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防盗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文件)

更新时间:2025-04-11 18:31:48 阅读: 评论:0

电子防盗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文件)

电子防盗锁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文件) 次浏览 | 2022.09.07 12:48:03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电子防盗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电子防盗锁(GA374-2001)》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电子防盗锁(GA374-2001)》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技局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电子防盗锁(GA374-2001)》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书名

电子防盗锁

作者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

10页

开本

16

ISBN

155066214231

外文名

Thief Resistant Electronic Locks

出版日期

2002年4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品牌

北京劲松建达科技图书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任常青、刘琳

起草单位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内容简介

最新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电子防盗锁》(GA 374-2019)已于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电子防盗锁》的历次版本号为GA374-2001,GA374-2019是GA374-2001的替代版本。《电子防盗锁》(GA374-2019)规定了电子防盗锁的分类、分级与代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电子防盗锁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

版本信息

在智能锁领域,除了GA374之外,国内还有《指纹防盗门锁通用技术要求》(GA/T701-2007)、《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JG/T394-2012)及各商协会和地方修订的团体标准等多个标准。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大多智能锁标准均引用了GA374的术语、定义及相关参数。

由此可见,GA374是目前国内最权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智能锁行业标准。《电子防盗锁》(GA374-2019)的发布与实施将对智能锁行业起到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也将成为中国智能锁行业未来主要参考的标准,各大企业应重视该标准的相关要求。

据悉,《电子防盗锁》(GA374-2019)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德施曼、汇泰龙、必达、顶固、耀阳电子、指昂科技、杨格锁业、凯拔(中国)、同创新佳等单位起草。

《电子防盗锁》(GA374-2019)的内容上也有很多新增和修改的内容,同时对智能锁行业也提出了新要求,具体如下:

从分类上来看,GA374-2019《电子防盗锁》增加了连联网型和单机型智能锁的分类。标准要求联网型智能锁能够与远程终端进行开锁信息的在线交互,智能锁应能将本体上产生的错误报警、防拆报警及事件记录等信息上传至远程终端。

标准中提到的错误报警包括数字钥匙、PIN钥匙、生物识别钥匙等识别方式的试错报警。标准要求,在五分钟内连续错误输入次数达到制造商文件中规定的次数时(次数范围:1-5),智能锁应能给出报警提示和/或发出警报信息,同时自动进入无效输入状态,且无效输入状态应至少持续90s。[1]

也就意味着,以后要执行GA374-2019《电子防盗锁》的企业,防撬报警、错误报警将成为智能锁的标配。为了确保安全,新标准还对联网型智能锁在访问远程终端时,应有相应的身份认证方式,且能对操作权限进行设置。

新标准增加了胁迫报警,这一点目前很多智能锁产品均具备了这个功能,一般的做法是录入一个不常用的指纹或密码作为胁迫报警验证方式,一旦遭到胁迫时使用胁迫验证信息不仅能正常开锁,且还能将报警信息传至远程终端。也就意味着以后要执行该标准的联网型智能锁,胁迫报警也成了标配功能。

GA374-2019《电子防盗锁》对智能锁的级别进行了修改,虽然仍将安全级别分为A、B两级,且锁芯防技术开启时长依旧是A级在5分钟内不能被技术开启,B级在10分钟内不能被技术开启,但在锁壳强度方面增加了在5分钟的净工作时间内不被撬开的要求,这对智能锁防撬及防破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主锁舌抗轴向静压力方面,A级智能锁由原来的980N增加到了1000N,B级保持不变依旧是3000N,但A、B级受规定轴向静压力时缩进由原来8mm缩小到5mm。在主锁舌抗侧向静压力方面,A级智能锁由原来的1470N增加到1500N,B级保持不变,依旧是6000N。

在主锁舌强度方面,新标准还新增了"当钩舌/爪舌作为智能锁的主锁舌时"的相关要求。

在手动部件的强度方面,新标准的要求也有提升。2001版标准在手动部件方面的强度要求不分A/B级别,只要施加980N的静拉力和11.8N·m的扭矩,锁具不得开启,手动部件不应变形和损坏即为合格。2019版标准要求A级锁具施加1600N的静拉力和25N·m,B级锁施加1600N的静拉力和50N·m时,锁具不应开启,手动部件不应产生变形或损坏,要求提升了不少。

在锁扣盒(板)强度方面,2001版标准只要求A级锁应能承受3000N静压力,B级锁应能承受9000N而不产生变形即合格,不分轴向和侧向。而2019版标准则分为分别A级承受3000N的轴向和侧向静压力,B级承受5000N轴向静压力和侧向静压力后,应能正常使用。

在读写装置方面强度,键盘盒、生物识别装置等方面的强度基本保持一致,但删除了"键盘的任一键经过6000次的动作,该键不应产生故障和输入密码失效现象"的要求,或许这与目前大多智能锁已采用触摸键盘有关。

在耐久性方面,2019标准已由2001版的3000次提高到了10000次,对智能锁的使用寿命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后的智能锁也将更耐用。

在防技术开启方面,2019版标准还增加了防强电场技术开启(正常工作的智能锁在50V/m的强电场作用下,不应出现开启现象)和防强磁场技术开启(正常工作的智能锁在0.5T的强磁场作用下,不应出现开启现象)的要求。

在锁芯方面由于目前大多智能锁采用"下插芯"的结构,所以2019版标准增加了"防钻"要求,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在环境适应性方面,2019版标准要求也有所提升。比如在高低温方面,2019版的Ⅰ、Ⅱ两级分别对应2001的A、B两级。2019版Ⅰ级高温与2001版A级保持不变,均为55℃±2℃,但持续时间由2001版的2H提高到4H;2019版的Ⅱ级高温为70℃±2℃,较2001版B级的55℃±2℃提高了15℃,持续时间同样由原来的2H提到4H;在恒温湿热试验方面两个版本基本保持一致。

环境适应性方面,2019版增加了盐雾测试要求,Ⅰ级为48H、Ⅱ级为96H。在机械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要求,与2001版相差不大。

在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抗电强度,绝缘电阻,泄漏电流,阻燃等方面,2019版标准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3:4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4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子防盗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文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子防盗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文件).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