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药出自西周时期周厉王的一个成语典故,在语法上用作谓语、定语、补语。药:用药治疗,谓病重到已无法用药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近义词:病入膏肓、气息奄奄、无可救药、奄奄一息。反义词: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中文名不可救药
外文名Too riously ill to be cured with medicine
拼音bù kě jiù yào
灯谜绝症;病入膏肓
歇后语药王爷摇头--病入膏肓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1]
例句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2]
成语典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明宋濂《傅守刚墓碣》:“鱼烂河决,不可救药,君子每为之太息。”马南邨《燕山夜话·学问不可穿凿》:“做学问的人,如果患了穿凿的毛病,就将不可救药。”亦作“不可救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於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清 葆光子《物妖志·柳》:“希侃忽遘异疾,不可救疗。”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2:5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1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不可救药(汉语成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不可救药(汉语成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