121家,波导、罗蒙、爱伊美3家企业被列为浙江省百家重点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继续居宁波市各县(市)之首。全市完成技改投入16.5亿元,增长22%,工业用电量7.16亿千瓦时,增长21.1%。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92.36亿元,产值率达50.4%,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个、宁波市新产品107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波导”、“罗蒙”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全年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100多名。外向型经济实现新业绩。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0个,协议利用外资622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43万美元。亚德客项目竣工投产,华扬铝业、威信电器等一批重点外资项目建设顺利。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增长17.8%,其中自营出口总额6.3亿美元,增长75%。企业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全市完成出口加工贸易额1.5亿美元,占自营出口总额的25%。

商贸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增长15.7%,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4%。特色中心商业街区建设稳步推进,集贸市场改造步伐加快,奉化商贸大厦投入使用。旅游资源普查全面完成,旅游规划不断强化。三隐潭景区一期工程完工,浒溪线溪口镇至雪窦山段改造基本完成,武岭广场区块拆迁进入实质性阶段。旅游促销和行业管理力度加大,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旅游设施和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接待中外游客39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6464万元,分别增长17%和34.4%,旅游经济综合收入12.5亿元,增长30.2%。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01.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6.27亿元,比年初增加4.1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6.91%,比上年末下降0.89个百分点。银企合作继续加强,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推出了联保制,建立金盾信用担保公司,金融系统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35.7亿元。

区位优势

奉化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交通便捷,距宁波市区28公里,离宁波栎社国际机场15公里,距国际深水良港北仑港45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建成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把上海、杭州、宁波、奉化紧紧联在一起。沿海大通道同三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甬金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横贯奉化境内,五条高等级公路建设全面实施,奉化的交通及区位优势不断突显。

2004年,奉化全面开展“五城联创”工作(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市)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创建成为“浙江省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预验收,生态市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不断加强,编制完成了《奉化市村庄布局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规划等重要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不断加快,新丰小区、长汀村、倪家碶村等旧城旧村改造稳步推进,邱家山水厂扩建和第二水厂筹建顺利,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城区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了长岭河排水沟渠改造。“三高”连接线、城区至溪口生态公路等建设项目按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农民居住小区建设开始启动。城市管理不断强化,集中开展了城市“牛皮癣”整治、市场及周边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和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了“蓝天、碧水、亮丽、绿地、宁静、洁净”工程,城乡环境明显改善。阳光茗都、紫汀花园、秀水家苑等住宅小区建设顺利,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5.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7%;商品房竣工面积16.85万平方米,增长3.4%;商品房销售面积19.95万平方米,增长75.2%。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一、二级水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02%,工业废气处理率9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53%,再次荣获“浙江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优秀城市”称号。

主导产业

奉化逐步形成了以区域经济中强势企业为龙头的电子通信、服装服饰、气动液压、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大企业在产业带动上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如电子通信产业中的波导,服装生产企业中的罗蒙、爱伊美,气动液压业中的南方机械、协诚电动等,这些企业是优势产品的主要产销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已经成为相关产业中支柱企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方向,随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成长,奉化逐步形成了以大项目为抓手、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分工有序的产业发展格局,并使产业内部联系不断强化,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产业集聚。目前,奉化的五大主导产业已经初露端倪,以波导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通讯业发展迅猛,正成为宁波乃至全省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以罗蒙、爱伊美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服装服饰业稳步成长,产业链不断延长,服装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亚德客等优势企业和溪口气动元件特色块状经济带动气动液压业快速发展,将成为宁波著名的气动元件生产基地;依托华扬铝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以生产新型超薄铝合金材料为重点,新型材料工业基地逐步形成;“绿之健”和南海药化等重点企业,以发展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为重点,不断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逐步形成。

服务业

旅游经济持续升温。1-6月,奉化市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281.26万人次、门票收入4564.38万元,各类旅游收入10.8亿元,分别增长11.48%、8.3%和16%。金融存贷结构出现新变化。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40.37亿元,增长11.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达到121.35亿元,增长36.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比为86.45,比一季度提高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势强劲。1-6月,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04万平方米,增长44%,投资完成6.3亿元,增长130%,商品房销售面积12.45万平方米,增长636%。

旅游业天峰塔

奉化境内文物荟萃,景点棋布,人文和自然景观交融,钟灵毓秀、美仑美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主要风景点分布在溪口、江口、萧王庙、桐照等镇及市区。

位于市西北的溪口雪窦山风景区是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溪口镇、雪窦山和亭下湖三个景区43个主要景点组成,&观赏面积85平方公里,因融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宗教胜地、民俗风情四位于一体,而闻名中外,素有“海上蓬莱”之誉。

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溪口镇是四明山麓的著名古镇,为蒋介石父子的故乡,以人文景观为主。镇上有武岭门、乐亭、文昌阁、蒋经国别墅小洋房、跳水台、钓鱼台、憩水桥、武岭学校、蒋氏故居“丰镐房”、玉泰盐铺、摩诃殿、武岭公园、蒋母墓道,以及宋朝名臣魏祀祠墓等建筑群落,剡溪傍绕,独具风姿。雪窦山号称“四明第一山”,气势恢宏,有“应梦名山”之誉。山上有始建于晋的全国神宗十刹之一的雪窦寺,寺院附近有御书亭、清锁桥、锦镜池、飞雪亭、千丈岩瀑布、妙高台以及三隐潭、徐凫岩、三十六湾花卉村等景观。

“第二庐山”相量岗峰,高耸入云,登临望远,蔚为壮观。亭下湖为崇山峻岭中的人造湖,总蓄水量1.53亿立方米,湖光山色,心旷神怡,是旅游、疗养、度假之胜地。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群策群力,因势利导,统筹规划,溪口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单纯的"统战工作"角度向"旅游兴市"的战略性转变。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探索、理顺旅游管理体制,为旅游业的健康、快速、高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景区投资建设步伐加快。

从1987年开始有计划整修景点开始,至2000年末,溪口旅游区共完成建设项目50多个。开发了徐凫岩、鲶鱼岛,兴建了千丈岩至亭下湖索道、王康乐艺术馆、蝴蝶世界、银凤山庄、杜鹃谷等新景点,重建了雪窦寺、中旅社、文昌阁、蒋母墓道,修缮了丰镐房、玉泰盐铺、摩珂殿等重要景点,使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三大景系连成了环线,初步构筑了溪口旅游景系格局。

风景区的宣传力度加大。多次举办旅游暨经贸交流活动,拍摄了《今日溪口》等10多部风光片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有关城市电视台播映,组织大型旅游促销团到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等地进行景区形象宣传,举办“走桃乡、赏桃花、品蜜桃”系列活动,在国外举办"中国浙江观光物产展",与峨嵋山、庐山、钟山三大名山联谊开发等,使溪口的知名度不断上升。充实丰镐房等蒋氏故居人文历史内涵;完善了"全球生态500佳"滕头村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加快建设斑竹风景区,旅游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2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31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5.60亿元,分别是1997年的2倍和1.9倍。

获得联合国授予的“全球500佳”称号的全国文明村奉化滕头村,1998年以来,着力开发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先后开发了"全国第一条柑桔观赏林"、"将军林"、"江南风情园"20多处旅游景致,推出时令蔬果采摘、动物竞技、阡陌车水等旅游项目活动,突出农业观光的无限乐趣,不断丰富旅游内涵,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美景。

2001年元月溪口风景名胜区、滕头生态旅游区双双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

奉化还是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故乡。位于城区的布袋和尚出家和圆寂之地——岳林寺正在重建中。城区内还有一处大桥镇锦屏山景区。景区内有中山公园、总理纪念堂、辛亥革命志士周淡游纪念塔、普乐宫、雨奇山阁等,别有情趣。此外,东南沿海一带还有人称“小普陀”的小横山及附近海滨风光。旅游开发资源十分丰富。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雪窦山景系

唐建县时,县内有乡间学校,无官办儒学。北宋始设官办县学。南宋末始有书院。元代县学发展,乡学迅速增多。元未有私办社学,至明末官、私办社学俱停办。清代塾学开设较普遍,书院增多,县学在后期开始衰微。清末改办学堂。

1912年(民国元年),学堂改名学校。1920一1932年间,幼儿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师范教育相继起步。同时,开始重视社会教育。1935年实施短期义务教育。民国时期,小学教育较发达,中学先后有:奉化中学、武岭学校(含小学、幼稚园)和国际灾童教养院(含小学)、忠义中学等。

1949年秋,公私办中学各1所,小学274所,是年冬,农村兴办冬学。此后,贯彻“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向工农开门”方针,大批工农子女入学。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广泛开展勤工俭学。在“大跃进”影响下,盲目办学,师生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过多。1961年,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学校教育渐趋正常。1963年,始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即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农>半读学校并存的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一度停课,半农半读小学停办;后期绝大多数公社办起“五·七”高中,推广朝阳农学院经验,强调劳动、实用,轻视文化基础知识,中小学学制由12年缩短至9年。工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小学教师回队任教,主要中学部分师资、仪器、设备“下伸”乡村中学。农民业余学校为政治夜校所代替。教育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录取者次年入学)。1979年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纠正教师中的冤假错案。调整学校布局,致力于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初、高中学制分步恢复为各3年。在农村重新开展扫除文盲工作。机关、工业、商业等系绩相继办起各类业余学校、补习班等。1981年始,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纷纷捐资兴学。次年,改革教育结构,职业、成人教育发展。1984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青壮年农民基本扫除文盲。1985年,实行县、区、乡镇分级办学、分级管理。1986年,贯彻教育部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精神,始分步实施8年制(小学5年,初中3年义务教育。1987年,建立由区所在地完全中学负责的乡、镇初中辅导网。1999年,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002年底,全市有普通中学25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共招生8024人,其中高中2739人;在校学生25502人,其中高中7393人;专任教师1497人,其中高中424人。职业高中3所,招生2043人,在校学生3867人,专任教师226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比例达到83%,高考上线人数1736人,且以92%的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小学89所,招生6227人,在校学生35139人,专任教师1425人。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实施了学校布局调整,迁建了奉化中学,撤并完小村校21所、初中4所,大修和改造校舍7.06万平方米,办学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奉化中学

前身为创办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的龙津学堂(址今市政府大院所在地)。1905年,改称奉化中学堂。1909年(宣统元年),有教习(教师)6人,学生40人。

1912年(民国元年)改小学。1924年10月13日,改为县立初级中学,附设高等小学,并制定校歌:“凤山峙,锦水抱,境地光明气象浩。创设早,乐育英才,革新教育实先导,知难行易,吾侪须知道。”是年有教职员11人,学生105人。1929年,定校训为“勤爱诚朴”。1939年夏,学校迁至小万竹(今万竹乡),后又迁萧王庙镇。1941年4月解散;8月在柏坑复校,并增设高中补习班1班。1943年,改校名为县立中学,为完全中学。1949年夏,学校有教职员工46人,学生541人,其中高中学生82人。自建校至民国末期,周淡游、蒋介石、俞国华、戴运轨、吴亮平、胡华等曾先后就读,巴人(王任叔)曾任教。

1953年2月,改名为县第一中学,为省重点中学。次年9月改奉化中学。 1960~1961年间,在保留原校名同时,又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中学。1962年夏,学校迁至凤山东麓(今体育场路108号)。1978年,定为县重点中学。1980年,再定为省重点中学。1983年,设“奉化一中巴人奖学金。”

90年代为奉化市重点高中,省一级重点中学。

2001年9月迁至县江东岸大成桥畔的新校址,标志着学校的硬件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武岭中学

前身为1925年设于丰镐房的禽孝区立完全小学(由溪口武山、溪西、西河3所小学合并而成)。1928年12月,蒋介石投资20万元,于武山之麓动工新建校舍。次年2月悬挂“武岭学校”匾额,首任校长张明镐。1930年1月,师生迁入新校舍;冬,主体校舍竣工,校园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制定校歌;设校董事会,成员有蒋介卿、竺芝珊、毛嫩卿等人。1931年,增设农业职业学校。次年始,蒋介石自兼校长,并题校训:“礼义廉耻”。1934年春,在广竹村建分校。学校仿效法国式乡村办学形式,以学校为中心,举办本地各项社.福利事业,至1936年,建成含幼稚园、小学部、农业职业学校及农事试验场、林场、电厂、农民借贷所、罐头食品厂、公园、医院、图书馆等单位设施的综合体。1938年开办民众教育馆。1939年,日军飞机轰炸溪口,学生疏散至镇附近上课。次年,农校分散至雪窦寺、黄石岩。1941年春,全部迁至黄石岩;4月,溪口被日军占领,学校停办。

1946年2月复校,改原农业职业学校为普通中学(含初、高中)。1948年,改名奉化溪口私立武岭中学。是年,在校学生670余人,其中少数学生来自江苏、安徽等地。1949年4月宣告解散,7月停办。至此,学校毕业初高中学生342人,其中原农校95人,初中212人,高中35人;小学部自1929年来毕业1061人。原校舍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后改它用。

1986年拨款58万元修复、扩建校舍,次年9月原溪口中学陆续迁入其址。1988年5月19日,举行武岭中学复校典礼。校园占地128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藏书1.17万册,语言实验室1间。在校初、高中学生20班,1193人。教职员工90多人,其中高、中级教师占50%以上。1998年起,学校只设高中部。

科技事业

2002年年末,有市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37人,比上年末增长6.0%,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4591人,增长8.4%;各类农民技术员2475人,比上年末增长7.4%。全市引进各类专业人才950余名,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才18名,硕士及以上人才50名。

科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取得新的进展。实施"215"科技合作工程,与3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启动科技"三五"扶持计划,首批5家科技型企业得到重点扶持。全年共开发宁波市级以上科研新产品8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鉴定宁波市级科技成果12项,3项成果被评为宁波市级科技进步奖。新认定宁波市高新技术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苗子企业各1家。新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家,同时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奉化分场为载体,推动100家企业实施"企业网上工程"。全年共登记备案各类技术合同62项,技术交易额1250万元,申请专利112项,专利授权92项,专利授权比上年增长58.6%。

建立了宁波市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开辟了科技创新服务新平台。新建5家市本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2家宁波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开发实施宁波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开发实施宁波市级新产品117项。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4项,宁波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4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850万元。专利授权超过2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近70%的授权专利实施产业化。

继续实施科技三五扶持计划和科技兴农计划,5家企业入选第三批科技三五扶持企业,8个项目列入宁波市各类农业科技计划。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科技合作与交流迈出新步伐。

文化事业

2002年底,全市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各1个。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3.4%,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广电大厦设施在国内县级市中具先进水平,图书馆、岳林文化广场基本建成。先后举办了水蜜桃节、弥勒文化节等大型文体活动,布龙、农民画、腰鼓等民间艺术得到发展。《奉化日报》成彩色对开大报,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基本实现。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取得良好成绩。在2002年浙江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在皮划艇、帆船、帆板、体操、射击、游泳、技巧、蹦床等项目中为宁波市共夺得了15.5枚金牌、20枚银牌、17枚铜牌,团体总分首次进入全省前12名,金牌总数和总分双双名列宁波各县(市、区)首位,这是我市参加历届省运会获得的最好成绩。向上级输送了20余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有的已成为我国冲击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队员。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掀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40%。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8.2%。

文学创作

唐代,诗人孙合阝成就最著,有《古意效陈拾遗》等多卷诗文入选《唐文粹》。宋代,有著述书目见于清光绪《奉化县志》者42人,著述110余种,计970余卷。其中诗人林逋,诗风澄澈淡远,《山园小梅》诗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宋末元初,“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力主改革宋末萎蔽之文风,文章清新,诗律雅秀,名重一时。自元至清,有著述书目见于光绪《奉化县志》者170余人,著述280余种,1150余卷。清《剡川诗钞》(舒顺方编),汇录县内历代文人116家,诗作962首。民国初《剡川诗钞(续编)》(江五民编)汇录清至民国初县内文人168家,诗作1047首。稍后编成《剡川诗钞(补编)》。

历代文入学士贺知章、王安石、梅尧臣、曾巩、王守仁、全祖望等游历剡川山水,留下吟咏诗文,与县内文人之作汇合;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水诗文宝库。

清末民初,王慕兰《岁寒堂诗集》(2卷)传世,以“闺阁诗人”闻名浙东。孙锵、江迥(江五民)对诗词理论和当地诗人诗作颇有研究,均有著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王任叔(巴人)成为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胡行(颖)之致力于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和翻译,编著《中国文学史讲话》、《中国作家自叙传文钞》及译著《社会文艺概论》等。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结束,诗文、传记、小说、文学理论等著作发表出版或自行结集的30余人,计60余种,130余卷(集)。

1951年,裘然之的儿童文学作品《三姐妹》、《狮子的和平》在天津新知识出版社出版。1958年前后,创作新民歌、新民谣风起,但内容多浮夸,部分发表于《宁波大众》等报刊上。1961年2月,短篇小说《斗天草鞋》(张振元)在《文艺月报》发表,为1949年后本土作者在省级(含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小说。1979年,创刊文艺刊物《奉化文艺》(后名《雪窦山》)。1982年5月,中篇小说《列车驶向远方》(沈潇潇)在《江南》发表。1985年,人物传记《王采玉正传》(毛炳岳)被多家报刊刊载。1987年,长诗《妹妹》(李祖平)在《飞天》发表。1988年,中篇人物传记《毛福梅和蒋氏父子》(王月曦)被载入浙江人民出版社《蒋介石家世》。近年来,奉化文学新人不断成长。其中诗人原杰(小白)出版诗集多部,在诗坛有一定影响。

音乐

民间音乐,常与民俗礼仪相随,庙会节日、喜庆婚嫁、丧葬祭祀皆不离音乐。职业或半职业性民间乐队(堂、班、社、会)应运而生。民国时期,民乐队以大桥九韶堂,白柞杨徐鑫堂,吴家埠张潮水班等较著。尚有南浦利星社,方桥阮家奉光社,董李永昌会、永丰会等小乐队。乐队人员多来自农民及从事理发等服务行业的人员,乐器有唢呐、笛子、板胡、二胡及锣、鼓等。曲目为民间小调、传统民乐和戏剧曲牌等。

1949年后,民间音乐组织陆续消失,职业乐手大多改行从事服务行业。县人民文化馆开展民间音乐搜集、整理、提高工作。1955年3月,在全国农民业余音乐舞蹈会演中,以原九韶堂人员为主演奏吹打乐《将军得胜令》,获优秀演出奖。民间乐器中流传较广的以唢呐曲为主,《过场》、《骑马调》、《喜庆唢呐》、《出丧唢呐》、《将军令》、《上指大开门》、《下指大开门》及锣鼓乐《舞龙锣鼓》、《八仙序》,吹打乐《将军得胜令》、《划船锣鼓》、《三打》,丝竹锣鼓《万花灯》、《十番》等流传城乡。

美术

元代董笔潭和陈汉各以画鹰、惊涛、古木、花卉和水墨荷鹭著称于时。明代卓迪精于山水,工谔擅长画古木、怪石、惊湍,朝廷授锦衣干户,其《溪桥访友图》、《踏雪寻梅图》等多幅水墨绢轴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见人物传)。民国时期,一般文入学士沿袭旧风,大都喜爱作画自娱或应酬。俞啸霞花卉、羽毛及山水作品,在浙东美术界享有声誉,其实用美术创作也颇具成就,中山公园富有节奏感、物态变形生动的地坪图案,即由他设计。40年代后期,宋城甫、周士非等致力木刻艺术创作,一批揭露当时社会现象和反映人民企望光明的作品先后问世。

1969年,韩培生油画《晚年》在《美术》杂志发表,后列入《中国文艺年鉴·美术集》。1976年,王利华水粉画《移山造海》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浙江省优秀作品奖。1978年后,美术创作队伍扩大,其中,韩培生油画、王利华国画多次在省、全国美展展出、省内外出版社出版或获奖。周士非木刻《对话》(1948年)、《冬日》(1963年)收入《浙江版画五十年》(1982年版)画册。汪日章(民国时期任杭州国立艺专校长)晚年定居故乡,有多幅作品在国内展出。90年代,江中中学开办美术专业,培养了一批普及型美术人材。

民间美术有竹雕、木雕、石雕、玻璃画、刺绣、蜡染、绘画等,其中以翻簧竹雕(刻)最著名,民国时期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合称“浙江三雕”。50年代,一些民间美术种类经发掘、整理、提高,获得新的生命力。山区花木匠开始从事竹、树根雕制作;蜡染、嵌镶等传统艺术门类走向衰落。70年代初贝雕制作在部分乡村中发展,80年代石雕艺术兴旺。农民画在吸取传统民间绘画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其中参加省、全国展览和出国展览40余幅次。1988年2月9日,被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局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书法

宋人黄仁俭,先世自福建浦城迁居奉化。精书法,源流二王(王羲之、王献之),遒劲似欧阳洵,行草皆见重于世。明书法家胡廷玄,精通楷、篆、隶,洪武初被召至京师书皇陵碑,授为中书舍人;徐维超善书入征文渊阁,缮写《永乐大典》。清书法家毛玉佩以“擘窠大字”闻名。北街人萧湘擅书魏体,北街北山庙庙名即为其所题;孙锵,诗文、书法并重。

50—70年代末,少有书法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裘然之行草及大草多次在省内外入展,新一代书法人才开始成长。王三五、竺波、邬登校、柳东浩等人的作品在省、全国参展、获奖。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卫生机构总床位1947张,其中医院1705张;卫生技术人员1932人。“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已基本建立。全市33518名重点慢性病管理对象的随访率达到了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参加率达96.58%。儿童基础免疫工作进一步普及,全市常规接种率中五苗覆盖率96.91%,流脑、乙脑接种率分别为84.85%和95.21%,孕产妇保健覆盖率100%、系管率92.17%,儿童保健覆盖率95.07%、系管率92.97%。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64名奉籍运动员共获得金牌22.47枚,银牌9枚,铜牌12.5枚。金牌列全省县(市)第十二位,创造了奉化竞技体育新的辉煌。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掀起,体育设施逐步改善。当年安装完成健身路径110条,全市累计达到250多条。成功举办了“鲁能杯”超级俱乐部乒乓球联赛、全国象棋比赛、华东城市第33届钓鱼比赛以及浙江省“外来务工青年文艺新星”擂台赛。

社会保障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就业和再就业作全面推进。全年新增就业岗位7056个,共举办各类劳动力洽谈会102期,有29454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实现农村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5238人,转岗就业率达到80%以上。帮助87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等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认输52115人,首次突破5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76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011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683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低保人数增加到9640民。

城市建设亭下湖景

民国时期,城区及各乡镇街道狭窄,房屋简陋。1950年以后逐步改观,80年代制订城乡建设规划后,城乡掀起“建房热”,据1985年大桥、江口、萧王庙、溪口、西坞、莼湖6镇和浙江船厂调查,总建筑面积9,45.49万平方米,其中1949年前占28%,80年代建房99.6万平方米,占41%。房屋结构改善,钢筋混凝土及砖混结构房屋占55%。1988年,城区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总长18.8公里,公共建筑71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97.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7.3千方米,9个建制镇公共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居住面积397.2万平方米。

1929年鄞奉公路建成,路西奉中镇(城里),路东大桥镇(大桥)。建成区间隔一片田野,呈"八”字形,面积1.2平方公里(不含北街、湖桥头、塔水、长汀4自然村)。街道系鹅卵石路面,店铺参差。50年代起,建成区沿公路向南北延伸。80年代后,特别是1988年撤县设市后,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奉化积极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到2002年,城区道路格局已经形成;城市绿化率提高;城市框架迅速拉大,空间布局渐趋合理,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比1997年扩大了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0%。城市规划进一步加强,认真实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区详规覆盖率达98%。同三线高速公路及奉化连接线、汽车客运东站和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等工程相继竣工,建成了大成路、金钟路、岳林东路等城区主干道和6座跨县江大桥。特别是县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县江两岸的旧城改造,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五年来,累计完成重点建设项目和实事工程项目35项,投入资金14.50亿元,新建改建公路110.7公里,完成旧城改造面积60.5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取得新成效。调整城市管理体制,开展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加强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化,启动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城市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综合质量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

城区设锦屏、岳林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区范围已经涵盖到溪口、西坞、江口、萧王庙镇的部分地域,城市规划控制区200多平方公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已经形成。未来我市城市的发展形态为"一城两带四区"。"一城"是指中心城区;"两带"是指沿江拔线两侧的绿化景观带和中心城区与开发区之间的东西向山地绿化景观带;"四区"是指溪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溪口与萧王庙之间的低密度住宅区,江口方桥与市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规划中的西坞物流区。今后五年,奉化将坚持规划先导,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着力建设一批对城市化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骨干项目,改造旧城,开发新区,拉大城市框架,改善城市形象。加快环城线建设,新建城区与溪口的快速通道,打通城区与莼湖的直线通道,加强城区与各城镇之间的联动,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人口梯度转移,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把奉化建设成为宁波南部现代化生态城市打好基础。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康庄工程”和“示范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农村“经济顾问”积极推广,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农村开展改水改厕,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连片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全市已建成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6个,宁波市级12个。农村公路建设投资7947万元,新增公路里程41公里,改建公路里程50.2公里,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实施农民住房社区化建设,已成农居房2323套。

旅游景点奉化的两大石梁景色

溪口石梁,位于溪口大岙的深山内.山体多为砂岩,故形成石梁,附近还有上仙洞、下仙洞、一线天等景点,目前此处已经列入溪口的近期开发之列,从大岙石梁至上下仙洞、一线天再到状元岙,将形成新的旅游支线。

广济桥

广济桥位于溪口镇岩头村村口,横跨剡溪上游的岩头江。它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全长14.4米,宽4.9米,孔高5.6米,桥上有石柱,高1.2米,设有望柱,柱头雕有狮子及荷花,但现在有几只残缺。桥面为鹅卵石,中心铺有莲花石板。桥的左侧为狮子山,右侧为白象山,且旁有两参天古樟。整座桥给人的感觉是简单但不失稳重、古朴。

天峰塔

天峰塔,位于奉化市西坞街道亭山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峰塔,始建年代不详,系六角单层石塔,高6.40米,无基座,直接建于山顶巨石上。塔底部周长8米余,塔身高4.08米,由十五层斜面条石叠砌而成,每层六面,每面三块,左右两块占他面共有,排列整齐。每个斜面在塔的底部宽1.40米,到塔的顶端宽仅0.53米,上边宽度几乎是底层宽度的三分之一,收分很大。塔身上半部中空,下半部内实。塔刹高2.32米,刹座和刹身也都是六面的圆锥形石块,每边宽度更小;刹顶又为一下方顶尖的石锥,所以每一个斜面都成了一个下宽上尖的长腰三角形。远远望上去,整个塔是一个长腰三角形,尖尖的矗立在山顶上。

塔刹的刹身由一块石料刻成,六面,每面都刻着一尊趺座人像,一女五男。正东面一个系浮雕,方面大耳,趺坐于莲座之上,其余都是线条阴纹。由于年长日久,石块剥蚀严重,因而更显得古朴。这一带漠漠平原,山虽不高,塔身也不高,却也远远就可望见,大有高出尘寰之感。

据县志记载,原塔前塔后均有庵,所以此塔很可能是僧尼埋骨之处,因此“天峰”实际上是“天坟”之误。

葛竹洋房

葛竹王震南故居,世称“葛竹洋房”。它建在葛竹村后“金交椅”山坡下面。占地约300多平方米,有60多年历史,是一幢中西合璧各取所长的“洋房”。房子是雕梁画栋,工艺木雕的世界,梁、柱、门等雕刻,构成立体连环画。蒋介石到葛竹,都在这里下榻。所以,装饰别致,有“总统套房”、“美龄浴室”等设备。如今在房里悬挂蒋氏活动照片.成为斑竹主要景点。

王震南是蒋介石的外公王有则弟弟王有金的孙子,即王贤甲的儿子。论起辈分来是王采玉的亲侄子,也就是蒋介石的亲表兄弟。1918年,他跟随蒋介石去广州,办事挺能干,深受蒋介石赞赏,委以重任。历任国民党军政部军法总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审判组中将组长、军法司长。1936年,王震南回家建造这幢房子。房子雕梁画栋。相当有气魄,别说葛竹山沟里,就是当时的大城市也不多见.是造型别致、中西合璧的佼佼者。1949年,王震南随蒋氏父子去台。他的子女长住美国,房子一直空着。最近几年,他的子女每逢清明节。都要回乡扫墓,住在这幢房子里。当年,蒋介石夫妇到葛竹。都在这房子里下榻。所以,房内的装饰十分考究,房子中堂上“乡国重望”四字,乃蒋介石亲手所题,是对其舅舅王贤甲八十大寿赞美之词。后边屏风文字,是国民党要人邵力子对王贤甲撰写的寿词。用黄金涂成。因此,金光闪闪,壁上生辉。壁上还陈列着一些照片.其中有蒋、王两家合影的照片,蒋家有蒋氏父子,还有蒋方良及其子女蒋孝文、蒋孝武、蒋孝章。壁上还有一张特别显眼的照片,是蒋介石与他的舅舅王贤巨、王贤裕合影,两个舅舅并坐在太师椅上。蒋介石站在两人后边。

“葛竹洋房”不管从选址、造型、装饰和布局等方面都很考究,门前的步阶级数都按照周易八卦、阴阳相合构建。大门门额由王震南题,曰“山高水长”;二门题“居仁由义”,门旁竖王正谊题的“明德堂”石碑。正屋三间二弄,东西厢房二开间,二层重檐硬山顶,中有天井。柱头牛腿上是蜀汉的五虎上将,雕刻着活龙活现的关公、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物形象,造型独特,人物逼真,栩栩如生。廊上檐下,雕刻着《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如“煮酒论英雄”、“千里走单骑”、“张飞独战长坂坡”、“诸葛亮设空城计”等,形成一部《三国演义》木雕连环画。门窗扇隔体现着精致的浮雕风格,技艺精美,雕琢精细,既有唐诗妙句,又有宋词名言,诗画相配,相得益彰。上面有“小桥流水”田园风光,有名士赋诗与村野稼穑。榫卯贴饰都以吉祥富贵为图像。如“风采牡丹”、“麒麟送子”、“玉堂富贵”、“松鼠葡萄”等。房子中堂上“乡国重望”四字,乃蒋介石亲手所题,是对其舅舅王贤甲八十大寿赞美之词。后边屏风上刻写着《王云梯先生(贤甲)八十寿序》,1930年邵力子撰文,屏奉化市共12块,用黄金涂成。壁上还陈列一些照片,蒋家有蒋氏父子,还有蒋及其子女蒋孝文,蒋孝武,蒋孝章等。

民俗文化奉化吹打奉化吹打

根据民间艺人的口碑材料及明代文人余怀的《板桥杂记》、张岱的《陶庵梦忆》等著作所载,可以推断奉化吹打盛行于明代中叶。奉化市位于浙江东部沿海,东面海、西枕山、北接宁绍平原。农、林、牧、渔、手工业发展较为全面,为“奉化吹打”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和经济基础。

当地习俗每逢庙会、喜庆婚嫁、丧葬祭祀时,职业或半职业性的民间乐队(堂、班、社、会)便在其中表演。乐队成员多来自农民及理发业。乐器以唢呐、笛子、锣、鼓等吹打乐器为主。集民族吹管乐、丝弦乐和打击乐于一身,最大的特点是创造性地使用了定律的“十面锣”。民国时期“九韶堂"为当地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曲目最多的乐队,代表性曲目有《将军得胜令》、《万花灯》、《划船锣鼓》等。

奉化吹打对研究浙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风土人情具有较大的佐证作用;对于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我国民族器乐曲也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同时,奉化吹打使用的“十面锣”具有创造性艺术价值,现已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民族乐器,被器乐界广泛使用。

“十面锣”创始人钱小毛及其作品《渔舟凯歌》曾多次随“中国艺术团”赴国外访问演出,并被摄入电影《百花争艳》之中;1984年“奉化吹打”被编入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1986年月12月,《将军得胜令》等五首曲谱入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浙江卷•宁波分卷;2003年7月“奉化吹打”被编入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音乐通史概述》;2005年“奉化吹打”成功申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有龙舞(奉化布龙)、马灯舞、高跷、大头和尚(假面)舞、狮子舞、莲花落、佯扫地、荡湖船等,或纯属舞蹈,或兼舞蹈、杂耍、游戏于一体,具很强娱乐性。尤以龙舞为著。多出现喜庆节日、庙会等场合。民国时期,乡镇村落均有相应组织。1954年2月,举行全县民间文艺大会演,苕詈村龙舞,新桥下狮子舞、长汀村马灯舞、莲花落,斯张村佯扫地,后横村火球舞等表演较佳。

奉化布龙

南宋时期,境内已有舞龙,俗称“滚龙灯”、“盘龙灯”。初为谷龙、稻草龙,后在草龙上盖上青色或黄色的龙衣布,逐渐演变成竹篾扎龙头、龙节、龙尾,裹以色布(黄龙,染黄色;青龙,染青色)的布龙。舞龙活动通常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始至正月元宵结束。布龙以九节龙为多,余有独角龙、七节龙和十三至二十四节龙等。均由男子群舞,人数一般与龙的节数相当,有时配龙头手2个,以备中途替换。舞龙所到之处,各家均赐钱赏物,以讨吉利。多节龙道具笨重,动作简单,以串行、盘动为主。九节龙人少道具轻,动作灵巧多变、活龙活现。舞蹈动作有盘龙、龙抓身、挨背龙、龙搁脚、左右跳、套头龙、龙脱壳、龙翻身、双节龙、背摇船、圆跳龙、满天龙、游龙跳、靠足快龙、弓背龙、龙戏尾、龙出首、快游龙、直沈龙、快跳龙、滚沙龙、大游龙、小游龙和龙钻尾等24种之多。旧称“落地梅花”。若晚上舞动(俗称“盘夜龙灯”),龙身上的数十至近百盏灯火(每节龙身装饰两盏,余装饰龙头及龙尾)一齐放明,多节龙上下逶迤、左右曲折;七节龙、九节龙翻腾激越,灵便自如,金闪银烁,颇激动人心。

双龙戏珠道具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龙嬉珠,珠逗龙,左右上下起伏翻滚,到高潮时双龙竞跃,各逞本领,相当热闹。双龙一般为七节龙。

1946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上灯日,在大桥镇金沙滩举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舞龙大赛。有108个农民舞龙队参加,壮观一时。

50年代初,奉化布龙得到整理提高。1955年3月,苕宅舞龙队赴京参加全国农民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奖。1958年,龙头手陈世雄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此后,苕宅舞龙队作为奉化代表队多次参加省内外文艺调演或邀请演出。90年代,奉化布龙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多有获奖。舞龙已经成为奉化各种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

旅游交通

1.宁波汽车南站坐奉化中巴即可。

2.在宁波贺丞路坐636到底站方桥公交站,再换乘奉化20路中巴即可到奉化。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1:0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9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宁波南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宁波南郊).pdf

标签:奉化市   浙江省   南郊   宁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