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行草(玄参科阴行草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5-02-24 00:13:35 阅读: 评论:0

行草(玄参科阴行草属植物)

阴行草 (玄参科阴行草属植物) 次浏览 | 2022.07.24 18:43:5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阴行草玄参科阴行草属植物

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为玄参科阴行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叶对生,叶片二回羽状全裂,裂片狭线形。花对生于茎枝上部,成稀疏总状花序。花冠二唇形,上唇微带紫色、下唇黄色。花对生于茎枝上部,成稀疏总状花序。花冠二唇形,上唇微带紫色、下唇黄色。生于山坡、丘陵、草丛等处,国内外均有分布。

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阴行草”,立秋至白露采割,去净杂质,切段,晒干或鲜用。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祛瘀止痛之功效。

中文学名

阴行草

拉丁学名

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

双子叶植物纲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亚目

茄亚目

玄参科

亚科

鼻花亚科(Rhynanthoideae)

鼻花族

阴行草属

阴行草

分布

在中国分布甚广,东北,内蒙古,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省区都有,并东至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植物描述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直立,高约30-60厘米,有时可达80厘米,干时变为黑色,密被锈色短毛。主根不发达或稍稍伸长,木质,直径约2毫米,有的增粗,直径可达4毫米,很快即分为多数粗细不等的侧根而消失,侧根长3-7厘米,纤锥状,常水平开展,须根多数,散生。

茎多单条,中空,基部常有少数宿存膜质鳞片,下部常不分枝,而上部多分枝;枝对生,1-6对,细长,坚挺,多少以45°角叉分,稍具稜角,密被无腺短毛。叶对生,全部为茎出,下部者常早枯,上部者茂密,相距很近,仅1-2厘米,无柄或有短柄,柄长可达1厘米,叶片基部下延,扁平,密被短毛;叶片厚纸质,广卵形,长约8-55毫米,宽约4-60毫米,两面皆密被短毛,中肋在上面微凹入,背面明显凸出,缘作疏远的二回羽状全裂,裂片仅约3对,仅下方两枚羽状开裂,小裂片1-3枚,外侧者较长,内侧裂片较短或无,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宽约l-2毫米,锐尖头,全缘。

阴行草

花对生于茎枝上部,或有时假对生,构成疏稀的总状花序;苞片叶状,较萼短,羽状深裂或全裂,密被短毛;花梗短,长约1-2毫米,纤细,密被短毛,有一对小苞片,线形,长约10毫米;花萼管部很长,顶端稍缩紧,长约10-15毫米,厚膜质,密被短毛,10条主脉质地厚而粗壮,显著凸出,使处于其间的膜质部分凹下成沟,无网纹,齿5枚,绿色,质地较厚,密被短毛,长约为萼管的1/4-1/3,线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近于相等,全缘,或偶有1-2锯齿;

花冠上唇红紫色,下唇黄色,长约22-25毫米,外面密被长纤毛,内面被短毛,花管伸直,纤细,长约12-14毫米,顶端略膨大,稍伸出于萼管外,上唇镰状弓曲,顶端截形,额稍圆,前方突然向下前方作斜截形,有时略作啮痕状,其上角有一对短齿,背部密被特长的纤毛,毛长约1-2毫米;下唇约与上唇等长或稍长,顶端3裂,裂片卵形,端均具小凸尖,中裂与侧裂等见而较短,向前凸出,褶襞的前部高凸并作袋状伸长,向前伸出与侧裂等长,向后方渐低而终止于管喉,不被长纤毛,沿褶缝边缘质地较薄,并有啮痕状齿;雄蕊二强,着生于花管的中上部,前方一对花丝较短,着生的部位较高,2对花栋下部被短纤毛,花药2室,长椭圆形,背着,纵裂,开裂后常成新月形弯曲;子房长卵形,长约4毫米,柱头头状,常伸出于盔外。

阴行草

蒴果被包于宿存的萼内,约与萼管等长,披针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直径约2.5毫米,顶端稍偏斜,有短尖头,黑褐色,稍具光泽,并有10条不十分明显的纵沟较;种子多数,黑色,长卵圆形,长约0.8毫米,具微高的纵横凸起,横的约8-12条,纵的约8条,将种皮隔成许多横长的网眼,纵凸中有5条凸起较高成窄翅,一面有1条龙骨状宽厚而肉质半透明之翅,其顶端稍外卷。花期6-8月。[1]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在我国分布甚广,东北,内蒙古,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省区都有;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生境:干山坡与草地中;

海拔:800-3400m;

物候期:花期6-8月;

药用价值阴行草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蚕豆病,泌尿系结石,小便不利,尿血,便血,产后淤血腹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伤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撒患处。

药方选录

⑴黄疸型肝炎:阴行草、金丝桃、地柏枝各50克,老萝卜根9克。水煎服。

⑵胆囊炎:阴行草、地耳草、大青叶、海金沙、白花蛇舌草、穿破石各15克。水煎服。

⑶烧烫伤:阴行草、炉甘石各等量。共研细粉,香油适量调敷患处。每日一次。

化学成分

阴行草含10-对香豆酰桃叶珊瑚甙,8-异马钱素和阿克甙。全草含挥发油0.45%。

药理作用

⑴该品能明显降低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SGPT升高,但对四氯化碳引起的SGPT升高无明显影响。

⑵对胆汁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3:3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3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阴行草(玄参科阴行草属植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阴行草(玄参科阴行草属植物).pdf

标签:行草   玄参   植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