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城市地理曾经是聚落地理学的城市地理学与这些学科有密切联系,它着重从空间观点研究个别城市或区域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域结构。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关系密切,这些学科与城市地理学互为补充。
城市是一种包含复杂物质要素、社会关系和活动内容的客体,对城市进行地理学研究始于19世纪。城市地理学的核心是从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两种地域系统,考察城镇的空间组织。当代世界城市化方兴未艾,并出现郊区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数目不断增大,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城市机体也越来越复杂,使得各国政府在城市再开发和人口再分布的决策上面临许多难题。城市地理学从空间方面探索城市发展的规律,对城市建设的决策具有实际意义。
中文名城市地理学
外文名Exploring the Urban Community A GIS Approach
兴起20世纪
作者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编著
研究对象城市
ISBN9787040255393
研究方法数量方法 行为科学方法等
页数355
定价79.0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品牌商务印书馆
装帧平装
开本16
语种简体中文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类型地理学理论
与相关学科关系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的研究,70年代以来,它才逐渐成为综合研究城市特有经济关系,即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问题(如城市的财政税收,城市土地管理,城市建设的投资来源等)与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研究成果有可能直接解决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经济学与实际结合更紧密.
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城市时,往往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或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由于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所以城市地理学十分注意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城市社会学社会学以研究社会问题为己任,而城市以人口密集为首位特征.因此,许多社会问题都较为集中地发生在城市里,这些问题也称为城市问题.考试大论坛考试大论坛
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在城市里,不论什么事,只要构成"问题",必然与城市居民发生联系,必然是个社会问题.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城市问题也成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在研究方法上,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互相取长补短,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融合.
两门学科的区别仍十分明显,城市地理学研究社会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性,强调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空间性,为政府决策作参考;而城市社会学则注重社会实践,探讨促进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社会进步的具体政策.把城市规划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3,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4,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主要研究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物理生物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城市生态学源于帕克,伯吉斯等人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的人类生态学.他们多以社会现象来类比生态世界,认为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居民活动中,存在着与生态学中相似的模式与联系.城市生态学到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问题日趋增多和严重而大规模发展起来.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早期的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地理学家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建立地域结构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地域结构成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50年代以来,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都迅速拓展,并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研究所吸取,并融汇在有关城镇体系,城乡关系,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城市中心作用和中心城市作用等研究之中.。
相关资料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中国城市发展、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国家战略。文章通过从城镇化动力、质量、规模和城乡关系四大方面解析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指出城市地理学教学有待优化更新的方面,并基于新型城镇化要求和中国城镇化现象提出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路径。分析结论如下:1.城市地理学教学需更新城市发展观念、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丰富案例城市、优化城乡板块和革新教学模式;2.对城市地理学提出四大教学改革路径,分别为培育科学发展观念、加强多元聚落认知、推崇开放交互学习和实行差异特色教学。 [1]
作者简介作者:(美国)理查德·P.格林、詹姆斯·B.皮克 译者: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后记1993年我们接受高等教育出版社《城市地理学》的编写任务。该书1997年出版,2000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适应时代发展,我们决定对《城市地理学》进行修订完善。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力求坚持原书的基本特点:(1)系统地介绍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2)力求反映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该书具有特色;(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提高理论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4)每章之后附有参考文献,为学生和研究人员进一步学习提供方便;(5)保持原书的结构体系与框架基本不变。
在修订过程中,根据近年来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对部分内容有所增减。增加的内容有城市的功能地域、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地租与土地制度、开发区、城中村及城市问题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减少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早期中外城市发展的历史等,压缩了中心地理论的章节。其馀大部分章节都尽可能地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更新,局部章节作了调整。
此外,在原有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删,仍附在各章之后。在全书之后列出了主要参考书目,因为这些参考书的内容几乎与大部分章节有关。每章之前对该章内容作了引导性介绍,每章之后增列了思考题。
华中师范大学刘盛佳教授审阅了书稿,提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同时中山大学承担城市地理学教学任务的刘云刚老师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在此特致衷心的感谢。我们根据审稿意见作了修改。
本书共分13章,第二、六、七、九章,第三章 第二节 、三节由周一星撰写修改;第四、五章,第八章 第一、二、三节由宁越敏撰写修改;第一、十、十一、十二、十三章,第三章 第一、四、五节,第八章 第四、五节由许学强、闫小培、周春山、李立勋、林耿撰写修改。全书由许学强统稿、修改及完稿。刘艳艳协助许学强作了大量具体的工作。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2:5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20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地域空间组织的学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地域空间组织的学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