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又称国家开放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世界一流高等学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是学员(统称电大生)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实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机构。电视大学的办学形式主要采取与其他重点大学联合办学(比如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毕业后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颁发毕业证书,如果通过联合办学大学的学位要求,则由合办大学颁发学位证书。
广播电视大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复盖中国大陆的远程教育系统。
中文名国家开放大学
外文名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创办时间办学性质高等院校
学校特色新型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校训敬学广惠 有教无类
校歌《广播电视大学校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75号
院校代码51161
知名校友谭建荣、姜昆、柯军、王勇平、李斌、徐玉弟
主要院系文法学院、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学校前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授予学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基本简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是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系。目前,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组织体系由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和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是国家开放大学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为我国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服务和学习机会的重要保障。[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小平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的,于1979年2月6日正式开学。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揭牌,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学校累计招收各类学生2050余万,培养毕业生1512余万。目前,具有招生资格的专业(方向)238个,其中高中起点本科层次专业(方向)13个,专科起点本科层次专业(方向)58个,专科层次专业(方向)167个。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431万人,70%的学生来自基层,55%的学生分部在中西部地区。学校已经构建了由总部和45个省级分部、14个行业学院、4000多个学习中心组成,覆盖全国城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共同体”。
国家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成员提供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旨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新型大学。学校的核心理念是: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2]
办学条件成立大会目前我国国民教育系列中的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电视大学是属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广大的社会需求,我国实行了多类别高等教育:
(1)普通高等教育(统招);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
(3)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
(4)成人高考(成考);
(5)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网络教教育(远程)。
这些学历虽然学习的形式不同,得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国家承认的学历,可以深造:专科升本科、考研究生、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电大的学历是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学历,毕业证书由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不仅在国内享有国民高等教育学历的待遇,而且在欧美等国家都得到认可,被誉为“国际学历绿卡”。
办学方向学校办学机制灵活,确立“依法办学,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恪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秉承“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的治校方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实用人才的办学思路;注重学生“一专多能,一专多证”教育。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节的插花比赛别具风格,一年一次的大型文艺晚会激情高昂,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人才辈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树立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赞誉,使学校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学校标识校徽校徽logo整体造型由国家开放大学英文“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中的"O"、"U"、"C"组成,五星元素通过大小的渐进变化与正负形的转换巧妙地融入整体造型中,五颗星代表国家开放大学的五个办学理念“开放、责任、质量、多样性、国际化”,在颜色方面也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国”的中国红,从而突出了“国家开放大学”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地位与代表性。"O"是信息化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图形巧妙地将"e"的概念融合到整体造型中,诠释了“信息化”理念。logo所用到的基础远程"c"造型,是由“原电大logo”演变而来,在颜色和形状上最大程度保留了原logo的识别特征。
校歌校歌[谢孟作词、王世光作曲]
我们的校园无限宽广,南疆北国处处桃李芬芳。我们的知识来自空中的课堂,电波飞渡,汇成心中的黄河、长江。
自强不息,播种理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再造辉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我们要做现代化的栋梁!
系统介绍中央电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是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高校之一。1999年,教育部组织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旨在探索并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全国44所省级电大及中央电大西藏学院已全部参与试点,试点教学网络已复盖大陆所有省区。截至2003年秋,试点累计开设专业36个(其中本科15个,专科21个),累计注册学生146.7万人(本科65.9万人,专科80.8万人)。试点毕业生累计16万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运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它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复盖中国大陆的远程教育系统。
电大是邓小平在1978年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的。1979年2月6日,中央电大与全国28所省级电大同时开学,2月8日由中央电视台首次向全国播出课程。经过28年的发展,目前已有1所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945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工作站)、1842个县级电大工作站,全国电大现有教学班(点)46724个,由此组成了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系统。
电大教育努力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广大求学者的需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发挥投资少、见效快、复盖面广的优势,开展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学历教育和各种非学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提高我国从业人员和国民素质提供各种教育服务。
30年来,电大开办了高等本科(专科起点)、专科和中等专业等学历教育,从1982年的首批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至今,累计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559万人;开展了岗位培训、证书教育、继续教育,包括大规模社会化和再就业培训,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从1990年至今累计结业生1857万人次;在历年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2004年组织实施了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第一线;与部队合作办学,面向在职士官开展高等学历和中等专业教育,为科技强军、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服务;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面向我国残疾人开展远程教育,为残疾人的自强自立提供教育服务;同时为高校网络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等。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电大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了一大批适应远程教学需要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建立了远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流程和规范;形成了一支熟悉远程教育、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学、教学管理、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的专职队伍,并聘请数万名教授、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仅中央电大已先后选聘1000多位著名学者担任教材主编和课程主讲。
中国电大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规模宏大、工作可靠的地球卫星、数字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宽带多媒体信息传输平台开展远程教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考核、考试和教学评价,注重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和检查,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的服务和指导。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是:理念引导、定位先行、固本培元、度势发展。集全国电大之力,继续实现电大教育的核心价值: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始终坚持声誉和质量是生命、优质服务是根基、强化开放和系统建设是未来、高效运行是保障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汇聚优质的学习资源、提供体贴的支持服务、运行高效的办学网络、开展鲜活的科学研究,为职业入的教育,创设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环境,搭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平台。
校歌:
我们的校园无限宽广,南疆北国处处桃李芬芳。我们的知识来自空中的课堂,电波飞渡,汇成心中的黄河、长江。
自强不息,播种理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再造辉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我们要做现代化的栋梁!
浙江电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于1979年1月建校,是一所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多元办学、多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形成由省电大校本级、10所市级电大、59所县级电大、11所直属学院(分校、教学点)构成的办学网络(人网),并建成了复盖全省各市县的卫星电视网(天网)和基于互联网和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地网),三网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跨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成功实现了向第三代远程教育的转变。目前,已形成一个包括千兆校园网、宽带专用网和具有电信、教科网、网通多路ISP接入的先进网络架构,建成了“浙江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和数字图书馆、远程开放实验室“一主两辅”的三大学习支持服务平台。
2008年初,经省政府同意、省编委批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增挂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牌子,赋予其“理论研究、业务指导、资源开发、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人员培训”六项职能。目前,我省10个地市(宁波单列不计)全部依托当地电大成立了社区大学或城市大学,有47个县市依托当地电大成立了社区学院。浙江电大以其系统、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等优势,在我省构建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全民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办学30多年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山区海岛的办学方针,累计开设理、工、文、经、法、管、农等10大学科82个本专科专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4多万人,非学历教育结业近500万人次。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8万余人。为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和加快浙江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新形势,学校明确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实施两大战略推进,重点做好四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一个奋斗目标”是: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实施两大战略推进”是:在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推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电大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在原来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向广阔农村、广大农民推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电大应有的努力和贡献。“重点做好四篇文章”是:做强做大开放教育,积极发展成专教育,扎实推进农村教育,努力拓展社区教育。
1997年,经办学水平评估,学校被浙江省教委评为“优秀学校”;1999年3月,经教学评估,被教育部电教办、中央电大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2003年,组建于1995年的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武林敬老院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全国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大会上,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2003年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授予该校“2002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单位”荣誉称号;2004年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命名该校为“市级安全文明示范校园”。
2005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获得优秀;2005年,该校被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会评为“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2006年,该校被省综治委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平安校园”荣誉称号,被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评为“2006年度浙江省高等学校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新时期,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继续开拓创新,继续大胆实践,充分发挥电大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服务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加强自身发展能力建设,为创建全国一流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而努力奋斗。
河南电大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省电大)是一所利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有机结合的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是河南省政府主办的省属本科院校。
学校从1979年成立至今,经过30年的发展,省电大和22所市级电大,100多所县级电大组成了遍布全省的开放教育教学系统。先后开设了文、经、法、理、工、农、医等科类240个专业,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44万余人,中专毕业生9.8万人,非学历教育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40余万人次,网络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2万人。
全省电大现有教职工2941人,其中专任教师1803人。目前各类在校生14万余人,其中,开放教育在校生数10万余人,中专在校生数1.5万人,网络教育在校生数2.5万人。
省电大负责全省电大系统开放教育、成人教育的整体规划和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的组织协调和教学过程的指导监督。设置有省直电大、直属学院、农医学院、继教学院、网络学院、中专学校等教学部门及党政管理部门20个。
现有教职工379人,其中专职教师243人。校园面积500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00万元,固定资产2.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2.6万册,期刊11000余册,电子图书16000余种,电子期刊6000余种。网上教学资源占总开设课程门类的95%。建有功能齐全的网上学习和教学管理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周到细致的学习支持服务。
江苏电大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79年,是一所集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手段为一体,基于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学管理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和环境,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兼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省属高等院校,业务上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指导。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校领导为:党委书记彭坤明,校长、党委副书记唐金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汉德,副校长马良生、叶晓风、吴进、崔新有,纪委书记王达红。
省校设在南京,现有定淮门、定淮门东、挹江门、应天等四个校区。省校设有传媒艺术系、城市科学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公共管理系、财经系、外语系7个院系,直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校)、继续教育学院、燎原学校、空中老年大学和较完善的教育研究、教学支持服务及党政管理等机构。
在全省下辖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等12所市电大,1所直属分校,16所二级学院以及50所县级电大分校,构成了复盖全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成为我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骨干力量。江苏电大,现为亚洲开放大学协会成员和国际远程教育协会成员,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19所巨型大学之一。
学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和系统优势,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中小企业”的办学方向,实行“多层次、多功能、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在教学上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的“五统一”原则,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建校28年来,先后开设20多个本科专业,130多个专科专业,30多个中专专业,50多个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共向社会输送了324649名毕业生,非学历教育培训达300多万人(次)。目前,学历教育在校(籍)学生有20多万人,非学历教育每年有50多万人(次),在我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注重现代远程教育的设施建设,重视办学条件和服务系统的不断改善,学校基础设施齐全,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完善,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建成了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相适应的全省电大教学资源中心、网络教学系统和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数字图书馆;拥有先进的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依托全省电大ATM宽带地域网,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电大高速互联的教育网络,使全省电大系统师生能够快速、便捷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实行信息沟通。全省电大占地面积290多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40万多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17044台,语音实验室4483个座位,多媒体教室21969个座位,馆藏图书271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
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全省电大共有教职工7312人,其中高级职称908人。省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7人,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2人,并形成了由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构成的高层次人才群体。
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有3项,承担省、部级课题有92项,学校共资助各类课题达200多项;出版各类着作和教材100多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同类高校建立了联系,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及澳大利亚西南TAFE学院联合办学。每年都有专家、学者应邀赴国外考察、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并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任教,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
在新世纪新阶段,学校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理念为先导,主动适应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坚持“高举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旗帜,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发展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建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朝着建设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
黑龙江电大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所运用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面向全省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业务上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指导,是黑龙江省教育厅直属单位。2005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黑龙江省粮食学校并入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省电大在全国电大中处于二级办学主体地位,全省共有电大分校和工作站81所,其中市(地)级电大16所、县级电大分校65所。电大的办学特色是“现代化、远距离、开放性”。学校主校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92号,分校位于和兴三道街83号。全校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藏书30万册,并建立了超星电子图书馆,可供25万人上网浏览。全校在职职工269人。现有正高职人员9人、副高职人员116人。
拥有“电大在线”教学平台,与电信宽带光纤100兆出口,实现千兆主干网百兆交换到桌面,完善了VBI、IP接收装置;学校建有现代化音像制作演播大厅2个、计算机室12个、语音室5个、电子阅览室1个、多媒体教室8个,新建VOD点播系统、双向视频远程教育系统,6个双向视频直播课堂可以同时向全省各市县电大播课,真正实现了现代化远程教育的第三步跨越。
省电大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全省电大教学工作,为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开展本科、专科高等学历教育,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部队士官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开展岗位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各类社会成员更新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提供教育服务;利用电大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入我省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目前具有本科、专科、中专和非学历四个层次的教育。
学历教育目前有12种类型。有开放教育本科、网络教育本科和成人教育本科;开放专科、成人专科、网络教育专科、普通专科、高职和初中起点五年高职;成人中专、普通中专、农民中专。共13个本科专业、142个大专专业、85个中专专业。除学历教育外,还有以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为重点的各类非学历教育。
省电大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院“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粮食商务科技学院”以食品生物技术、粮食工程、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商务英语、生物制药技术、会计电算化等优势专业为主干,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高等专科商务科技人才。截至2005年3月,全省电大系统共有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近6万人。培养出本科、大中专毕业生28万人,非学历教育培训402万人次,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了现代远程教育主力军的作用。
学校党委树立科学发展观,带领全校教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提出了“建设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以为国内外网络远程教育提供教学支持服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为“两翼”,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的“一体两翼三多四面向”的办学思路。2002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评估。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狠抓考风考纪建设,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科研在国家和省级科研立项14项,获国家和省级优秀成果奖6项。200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200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将“黑龙江省远程教育服务中心”设在省电大,为国内外远程教育进入黑龙江省进行支持服务;同时,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已授权省电大设立奥鹏远程教育中心黑龙江管理中心,并与全国十几所普通高校联合办学,截止到2005年初,该校已在全省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51个。省电大主办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双月刊)杂志是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电大系统最佳期刊。中国教育电视台驻黑龙江记者站和黑龙江省远程教育学会挂靠在省电大,在黑龙江省教育宣传、教育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全省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大力发展开放教育、网络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四大支柱,把全省电大系统办大办强,推动我省现代远程教育的快发展、大发展,在建设我省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省和谐龙江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电大电大简介: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四川电大)创建于1979年,是邓小平亲自批示,经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新型综合性省属高校。长期以来,学校搭建完善了数字化、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平台,独具系统运作、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的优势与特色,已经成为一所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综合性远程开放大学,是我省构建终身学习大平台、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
四川电大是我国电大办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电大的指导下,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考试和评分标准,依托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和设施,运用多媒体课件、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及互联网上交互式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办学体制。学校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致力于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四川终身教育体系,为各类求学者提供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目前,学校开办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开放教育、电视中专等学历教育,开设有大学本科、专科、中专等层次的8大科类160余个专业。此外还办有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专业证书教育等非学历教育。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四川电大及所属基层电大分校校园占地248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58亿元(不含地产),有在编教职工3428人,其中,专职教师2000人,副高以上职称622人。建校30年来累计培养本科、专科、中专毕业生63万余人,现有在校学生15万人。电大毕业生遍布四川乃至全国各地,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有用之才。
四川电大长期以来坚持教育扶贫,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截至2009年底,四川电大已实施各类援助项目90余个,累计向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900余万元(不含灾后重建援助资金),免费培训教师和医务人员300余人。2009年9月,国务院授予四川电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学习是当今的时尚,电大是身边的学堂。
四川电大创新发展30年,当立而立。在新形势下,国家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发出召唤,新的事业等待电大师生去开拓。四川电大必将承载着梦想与理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社会和求学者的需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创建四川全民学习型社会、构建四川终身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为实现四川“两个加快”续写新的辉煌。
湖北电大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是根据邓小平关于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的指示精神,于1979年元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一所新型的综合性的开放大学,行政上由省教育厅管理,教学业务上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已建设成为一个完善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现有18所市(州)广播电视大学和直属分校,68所县级电大分校。坐落在东湖之滨、武汉——“中国光谷”的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本部,是全省电大系统的教学管理中心、多媒体教学节目研制开发中心、现代教学技术培训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省电大本部现有在职教职工300余人,拥有三个主体校区(鲁巷民院路校区、关山一路校区和鄂州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60余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
30年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以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在办学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和办学的层次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现已形成以专科教育为主,向上本科教育,向下中专教育,同时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燎原教育等各种非学历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科类的办学格局。
在专业设置上,先后开设了理、工、文、经、农、医、法学、师范等专业108个。在教学管理上,注重素质教育,严格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的原则,并辅之以严格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
在教学设备上,通过接受世界银行贷款、政府投入和学校自筹等途径,建设了全省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了一定的办学基地和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卫星、计算机网络、VCD、文字教材等现代传播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广大学生营造了一个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教职工队伍建设上,坚持以开放性和教学现代化为目标,培养了一支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全省电大系统现有教职工2841人,专任教师174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43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796人,另外,该校还聘请了大批社会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任主讲教师和兼职教师,保证了电大的教学质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电大系统功能,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超越时空限制的优势,大容量地组织规模办学,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50余万人,中专毕业生10万余人,完成各类岗位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万人次,目前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近10万人。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9年9月,该校正式成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首批试点单位,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开办了16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建立并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2006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评估结论为良好。
目前,开放教育试点已经转为常规办学形式。“十一五”期间,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将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中央电大的指导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建设、满足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立足湖北省情,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和发扬办学方式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旺盛的办学活力为加速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为“科教兴鄂”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福建电大学校于199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先进学校”,于2006年3月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授予2002-2004年度“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于2007年5月荣获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优秀单位,2008年、2009年连续被授予“福建省学习型组织创建先进单位”。突出体现在:
一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在册生8.65万人,在校生数约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数的14%。已累计开设理工、文经、政法、师范等科类180多个专业,培养毕业生近21万人。从1982年至2009年,大专以上毕业生数相当于同期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14.76%,约占同期全省成人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1.08%。
二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网络平台、多媒体视听阅览室、VBI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等一大批用于开展远程教育的现代化设施和设备,开通直播课堂,实现与中央电大和基层电大的双向视频连通,形成“天地人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搭建服务平台,网络技术平台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三是建设了一大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了丰富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形成了复盖全省城乡、深入乡镇和社区、布局基本合理的教学网络,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复盖面最广的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系统。这些资源较好地满足了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能够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和教育弱势群体,彰显了教育公平。
四是服务终身教育的体系基本构建。2007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福建省远程高等教育中心落户省电大,开展省外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设在福建省学习中心(点)的教学支持服务工作,具体承担学习中心(点)的设点与专业设置管理、组织检查评估、招生考试管理、学习支持服务、学籍审核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职能。学校成为省政府成立的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唯一一所高校成员单位,成为全国首家民间组织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单位。
吉林电大广播电视大学是小平亲自批准创建的。吉林电大与全国电大一起,于1979年2月正式成立,是吉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省级现代远程教育高等学校。
学校实行省、市、县三级办学,教育功能复盖全省,有8个市(州)分校、4个系统分校和34个县级分校(工作站)和2所直属学院。省校本部既是办学实体,又有对全省电大系统进行办学、教学指导和管理的职能,还承担着社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和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的任务。省校本部占地面积8169.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27万元,电子图书7.1万册,图书期刊6.3万册。在职教职工174人,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11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7人。
建校28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关怀下,该校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该校已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47904人,中专毕业生5万人,各种非学历教育结业生近30万人。全省电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0689人,其中试点项目本科13个专业、专科15个专业在校生共计14304人。省校本部现有:远程教育试点项目、普通专科、成人专科、“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奥鹏网络教育、中专等学历教育,共有在校生5727人,其中试点项目2765人。
辽宁电大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于1979年成立,是采用面授教育等传统教育手段和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运用纸质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等多种教学媒体,面向全省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隶属于省政府,为正厅级事业单位。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主要办学任务是统筹利用电大教育资源,建设辽宁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全省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校现有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中职等多个办学层次,开办开放教育、普通高职教育、普通中职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50号,东临北陵公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新校区坐落在沈北辉山风景区,占地538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实训工厂、实训工作室和制造业博览中心,配置450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和仪器。
学校现任领导为:党委书记张海波,校长姜军,党委副书记于克谦,副校长苏杰、蔡羽、任庆国、齐宁,纪委书记邢亚峻。学校下设辽宁装备制造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和辽宁广播电视学校,现有教职工616人,其中专任教师285人。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共有19所市级电大(学院)、40所县级电大(教学部),全省共有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10.5万人,教职工1.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000多人。建校至今,累计培养各类学历教育毕业生40万人,非学历教育400万人,为我省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贡献。
学校依托全国电大系统组织的开放教育资源面向全省开设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9大学科50多个专业,能够满足广大学习者提高学历层次和自身素质的需要。学校面向广大在职人员,举办就业技能培训、普惠制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平民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培训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类人群随时随处学习的需要。
作为我省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骨干力量,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正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大力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加速推进辽宁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辽宁省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在构建我省“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学习型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山西电大山西广播电视大学于1979年2月成立,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由省教育厅主管,业务上受中央电大指导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代远程教育综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由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创办,是我国在联合国备案的少数高校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世界十大“巨型”开放大学之首。其学历文凭得到国际国内的一致认可,被誉为“国际学历绿卡”。
建校25年来,山西广播电视大学主动适应山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举办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9万人,目前学校有各类在校生8万余人。
今天的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门类齐全、办学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三晋名校。现已经形成了以省校为龙头,15所地市(系统)分校为骨干,100多个县级电大为基地,复盖全省的完整的省、市、县三级办学系统网络。在这里,有一流的教学设施、有知识渊博的人生导师,更有孜孜不倦的莘莘学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基础设施,建成了复盖全省的现代化教学网络,并在全省范围内开通了基于IP的双向视频会议系统、校园宽带视频点播系统;配备有专业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数字切换台,数字录音机,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数字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加之原世界银行配套设备,目前已具备完善的数字广播电视制作系统的教学功能,能够充分满足所开专业的教学要求。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校内机构健全、教师队伍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校本部设置有理工学院、文法学院、财经学院、农学院、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学资源中心、远程教育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在全省1018名教职工中,其中教授及副教授220人,讲师380人。在合理优化学校内部教学资源的同时,学校还长期聘任了一批来自国内各名牌大学的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
学校自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大批专业
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且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一批批青年学子就是从这里放飞人生的理想,一批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就是从这里走向了工作岗位。该校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出国留学人员多达400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成为各自工作岗位的骨干和中坚,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很多单位连年招录学校毕业生。
新时期,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办学机制,确保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一个充满希望的山西电大正在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3:2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2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广播电视大学(国家重点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广播电视大学(国家重点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