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苯磺酸(分子结构式:p-CH3C6H4SO3H,也写作TsOH,英文P-TolueneSulfonicacid)简称PTS,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可Chemicalbook溶于水、醇、醚和其他极性溶剂。极易潮解,易使木材、棉织物脱水而碳化,难溶于苯和甲苯。碱熔时生成对甲酚。常见的是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TsOH·H2O)或四水合物(TsOH·4H2O)。
中文名对甲苯磺酸
化学式C7H8O3S
分子量(无水)172.20 g mol-1(一水)190.22 g·mol⁻¹
CAS登录号104-15-4
EINECS登录号203-180-0
熔点38 °C(无水)103.5 °C(一水)
沸点140 ℃,20 mmHg
水溶性67 g/100 ml
密度1.24 g/cm3
外观白色晶体
闪点41℃
应用稳定剂、催化剂、固化剂和中间体
安全性描述可燃,火中放出有毒气体氧化硫
危险性符号C
英文名PTS、PTSA
危险品运输编号2585年
参考质量标准项目/指标
工业级医药级精制级试剂级(化学纯)
含量(以C7H8O3S·H2O)计
≥%90-93.096.097.098.0
游离酸(H2SO4)计
≤%3.00.70.50.1
水份(不包括结晶水)
≤%4.03.52.51.5
铁(以Fe++计)
≤ppm50303010
灼烧残渣
≤%/0.20.20.02
熔点(°C)
///102-105
乙醇溶解试验
/合格合格合格
水溶解试验
/合格合格合格
基本内容中文名称:对甲苯磺酸
英文名称:p-ToluenesulfonicAcid
中文别名:对甲基苯磺酸;4-甲苯磺酸;4-甲基苯磺酸
英文别名:Methylbenzenesulfonicacid;Toluenesulfonicacid;Tosicacid;P-TolueneSulfonicAcid;P-TolueneSulphonicAcid;paratoluenesulfonicacid;paratoluenesulphonicacid;PARATOLUENESULPHONICACID;PTSACID;4-methylbenzenesulfonicacid
CAS号:104-15-4
分子式:C7H8O3S
分子量:172.2016
SMILES:Cc1ccc(cc1)S(=O)(=O)O
物性数据1.性状:无色单斜片状或柱状醋酸气味晶体
2.密度(g/mL,20℃):1.07
3.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熔点(ºC):106-107
5.沸点(ºC,常压):116
6.沸点(ºC,50mmHg):未确定
7.折射率(n20/D):未确定
8.闪点(ºC):41
9.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蒸气压(mmHg,20ºC):14
12.饱和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3.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溶解性: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稍溶于水和热苯
存储方法密封贮藏,储存在阴凉、干燥地方,远离火源。
采用塑料袋外加木箱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按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合成方法由对甲苯磺酰氯水解而得。也可采用甲苯为原料,经硫酸磺化而得。
主要用途用作化学试剂,也用于染料、有机合成。用作医药(如强力霉素)、农药(如三氯杀螨醇)、染料等的中间体;也用于洗涤剂、塑料、涂料等方面。
生产储运生产方法: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甲苯磺化法。连续生产采用三氧化硫磺化,南美国家采用比较多。连续生产产量高,能耗低,但砜类等副产物含量高。间歇生产采用硫酸磺化,欧美(日本江南等)、国内(苏州星火、连云港宁康等)均采用间歇法。间歇生产产量提高需要依靠平行的增加反应装置,能耗相对较高,但磺化副反应低,最终产品纯度相对较高。
生产历史:最早为苏州吴县化工二厂于1978年开发为常州制药厂生产强力霉素配套。之后各家民营企业开始生产对甲苯磺酸。
储运条件: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碱分开存放。
安全说明书(MSDS)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对甲苯磺酸分子式:C7H10O4S英文名称:p-toluenesulfonicacid
有害成分:对甲苯磺酸CASNO:6192-52-5
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单斜片状或柱状结晶体。溶解性: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热苯。熔点(℃):106沸点(℃):140(2.67kPa)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主要用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化学和洗涤剂等工业,还可用于塑料和印刷涂料工业。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400mg/kg(小鼠经口);2500mg/kg(大鼠经口)
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安全信息风险术语R10:Flammable.易燃。
R34:Causburns.引起灼伤。
安全术语S23:Donotbreathevapour.切勿吸入蒸汽。
S26:Incaofcontactwitheyes,rinimmediatelywithplentyofwaterandekmedical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45:Incaofaccidentorifyoufeelunwell,ekmedicaladviceimmediately(showthelabelwhenever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系统编号CAS号:104-15-4
MDL号:MFCD00064387
EINECS号:203-180-0
BRN号:3568023
PubChem号:24865132
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2480mg/kg;鹌鹑经口LD50:>316mg/kg;
计算化学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7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4.4
7、重原子数量:11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0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稳定性1.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不相容材料,火源接触。
与金属,强氧化剂,强碱,胺类,硝酸铵,三氟化氯,硝酸,高锰酸盐,过氧化钠,过氧化氢,乙醛,酸(矿物,氧化,如铬酸,次氯酸,硝酸,硫酸),腐蚀剂(如氨,氢氧化铵,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氯磺酸,发烟硫酸,溴五氟化,高氯酸,钾叔丁醇反应。2.具有中等毒性。刺激皮肤、眼睛和黏膜。大鼠经口LD502480mg/kg,小鼠经口LD50400mg/kg。其钠盐无毒。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甲苯具有毒性,对人体的肝和造血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有损害。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因此生产系统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密闭性,防止泄漏,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3:44: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对甲苯磺酸(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对甲苯磺酸(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