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是东莞市下辖的32个镇区之一,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距广州市区46公里,距东莞市区12公里。中堂镇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45万人,常住人口14.04万人。
中堂镇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堂镇先后获得"中国龙舟之乡"、"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东莞市体育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中堂镇有一年一度的龙舟文化节,节日除了龙舟竞赛,还相继举办了江中花船巡游、摩托艇及水上划水展演、陆地花车巡游、书画展览、广场文艺晚会等。此外,中堂镇还拥有国内首个综合性最大造纸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为4500平方米。
中文名中堂镇
外文名ZhongTang Town
别名舂堂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广东省东莞市
下辖地区江南等5个社区、鹤田等15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中堂镇新兴路98号
电话区号0769
邮政区码523075
地理位置东莞市西北部
面积60平方千米
东莞名人王志东
人口14.04万人(2011年常住人口)
方言粤语-莞宝片-东莞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粤S
生产总值83.392亿元(2014年)
历史沿革中堂初名“舂堂”,北宋立村。在唐代后期,此地散居农、渔人家,以农居多,至唐末,居户有所增加,已具村模,到宋朝建立之始(约960年)正式立村,定村名为“舂堂”,辖属于东莞县文顺乡归化里。[1]
明洪武年间(1381年)设中堂巡检署。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东莞县划分为五个司属:捕厅、戎厅、京山司、缺口司和中堂司,中堂司设巡检一员,驻中堂墟内。
1949年10月17日,东莞县解放,中堂改称新四区。
1958年10月,撤乡建人民公社,中堂大乡改称“中堂人民公社”,行政机构称“中堂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7年~1979年,中堂公社管理委员会”称“中堂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1983年7月,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管理委员会的名称,管辖18个大队、1个墟。
1983年8月~1987年3月,区级政权进行体制改革,撤销中堂人民公社,建立中堂区。
1987年4月,中堂撤区建镇。
1988年1月,东莞升为地级市,中堂为东莞市辖镇。
行政区划明代(1368年)以前,东莞县行政区划制度,县城的城内称坊,附城称厢,东莞县城有三坊一厢;县城以外的地方由乡统领都,都统领图,图统领村,全县有4个乡(文顺乡、归城乡、恩德乡、延福乡)十三个都,中堂村在第十二都辖内,这一都统领1个图共7个村:中堂、东向、槎滘、梅畴、斗朗、三曹、江南。(《陈志》卷三第1~3页)
到明洪武年间(1381年)设中堂巡检署,中堂巡检署署衙原来设在县城西面的麻涌村,旧名中堂寨。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苏友兴起义,中堂寨被烧毁后,迁往中堂村,日久废弃,后来在东向村借用民间祠堂办公。
至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东莞县划分为五个司属:捕厅、戎厅、京山司、缺口司和中堂司,中堂司设巡检一员,驻中堂墟内,它属下有12个大乡,范围很广,东至石碣,南至洪屋涡,西至麻涌,北至中堂,共辖大小村庄233个。中堂司所辖的区域面积接近于2002年的中堂、麻涌、望牛墩、高埗、石碣、万江、道滘、洪梅等八个镇区的面积和。
民国(1912年)以后,中堂司改称第六区,管辖范围屡有变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称中堂区和第十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东莞县于1949年10月17日解放,中堂改称新四区,设区长1人,管辖4个乡,石腰、江鹤、西芦、永宁,43210人。
1950年新四区设正副区长各1人,管辖7个乡,潢涌乡、新宁乡、四平乡、江鹤乡、新冼沙乡、石腰乡、水南乡,43000人。
1951年新四区设正副区长各1人,管辖6个乡:新宁、四平、江鹤、新冼沙、石腰、水南,68521人。
1952年新四区设正区长1人,副区长2人,管辖24个乡。
1953年中堂改称十五区,设正区长1人,副区长2人,管辖17个乡。
1954年~1956年,十五区设正区长1人,副区长2人,管辖16个乡。
1957年撤区建乡,十五区划分为中堂、潢涌两个乡,中堂乡政府设在中堂墟,设正乡长1人,副乡长3人,管辖8个村。潢涌乡政府设在潢涌村,设正乡长1人,副乡长2人。
1958年1~9月,中堂、潢涌两乡合并为中堂大乡,设正乡长1人,副乡长4人,管辖13个大队,30718人。
1958年10月,撤乡建人民公社,中堂大乡改称“中堂人民公社”,行政机构称“中堂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各1人。1960年以前管辖20个大队(乡改称大队),一个墟;1961~1962年管辖26个大队,一个墟,1962年人口34472人;1963~1966年管辖18个大队,一个墟。
1967年~1979年,“中堂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中堂公社革命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各一人,管辖18个大队,一个墟。1980年~1983年7月,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管理委员会的名称,设正副主任各1人,管辖18个大队,1个墟。
1983年8月~1987年3月,区级政权进行了体制改革,撤销中堂人民公社,建立中堂区,设正副区长各1人,仍然管辖上述18个乡(大队改称乡)和1个墟。
1987年4月区级政权又进行了体制改革,撤区建镇,设正镇长1人,副镇长四人。管辖18个管理区(乡改称管理区)和一个居民管理区(原中堂墟),总户数13480户。
1998年撤管理区建行政村,中堂镇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
1949年11月至1962年,中堂由于行政区划不断变化,辖区人口也变化较大,自1963年开始至1998年9月,中堂行政区划一直没有变动,1998年10月红锋村归属中堂镇管辖,中堂镇辖区增至19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从1962至2002年,每隔10年约增9千人。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东江下游,属珠江三角洲咸淡水交汇的地区,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距广州市区46公里,距东莞市区12公里,北隔江与新塘镇相望,南连望牛墩镇,西靠麻涌镇,东傍高埗镇。全镇版图总面积60平方公里,镇中心位于北纬23°05′,东经113°39′。
地形地貌中堂镇属河流冲击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镇域内没有山地丘陵,全部是平坦稍高的旱地与水田,西部的下芦、马沥、斗朗、槎滘等村旱地多,东部的潢涌、三涌、湛翠和中部的袁家涌、吴家涌等村则大部分为水田。
气候条件中堂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除每年夏秋季易受台风影响外,其余自然灾害较少发生。
人口民族截至2011年,中堂镇面积6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45万人,常住人口14.04万人,其中超过90%是汉族人口。
自然资源水资源中堂镇水网纵横,东江干、支流流经此地,是典型的水乡,具有丰富的水资源。
耕地资源中堂镇雨量充沛,具有广阔的水田耕地。其中主要包括有:吴家涌村:1300亩;北王路以南约13000亩农田保护区耕地资源;中堂现代农业生态园总面积3100亩;
矿产资源中堂镇东向村地下资源丰富,岩盐储量达5600多万吨,1989年村委会与广东省盐务公司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方合资,在中麻路段东向路口附近办起东腾盐矿,日产卤水1600方,形成年产卤水折盐18万吨的生产能力。
经济概况综述2014年中堂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亿元,比2013年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8.9亿元,比2013年增长5.7%;税收总额13.6亿元,比2013年增长12.5%;镇本级财政收入7亿元,比2013年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出口总额3.3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20.9%;村级经营总收入6.5亿元,比2013年增长10.3%,纯收入5.1亿元,比2013年增长19.7%。
第一产业2011年,中堂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946亿元,比2010年增长5.53%。
2012年,中堂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908亿元,比2011年下降6%。
第二产业工业产值
2011年,中堂镇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16.1726亿元,比2010年增长6.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11亿元,比2010年增长6.3%。
2012年,中堂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21.8252亿元,比2011年减少2.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62亿元,比2011年减少8.3%。
2013年,中堂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3亿元,比2012年增长18.2%。
2014年,中堂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8.9亿元,比2013年增长5.7%;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4亿元,比2013年增长10.6%。
特色产业
中堂镇特色型支柱工业产业是纸品制造业,截至2012年,该镇纸产品产量约占全市造纸总产量的60%,占全省造纸总产量的25%,年产值达100多亿元,年上缴税收近6亿元,经济总量占全镇经济总量的50%以上。
第三产业2011年,中堂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02亿元,比2010年增长19%。
2012年,中堂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574亿元,比2011年增长8.85%。
2013年,中堂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277亿元,比2012年增长9.19%。
获得荣誉中堂镇先后获得"中国龙舟之乡"、"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莞市体育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地方文化龙舟文化节中堂镇是“中国龙舟之乡”,龙舟竞渡活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中堂龙舟文化节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2008年,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中堂镇龙舟民俗文化节以“龙舟之乡,活力中堂”为主题,于6月10日在中堂龙舟广场拉开序幕。参加巡游展演的龙舟队有来自全镇村(社区)男子、女子队共38支。
参照龙舟竞渡方式,分组进行巡游展演,每组巡游过程中可自由进行短程竞渡,而且巡游过程中,每支巡游龙舟队展演不同风格的传统龙舟民俗文化,如:造型各异的龙舟,色彩鲜艳的旗幡、角旗等。
造纸博物馆中堂镇为“广东省造纸环保基地”,是中国重要的造纸中心,有着深厚的造纸文化传统。2010年,中堂镇按照国家级博物馆的标准建设中国首个大型综合性造纸博物馆。
中堂造纸博物馆位于中堂镇潢涌村,总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一期工程主要建设有中国造纸史展厅、近现代造纸坊、报告厅、现代纸品展示厅、纸品交易市场摊位等。其中中国造纸史展厅主要是用图片、文字、实物和模型等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术起源、发明、发展和外传的历史过程。
近现代造纸坊则主要用展板和实物介绍近代造纸术的传播交流以及中国民族造纸工业、造纸技术发展的过程,同时展出造纸工业中用作磨浆、漂白、蒸煮和抄纸的仪器设备;纸品展示馆主要展出一些特种纸的工艺流程和样品,比如钞票纸、玻璃纸、测温纸等。
现任领导姓名 | 职位 |
尹照容 | 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
姚铸锐 | 镇委副书记、镇长 |
黎玉岗 | 镇委副书记 |
叶汉东 | 镇委委员、纪委书记 |
刘巨文 | 镇委委员、人大副主席 |
何淦洪 | 镇委委员 |
莫汉成 | 镇委委员 |
黎建波 | 镇委委员 |
张应钦 | 镇委委员 |
该镇现有完全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一所,公办小学七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一所,公办幼儿园一所,省一级学校两所,市一级学校五所,市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一所,市一级幼儿园一所。镇内还有大陆首家台商子弟学校以及三间外来工子弟学校,为台商子弟和外来工子弟创造了优越的教育环境。
近几年,镇委、镇政府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大办教育,办大教育,使全镇的教育事业生机勃勃。我镇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中堂教育发展的新优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该镇拥有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干部群众重教兴学,广大教师勤教善教,许多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均进入全市的前列。
2004-2005两年连续荣获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和本科比例两项全市第一,2006年两项分别排在第三、第四。2006年底,该镇被评为省教育强镇。
今年我镇高考又创历史新高,其中本科录取132人、三A以上248人、三B以上440人,继续稳居全市面上中学第一名。
该镇继前两年投入2.5亿元完成小学阶段的联合办学后,今年又投入1.5亿元建设中堂实验中学,明年9月竣工使用,完成初中阶段的联合办学,并使群英学校逐步转制为市第四中学。创名牌学校方面,中堂中学明年将迎来50年校庆。
该镇将本着“中堂大发展,教育要先行”,“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不断推进中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中堂教育发展的新优势,为开创中堂社会经济建设新局面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建设和谐东莞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交通截至2011年,中堂镇拥有等级公路251公里,107国道、北王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贯穿镇内,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
医疗卫生截至2014年,中堂镇有1所二级甲等医院(东莞市中堂医院),1所一级甲等医院,5个医疗门诊部,3个诊所,6个医务室,1个医疗所,27个医疗卫生站。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2:0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18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堂镇(中国东莞市的镇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堂镇(中国东莞市的镇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